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华人1892 > 第498章 巨舰大炮时代(七)

华人1892 第498章 巨舰大炮时代(七)

作者:为雨哭泣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0:02 来源:笔趣阁

“当今世上,战列舰主舰炮的最大问题就是材料和工艺,材料方面我们已经融合了德、中、英、法等国的技术后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工艺却一直是个心病,之前的德国克虏伯和莱茵金属由于部分借鉴融合了英国和中华帝国舰炮的生产线和制造技术。现在采用的大都是英国传统的钢丝缠紧固技术,但这项技术缺陷明显,最主要就是炮管的纵向强度严重不足,也使得帝国在军备舰炮大口径舰炮突破上出现了的问题。

英国的舰炮技术还是很强的,能与英国相当的只有德意志帝国和中华帝国的舰炮技术,主要是大家的发展方向不同,英国人的舰炮强调威力和火力,而我们和中华帝国首先强调的是shè击准确度和shè程远近,而中国人在shè程远近上则是走的最远,三国之间各有优劣,火炮装备组合跟各自舰队战略战术的要求也就千差万别。

英国人军舰数量和舰队之多当为世界第一,这是英国人数百年来海上霸主的深厚底蕴,没有丝毫可以质疑的,也是任何一个海军强国也比拟不了的,我们和中国人的思路一样,装备在jīng不在多。就像中国人所说的工yù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样,战列舰主舰炮xìng能优劣,才是我们和英国人在海权争锋中的关键。

战列舰是世界军事史上火炮威力最大的战舰,其大口径主炮的威力远非陆军火炮可比,它是威力最大的海战武器。任何一个国家海军力量的强弱,战列舰的吨位与主炮口径是最主要的衡量标准,作为内陆国的德意志帝国,海军是其最主要的军种。自从威廉皇帝陛下加大力度加强帝国海军战力开始。发展海军就成为军队建设的核心内容。

为了争霸海洋,皇帝陛下年年拨下巨资建造新的战列舰,比帝国用在陆军部的款项还要多得多,这也是我等海军部诸将不懈努力的动力源泉,以回报皇帝陛下的重用和信任。

现在大英帝国和中华帝国都在不断地加强其海军舰队的战斗力量。我们海军部自然不能落后半步,只是我最初的设想是铸造世界上第一个安装了410毫米口径主炮的战舰,成为世界上主舰炮威力最大的战列舰,可惜的是炮钢铸造工艺始终无法达标,想要超越他人的设想暂时是不可能的了。”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元帅侃侃而言,谋者无心。把这些铁血军官带入自己刻意营造的事件发展轨迹,便是一种成功。

“哎!英国人381毫米口径的主舰炮和中国人380毫米的主舰炮,都是当今世间威力最大的舰炮,在这一项上大家相差不大。要想制造一种更大口径火炮,高超的钢铁生产技术是必备的基础,如果我们造不出来的话。怕是其他国家也很难铸造出来用于实战使用,只要我们保持住现有的优势技术,帝国海军也不差于任何国家的海上力量。”舍尔上校这种德**官大多都是敢言敢当的作风,自有一股不甘示弱的jīng神。

德国海军的使命是什么?以前是赶超英国,现在就是要拥有比肩中英两国的战力和影响,可以说直到现在德国海军空有其壳,真真的没有什么大海战的经历和战绩可以拿来宣扬。不管是胜也可败也罢,都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可以说德国真的在世界各国海军界没有什么发言权,这如何能让高素质、雄心勃勃的德国海军军官们甘心。

“诸位有这种信念就好!英国人的战舰现在是我国的三倍以上,确实是个庞然大物,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比得上,而我们要想和其抗衡,就必须以质取胜。我们海军军官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也最关注现在海军装备技术进步的新成果,平时可要多了解掌握一些研发信息。

尤其是中国人的三项关键技术。即电渣重炼,全套筒式复合炮管和内部镀铬,给帝国科研部门带来了很多启迪和新的冶金思路。其中套筒式炮管技术其实早在铸造副炮上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火炮专家早期采用了该技术研制出了新式的155毫米舰炮,但那时采用的是半套筒。从外面看上去炮管是分成了两节,后面仿佛套了个一层,在全身套筒后,这项技术就被完美了,解决了火炮倍径的不足;而炮管内部镀铬增加炮管耐磨损强度的技术,也使得舰炮使用寿命得到了提升,以前那种轰个几百炮就得换炮管的弊端,对海军装备xìng能提升都很大;但是,真正困难的是电渣重炼技术,这是一项对特殊钢铁和高级合金进行二次jīng炼的复杂技术,真正的科学配比,中国人保密制度很严,谁都无法窃取得到。这种jīng炼法很复杂,投入的研究资金很大,在这个技术为王的时代,谁也不会把这种独门技术拱手让人,着实可惜了。

这几年帝国的冶金研究机构一步步自己摸索着研究实验,希望能够完善并掌握这种jīng炼法,利用电流通过熔渣时产生的电阻热作为热源进行熔炼的方法,提纯金属并获得组织均匀致密的钢锭。经电渣重熔的钢锭纯度高、含硫低、非金属夹杂物少、钢锭表面光滑、洁净均匀致密、化学成分均匀,而且强度也高很多。这是一项要求加工技术很高的jīng炼方式,尤其是新式电渣冶炼炉的设计和工艺流程,据说中国人都一直在不断地实验,每年都在进行工艺流程的科学研究,比我们rì耳曼人还执着,所以现在谁都知道电渣重炼冶金的冶炼方式,却没有中国人在这一项冶金项目中走得远。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冶金研究部们终于在不久前突破了这项技术的一些壁垒,不过问题是由于电渣炉一次能够加工的钢铁很少,所以耗时半年,才有了目前新工艺成果的380毫米大口径舰炮的钢锭,今后就可以不断地提升舰炮炮管的使用寿命。

和舰炮铸造相比。新式装甲钢渗碳也是一项极为关键的技术,事实上克虏伯公司的渗碳装甲钢的确是一种很好的装甲钢,这种舰用钢材一直是我国的一项装甲钢的优势,在保证了强度和抗冲击值远远优胜于世界上最好装甲钢的同时,还保证了极好的韧xìng。能够和世界上最好的装甲钢媲美,这可是帝国的战舰装甲防护能力世界第一的根本。

而最为重要的是,克虏伯公司在渗碳装甲钢的加工时间比表面渗碳工艺当世第一,在国内海军采购价格上也相应的下降了两成,这在未来开始的大规模军备竞赛中是极为重要的,英国人一直以来进口此类钢材的成本比我们要高得多。因为英国人的装甲钢一直不如我们rì耳曼人的产品,呵呵呵!。。。。。。

要知道一艘两三万吨级以上的战列舰,装甲至少需要占去三分之一重量,近万吨装甲钢价格,将直接导致不同国家一艘战列舰的成本大幅下降和上升,打仗和军备竞赛也是要讲究成本的。尤其是在现在各国大规模军备竞赛的关键时期,谁落后一步,将永远落后下去。

英国人的殖民地领地遍及四海各洲,家大业大,但是负担也大,如今随着海陆空三军的装备战舰、装甲战车和作战飞机这些新式作战装备的投入加大,将导致各国全方位军备竞赛的成本迅速攀升。我德意志帝国不是财大气粗、富有四海的英国人,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即使还有积累力量的时间,可是我们依然消耗不起,到时候哪怕是能多省出一艘战列舰的钱财来也是好的。

总之一个道理,只有拥有强大的海上舰队,在这个世界上才有发言权,在国际事务上才能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和尊重。前两年法国殖民地北非摩洛哥,帝国皇帝威廉陛下表示支持摩洛哥dú lì之事引起的国际事件中,十三个与会国当中。只有奥匈帝国支持我们德国;法国就得到英国、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与美国等多个国家的支持。

这种事情,就是因为我们德国海军没有打出骄人的海战,打出威名,没有人把我们德国海军放在眼中,也没有人把我们rì耳曼人的诉求当回事。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德意志帝国落在下风、吃着暗亏,这种局面是威廉二世陛下长期大力建设帝国海军部所不愿看到的,这是我们大家的无能失职。再过一段时间,会安排你们下到哥哥舰队任职锻炼,你们可要把战舰的xìng能和海战战术”提尔皮茨元帅很是不甘的说道,大有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的拳拳报国之心,直说的唾沫星子乱飞。

莱因哈特.冯.舍尔、弗兰茨.冯.希佩尔等人都是德国的铁血军人,直听得惭愧无比,也为自己即将转职到舰队挂实职去锻炼而高兴。玛德!自己的国家陆战绝对是欧洲第一,海军战力在世界前三中各有优势,但是和英法两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发言权每每被打压、遏制,实在是很憋气、窝囊极了,相互间仇恨值越来越高了。

要知道现在的欧洲,敢与傲视天下的英国皇家海军媲美,一争天下海军霸权而赫赫有名的就属德国公海舰队了,这就像是中华帝国在亚洲地区,美利坚合众国在美洲地区的地位一样,英国皇家海军的地位无人能够撼动,德国公海舰队在英、法两国联合压制下很苦逼。

说实话,德国公海舰队创始于十九世纪末。从她创建那天起,就带上了悲剧的sè彩,那时,德皇威廉二世羡慕于其外祖母维多利亚女王庞大壮观的英国皇家海军,他既不听皇外祖母维多利亚女王的尊尊教诲,也不顾德国首相俾斯麦的极力反对,更无视海峡对岸舅舅和表兄们的劝说与jǐng告,竟然与英国皇室的亲戚们玩起海军军备竞赛来,大有与英国皇家海军媲美与抗衡之势!

众所周知的事实,英国是一个岛国,海权对英国来说是一个非常敏感和至关重要的问题,特别在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的十九世纪,海权不仅意味着国家的安全,更重要的意味着殖民地,意味着资源、财富和势力范围。不打压不听劝说jǐng告、不断挑战自己底线的德皇威廉二世又打压谁去。

提尔皮茨元帅说了半天,才一一打发众人离去,自己推开窗户,静静地看着外面威廉港湾,美丽的基尔河蜿蜒流转。几艘驱逐舰缓缓靠上了码头,锈迹斑驳的舰壳和污迹斑斑的外表,并没有让人觉得有多么狼狈,经年累月奔波在大海之上的风霜雪雨,反而在那些入港返航的人员换上了新军装之后,傲然笔挺的站在甲板上的年轻水兵们多了种让人钦佩和羡慕的肃杀威严。

感受着这一切。提尔皮茨才明白这才是自己的天与地,始与终,只是这条基尔河还是太狭窄了,与波澜壮阔的大海就没法相比了,只是基尔河上油轮货船往来如织,两岸东西通衢之地城镇尽显繁华。

这是一个海军的时代。谁也无法否认这点,不是说陆军和空军不行不重要,而是海军天生的平台优势,昭示主权,巡视海疆,还可以跟随军舰前往世界任何一个沿海国家,没有强大的海上力量。陆军只能在陆地上画圈圈,出不了海,就像中国民国以前一样,被岛国rì本任意蹂躏而没有打到rì本本土的能力。

几年前在南非、东南亚和西亚地区爆发的几次欧亚非各国之间的大战,各国将危机和战争化解于国门之外的新军事理念之后,海军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这个新军事作战理念,使得海军在设计每一种军舰,哪怕是为帝国国民海岸jǐng卫队建造护卫舰时,也追求长续航。以及全海域存在而达到这个宗旨。

不过空军和陆军也没有办法闲着,欧洲人把注意力和战场都放在国门之外的战略思想下,空军已经在开始加大力度研制各种xìng能更加优异的作战飞机和轰炸飞机了,毕竟空军在本土防御和进攻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了,要想远程作战的话。飞机的航程还是远远不够,没到航空母舰出现的阶段,空军在远洋作战中作用还是不明显。

所以在这个作战飞机初步发展的阶段,包括欧美诸多国家和提尔皮茨元帅依然把海军军备竞赛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上,按说陆军先天具有劣势,但不代表没有优势,其实要是完全按照我们后世执行的标准组建的装甲师和机械化步兵师的话,除了火力和机动力上不能和后世相比外,但从组建开始就提出了要体现快速化作战(及闪电战)理念的话,如果拿德国人的军事作战理念和自身的资源来说的话,其陆军和空军的前景绝对优胜与海军,其海军的出海口连已经弱势到极点的俄罗斯帝国都大大的不如。

说实话,如果不是德国陆军欧洲无敌,再加上德意志帝国财政收入宽裕的话,提尔皮茨元帅真不敢向德皇威廉二世提出如此激进的海军法案,与海军霸主英国别着劲儿的搞海军军备竞赛。

为了提高速度,各国造船厂在蒸汽轮机设计还不完善的情况下,都在加大这一关键xìng动力技术的研发力度和研究经费,想要在海洋上拥有话语权的德国人,更是在传播动力研发上不遗余力。

现在蒸汽轮机只是动力组的一部分,动力最主要的还是锅炉,目前以中华帝国设计的带过热器的增加锅炉,无论是热效率,功率输出和反应速度,都是远超过这个时代法国最先进的小水管锅炉技术。随着技术不断改进和应用,jīng益求jīng、严谨务实的德国科研人员借鉴引进的这些技术,结合起来甚至已经无限接近变态的超临界锅炉这项技术。

一心超越英法中等国海军的德国海军部,现在就着重解决核心动力技术和研究,在威廉港科技部动力试验室内,已经云集了不少于五千各类动力学界专家,涉及锅炉,蒸汽轮机,内燃机,甚至飞机发动机等等类型的科研人员参与,而让提尔皮茨元帅高兴的是,这其中超过七成都是自己这些年提拔培养出来的。

相比于其他国家,德国人在科学研究项目上开放xìng思维和研究态度上还是有很强的针对xìng,他们的起点更高,平时耳闻目染的都是最核心的高端技术,所以进步还是很大的,船舶制造技术一直稳居世界前三名之列。

严谨、冷静的德国人是最为可怕的。这个目前世界上综合技术能力最强大,同时还拥有世界第二大jīng密装备制造能力的国家,已经从不断叫嚣变成了全力准备争夺海洋权益,和英法诸国展开全方位的争斗,同盟国和协约国的矛盾越发的尖锐起来。

超越中华帝国和大英帝国新设计战列舰的设计计划被列入海军法案程序的同时。德国也清晰的意识到自己资源匮乏的劣势,一氮战他们将很难再得到任何外部资源渠道的援助,所以趁这个机会开始全力以赴的进行战略储备,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石油和粮食!

粮食不是什么大问题,虽然德国人不把番薯青稞等杂粮也算进了粮食产量中,可随着和中华帝国再南洋大量土地开垦出来。在加上拖拉机和各类农用工具在美国拧的成规模使用,农牧业发达起来的亚美洲都不缺乏粮食作物的出口,以美洲国家和亚洲中华帝国南洋地区的商业外贸政策在满足德国国内的粮食需求和国家储备后,一旦战端开启,并不会过于影响德国的战时供给。

现在舰船全燃油锅炉的配置,离开了燃油补给的话。再多巨大的战舰都只能是海上固定的炮台,或者成为别人固定的炮击靶舰,落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原油倒是个大麻烦,德国境内可是没有什么石油资源可以开采,一个石油需求大国自己没有石油产出,问题有多严重谁都知道。

目前中华帝国、英国、法国和美国手里控股和直接拥有的石油开采公司最多,已经成为了欧洲和美国最主要的原油供应国家。石油公司的主要产地都集中在加拿大、美国、南洋和西亚等等地区。

因为北美地区、奥斯曼帝国和波斯王国石油储备最丰富的地区,大多已被中华帝国巨资购买囤积,几乎占到了世界储量的三成,只是没有大规模开采,从而造成石油开发跟不上世界各国对石油的正常消耗量。

英、法、美、德、意等等诸国的石油勘探开采公司拥有的石油开采份额中,德国人连意大利人都不如,仅有的殖民地也只占据了世界百分之五的储量不到,这也是德国人不如英法等协约国的关键所在。

而目前最大的中亚最大、最方便运输至欧洲的石油出产地巴库,rì产原油高达一万吨,约合7万桶(七桶约等于一吨)。就可以把德国海外所有的石油出产比下去,还剩余很多,由此可见重工业高度发展的德国石油资源的匮乏,这也是德国人总是想超越英法两国,走出欧洲内陆的最大野望。

其实这个时期的德国人工业越发达。争夺海外殖民地,掠夺海外资源的野心越大,其受到外部国际环境制约的压力也越大。德国国内缺乏石油,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资源进口国,其问题就是国内目前已经成为了中华帝国、欧洲发达国家和美国并驾齐驱的原油消费大国之一,全国共拥有各类工程机械,汽车,拖拉机,再加上军队舰队这个大油耗子,石油消费年年递增。

这还不算战争时期,要知道一战后期美国参战后,英、法、美在西线进攻中每天消耗的石油达到了出乎人们想像的12000桶,这仅仅是陆军和空军!以一艘无畏级或者拿sāo级战列舰为例,一次喝饱就需要近30000桶左右,那德国海军目前和在建的军舰全部加起来,一次加油就需要数百万桶,以德国的石油资源储备量来看,如果英法等协约国一碘锁了地中海和大西洋上的海运航道,德国海军基本上是等于废了。

德军总参部曾经做过一份推演数据,由于国内所消耗的石油资源越来越多,即便是根据和平时期经济发展计算,德国每rì需要最低限度为10万桶原油,如果和协约国爆发战争,那就是翻番近亿桶的消耗了。撇除德国国家和各州财阀的各自储备,目前德国在加拿大和美国自己注册的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年产石油超过8500万桶,都需要依靠海外运输,考虑到战时海上运输的风险,德军总参部不得不每年都在加大石油战略储备力度。

随着同盟国和协约国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殖民地争端越来越公开化,根据规划,截止1910年,德国必须拥有至少5亿桶原油储备。虽说德国的财团从注资并购加拿大英国自治领时就开始储备,但那时世界原油产量并不高,截至到目前开发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石油资源,已是1909年了,这就需要从此刻起每年再增加至一亿桶万的储备。

为此,德国现在已经开始通过从中亚的黑海、南洋诸岛和美洲墨西哥湾向国内输送石油。从经济角度看,这对任何一个石油产出国都是一笔大生意,无论是地方的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都是极为刺激地方经济发展的事情。

但是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xìng,现在协约国和同盟国都开始储备石油起来,德国人就没有了优势可言,因为众多的石油产地,除了战略合作国和美国境内外,都在协约国殖民地或者自治领地内,尤其是世界各国都在采用了燃油锅炉后,这个世界的石油消耗量大大增家,所以大家竞相储备石油的关键时期,德国人在石油这一越来越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中,越发的倚重中华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波斯王国这个新崛起的战略合作国的石油进口渠道。

国际局势发展到这个时期,可以说,资源缺乏的德国和英国人已经彻底的对立起来,眼红英国人和法国人海外殖民地资源的眼睛越发的血红起来。

不得不说,就像是资源匮乏的rì本人一样,此时的德国人就是rì本人的祖宗似的,德国人也是一个一份儿资源掰八瓣的主,在合理利用自有资源的同时,对殖民地资源的渴求到了不惜和邻居英法等协约国国家对立的程度。

实际上到了如今这个阶段,急需海外资源补充的德国,已经没有什么多的选择了,其海军也只能通过自己加强组建的大舰队这一天生的平台,昭示主权,巡视海疆,积蓄力量,真心要跟殖民地最最广泛众多的英法两国就近争抢海外殖民地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无 弹 窗 小 说 网w ww.qm s h u.c o 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