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悍戚 > 第224章 孤竹城(二)

悍戚 第224章 孤竹城(二)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1:12 来源:笔趣阁

说起来,郑玄是诸葛亮的老师。

刘闯虽然有心里准备,不过听到郑玄把这件事交给他,也不免感到紧张。

在出发之前,刘闯其实询问过诸葛亮。当时诸葛亮表现的很羞涩,不过刘闯能感觉得出来,诸葛亮已经见过黄月英。是什么时候认识?刘闯不是很清楚。但推测起来,也就是诸葛亮在南山求学的那一年时间吧。那时候诸葛亮刚随刘闯从下邳返回,跟随郑玄前往不其。而黄承彦带着女儿从荆州到南山书院,两人说不定就是在那时候认识,并且彼此也非常熟悉。

历史上,诸葛亮和黄月英是一对极为恩爱的模范夫妻。

可如今历史已发生了变化,诸葛亮没有经历过那么一段本应该经历的颠簸流离,性情自然开朗许多。

“皇叔,其实不必为难。”

黄承彦笑着,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递给刘闯。

“我绝无勉强皇叔的意思,这锦囊之中,是小女要交给孔明回答的问题。

皇叔回去之后,可以把这锦囊交给孔明……若他愿意回答,便是同意;若他不愿回答,皇叔也不必为难。这原本就是两情相悦的事情,皇叔也好,我也罢,都不好为孩子们做出决定。”

黄承彦姿容俊美,仪态儒雅。

这老先生倒是个开明之士,刘闯对他,顿时心生好感。

只不过,他对黄承彦这锦囊求亲的办法,感到非常有趣。于是他笑着从黄承彦手中接过锦囊。而后躬身一揖。“黄先生此前为我家二姐设计的拍竿出谋划策。闯感激不尽。那拍竿与我,用处极大。过些时候,二姐将准备进行实验,还请黄先生能多指教,给与她更多帮助。”

“拍竿?”

黄承彦一下子没能反应过来。

不过,他很快就明白,刘闯所说的拍竿,恐怕就是前些时候诸葛玲找他设计的那件投掷武器。

当下心中一喜。“怎么,皇叔对这机关之术,也感兴趣?”

“世人只以为机关术,乃奇淫巧计。

可在我看来,这机关术的用处极大……先生可能不自知,这拍竿若能设计完成,势必将改变水军对垒的作战方式。江河之中,楼船体积庞大,除冲撞之外,便少有其他攻击的手段。

若拍竿得以成功。便可以改变此前的水战模式。

楼船的攻击性加强,可以使之用途更广……奇淫巧计?呵呵。依我看,实乃先人智慧之结晶。我曾听人说,古时有能工巧匠,制出飞鸟可在空中盘旋,制出机关人,可以端茶送水。只可惜这些技术,几乎全部失传。二姐喜欢机关术,依我看实乃幸事,我自当加以重视。”

黄承彦的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他轻轻点头,忍不住称赞道:“皇叔所言极是,机关术非奇淫巧计,只是我等后人不知其奥妙罢了。”

心中,也随之改变了主意。

原本他做好打算,如果诸葛亮不同意这桩婚事,便带黄月英返回荆州老家。

若是诸葛亮同意,他也要回江夏,毕竟那是他的根。可现在,黄承彦突然生出一种想要留下来的冲动。他觉得,他之前许多奇思妙想,若能得刘闯支持,说不定都可以一一成为现实。

“皇叔既然喜欢这种小玩意儿,我手中有一张图纸,是我自行设计而成。

回头我便送与皇叔,看看能否得以实现。呵呵,说起来惭愧,江夏黄氏书香传承,只是到了我这一代,二弟黄祖好武事,而我却喜欢这些小玩意。文不成武不就,实在是愧对先人。”

郑玄笑道:“老黄又在哄人,你就说想得到孟彦支持,直说就好……偏编出这许多借口,实在无趣。”

黄承彦被郑玄说破了心思,老脸一红,赧然坐下。

刘闯也不在意,找了个借口向郑玄请辞,便和阎柔一同走出客厅。

两人来到正在施工的南山书院工地,郑仁早已等候多时,陪着刘闯在工地上巡视。

“薛州前几日与我商议,想在乐亭重建船坞。”

“哦?”

“乐亭就位于卢水入海口出,距离入海口大约二十里,有一座孤岛,名为石臼坨。

薛州想要在此重建船坞……只是重建船坞,耗资巨大。所以子山那边,也一直没有准确答复。”

薛州想要重建船坞,刘闯当然可以理解。

这次迁徙,若非薛州那边打造出足够的海船,恐怕也难以成功。

据甘宁说,而今海军共有海船三十艘,这次渡海,有近十艘海船出现破损,继续修复……若船坞不能及时建造起来,将会给海军带来巨大的损失。可步骘的谨慎,刘闯也能够理解。毕竟建造船坞,需要耗费大量金钱和物资。以辽西目前的状况,支撑起来,的确是有些困难。

不过,船坞必须尽快建造起来!

刘闯在心里盘算得失,片刻一咬牙,沉声道:“兄长,你告诉薛州,重建船坞的事情,我准了!

但在初期,规模恐怕不会太大,毕竟我们如今是在辽西,而非在青州。

建好船坞之后,先设法将海军破损的海船进行修复……待日后物资充足,再行扩大船坞规模。”

郑仁闻听,立刻点头答应。

随后,刘闯和阎柔从孤竹城走出来,沿着卢水南行。

这里靠近海边,海风阵阵,海鸟飞腾……

刘闯下了马,走在沙滩上。

阎柔跟在刘闯的身后,一路默不作声。

两人大约走了十几分钟,刘闯突然停下脚步,“伯正。你是聪明人。应该知道。我此行目的。

而今辽西局势不明,我更面临立足之艰难……我需要有人帮我,为我出谋划策。

所以,我想请你出山,为我解决面前的忧患。我想要在辽东站稳脚跟,不知伯正何以教我?”

刘闯开门见山的说话方式,似乎正对了阎柔的胃口。

阎柔笑道:“皇叔若想要在辽东立足,就当如我此前和子方所说那样。务必先立足于辽东属国。”

说着话,他蹲下身子,从腰间取出一口短刀,在沙滩上迅速画出一个建议的地图。

辽东属国的大体位置,在渝水以东,大辽水以西,涵盖了后世辽宁省锦州和黑山地区。整个辽东属国,汉人人数极少,五县加起来,尚不足五万人。而且城市的规模都不大。出辽东属国治所昌黎县之外,其余县城的人口平均下来。不过七八千人,与孤竹城的人口相仿。

但是,在这么一块黑土地上,有超过十五万乌丸人。

“苏仆延号峭王,心向汉室。

率众千余落,是整个乌丸中,除蹋顿之外,最大的一支力量,去年还得到袁绍封赏,拜为单于。皇叔想要拿下辽东四郡,务必要使辽东属国局势稳定。而且,苏仆延和蹋顿,因为楼班的事情,产生不小的矛盾。皇叔可以遣一使者,前往辽东属国,以汉室之名,为楼班正名。

楼班是丘力居之子,本应是乌丸大单于的继承者。

但蹋顿如今气焰正炽,更得袁绍支持,故而各部皆不敢与之抗衡。

为楼班正名,并不一定会让楼班立刻站在皇叔一边,但皇叔却可以趁此机会,将势力侵入辽东属国,得立足之地。以辽东属国对抗辽东,待谋取辽东之后,再回兵辽西,可一战功成。”

刘闯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他看着阎柔画出来的地图,心中也在思忖着可行性。

“可是,辽东乃公孙度老巢所在,公孙氏在辽东累世经营,又岂是那么容易对付?”

阎柔闻听笑了,“以皇叔之能,难道会惧怕公孙氏吗?”

“这不是怕不怕的问题,而是我现在实力弱小,每走一步,都需要谨慎。

若不能一战功成,势必要损失巨大。伯正想必也知道,辽西贫瘠,人口稀缺……所以,我才要更加小心。若不能迅速夺取辽东郡,消灭公孙氏,就算是拿下了辽东,我也要元气大伤。

伯正方才说,谋取辽东。

却不知,该如何谋取?”

刘闯的冷静,甚得阎柔所喜。

如果方才刘闯听了阎柔的谋划,便忘乎所以然……那阎柔绝不会再往下说。

刘闯越是冷静,就说明他对辽东的势在必得。同时,从他的冷静也能看出,这绝不是一个容易头脑发热的人。

阎柔道:“辽东地域广阔,治下十一县,共六万五千户,约三十八万人。

之所以先谋划辽东,便是因为辽东人口远胜辽西。合辽西辽东属国两地,却不足辽东人口一半。皇叔去辽西而谋辽东,得不偿失,更会打草惊蛇,是公孙度早作防范;可如果先去辽东,凭借辽东之人口优势,则辽西可一举攻克。而且,乐浪和玄菟虽以公孙氏马首是瞻,实则手夫余国和高句丽袭扰甚重。两郡人口,近三十万,只要皇叔谋取了辽东,两郡自然归附。

所虑者,唯高句丽耳。

夫余国方面,皇叔大可不必费心……只要皇叔拿下辽东,夫余国便不足为虑。”

刘闯,听得津津有味。

只是阎柔说了半天,却没有说该如何谋取辽东。

不过,刘闯并不着急,反而耐着性子,听阎柔继续说下去。

阎柔现在说的事情,都极为重要。

他对辽东的熟悉程度,远胜其他人……有阎柔这一番介绍,可以免去刘闯许多手脚。

“公孙度此人,残暴不节,贪婪无度。

皇叔若要取公孙度,当以一个‘奇’字为主,打他个出其不意。

公孙氏家族的根基,多集中于襄平。而他在辽东经营多年,靠的可不仅仅是家族的那点土地,否则也不可能雄霸辽东多年。公孙氏名下,有多支商队,靠海为生。名为商人,实为海贼,每逢秋冬时节,就大肆袭掠沿海之地,更在海上劫掠商船。其根基,便设立于沓氏。”

阎柔说到这里,便停下来,看着刘闯。

刘闯闭上眼睛,沉吟不语……

公孙氏的情况经阎柔这么一介绍,刘闯大体上已经了解。

他依旧没有说出该如何攻取辽东,但实际上,已经说出了整体的策略。

刘闯需要消化阎柔提供的这些信息,同时更要对这些信息整理,而后做出一个统一的部属。

这绝非短期可为的事情,刘闯虽然时间不多,但也不急于这一时!

“伯正,你方才说,出使辽东属国,与苏仆延联手。

我思来想去,帐下并无特别合适的人选,所以想请你以天子之名义,出使辽东属国,不知你可愿意?”

阎柔闻听,忙躬身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麋芳说的不错,阎柔这个人,还是心向汉室。

只是,这个人功利心很强,若不让他看到希望,恐怕也难以让他低头。

刘闯知道,阎柔虽然答应帮他出使,但并不代表,他就这么归顺自己。接下来,若刘闯不能够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到头来阎柔很可能会与他分道扬镳。这实力当如何展现?就是辽东!

拿下辽东,则刘闯才算是站稳脚跟。

若拿不下辽东,刘闯所谓的大计,都将是一纸空谈。

辽东,辽东……刘闯在心里面暗自嘀咕,这不仅是自己的考题,也将成为诸葛亮重要考题!

“伯正既然愿意助我一臂之力,我便有了把握。

这样吧,待明日我返回临渝的时候,请伯正随我一同前往。到时候我会派出一支人马,并安排海军,走海路送伯正前往辽东属国,不知伯正,意下如何?”

阎柔忙躬身道:“敢不从皇叔调遣!”

天色,减晚,海风越发猛烈!

刘闯和阎柔返回孤竹城时,天已经黑下来。

一块乌云从天边飘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海水腥味。

想必今晚,会有一场大雨……刘闯送阎柔回到住处之后,便带着庞德,踏上返回郑府的路途。

轰隆隆,雷声阵阵。

乌云很快便密布苍穹,银蛇闪动。

“公子,不如我陪阎柔先生,前往辽东属国?”

在回去的路上,庞德忍不住自动请缨。

刘闯想了想,轻轻摇头道:“令明不要着急,此次出使辽东属国,我心中已有合适人选。

你这边,我很快会有安排,所以不必急于做事。这两日,你最好先和大家熟悉一下,而后听候调遣。”(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