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华人1892 > 第355章 战争背后(三)

华人1892 第355章 战争背后(三)

作者:为雨哭泣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9:20 来源:笔趣阁

热兵器时代大国之间交锋,就是要打拼各自国家的综合实力,这可以轻易的检验出自己的国家,存在着哪些不足之处,而且还让人无法回避,一个环节出错,处处就要遭受打击,还是血淋淋的,让人记忆深刻。

总之,任何一个不愿意吃败仗的国家和司令长官,对战争背后的细节都是更加注重,不敢轻易犯错给自己的敌人机会。

眼下甘肃、宁夏、青海和西域等地,地方zhèng fǔ和军分区要盯着的大大小小的建设项目实在太多了,以求在最近的距离内,解决作战物资的供给问题。尤其是现在的中华帝**队,对于各种炮弹的需求量极大,国防军已经不是以前那种靠人命和人数来堆砌战果的时期了。

除了联结主要交通线上各县的公路铁路网,正在加紧施工外,分布在各地的企业也正在昼夜赶工建设施工。

在这一系列建设中,宁夏基本上是以轻工业为主,辅以能源产业和少量重工业,建设的产业主要有煤炭开采、水泥制造、玻璃制造、粮食加工、罐头制造、棉毛纺织、火电站等;甘肃则是重工业为主,辅以能源产业和少量轻工业,正在建设的主要有钢铁冶金、机械制造、水泥制造、煤炭开采、军工生产、水火风力电站的研究勘测筹建等等,都在一步步的进行着;青海正在建设主要为盐碱化工等产业,并向藏去高原扩展;xīn jiāng和伊犁省属于边疆省份。石油开采冶炼、畜牧业、轻工业、矿业开采业和军工业等重工业,也是各有侧重。

这些产业中,重中之重的是永昌北部正在建设的冶金生产基地和玉门石油采冶炼化基地。随着铁路的联通通车,陕甘两地的公路铁路交通要道上,相关的产业链也随着主要设备的运抵,开始一一投产。这里将在未来三个月内建成一个年产量20万吨的钢铁厂,以及一个年产铜、镍、锰、铬等有sè金属上万吨的冶炼厂。还有一个年生产原油40万吨的石油产业基地,形成规模效应,有利的缓解因为长途运输石油资源致使燃油矿石等等物资供应紧张的局面。

而要实现这一系列的目标。除了要将指明的矿区修通道路、运送设备外,还要建设好与钢铁厂和有sè金属冶炼厂配套的能源设施。

永昌县北部,也就是后世的金昌市所在。在满清时代设置永昌县。不过,现在整个永昌县的人口,算上前来施工建设的人员,一共才5-6万人左右,北部山区就更没有人烟,就算是整个金昌县都是荒山戈壁,不像后世几十万人口的,也不存在征地和搬迁人口的麻烦事,完全是在白纸上任意作画,可以从容设计规划。这也方便了组装起来的施工机械开进到这里加紧施工。

而这里又与哈密县和玉门县都在一条线上,产业互补xìng相当强,互为助力。后世金昌市东部大山一带探明的铁矿石总储量也就2000多万吨,可供工业开采的储量在1500万吨左右。而煤炭储量虽然超过亿吨,但实际煤炭年平均产量不过30多万吨。当然。这一带的水能蕴藏量倒是不错,理论上可年产电能近百亿千瓦时,后世实际开发利用的也超过千万千瓦时。

当然随着大西北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措施,也是对少雨缺少水资源的西北部地区的一个有效补充。

按照这个冶金基地的产量,是无法满足今后西北地区的生产建设以及国防军对俄作战需要的。但国家政务中心只是将这个冶金基地作为西北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一个培养人才,积累地方建设经验的阶段。等酒泉南部靠近祁连山处的镜铁山大型钢铁基地和玉门石油基地,完成了设备安装调试,也投入生产建设,沿海省份和大西北内陆省的资源调配,也必将更趋于合理、均衡,整个中华帝国的工矿企业,才能更具竞争力,才会符合国防和地方发展的需要。/

镜铁山铁矿虽然品位有些低,桦树沟和黑沟矿区铁矿石平均含铁量在37%左右,冶炼成本高,但在这个年代,为了战争需要,要解决的事情也没有的问题,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化钢铁生产就行,专门生产炮弹弹体,还是不错的。况且,西北有丰富的煤炭,增加点能耗还是可以接受的。

在金雨三人以前所在的那个世界,镜铁山铁矿探明的蕴藏量高达近10亿吨,最高时年产铁矿石超过1500万吨。即便现在受这个时代开采条件所限,但年产20-50万吨钢铁还是不成问题的。

而和现在xīn jiāng哈密一带的钢铁企业连成一体后,至少还可再增加百万吨的钢铁产量,对于偏远的大西北省会城市,可是有着巨大的补充作用,也增加了整个省份的经济总量。xīn jiāng哈密一带,在后世探明的铁矿蕴藏量达到22亿吨,年产jīng铁粉超过千万吨,加上哈密三道岭储藏量近20亿吨的露天煤矿,即便在这个年代,年产百万吨以上的钢铁也完全能实现。

这样一来,再过几年后,西北根据地这边的钢产量完全可超过300万吨。工yù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这些钢铁,西北各省的各项生产建设无疑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算是要生产装备陆战利器——坦克,也会从容很多,不虑钢铁产能的不足。

想象一下,中华帝国的钢铁产业的产量,还在追赶美英两国,在造舰造船也高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制造业领先世界的第一产量,大力发展的铁路建设,治理长江黄河的洪涝灾害,哪一样不需要巨量的钢材,再加上每rì里的战争消耗。半年下来。再大的国家战略矿产资源储备,也要开始吃紧了对外需求大增,国际铜铁矿石等等资源,不涨价不飙升,那才是见鬼了呢。

在加上现在国内外制造的一些大型设备,比如大型轧钢机、大型吊车、大型水压机之类的工业建设所必不可少的设备,由于体积、重量过大。无法便利的运进大西北。现在铁路一通,以前的运输问题,全都不是问题了。大西北全面发展已是不可阻挡了。

作为中华帝国的三巨头,金雨此行,可是珍而重之。对下面的主管将官,一路开小灶,不厌其烦的教诲,并且指明方向,就是要下面的人,不要在这个时候出乱子,破坏了如今的大好形势。

自然地,这一切的一切投资行为,都是个人的商业行为,个人出资。zhèng fǔ的政策引导,有法律法规保驾护航。要知道封建愚昧的满清zhèng fǔ的统治者都知道‘不与民争利’,更何况是体制更加合理、商业政策更加开明的中华帝国呢?

李楠和金雨是现代人,自然知道国家投资和民间个人投资,要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至理。光是私人投资。那是完全走美国人的路子;单是国家投资,那是前苏联和中国吃大锅饭的路子,结局是破产倒闭,最终是死路一条。

国家投资和民间个人投资,量力而为,互为补充。相互竞争,按照宪法和商业法规,各凭本事和资本运作,谁死谁发,都不至于占据市场资源的绝对份额。这在中华帝国对俄战争时期,民间个人投资的力度加大,是对帝国对外战争最有力地补充和支持。这一时期国家对地方上的基础建设投资,也就是公路桥和铁路线等道路交通的大投资,已经进入尾声,吸引个人向荒芜的大西北投资,已是不用在宣传上下力气了。一句话,资本是逐利的,想发财想创业的投资者和小商户,不断的涌入西北各地,就可以说明问题。

金雨一行一路走来,拍照留念,记录着外来者来去匆忙兴奋的神情和仪态,听着一些人议论战争,却又没有在意战争,就能感觉到身处内地的国人,并不排斥对俄作战。战争的一个个场面,就像广播中的说艺员们讲的隋唐演义、岳飞传似的,是国人生活之余的花絮,点缀着国人的安逸生活,满足大家的八卦心理。

商业竞争本来就是最讲究百家争鸣,优胜劣汰的商业法则。国营企业是地方zhèng fǔ多以土地资源和部分闲置资金入股,全凭商业手段生存发展,亏也罢,倒闭也好,根本所在不会流失,是亏是赚,那是万人万法,全凭自己心中的一杆秤衡量,实行一万年也是没有一个标着说法的。至于私人企业投资,如果zhèng fǔ部门不吃拿卡要,商人会倒闭自己经营的企业和门路吗?会破产吗?想来只要不是不善经营,都会生存经营下去的。

这个逐渐繁华起来的小县城,也证明了‘国退民进’引导投资的政策起作用了,国家的财政向对外战争预算倾斜度加大度,也算是不再破坏国民的正常投资和正常生活了。军工生产膨胀和民用生产缩减的矛盾,也随着西北部铁路逐步通车,开始一步步缩小,平衡下来。

受国际整体经济环境影响,中华帝国国内各种生产原料价格飙升的状况,税收增加,通货膨胀,居民生活不稳定,生活水平下降的局面,也会随着大西北内陆地区矿产资源的开采开发出来供应市场,供小于求的大环境,也会一步步得到缓解。

这是资源市场的一种自我调节,可不是后世像欧佩克石油组织一样,石油价格低了,就降低石油的开采量和时间,价格涨到别人的容忍限度的时候在增量增产,施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cāo纵资源市场。这也是因为今后随着中华帝国的国民经济rì益发展起来,中华帝国的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在相当长的时间段里,都无法满足国家生产建设的需求量,这一切都是顺势而为,因势就利的发展布局,引导国人关注大西北边疆区。

自然而然的,也要发展这些省份的经济,改善当地的居住环境。要不然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观念和习惯,谁会到这鸟不繁蛋、狗不拉屎的荒芜之地定居生活啊!大家谁愿意长期住在这里啊?没有多少人愿意?那么这些地盘迟早晚,还是恒古荒漠的代名词而已。

只是,要想顺利实现国家政务中心这一战略布局,借助对俄作战这一契机,完成这一切,还需要时间的积累。

当然。光有钢铁产业还不行,还需要石油资源来驱动。国家政务中心的打算就是开发玉门油田,满足大西北内陆省区的需求和战时的供给。毕竟中华帝国内地的铁路大规模上马建设,才开始不足十年时间,路政不畅一直制约着中华帝国国防军对西北建设和对中亚俄国各个行省的施加军事压力。再说单单依靠海外采购石油储备。实在是无法满足如今的战事需要了,适量的开采一部分国内的石油资源,又刚刚好是在陇新铁路线附近的区域,实在是再好不过的美事儿了。

在原本历史上,玉门油田就是在抗战时期得以开发的,并在39年之后的10年间共生产原油52万吨。59年的时候,玉门油田最高年产量达到140万吨,其后,保持原油平均年产量50万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

在这个时代,油田开采初期。通过努力,使玉门油田实现年产50万吨的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而有了这50万吨高品质原油,经过提炼后,不仅可满足西北根据地生产建设和人民军作战需求,还可通过石油化工。为军火生产提供大量廉价原材料。

总的来说,整个xīn jiāng盆地中蕴藏的丰富的油气资源,李楠和金雨三人并不想过早大开发,未来几年内有一个玉门油田和乌鲁木齐近郊的小油田够西北用就行了。更何况,国外还有加拿大的石油资源卡尔加里油田和东南亚诸岛的部分产油区,以及未来的沙特油田和海湾国家的油田。为国内提供石油产品,国内这一点点可以忽略不计的家底还是留待以后,慢慢开采使用。

农业上,中华帝国的南方稳定,一年两熟,部分南亚地区,三熟都是正常,也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为大西北内地人口的增长奠定基础;工业方面正加紧建设,为将来自力更生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今后大量的汉族国人,入住大西北各地,提供便利的物质条件和环境,以汉族人民为主的帝国,在帝国的任何一个省份,都要占据绝对的优势统治地位。

一个最浅显的道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汉民族的统治地位,不容质疑,优待其他民族是一回事儿,国家的主流意识不可弃。

金雨在思索大西北的整体规划布局,哈密军分区司令员舒立国则在反复消化金雨传达给自己的一言一语,两人不再言语,各管各地,坐着军队的越野车缓缓稳定的前行。

舒立国在这一刻才开始感受到压力,手下的兵要带好,整个哈密地方的治安管理也得加强,这里可是进出xīn jiāng的门户,关乎进出这一要道的国民商贾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还真的疏忽放松不得。

就像是在后世20世纪90年代,****分裂分子在藏区搞什么一个汉人人头5万人民币一样,意图让汉人不敢进藏区一样,普通汉人不愿意惹事生非招惹麻烦,又是在青藏铁路开工之际,很是让我们汉人害怕了一阵儿子。(这可是真的啊!那个时候我和朋友就在四川出差,听人说的时候,还真下了个半死,玛德!在中国内地,藏族分裂势力太嚣张了!)要知道,藏民那时在全国各地都是怀揣匕首,专门买卖藏药、虎鞭豹筋什么的,反正是看不到国家动物保护协会去查办,老虎、豹子等一些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仿佛任由藏民随意宰杀似的,好不嚣张。

(当时就想,自己汉人遇到藏民,被藏民杀了,是不是按照特殊的民族政策,没有人管啊!不激化民族矛盾,冷处理了,死了白死啊。反正当时就十分纠结,觉得自己一汉普通平民百姓特没有安全感!作者真实感受啊!所以就在中对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上会严苛一些了。)

“吱!——”车队的车,本身速度就没有开快,轻微的发出刹车声,在军分区招待所的大厅门廊处停下,军分区的几个主要负责人和几个专职县长,已经疾步赶了过来。

宋玉竹已经从前座下车,拉开后车门,舒立国先下,金雨下车时,十余个哈密县军政要员,已经站成一排,等待金雨的接见。

“主席好!军分区参谋长刘雨生上校,敬礼!”

“你好!”金雨敬礼还礼,伸手和军分区参谋长刘雨生上校,以及敬礼的诸位军官们一一握了握手。

“主席好!哈密县县长杨子荣。”

“主席好!哈密县教育局局长李易峒。”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局局长的权利,也是大的惊人,不然还真镇不住当地的少数民族。没有强权压制,单单是回族的阿訇就摆不平,回人是不会轻易地接受汉人的文化教育课程的。

“诸位好!”

在诸位的自我介绍下,金雨与当地zhèng fǔ的官员相互握手致意,平平淡淡,没有一丝摆排场的意思。。。)

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