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悍戚 > 第424章 君临(大结局)

悍戚 第424章 君临(大结局)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1:12 来源:笔趣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一晃三载流逝,塞北草原依旧郁郁葱葱。

蓝天,绿地,白云悠悠。

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游荡,天空中回荡着悠扬的牧歌。

忽然,牛羊抬起了头。正在放牧的牧民也勒住战马,脸上露出诧异之色。

轰隆隆,一阵阵雷声从远处传来。

不过当声音接近的时候,能够听得出,那是马蹄声响。

牧民们立刻取下弓箭,拿起刀枪,露出紧张之色……自建安十三年开始,这里已经有近两年的时间,未曾听到如此密集的提升。两年前,大汉丞相刘闯在受降城起兵,统帅十万大军北上,在狼居胥山前大败鲜卑丁零联军。之后,那位刘丞相又亲率大军,向北方征伐。

最后一次听到刘丞相的消息,还是在年初的时候。

据说,他率领大汉雄师,打到了北海北段,与丁零人、坚昆人和鲜卑人组成的联军对峙……

这也是有汉以来,汉军向北扩张的极致。

牧民们都非常激动,因为若汉军获胜,则他们的牧场将扩大到北海之地,听说那里的水草非常丰美。

难道说……

牧民们一个个显得格外紧张,举目眺望。

却见一队骑军,风驰电掣般从草原上掠过。

马上的骑士一边纵马狂奔,一边大声呼喊:“北海大捷,北海大捷!丞相于北海大败异族联军,生擒鲜卑贼囚步度根。斩杀丁零贼囚儿禅。我们赢了。我们打赢了……北海大捷。北海大捷……”

数以百计的骑士,在马上齐声呼喊,声音虽嘶哑,却透出无尽豪迈。

牧民们乍听之下一怔,旋即反应过来,发出山呼海啸的欢呼声。更有那牧民纵马加入骑队,跟着那些个骑士一同纵马狂奔,并且高声呼喊。

赢了?

真的赢了!

刘丞相在北海打败了那些异族人。岂不是说我们的牧场,可以扩大到北海吗?

牧民们的脸上,顿时洋溢出灿烂笑容。

建安十一年,关羽陈到在南新市率部归降。

这两人的投降,也预示荆州之战彻底结束……马良等人率残部在沙羡勉力撑到了十一月,也最终宣高投降。荆州随之被刘闯占领,而刘闯更没有违背当初的诺言,履行了荆州事,荆人治的方针。蒯越,得以接手荆州刺史一职。而庞山民更出人意料的成为了南郡太守。

文聘,为长沙太守。自然是无人反对。

而最出乎人意料的却是,海军都督甘宁,遥领江夏太守之职。

说起来,甘宁也是荆州人。当年他率部众从巴郡来到荆州,却不得刘表赏识,最终被刘闯要走。

一晃多年,就连许多荆州人,都忘记了甘宁的籍贯。

当然了,刘闯任命甘宁为江夏太守,还有一层深意……首先,甘宁是荆人,不违背荆州事,荆人治的原则;其次,甘宁精通水战,虽多年来为海军都督,但是在大江之上依旧雄风不减。

最重要的一点,甘宁祖上曾客居巴郡,为临江县五大姓之一。

严、甘、文、杨、杜……五大姓之中,严氏与甘氏交好。后来甘氏因为得罪了刘璋,不得不离开巴郡,但那份祖祖辈辈的交情,却没有因此而消失。巴郡太守严颜,正是临江严氏族人。

刘闯委任甘宁,便是想要通过甘宁这条路,打通巴郡。

他日要征伐西川,巴郡便是拦路虎。而巴郡太守严颜,又是刘闯内心中极为敬佩的一位老将军。三国演义中,严颜投降了刘备,更成为刘备攻城夺寨的一员大将。而事实上,严颜从头到尾没有投降过刘备,更留下了‘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的豪言壮语。后来,刘备攻破成都,刘璋归降。已解甲归田的严颜听到消息之后,便在自己的家中,自尽身亡。

这,是一个令人敬服的老将军。

刘闯当然不希望日后征伐西川的时候,严颜走上同样的道路。

可这种倔老头子,想要劝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让甘宁与他多多走动,也许能够改变严颜的命运。

至于严颜是否愿意效力?

说实在话,刘闯手下人才济济,还真没有强求的意思。

荆州战事结束,江东战火重燃……建安十一年十一月中,句容告破,鲁肃被夏侯渊俘虏。

而蒋钦,则死于许褚之手。

与此同时,贺齐刘勇也加强了对豫章的攻势。

在陆逊的指挥下,贺齐亲自前往彭泽,游说董袭归降。而陆逊则奇袭石阳,大败程普……

走投无路的程普,自刎于柴桑。

消息传到了秣陵之后,孙权当场昏倒,此后一病不起。

江东之战唯一令汉军感到棘手的,便只有丹阳城一战。虽有张辽徐晃轮番猛攻,大将周泰却死守丹阳,不肯投降。无奈之下,郭嘉命徐晃围困丹阳县城,而张辽则绕城而过,与夏侯渊与秣陵城下汇合。与此同时,甘宁则攻克了吴郡,挥兵西进,占领了阳羡县城……

孙权见大势已去,只得开城献降。

汉军进驻秣陵之后,秋毫不犯。不过,在郭嘉的要求下,孙权不得继续逗留于江东,带领家眷北上洛阳。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在孙权北上洛阳的途中,却遭遇孙绍追击,孙权更为孙绍所杀。

孙权已死,江东彻底放弃了抵抗。

唯有周泰得知孙权被害的消息后,在丹阳自刎而亡。

丹阳县城,随之告破……

荆州、江东。先后落下帷幕。

刘闯在年底返回洛阳。随即于建安十二年四月起兵。北上并州。

他要实现他当年的誓言,凡太阳照耀之处,皆有大汉龙旗飘扬。为了这一天,他整整忍耐了两年。

鲜卑、丁零连番袭扰北疆,刘闯却一直保持守势,不肯发兵。

内战不绝,他无力北上。

如今孙权刘备皆以灭亡,刘闯北伐之心。也就越发强烈……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一场大战,竟然足足持续了三年。刘闯从受降城开始,历经龙城之战、狼居胥山之战,一直到北海之战。

俘虏了步度根,斩杀了丁零儿禅。

轲比能带着鲜卑余孽仓皇北逃,去向不明。

坚昆人见此情况,也不敢继续抵抗。坚昆单于派人向刘闯请降,并跟随刘闯,一同返回大汉。

远处。弹汗山依稀可见。

汉军龙旗在风中飘扬,猎猎作响。

熟悉的风景。熟悉的语言……刘闯跨坐马上,只觉心中无比舒畅。

终于回来了……北伐三载,大小战事加起来百余次。出征时,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而今回到家乡,却十亭损了三亭。三万余汉军将士,便长眠于草原上,长眠在北海畔。时至今日,那一场场惨烈的厮杀,犹自在刘闯脑海中闪现,耳边仍回荡着千军万马奔腾于草原的呐喊声。

“丞相,田将军和阎刺史来了。”

刘闯从恍惚中蓦地清醒过来,举目眺望,就见一队骑军由远及近,正向他飞驰而来。

看那大纛旗,刘闯就知道了来人的身份,正是度辽将军田豫,幽州刺史,护乌桓校尉阎柔。

管亥在两年前,因年老体衰,自幽州刺史的位子上离任而去,前往洛阳养老。

阎柔于是接掌幽州,而田豫更因为战功显赫,成为度辽将军……他二人来得倒是挺快。不过他们来得快,也说明一定有重要的事情发生,否则两人也不可能这么急匆匆的自幽州赶来弹汗山。

刘闯想了想,策马迎上。

田豫和阎柔在距离刘闯还有二十几步的距离时停下来,翻身下马,向刘闯躬身行礼……

“恭喜丞相,凯旋而归。”

田豫上前一步,轻声道:“我等在弹汗山下,以安排好了营地,请丞相在营中歇息。”

弹汗山,原本是南匈奴单于庭。

不过随着南匈奴被驱赶出朔方,弹汗山便成为大汉领土。

过弹汗山,就进入幽州境内。按道理说,阎柔和田豫前来迎接刘闯,应当迎接刘闯入幽州才是,何以在弹汗山扎营?刘闯心里不由得一动,立刻意识到,一定是朝中发生了大事。

当下,他也不客气,便跟着田豫阎柔两人,来到弹汗山大营中。

“国让,朝中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田豫和阎柔相视一眼,阎柔站起身轻声道:“回禀丞相,丞相北海大捷传到燕京后,陛下得知,非常高兴。当天晚上,他在燕京皇城中摆设酒宴,却不想饮酒过度,第二日猝死于宫中。”

三载征战,刘闯早就做到了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地步。

听闻阎柔一番话,他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轻声问道:“如此说来,陛下驾崩并非人为吗?”

“绝非人为!”

田豫正色道:“只是,燕京令曹丕担负保护陛下之职责,有难以推掉的责任。

今朝廷已命人押解曹丕返回洛阳,交由廷尉调查。丞相若现在返回洛阳,恐怕有些麻烦。”

刘闯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此司徒之意?”

司徒,便是荀彧。

阎柔点头道:“司徒方派人前来通知,请丞相在弹汗山暂停留几日。

朝中近来颇有动荡,丞相这时候返回,反而会有不利……此大势所趋,恐无人能够阻拦。只是需要一些时日,司徒言,陛下驾崩,在民间并未引起太大风浪,一切尽在丞相的掌控。”

刘闯嘴角,微微翘起。

他轻轻点头。仍旧是一脸的凝重之色。“司徒乃老成谋国之人。既然他认为我现在不宜返回洛阳,那我就在这里多停留些时日。只是大军一应粮饷,还需按时补充。将士们三年浴血奋战,莫要回到家里,还要忍饥挨饿,会凉了大家的心……另外,请国让着手安排,于受降城外修建一座招魂台……到时候。我要请人在那里做法,招引壮士英灵,平安返回家乡。”

说到这里,刘闯的声音略显低沉。

田豫和阎柔一直在后方,虽然知道前方战事激烈,刘闯与鲜卑丁零的交锋,也不似想像中那么轻松。可现在,刘闯这一句话,却透出了一层意思:北伐之战,比想像中更为惨烈。

“末将明白。明日一早便前往受降城,与子虞商议此事。”

田豫和阎柔看得出来。刘闯有些疲惫。

三年征伐,虽然刘闯身边跟随有诸葛亮、徐庶、庞统、法正,又有郭奕、吕蒙等人随行,可是依然要付出巨大的心力。十万大军,五路并进。从幽州到北海,数千里只要,粮草辎重必须要补充及时。一场场恶战,一次次谋划,三年下来,刘闯已心力憔悴,感到万分疲乏。

和刘闯又交谈了片刻,田豫阎柔告辞离去。

大帐中,只剩下刘闯一人。

他闭上眼睛,但思绪却未曾停止。

别看他三年征战在外,但是对中原的局势,却了若指掌。

每天都会有从洛阳送至前线的公文奏疏,也让刘闯可以敏锐的捕捉到,整个中原时局的变化。

刘备孙权死后,中原已基本平静。

建安十二年年末,士燮上表朝廷,恳请移居洛阳。

他这是在表明立场和态度,荀彧当然不会拒绝。在奏明刘闯之后,除士燮交趾太守之职,拜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这也是对士燮这么多年来,一直对刘闯支持的回报。士燮欣然领命,带着家眷迁至洛阳。随后,步骘领交州刺史之位,吕岱则拜为交趾太守,总领交趾三郡。

至此,九州除益州之外,尽归朝廷掌控。

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刘闯在狼居胥山大败鲜卑丁零联军,乘胜追击之后,益州牧刘璋在众人劝说之下,宣布益州归附朝廷。他本人,也带着家眷离开了益州,前往洛阳出任司空之职。

刘璋离开后,益州出现了短暂的动荡。

南蛮暴动,荀彧在请示了刘闯之后,设西南五军都护府,拜刘勇为五军都护,总领西南军事。随后,严颜、张任、霍峻、冷苞以及曹朋分领五军,入川平乱。历经一载,西南平靖。

随后,荀谌拜益州刺史,,进驻西川。

西南平靖,也代表着整个中原战事结束……随着刘闯在北疆节节胜利,西域各国也纷纷派人前来进贡。大汉领土,较之黄巾之前扩张了近三分之一。而贺齐出任海军都督后,海军兵锋更直指扶桑东瀛。

建安十四年,也就是北海之战开始之前,倭国邪马台女王卑弥呼命人前来朝拜。

依照着刘闯的吩咐,贺齐率海军进驻东瀛,在那片土地上开始了血腥征伐……

十五年光阴,转眼即逝,刘闯总算是松了口气。

三国之乱,最终没有展开,汉家元气也因此而得到保存,相信以后,情况会越来越好吧……

“姐夫?”

刘闯睁开眼,却见曹彰怯生生站在大帐门口。

“子文,进来说话。”

曹彰率虎豹骑随刘闯北伐,斩将夺旗,战功显赫。

他走进大帐,轻声道:“姐夫,我听说了……”

“嗯?”

“二兄他,不会有事吧。”

刘闯看了一眼曹彰,半晌后轻声笑道:“子文不必担心,你兄长最多是一个照拂不力,当不得大事。

不过,这件事发生,子桓从此仕途无望。

对他而言,对曹氏而言,这是一件好事,你也不必太过于担心。”

什么猝死?

汉帝怎可能猝死?

说穿了,他就是死在曹丕的手里,在许多人眼中,都非常明白。汉帝和曹丕有杀父之仇,曹丕隐忍四载,选择在刘闯凯旋之前动手,也算是恰到好处。只是,曹丕不可能再进入仕途,这对于他来说,也许是一桩好事。若曹丕能够像曹植那样醉心文学,说不得能够重启建安文风。

刘闯,自然不会对曹丕下毒手!

他站起身来,走到曹彰的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件事你不必担心,相信你姐姐会将他照顾妥善。

咱们在这里要驻留一段时日,待时机成熟,我等返回洛阳,也就是你二兄重获自由之日。”

曹彰不是傻子,焉能听不明白刘闯这话语中的意思。

他突然间感到一阵莫名兴奋,连连点头。

刘闯笑了笑,迈步走出了大帐……凯旋而归的汉军将士,正有序的进入营地,开始休整。

整个弹汗山大营,忙碌却不混乱。

刘闯站在大帐门口,仰天长出一口气。

荀彧要他暂留弹汗山,也是在为刘闯造势……汉帝驾崩,却无子嗣留下。有道是,国不可一日无君。依照着以往的规矩,汉帝驾崩后,需要从宗室中选出一个合适的人来接掌帝位。

刘闯一统天下,携北伐之胜回还,无疑是最佳人选。

这些年来,荀彧也好,司马防也罢,留守在洛阳的朝臣们,都在有意无意的压制汉帝的消息,不断传颂刘闯的威名。三载光阴,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足以让他们忘记在幽州还有一个天子。

可以说,刘闯虽非天子,但这些年来,却一直在行天子之事。

现在,天子驾崩,刘闯继位,也就顺理成章!

重生十五载,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刘闯内心中无比兴奋,却又更多是忐忑。

他不知道,若真个登基以后,又会是什么样的状况。他心中早有谋划,但依旧不免有些惶恐。

却不知后世,又会怎样评价自己?

在这一点,自己似乎的确比不得曹操洒脱……

想到这里,刘闯忍不住突然笑了,却让跟在他身后的曹彰,露出疑惑之色。

【全书完】(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