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华人1892 > 第367章 战争背后 十五)

华人1892 第367章 战争背后 十五)

作者:为雨哭泣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9:20 来源:笔趣阁

“以前我国的学堂教育注重说教,而忽视笃行,只在意文章是否华丽,能否歌功颂德。”金雨认真的说教起来。

说服不了这种思想成熟的思想家,给不了人家合理的意见,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建立不起来一个拥有自主造血功能的教育体系。在这个胡人外族千年生存繁衍的广阔天地里,随着今后的文化教育产业扩大,需要的资金也越发巨大,还能不能有效的运转起来,今后还真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谭兄!要知道学校本来就应该是传授间接经验为主的场所,至于学生会接受学到前人的什么经验,他们自己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去汲取养份,别人代替不了。

实质上个体对知识的整合致少要经过三个环节,才能完全拥有知识,在个体行为习惯中显现出所学的知识。这三个环节为解释、理解、笃行。只有个体将所学的知识体现在行动做事的准则和行为习惯之中时,我们才认为个体彻底的拥有了知识。而如果学校教育只注重“说教”,即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停留在解释和理解水平上,很少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生活实际之中解决问题,并将知识变为自己的行动指令整合进行为习惯之中。

我们中国人考试,都是在纸张试卷上展现;动手能力考核,还在一一进行实践,怎么完善?都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是。

你从事教育改革很久了,谭兄!学生是否完全掌握了知识。最终要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上,因为行为之中体现出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并且不易忘记。解释水平上的知识很容易忘记,理解水平上的知识若不加以应用于实践,也会遗忘,所以学生学了又忘,忘了又学。这样循环往复,真正学成之人,可谓是凤毛麟角。人世间像李白杜甫和苏轼这种大文豪,又能有几个呢?记忆力超群的人又能有几人,不同的人总是要做出不同的选择。

正是这样。我成年后,我所掌握知识的大部分来自社会实践,而来自学校教育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可悲啊!西方一个思想家马克思说过,以往的哲学家在解释世界,而关键是要改造世界。

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在解释世界,而关键是要让学生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要让学生用学校中所学的知识去改造世界并规范自身。显然以前的学堂教育是失败的,如今的学校更不能对学生做无用功,因为学校教育中没有笃行和没有付诸实践。使得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大部分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学生遗忘了。所以当今教育改革要加强学校中的实践课程。是不是这个理啊!谭兄?”

“你说的这么有感触,头头是道,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既有国内的状况。又有西方国家的教学体系作对比衬托。我看啊!我不如你,还是你来主管文卫教育才好!”谭嗣同调侃的笑道。

实际上谭嗣同是真的听进去了金雨述说的一切状况,他可是从上个世纪末期,就开始进行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改革,对西方教育体制并不陌生,长期奔走在教育改革的第一线上。对教育改革的优势弊端无有不知。金雨这么一说他就完全接受明白了,已经知道自己和其他人的忧虑不过是杞人忧天,担忧自己这等传统儒者文士的地位,没有以前那么至关重要、显赫了罢了。

“别开玩笑了,我是什么水平,我还不清楚嘛!纸上谈兵可以,管理实践起来,还得别人来才行啊!我这人不擅长在自己不jīng通的领域工作的。”金雨笑笑摇摇头,理科和社会杂学自己尚可,文科在这个诗人多如草一样的时代,还是省省吧。

再说了,就算是辞官不干了,商务上的事业也不允许金雨跑来教书育人的,玩笑归玩笑,有些话是不能去较真的。

谭嗣同笑笑说道:“那倒是啊!我呀,也遵循一句名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等我五年任期满了,就去欧美大国去游历一番,也长长见识,看看英法德美等国,到底有没有你说的那麽好?”

“你这脾xìng和习xìng,倒是有一种孔子周游列国采风的风格。只是孔子命不好,处处碰壁,他的处事观念不能被列国大王所接受。等到他老人家的徒子徒孙,把他的学术思想和治世理念改的面目全非了,孔老夫子的徒子徒孙才有了出路,上位了孔子也成圣人了。把一个在学术领域的大学者,仕途一无是处的白丁,捧上神坛做傀儡,官员们做得对了,是学有所成,错了是理解错误,孔老夫子就一挡箭牌了。估计孔子至今都在地狱生闷气:吾既然这么有本事,可是吾一生怎么连个一官半职都没有混上啊!悲惨了,吾一圣人,千百年来直落个被人利用的用途啊!你们荒yín无耻,却要吾一个句‘食sèxìng也’给你们遮羞,歹命啊!吾又成遮羞布了,就差被人给缝成裤头了。呵呵呵!。。。”金雨开始开玩笑了。

“什么人嘛?连圣人都调侃,没有丝毫恭敬之意,金兄!不带这样埋汰人的啊!”谭嗣同一时间是再也笑不出来了。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这里面的道理,我还是知道的。学习别人的文化,根据自身需要,取其二三jīng要足矣。”金雨这次真的要掉一次书包了,来到这个平行的世界,不拽拽文,不多学些古文,有时真的无法和人深入交流。

翻译过来就是孟子说:“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鲜血流得可以漂起木棒呢?”

这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典故,也是血流漂杵这个成语的出处。

金雨的意思也表达了出来,我是不敬圣人的,不会完全的接受别人的思想观念,是真理我接受。糊弄人的那一套,咱军人一枚,不伺候人的。

谭嗣同也是个不羁的读书人。游历天下,闯荡过江湖,过过游侠的rì子。也是改革派的急先锋,属于干刺刀见红,宁折不弯的个xìng,见不得虚头巴脑的事情。要不然在平行世界里,让算是朋友的袁世凯一个不是承诺的承诺,给骗得满盘皆输,心若死灰,萌生死志呢!

我们中国人不怕交错朋友,就怕被自己认为是贴心朋友的人出卖,那种被朋友出卖的感觉。绝对会让人心丧若死。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这是jīng辟透脱的读书法,要求读者善于**思考问题。

古往今来,人们关于书已不知有过多少礼赞。的确,书是我们人类拥有专利的恩物。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他们崇拜的神圣对象。但是,如果我们完全信书,唯书本是从,轻则使个人成为书呆子,重则形成所谓“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唯书”的作风。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今天,我们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似乎也已经是浅显而容易明白的启发了。可是在孟子的时代,这恐怕还是空谷足音吧。

其实还用不着推得那么远,只需要想想那些“唯书”、“唯上”的时代,孟子这话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引用的。

现在终于有人敢说了:“不唯书。”

但是谁都知道不唯上,谁都没有好果子吃。想不唯上,那只有完善自己的执政理念,形成自己理念的势力,才有机会不唯上的可能。

谭嗣同还是第一次见到金雨和自己说这么无边的话题,不禁摇了摇头。实际上,谭嗣同乃是官宦之后,书香门第,学成之后,自成一派,著就《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等著作,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

这本身就证明了他是个不唯书,不唯上的学习处事风格。试想一下,连当时执掌大清绝对权力的慈禧太后都敢去反抗的人,能是没有个xìng的人物吗?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孟子谈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时,所举的例子是《尚书》中《武成》篇的内容,而我们知道,《尚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在孔、孟的时代也是有着极其权威xìng地位的。因此,孟子这种对于权威著作,对经典保持**思考,勇于怀疑的jīng神,尤其难能可贵,体现出圣贤人物的治学风范。即便是对于两千多年后的我们这样的后世者来说,也是值得学习的。

金雨是军方领袖人物,谭嗣同省长是代表着旧式文人维新改革,接受新事物的旗手、标杆xìng人物。

一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让车上的人想到了很多,军方大佬虽然不干涉地方,但这是战争时期,不会无缘无故的说出一个让人深思的典故出来。

说说听听之间,轿车已经开进省军区大门,送代表着xīn jiāng省的集团军出征,省市主要领导都来了,中午聚餐,顺便再商谈些军政要事,以及新兵征集的事务,也是题中应有之意。毕竟高校学生毕业在即,不能考取到高院上大学的初高中生,体检合格了都要入伍当兵,一个省出去十几万军队参与作战,军营也空空荡荡的,急需补充。

留守省军区的吴小方少将被授予军区副司令,作为女将军,吴小方心细若发,一直在协调处理军中大小事务的工作,此时正在招呼省市官员们参观军营。

“很久没有和人zì yóu自在的说话聊天,说话打屁了。轻松啊!下车吧!谭省长。”金雨看着秘书小宋打开的车门说道。

“哈哈!。。。我就不信在京城,你说话不zì yóu了。”谭嗣同笑笑说道,一下车,热浪袭来,比坐在车里兜风的待遇差了些。

“在大地方说话得注意影响,来到你老兄这里,和您这样的当世大儒胡侃一番。您就当是听过撂过,觉得有道理呢?就听一嘴好了。”金雨戴上军帽,正了正说道。反正只要学校教育的大方向没有错就行,对地方上的要求并不高。说这么多只是坚定谭嗣同等专管领导贯彻实施zhōng yāng的教育措施罢了,有些新事物的出现。就不必惊诧,恐惧,甚至抗拒就对头了。

谭嗣同是属于文化教育部门的高官,任重而道远,如果依照后世,是最没有权利的省长了。但是在这个时代,教育部自成系统,钱袋子不在主管全省政务的一把手省长手中攥着,大家是各司各职,相互监督制约的关系。一把手只是总揽全局的掌控者、规划者。就像是老师一样,收收作业,就差对错,给个评语,完成任期内任务。及格,优,优异,zhōng yāng政务中心会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者提升;反之,降职,开除公职。给予惩处,很简单的。

不会像后世一样,在一个地方贪污**,不作为,被查出后,平级调动,换个地方,让这些官员继续为祸地方。美其名曰:保护党员干部。可笑极了!

有人说,换掉一大批贪官污吏,会引起社会动荡,干部任用会紧张。但是,想当官的人千千万,少了这些贪官污吏,真会动荡了吗?不是吧!只有赏罚严峻,才会吏治清明,才会让官员们不敢毫无顾忌的伸手吃拿卡要吗?去违纪犯法吗?还敢拿自己的前程去赌吗?

在南方地区,确实让人处于蒸笼之中一般,动与不动,都会让人直冒汗,浑身黏糊糊的让人难受极了;而大西北地区的热,是炽烈的烘烤,让人从里到外都感觉自己处于火炉之中,运动量不大不剧烈的话轻易不出汗,再热都让人好受些。

整个军区的军营中,军队调走了一半,显得空旷起来,金雨和省市领导们,在吴小方副司令的陪同下,慰问了这些没有被选拔上的军队,安安心心保卫家园,踏踏实实训练,争取下一批次的能被选拔上。

中午聚餐会晤之后,晚上又举行了一场军政联欢晚会,提振军心这才散去,就这样金雨进入西北地区编遣军队开赴战场,才算是正式开始了。

战争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金雨却是更加关注起教育事业来。

尽管人们常常感叹,德国人作为个体而言才干出群,国家的军队犹如一部jīng密运转的机器。只要看看近代德国培养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就不能不惊叹德意志民族地创造力。

积极引进德国人的思维模式,融入我们中华民族,广纳群策,改善自我。这是我们在已经被愈加愚昧的封建制度,愚化教育祸害的呆呆傻傻的阵痛时期,必须得改变的形势,这个时期,中国人缺乏严谨治学、科学研究、合理管理的经验。

但是德国作为一个整体而言,表现一再令人失望。德意志民族缺乏盎格鲁撒克逊民族那种自治的政治传统和天赋,其雄心勃勃的皇帝和领袖人物频频走火入魔,把自己的才干变成破坏xìng的力量。

中华帝国却是不能够照搬德国人的那一套,好战亡国,忘战必危!

中国人中没有人会不懂得这个道理的。虽然现在都是在抢地盘,争取生存空间和战略纵深,但是掌控战争局势,控制国民经济和战时经济接轨挂钩,平稳衔接,不让战争恶化战时经济上升趋势,才是中华帝国政务中心和国防总参谋部的重中之重的任务。这在取得对俄战争第二阶段胜利后,放缓东西两线攻势,改由中路突破,再在中亚地区给俄罗斯帝国防御圈薄弱环节给捅上一刀的策略,很具可行xìng和cāo作xìng。

在后世的时候,好像有人讨论过这些问题,记得有人曾今议论过二十世纪,德国人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最终全部失败,而且还有对犹太人的种族大屠杀这样的事情,其根本原因就是德国的教育出了问题。

这个观点,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论,这确实是一个最惹人眼球的话题,德国人的教育确实出了问题,相应的国家政策制定和管理也是肯定出现纰漏了。

犹太人是一个什么样族群呢,它代表着什么呢?第一,它是商人和金融家的代名词;第二,它是马克思UU小说残酷剥削阶层资本家们的形象代言人,掌控着不可估量的财富;第三,在欧美亚大陆上,犹太人代表着财富和机会。以犹太人财团为主的银行家,总是在德国人打得筋疲力尽时,再给德国人雪上加霜,抽冷子给德国人找一个强大的对手。

德国人是记吃不记打,就像是俄国沙皇一样,屠杀犹太人后,被犹太财团找了个亚洲强国rì本,给打得屁滚尿流一样,连败两次,还是败在同一个对手手中。很无语啊!德国人怎么总是会同样的错误呢?。。)

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