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悍戚 > 第343章 冀州之战第二弹(五)2/3

悍戚 第343章 冀州之战第二弹(五)2/3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0:23 来源:笔趣阁

现在所有人都已经清楚,西凉军背后,正是刘闯。

如果马超真的掌控了凉州的话,整个关中都将为刘闯窥觑。那时候,关中动荡,司隶混乱……

曹操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在大帐中踱步。

河东、冀州……

他突然发现,自己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

曹仁若撤离河东,河东必然会出现兵力空虚的状况。虽说钟繇会坐镇河东,可万一刘闯发动攻势,钟繇是否能够挡住刘闯的攻击?若河东丢失,则河内随即就要陷入危险的境地。

可如果曹操这时候要加强河东的守御,就必须要抽调出冀州兵马。

而今,他正占居优势。

刘闯又大病不起,短时间内无法参战,势必会让汉军士气低迷。若不能趁此机会,把汉军赶回漳水北岸,刘闯把河间安平和中山连为一体之后,冀州的战局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是继续猛攻刘闯,亦或者是驰援河东?

眼前的形式,这观津的汉军就好像一块马上要入口的肥肉,令曹操难以割舍。

这也是曹操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他治下人口众多,且钱粮充裕。

但他地处中原,恰好是四面受敌。要说起来,曹操调集二三十万兵马,绝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可问题在于,他周遭的敌人实在太多,让他很难集中兵力,把潜在的优势变为真正的优势。

这,也是刘闯敢于和曹操对决的一个主要原因。

想到这里,曹操有些头痛了!

他沉吟良久之后。猛然抬起头道:“文和。可令元常加强守备……若闯儿出兵河内。就让他为我坚持二十天,不,十五天即可。十五天内若我无法回援,是战是降便有他决断,我绝不怪他。”

曹操决定要赌一回!

如今的情况,说实话也容不得他去考虑。

东莱那边,由于王修自尽,使得甘宁得以占居胶东东部。更夺了黄县。

局势并不容乐观,但也算不得糜烂……曹操需要一场大胜,来稳定局势,提高士气。刘闯就在他眼前,他如果不能趁着这次机会击败刘闯的话,在接下来,肯定会引发更多的矛盾。

而且,曹操有信心,他能够击溃刘闯!

让钟繇坚持十五天,也是一个无奈之举。

曹操现在实在是抽调不出人马。来驰援钟繇……

贾诩见曹操已做出了决定,也不好再劝说什么。他也清楚。曹操这个决定是无奈之举,只希望钟繇,能够坚持下去。

观津之战,越发激烈。

曹操开始不计成本的发动攻击,一副定要将刘闯打回漳水北岸的架势。

而刘闯呢?

依旧没有出现。

在观津主持战局者,依然是诸葛亮和陆逊两人。

不过,刘闯不出现并不代表他现在会很轻松……相反,刘闯一点都不轻松,反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冀州之战,刘闯共投入五万人。

而东莱之战,刘闯同样投入了一万五千人。

六万五千人的投入,令刘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他边界线很长,注定了他必须要在塞北进行防御……而黑山众的迁徙,同样是压力巨大。刘闯必须要确保塞北平静,不会有异族袭扰。若不然,那百万黑山众便难以安心在并州生活。

黑山众是一个非常敏感而脆弱的群体……

他们之所以愿意跟随张燕投靠刘闯,一方面是对张燕的信任,一方面是因为刘闯能够为他们提供土地,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他们相信刘闯能够确保他们在朔方的安全。百万黑山众,近十年漂泊,已如同惊弓之鸟。一点点的动荡,都可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影响,令他们惶恐不安。

刘闯在朔方,布置了近五万大军,并下令建造军镇。

所有的这一切,就是想要给百万黑山众一个安全感……也就是说,刘闯无法抽调塞北的兵力。

六万五千人,已经是刘闯可以投入的最大兵力。

一旦观津败退,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这一战,刘闯和曹操一样,都必须取胜,没有其他的选择。

可想要取胜,又谈何容易?

他诈称生病,从观津退至武邑。

但是对观津的战局,依旧极为关注……不过,他现在头疼的,并不是观津的局势。

曹军的攻势虽然猛烈,可短时间内休想攻破汉军防线。刘闯之所以头疼,是一封来自东莱的战报。在经过最初的慌乱和动荡之后,于禁李典渐渐稳住阵脚,并且得到了夏侯渊支持。

夏侯渊从泰山郡抽调出三万兵马,进驻北海国。

同时,在满宠的主持下,青州船厂开始恢复生产,制造海船。

青州船厂,早在光和年间便被废弃,一直以来不为人重视。但随着刘闯来自海上的攻击出现之后,许多人开始正视海防线的问题。满宠为青州刺史之后,便开始大量招收工匠,重新开办船厂。虽说他们生产出的海船性能远远比不得汉军的海船性能,可胜在其工艺相对简单,制造相对容易。

满宠不需要性能多么优良的海船,也不需要多么出色的海船水手和将领。

他要做的,便是抵消刘闯从海上攻击的威胁……

而最重要的是,曹操治下人口众多,工匠更是多如牛毛。当曹操的海船开始游弋沿海之后,辽东海军的攻击力度,显然减弱许多。这样一来。于禁李典也就能腾出手。集结青州兵马。

哪怕是甘宁占领了黄县。可以源源不断获得从辽东送来的支援,却终究比不得于禁就地征召。

这也使得甘宁的压力,随之倍增。

“我原本以为,王修会归降我,为我稳定东莱局势。

兴霸魏越和周仓,都是将才,可治理地方,却远远比不上王修……东莱不靖。则兴霸三人危矣。若不能尽快改善这种局面,用不得多久,兴霸他们便要退出东莱。上次我们退走,还有道理可讲。这次我们主动出击,许多东莱百姓站出来支持。如果我们再次撤退,那些支持我们的人,便要受到打击……那样的话,等我们下次再攻入东莱时,便再寻不到盟友。”

刘闯紧急找来诸葛亮和陆逊,把眼前的情况与他二人知晓。

“所以。兴霸他们必须要给我钉死在东莱,牵制青州兵马。”

说完。他抬起头看着诸葛亮和陆逊,“孔明,伯言……你二人可有计策,助我渡过这难关?”

诸葛亮陷入沉思,而陆逊则眉头紧蹙。

半晌后,陆逊说道:“以东莱目前之局势,必须要派一人前去,稳定局势,使兴霸将军可以全力应战。”

他深吸一口气,猛然躬身行礼。

“伯言不才,得主公知遇之恩,却未得机会报答。

此次东莱局势紧张,伯言斗胆请命,愿往东莱,助兴霸将军稳定局面。若不得成功,便战死东莱。”

古人讲千金一诺。

陆逊这番话出口,已表明了态度。

刘闯眼睛一眯,看着陆逊半晌说不出话。

怎么说呢?

从目前的情况而言,陆逊的确是去东莱最好的人选。他懂得水战……虽然水战和海战完全是两个概念,但从一些基本要素来说,还是有共通之处。历史上的陆逊,总领江东水军,与曹操对抗多年。此后江东水师,在陆逊一家传承三代,足以见这个家族对水军的天赋……

陆逊,为人机警,智谋过人。

他懂得军事,更通晓政务,而且颇为谦逊。

甘宁是个桀骜之人,若是派一个强硬之人前去,势必会发生冲突。

唯有陆逊,才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选……只是东莱的局势并不算太好,陆逊手中资源不多,而刘闯能够提供给他的支援也很少。这种情况下,若陆逊折在了东莱,定然是一大损失。

可是,除了陆逊之外,刘闯实在想不出更好的人来。

“主公若定东莱,非伯言不可。”

诸葛亮在三思之后,也上前谏言。

陆逊颇为感激的看了诸葛亮一眼,再次躬身道:“冀州之战,有孔明足矣。

逊留在这边,用处不大。倒不如让我前往东莱,也可以为主公分担压力,此方为臣子本份。”

刘闯,长叹一声。

“伯言既然意志坚决,我便不在劝说。

只是,事可为则为之,若不可为……伯言切不可冒险。失一个东莱,我刘闯还承受得住,可若我失了伯言,犹如断我一臂。这样吧,伯言去东莱,我再抽调三百剑士,随行保护。”

黄阁剑士营,已初具规模。

廉县一战,便是剑士营的手笔。

神不知鬼不觉打开廉县城门,八十九名剑士,却无一伤亡。

而今剑士营,已经开始了第二批的训练……刘闯手中并无太多剑士,这次一下子抽调出三百剑士随同陆逊前往东莱,也等同于是把刘闯身边的剑士全部调走,配给了陆逊。如此,也表现出了刘闯对陆逊的重视。

陆逊不禁匍匐在地,泣声道:“逊必不负主公厚望!”

当天晚上,陆逊便离开了武邑,带着三百剑士,直奔渤海。

在那里,有海船送他前往东莱。

只是谁也不知道,陆逊这一去,是否能够为刘闯平定下东莱混乱的局势?

而在陆逊启程的同时,远在河东绛邑府衙外,却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绛邑长,名叫贾逵,表字梁道,是河东襄陵人。

时贾逵年方二十三,如果按照东汉时期的年岁计算方法,则为二十五岁。二十五岁为绛邑长,听上去好像很厉害。然则绛邑是下县,而且颇为贫瘠。特别是河东动荡多年,绛邑残破不堪。故而一个二十五岁的县长,在这个时代来说,并不是一件多么令人吃惊的事情……(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