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悍戚 > 第391章 入许都(四)

悍戚 第391章 入许都(四)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0:23 来源:笔趣阁

初平三年,司徒王允设连环计诛杀董卓。

李傕郭汜关键时刻率部围攻长安,吕布败逃。王允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挺身而出,自尽身亡以保全汉帝。而在当时,汉帝对王允之死却无动于衷,以至于在许多人心中留下凉薄的印象。

如今,距离初平三年恰好十二年,十二年一个轮回。

刘协再次面临与当年几乎是相同的局面,只不过地点变成了许都,而围城之人则变成刘闯。

如果交出金祎等人,也就坐实了汉帝凉薄之名。

以后谁还会为汉帝效力,谁还会为汉帝尽忠?可问题是,若不交出金祎等人,刘闯定不会善罢甘休。刘协面色苍白,站在毓秀门的城楼之上,看着城外呐喊不停的汉军将士,一时间也手足无措。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如果不交出金祎等人,城外兵马定不会撤退。

如果,如果刘闯在这里,汉帝还能以天子之名,迫使刘闯退走。

可刘闯却因为中毒,一直没有露面。

而诸葛亮等人大都是刘闯的心腹,汉帝就算是有心敕令,可诸葛亮这些人又怎可能听他命令?

如果诸葛亮这些人能听从汉帝调遣,也就不会有今日的局面。

“国丈,我们回去再做商议。”

刘协颤声说道,转身离去。

而伏完则跟在他身边,冷眼旁观。

听了刘协这番话,他忍不住在心里面叹息一声,而后又看了一眼在不远处惶恐不安的金祎。眼中闪过一抹怜悯之色。刘协这般作为。实际上已经是有了决定。恐怕要牺牲金祎这些人了。

想到这里,伏完也不禁为金祎等人赶到悲哀。

他父子发动许都之变,驱逐曹操。

这其中固然是有金祎父子的小算盘,但也不可否认,金家父子对汉家的忠诚也是重要原因。

可是现在,金家父子怕是要被刘协出卖了!

这是一个极其凉薄和自私的帝王,没有半点担当,更没有人君之相。

夫人说得不错。他刘协的帝位本就得来的不明不白,又怎算得是汉家正统?自己忠诚于汉室,并非忠心于刘协。跟着刘协,虽有一个国丈之名,可实际上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以前,伏完没有别的选择。少帝被害,只剩下一个刘协,他不忠于刘协,又该忠于哪一个帝王?

但现在……

想到这里,伏完深吸一口气。在心中已隐隐有了决断!

“国丈,朕当如何选择?”

在安乐宫中。刘协心中的惶恐依旧未曾消散。

虽然在宫中听不到从城外传来的汉军呼喊,可是这耳边却一直在回荡着汉军的呐喊声。

清君侧,诛奸妄!

刘协闭上眼睛,沉默不语。

安乐宫中寂静无声,只有刘协那沉重的呼吸声在宫中回荡。

良久,他突然睁开眼,看着伏完问道。

其实在他开口的那一刻,伏完对刘协的期望,也随之烟消云散。表面上,刘协是在询问自己,可实际上,他心里已经做出了定夺。金祎这小子虽然有些纨绔,有些好大喜功,有些目中无人,可整体而言,他对汉室,对刘协的忠诚,却毋庸置疑。这些年来,金祎一直在暗中默默的照顾着刘协……可这样一条忠狗,当需要抉择的时候,汉帝依旧毫不犹豫的抛弃。

金祎尚且如此,再算上此前的王允,后来的董承、董贵人……

伏完相信,当汉帝需要的时候,哪怕是他和伏皇后,也一样会被他抛弃。别看汉帝现在似乎很信任他,有什么事情还要和他进行商议。但是在关键时刻,他抛弃自己会比任何人都要冷酷。

“陛下既然已经做出决断,何必再问微臣?”

“可是,金太守那边……”

说来说去,原来汉帝的犹豫并非是在于是否抛弃金祎,而是因为金祎的背后,还有金旋,以及金旋手中数万兵马。

伏完苦笑一声,“陛下以为,金旋比之张绣如何?”

“这个……”

连张绣那般精锐的西凉兵,在占居人数优势的情况之下,还是被汉军一举击溃。金旋的确是有些本事,但他比之张绣,却远远不如。连张绣都输了,你认为金旋手里那些乌合之众,又有什么用处?

刘协,再次沉默了!

仿佛是经过了一场艰难的思想斗争,刘协脸上露出痛苦之色。

“既然如此,就拜托国丈。”

伏完犹豫了一下,旋即躬身领命,“臣遵旨!”

不过,他随后又开口道:“臣听闻刘皇叔麾下大将黄忠,已经抵达颖阴。

金旋所部正在向许都靠近,可否命黄忠出击?如此一来,也证明了陛下并未姑息奸妄小人,另一方面也可以平息刘皇叔帐下的怒气。最重要的是,若金旋知道金祎出事,我怕他会做出不妥的举动。倒不如趁此机会,将之一举消灭,也可以免去日后麻烦,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左右已经抛弃了金家人,便再搭上一个金旋,也算不得大事。

刘协咬了咬牙,“那便请仲豫再辛苦一遭!”

是夜,伏完率羽林军,突然间冲入了金祎的住所。

羽林军冲进金府之后,立刻将金府严密控制起来,不得有人擅自出入。伏完捧旨,迈步走入金府大门。就见金府前庭里,阖府上下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男女老幼被军卒看管着。蹲在那里不敢擅自动作。其中。更不泛老弱妇孺。更有金祎那年逾八旬的祖母,也成为阶下之囚。

看到这一幕,伏完心中也是一痛。

他招手示意三子伏均过来,在伏均耳边叮嘱了两声,伏均立刻领命而去。

“金祎,现在何处?”

伏德上前,躬身道:“金郎君在后宅书房里等候。”

“我知道了……你立刻带人,前往吉本家中。将吉本拿下。”

“喏!”

伏德立刻领命而去,伏完则迈步向后宅走去。

与此同时,在伏均的指挥下,金祎祖母等一些老弱妇孺,被押送到了大厅里。金家人的下场,可以想象。汉帝为了把自己摘出去,绝不会饶过金家人。不仅是金家,还有韦家……哪怕韦晃已经被杀,但韦氏族人一样难逃厄运。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些人从发动许都之变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这样的结果。所以,伏完倒也不想金家这些老弱死前再受折磨。

金祎身着一件白裳。坐在书房里。

他看到伏完进来,没有流露出半点慌乱之色,反而微微一笑,轻声道:“国丈,你终于来了。”

“金郎君……”

伏完看着俊秀的金祎,心中也有一种莫名的哀意。

可金祎却丝毫没有惶恐,反而摆手示意伏完坐下,“从我决意忠于陛下的那一天开始,便已经想到今日结局。只是,我曾想过这局面是曹操所为,是刘闯所为,是那些汉家逆贼所为,却从未想过,会是陛下所命。不过我不怨陛下,相信陛下做出这个决定,也非常的为难。

国丈,金祎只有一个疑问,他日刘闯入许都,国丈你又会做什么选择?”

伏完闻听一怔,眼中旋即腾起一抹戾色。

“其实,以陛下的心性,若我还有半分用处,便不会作此决定。

今我父尚在外面,手中还有数万兵马……按道理说,陛下是不可能现在就对我动手,除非我父战败的消息传来。刚才羽林军闯进来的时候,我就在思索这个问题。直到看见了国丈,我才恍然大悟。若非国丈在一旁煽风点火,陛下断然不会有这等决断……我说的没错吧。”

伏完也不禁暗自赞叹,赞叹金祎的聪明。

只可惜,这小子的聪明,却没有用在正确的地方……

想到这里,伏完点了点头,“郎君猜的没错,的确是我劝说陛下抉择,也免得夜长梦多。”

“果然!”

金祎突然露出一抹哀色,“莫非天亡我大汉江山?

你伏完不是国丈,犹自要背叛陛下。如此情况,我汉室江山焉能不亡?”

他话语中,带着一股子浓浓的恨意,瞪着伏完。

伏完冷笑一声,“郎君,你也莫在我面前摆出忠臣孝子的姿态,若论与汉家关系,我比你更深。我伏家七世忠臣,屡受汉室恩宠,又怎可能背叛汉家?只不过,当今天子非明主,更无人君之相。他不过是董卓扶立的一个傀儡,原本就名不正,言不顺……说一件你不知道的事情,你可知道当今天子的心性?先帝与当今天子本为兄弟,先帝登基之后,对他也极有恩义……可你知道,当今天子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他勾结李儒,毒害先帝。

先帝为人懦弱,但不失为宽厚之人。

可是当今天子在毒害他的时候,却没有丝毫的兄弟情义。

如此心性凉薄之人,又怎能担当起我大汉江山?刘皇叔乃淮南厉王之后,同为高祖子孙……

依我看,江山唯有德者居之,我所虑者,皆汉家未来!”

书房中只有金祎和伏完两人,听伏完说完之后,金祎瞪大了眼睛,流露出骇然之色。

他知道,伏完所言先帝并不是灵帝,而是指汉帝的兄长,也就是被董卓废立掉的少帝刘辩。

想当初,刘辩被害,也曾引发起极大的反响。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真正害死刘辩的人,竟然是当今天子。

其心性果如伏完所言,不但凉薄,更犹如蛇蝎……金祎呆愣半晌之后,突然间惨然而笑。

“未曾想,我所效忠者。竟有如此狠毒心性!”

说着话。他猛然从书案下拔出一口宝剑。不等伏完做出反应,便横剑自刎,一头栽倒在书案上。

鲜血,染红了金祎的白裳……

伏完看着金祎的尸体,眼中也不由得流露出不忍之色,闭上眼睛,轻轻摇了摇头。

建安九年十一月三十,汉帝下旨。将金祎、韦晃等人抄家。

金祎满门三十一口,被就地斩杀;韦晃家中十二口人则被处死,其余族人共三百余,被暂时关押进大牢。

许都之变中,参与者共二十八人,除少数几人因为不在许都,是死得死,抓的抓……倒是太医吉本没有被抓到,据说当晚伏德带人闯入吉本家中的时候,除了家中的奴婢。不见吉家一人。据奴婢交代,吉本的妻儿早在许都之变前。便离开许都,返回汝南老家之中居住。

而吉本在事变成功之后,也很少回家。

这两日,吉本更是不见人……到太医院询问,才知道吉本这两日也没有去太医院应卯,据说是生了病。家中不见人,又没有去太医院。吉本好像一下子人间蒸发了一样,不见半点踪影。

伏完无奈之下,也只好暂时放弃对吉本的追捕。

毕竟在经过捉拿金祎等人的事情以后,许都城中大乱。

有几家参与许都之变的人觉察到情况不妙,便奋起反抗。似金祎这种在家中束手待毙的,终究还是少数。如此一来,许都城中大乱……哪怕伏完奋力镇压,也险些酿出事端。幸好,当晚荀悦再入汉军大营,随后诸葛亮命夏侯兰率无当骑连夜入城,一举平定了城中动乱。

天亮之后,许都大街小巷格外冷清。

人们躲在家中,耳听长街上铁蹄声阵阵,一个个心惊肉跳。

随着无当骑入许都之后,虎贲军紧随其后,进驻许都。诸葛亮在虎贲军入许都之后,便立刻下令,让虎贲军接掌皇城,美其名曰是保护天子安全,可实际上却是把皇城再次封锁。

而诸葛亮的封锁,比之当年曹操的封锁还要严密。

许都亲自坐镇章华门,不许任何人出入。

荀悦也是得了诸葛亮的令箭,才得以入皇城拜见汉帝,言城中发生动乱,请天子安心在城中等候,他们会保护好汉帝的安全。随后,诸葛亮又命赵云暂领城门校尉之职,许都九门便被汉军严密控制。城中大小事宜,则暂由伏完来进行沟通和解决,诸葛亮同时下令,汉军不得入城骚扰百姓,也使得需得百姓心中的惶恐顿时减少许多,很快便恢复到了往日平静。

“刘皇叔,何时能够前来?”

面对伏完的询问,诸葛亮回答说:“主公中毒未愈,所以暂时不会前来。

在主公未来之前,许都大小事宜便要拜托国丈……还请国丈代为安抚陛下,就说皇叔一旦病体好转,便会立刻赶来觐见。不过在此之前,请陛下稍势委屈,便在宫中安心静养就是。”

一句话,你刘协就给我老老实实待在皇城里!

对此,伏完表示了强烈不满,认为刘闯应该尽快前来觐见天子。

可诸葛亮一句‘皇叔中毒颇深,暂时无法行动’便把事情揭了过去。哪怕汉帝心中再不高兴,也是无可奈何。

事实上,汉军入许都之后,倒是真没有危害到汉帝的安全。

只是诸葛亮下令封锁皇城,即便是那些内侍,也不得出宫行走。所需采买,借由诸葛亮和伏完商量着搭配供应。如果从物资的丰富程度上来说,皇城的用度甚至比早先更奢华几分。

可是,天子从此便陷入宫中,与外界彻底失去了联系。

“父亲你是不是已经……”

皇城中,伏皇后和伏完漫步于御花园,在一僻静之处突然停下脚步,轻声询问。

汉军入城已有两日,表面上看去,伏完一直在为天子争取利益,可是伏皇后却能够感受到,伏完的态度变化。

每次汉帝发作,伏完都是尽力劝说。

乍听,伏完好像是在为汉帝着想。可细一思考。心细的伏皇后便觉察到。伏完实际上都是站在刘闯的立场之上。知父莫于女,伏皇后已经清楚感受到,伏完对汉帝态度上的变化。

她看着伏完,心思格外复杂。

事实上,前日汉帝下令诛杀金祎的时候,伏皇后就知道,从此以后,恐怕不会再有似金祎这样的人为汉帝着想。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汉帝真的是变成孤家寡人,无人会为他效力。

伏完闻听女儿开口,心里也是一颤。

他看了一眼伏皇后,转过身,背对着伏皇后道:“我所为者,乃汉室国祚,乃我伏家未来……女儿若要怪我,我绝无怨言。但请你记住,女儿永远是我伏完的女儿。勿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保你安全。至于陛下……你也都看在眼中。是否有人君之相,你想来也明白。”

这句话一出口,已经足以表明伏完的立场。

伏皇后心里一痛,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痛骂伏完吗?伏完为了当今天子,已经付出了一个儿子,也就是伏皇后的二哥伏雅。他对天子,可谓是尽心尽力。可天子所作所为,却足以让所有人心寒。不仅仅是伏完心寒,即便是伏皇后也有些心寒。许都之变前,汉帝迷恋上了一个女子,立为贵人,无比恩宠。而伏皇后虽然与天子同甘苦,共患难,可随着年纪的增长,天子对她越来越冷淡,甚至疏于恩宠……许都之变前,汉帝已近一载为临幸皇后。

若不是这次金祎他们捅了马蜂窝,激怒了刘闯,令局势陡然恶化。

汉帝恐怕也不会再次重用伏完……要知道,整个许都之变的过程中,伏完作为国丈,一直到最后才得到消息。

从这一方面而言,汉帝并不是真的信任伏完!

可是,若伏完决意背叛汉帝,自己又当如何自处?

伏皇后心中感到无比悲苦,看着伏完的背影,贝齿咬住朱唇,久久说不出话来……

十二月初二,从赭丘城传来战报。

金旋率部驰援许都,但不想在赭丘城外遭遇汉军伏击。

当金旋的部曲听闻汉帝诏书,将他们称之为乱军的时候,一下子便乱了阵脚。原本,他们认为自己是朝廷的兵马,谁料想到这一转眼,却变成了叛军。汉军几乎没有费吹灰之力,便将金旋部曲击溃。三万大军迅速溃败,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而金旋更在乱军中被亲随斩杀,尸首被呈送到了黄忠面前。

对于金旋,黄忠毫无感觉。

只是在黄忠看来,金旋也算不得叛军,说到底他也是汉家忠臣。

可惜,各为其主,而金旋所效力的主子也的确是不给力……想他千里迢迢驰援许都,想要解救天子。哪知道还没有抵达许都,却被天子认定为叛贼。想必金旋的心里,也非常苦闷。

不过,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哪有那许多正义可言。

黄忠不是那种小青年,心里面存着满满的正义……从黄巾之乱开始,黄忠起起伏伏,历经各种磨难。这世间的是非公道,他早就看得清清楚楚。谁的拳头大谁就是公理,唯有胜利者才有资格言述公道。

黄忠受到了金旋的首级之后,火速命人送往许都。

当金旋的死讯传到许都后,许都人对此却没有任何反应……甚至不少人觉得,若非金旋这帮子乱臣贼子闹事,他们也不会经历那么一段时间的提心吊胆。许都之变,从十一月开始到月末,不过一月光景便烟消云散。后世评价此次事变,也认为是改变整个江山格局的关键。

曹刘之间,原本应该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战。

可是由于许都之变,使得曹刘迅速合而为一,刘闯在这场事变之中非但毫无损伤,反而实力大增。

也正是这场变故,加快了刘闯统一天下的脚步!

不过,于刘闯而言,汉军攻占许都,并且迅速控制住了局势,并没有引来他太多的关注。

建安九年十二月初八,曹操在尉氏身亡。

消息传到荥阳的时候,正值刘闯刚把曹宪和曹彰姐弟迎入荥阳,正准备护送她二人前往尉氏。

说来,曹宪和曹彰姐弟是在燕京得到曹操中毒的消息。

姐弟二人听闻曹操性命垂危,再也无法保持镇定。幸亏麋缳和诸葛玲还算冷静,立刻让曹宪带着刘兴,在曹彰和典满的陪同下,连夜从燕京启程动身,一路上风尘仆仆,想要见曹操最后一面。

哪知道……

当曹操死讯传来的时候,曹宪和曹彰,更是面无人色……曹宪一声惊叫,当场便昏倒在刘闯怀中,而曹彰则泪流满面,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放声大哭。

曹操,竟然真的死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