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悍戚 > 第298章 袁熙之死(一)

悍戚 第298章 袁熙之死(一)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0:23 来源:笔趣阁

如果刘闯知道田释这么解释,说不得便要高喊冤枉!

没错,甄宓的确是漂亮,洛神之美,也却是美的不可方物……可刘闯可以对天发誓,他对洛神并没有那种想法。至少在目前来说,他还没有那个精力,对甄宓产生什么非分之想。

不过,田释的这个解释,对甄家而言却是一个最为妥帖的答案。

若非刘皇叔对甄宓有意,又怎会派人把她掳走?

若不是刘皇叔喜欢甄宓,他又怎么可能愿意出手,来帮助甄家?

没有刘闯的支持,所谓的幽州第一豪强便是水中花,镜中月。如此一来,也就能解释的清楚。定然是刘皇叔掳走甄宓后,被甄宓姿色所吸引,故而才会派田释前来,游说甄家归附。

嗯,一定是这样!

也只可能是这样……

不管刘闯愿不愿意,甄老夫人就是这么认为。

什么豪言壮语都是假的,唯有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才是最为真实。

老夫人并没有立刻答复田释,只说要好好考虑一下。

待田释告辞离去之后,老夫人便把几个女儿,以及主家的心腹找来,把田释的来意与众人说明。

听闻要舍了毋极的基业远去幽州,不少人有些不舍。

可是大家也清楚,对甄氏宗房主家而言,前往幽州似乎是最为合适的选择。

一时间,所有人都犹豫不决。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商讨事情的时候。甄常却急匆匆从外面跑进来。

他在老夫人耳边低声细语几句。老夫人脸色一变。便起身和甄常出去。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老夫人从外面走进来,可是脸上却极不好看,阴郁的好像要滴水一般,令人顿感紧张。

“母亲,发生何事?”

甄尧连忙上前询问。

甄老夫人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视明堂上众人,沉声道:“方才袁二公子又派人前来。催促我们把钱粮送往北平。”

“什么?”

甄尧一听就急了,“母亲,你不会是答应了吧。”

“我不答应又能怎样?咱们如今身处毋极,如何能拒绝他?

即便他是庶子,即便他失了幽州,可他姓袁,是袁二公子,我们便无法拒绝!他这次倒是没有要求咱们给他五千万钱粮,只说先送去一半。那信使还说,北平战事紧张。钱粮不可耽误。若延误了战机,少不得要问罪……大家都在这里。说说看,这笔钱粮给,还是不给?”

明堂之中,鸦雀无声!

袁熙这哪里是请求,分明就是威逼。

“婶婶,此时绝不可答应。”

一个三旬男子站起身来,神色决绝道:“那袁显奕根本不把我们是为亲人,只不过将我们当成他的粮仓钱库。如今他还不知道小宓不在,若他知道,定更不会客气……我甄家虽家大业大,又哪儿来的这许多钱粮?今日两三千万,明日三五千万。等袁绍回来,少不得又是几千万。便是再大的家业,也经不住这些个恶狼撕咬,弄到最后,我甄家定是尸骨无存。”

此人名叫甄仁,是甄家二房子弟。

他的父亲,便是甄逸的兄弟,而今他父亲早已病逝,留下甄家五兄弟,好拳脚棍棒,号称甄家五虎,在毋极颇有名气。

“是啊婶婶,咱们这些年,已经为袁氏付出许多。

若再这样被他们盘剥下去,早晚家破人亡……索性反了吧,便前往幽州,也胜过在这里等死。”

之前,甄家人还在犹豫。

可现在,已经容不得他们继续考虑下去。

“既然如此,便与分房商议一下,把家中田产宅院尽数变卖为钱粮。”

“母亲的意思是……”

“毋极,已无咱们容身之地,索性把所有家产换成钱粮,到了幽州也能多一些底气。

对了,我听人说,刘皇叔与苏家有约定,希望向辽东输送流民,可是苏家一直阳奉阴违,以至于现在也没有完成盟约。幽州虽苦寒,地广人稀。苏家不做的事情,那咱们甄家来做。

刘皇叔需要流民,咱们就想办法为他输送……甄义!”

“婶婶。”

“我记得,咱们这几年在广昌垦田,也招拢了不少流民……你一直负责此事,大约有多少人?”

甄义是甄家五虎之二,想了想道:“前些年袁绍和公孙瓒征伐,致使幽州流民无数。

年初时,我曾问过一次,说是广昌有大约三万多流民……”

老夫人一咬牙,沉声道:“甄义,甄礼,甄致。”

“在!”

“你们三个立刻动身,前往广昌把流民收拢起来,送往幽州。

甄仁,你即可动身,前往涿县拜见刘皇叔,就说我甄家举家相投,还请刘皇叔能够收留。”

老夫人也是个有魄力的,既然决定下来,便立刻进行安排。

待把一应事情安排妥当,老夫人又把三个女儿找来,在她们耳边仔细的叮咛一番,才让她们离去。

“小尧,甄信。”

老夫人闭上眼睛,沉吟片刻后轻声道:“甄家田产,仓促变卖不过几千万钱粮,即便是刘皇叔娶了小宓,还是不够隆重。咱们一家北上幽州,若没有一点功劳,恐怕也难以长久……我方才假意答应那袁熙的使者,说十五日内,会把钱粮送往北平。这也是咱们的好机会,若能抓住,甄家不但能够在幽州站稳脚跟,更能够得到刘皇叔重视,只看你们敢不敢冒险?”

甄尧和甄信相视一眼,旋即露出了然之色。

“母亲,只管吩咐。”

老夫人闻听。脸上笑容更盛。“如此。去请田先生来!”

建安五年十月中,袁绍兵败官渡的消息传遍河北。

一时间,冀州震动。

邺城,大牢。

田丰坐在灯下,正津津有味的阅读一部南山书院编撰而成的《尚书正义》。这本书《尚书正义》,来头可不小,其中包含了郑玄、荀悦以及孔融的注疏,在年初时才刚刚完成。

身为冀州名士。田丰虽然被打入大牢,可除了自由受到限制之外,一应要求都得到了满足。

“田先生,田先生!”

正当田丰读得入迷的时候,一名狱吏一路小跑走来。

“恭喜先生,贺喜先生。”

田丰一怔,愕然问道:“赤忠,喜从何来?”

赤忠,是狱吏的名字。

他拱拱手,笑呵呵道:“田先生。方得到消息,袁公在官渡战败。

此前先生便阻止袁公出战。言出战必败。如今先生一语成谶,岂不说明先生的眼界高明?等主公回来,定然会将先生释放,说不得还要对先生加以封赏,委以重任,岂非一桩喜事?”

在赤忠看来,田丰听到这消息,定然会万分高兴。

可谁料想,田丰的脸色却变得格外难看。

“先生,何以不喜?”

田丰苦笑道:“若主公战胜,我说不得还有活路;如今主公战败,田丰命不久矣。”

“为什么?”

“这个……”

田丰没有向赤忠解释,只苦笑着摇头。

赤忠还要询问,却听到牢房外,传来一阵喧哗。

紧跟着,就听哐当一声响,牢门被人撞开。十几名身着黑衣,带着头套只露出一双眼睛的黑衣男子闯入大牢,顺着甬道便迅速来到田丰的牢室前。

“尔等什么人?”

赤忠吓了一跳,忙大声喊喝。

可不等他声音落下,就见一个黑衣人健步上前,提刀就要出手。

“且慢!”

田丰在牢室里看得清楚,连忙大声喝道:“你们是什么人?休要在这里滥杀无辜。”

为首的黑衣人看了一眼赤忠,“若聪明的,就与我闭嘴……若刚发出半点声音,休怪我心狠手辣。”

说完,他挥剑将牢门上的大锁劈开,而后打开牢门,走进牢室。

“田先生,奉我家主公之名,特来救先生离开,请先生随我走。”

“你们……”

田丰犹豫一下,想要拒绝。

但黑衣人却抢先开口道:“先生若不走,巨言公子岂能安心?”

“巨言,他如今在何处?”

“请先生虽我们走,自可与田公子相见。”

田丰原本已做好了被袁绍杀死的准备,可是听对方提到了自己的儿子,顿时有些心乱。他犹豫一下,一咬牙,点头道:“好吧,那我随你们走。”

说着,他便迈步走出牢门。

“田先生……”

赤忠脸色苍白,见田丰走出大牢,连忙叫喊。

黑衣人提刀上前就要杀了赤忠,却听赤忠道:“田先生这等忠义贤良都不得重用,我亦不愿留在这里。小人素来仰慕先生才华,这些时日得先生教诲,获益颇多。我愿随先生一起离开,哪怕为先生牵马缀镫,已心甘情愿,请先生收留。”

田丰一怔,愕然看着赤忠。

这段日子以来,他被关在大牢之中,的确是得这赤忠颇多关照。

同时,田丰也知道,若他不带赤忠走,只怕他前脚出了大牢,赤忠后脚便要被这帮黑衣人所杀。看这些黑衣人的行径,绝对是心狠手辣之辈。田丰犹豫一下,抬头向那为首黑衣人看去。

“我欲带他同行,不知可否?”

黑衣人的眼中闪过一抹为难之色,半晌后轻声道:“田先生要带他走,也并非不可以。

只是,要委屈他一下才可以……”

“那,好吧!”

田丰话音未落,一名黑衣人抬手便把赤忠打昏。

而后两个黑衣人上前。用一块黑布堵住赤忠的嘴。又把他绳捆索绑抬起来。快步朝大牢外走去。

田丰也不敢怠慢,紧随黑衣人而行。

众人从大牢中走出来,就见外面停放着一辆马车。

“请先生上车。”

黑衣人让田丰上了车,而后又把赤忠放在车上,便赶着马车匆匆离去。

此时的邺城,乱成一团。

袁绍战败的消息传来之后,引得邺城百姓人心惶惶。

黑衣人在一个小巷里迅速换上衣服,而后赶着马车外城外走。天色已晚。邺城城门正要关闭。马车在城门口被挡下来,却见一个黑衣人手持一支令箭递给门卒,旋即便通过了哨卡。

“咱们要去哪儿?”

“先生莫要慌张,我家主公已经安排妥当。

咱们在前面换一辆马车,便可以上路……田公子而今一切安好,说不得正期盼先生的到来。”

“装神弄鬼。”

田丰冷哼一声,便靠在车上。

马车离开邺城,趁着夜色急行三十里,来到漳水河畔。

这边,停着一支商队。

黑衣人把田丰从车上请下来。便搀扶着他登上一辆货车,而后又把赤忠安放在车辆之上。

“田先生。请暂时委屈些时日,待咱们抵达阳信之后,就可以安全了。”

阳信?

田丰一怔,轻声道:“你们要去渤海郡?”

“请先生放心,这条路我们已经走过多次,没有问题。”

车队缓缓启动,在渡过清漳水渡口之后,一路东去。

田丰坐在车上,却闭上了双眼。

他很清楚这些黑衣人是何方神圣,他们口中的主公,又是那一位。

只是这心里面不免有些别扭,千防万防,没想到最后还是被那厮成了大事,难不成果真是天不亡汉?

“喂,谁能告诉我,而今幽州的局势?”

幽州的局势,基本上已平静下来。

伴随田豫出任云中太守,郭援接掌上谷之后,太史慈得刘闯所任,拜护乌桓校尉之职,屯驻马城。

高干数次攻打云中,却被徐盛所阻。

眼见隆冬到来,气温越发低寒,高干想要攻破云中,难度也越来越大。

徐盛效仿当初刘闯在辽东的计策,从强阴一路向西,修筑起三座冰城,用以囤积粮草,保障粮道畅通。而武安国魏越和曹性三人,分别驻守三城,断去雁门郡太守彭安截击粮道可能。

这种情况下,高干也知道,想要一举攻克云中,难度甚大。

加之袁绍在官渡战败的消息传来,也让高干有些无心云中战事,在强攻数日之后便兵退咸阳。

高干退走,袁绍战败,也使得幽州士气高涨。

刘闯这时候也下令,停止对外征战,开始集中精力,平定幽州治下的山贼盗匪,以及一些叛军。

总体而言,幽州的时局暂时得到了缓和。

不过,幽州时局缓和,却不代表着战事停止……

沮授在高阳调集兵马,猛攻易县。

张郃高览坐镇易水北岸,坚守不出……任凭袁军百般挑衅,万般辱骂,两人自充耳不闻。他们骂他们的,张郃高览徐庶只管死守易水防线,也使得沮授想要渡过易水,变得格外困难。

同时,刘闯命萧凌接手五阮关。

赵云所部兵出紫荆岭,以郝昭为副将,陆逊为军师,迅速逼近北平。

正如刘闯所猜想的那样,他同意调解江东和交州的矛盾,但前提是希望江东能够开放盐禁。

广鹿岛盐场的产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吉普盐的出现,极大程度的填补了精盐市场。

刘闯希望能够把广鹿岛的食盐卖到江东,对此诸葛瑾并未拒绝。说实话,江东产盐不多,主要是依靠盐官生产。单凭一个盐官,很难保证江东充足的食盐。若广鹿岛能够给予支持,诸葛瑾认为倒也是一桩好事。

此时的江东,尚不是后世的鱼米之乡。

矿产虽然丰富,但物产并不是特别充足……刘闯和诸葛瑾签订了多个合作协定,也使得诸葛瑾放松警惕。

之后,刘闯提出要留下陆逊。

他的理由也很充足,直接把顾雍的事情抬出来做借口。

诸葛瑾当然知道蔡邕,也听人提起过蔡文姬的名字,对于蔡文姬的遭遇,同样是唏嘘不已。

这是顾雍的事情,刘闯要留下陆逊,似乎也理所当然。

诸葛瑾在和陆逊经过沟通之后,见陆逊并不反对,自然也不会反对。

这时候,诸葛亮抵达涿县,刘闯索性让诸葛亮负责招待,随后便带着人前往代郡,迎接荀谌一家的到来。

陆逊到五阮关之后,便为军中司马。

名义上,他是主掌军纪,可实际上却担负起为赵云出谋划策的责任。

“子龙将军不必担心,逊临来时,皇叔已有安排。

将军只需陈兵北平县外即可,用不得多久,自会有人与将军联络。”

赵云看得出,刘闯对这个陆逊似乎也很看重。

他原本就不是那种非常强势的人,既然刘闯如此重视陆逊,说不得这陆逊必有非凡之处……

陈兵北平县外?

看起来,主公这一回,怕是已做好了安排。

五千汉军在易水上游扎下营寨,赵云并未强攻,不过每天都前去搦战。

阎乡一战,已经把袁熙吓破了胆,哪里还敢应战。

所以,不管赵云怎样搦战,袁熙都避战不出。只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平县城的粮草越来越少。小小的县城,人口不过八千,却突然驻扎万余兵马,又怎可能承受得住?为此,袁熙一方面派人向沮授求援,一方面有让人前往毋极催促甄家,尽快筹集钱粮送往北平……

据信使回报,甄家目前的确是有些困难。

不过他们依旧表现出了对袁熙的强烈支持,甚至还变卖家产,从其他人手中筹集钱粮。

用不得多久,甄家的钱粮就可以送抵北平。有了这批钱粮辎重,袁熙相信定能支撑到援兵前来。

不知不觉,已近月末!

官渡之战的烽火,业已停息……

这一日,袁熙得到通禀,他期盼已久的钱粮,终于抵达北平。(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