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悍戚 > 第143章 竖子不足与谋(上)1/3

悍戚 第143章 竖子不足与谋(上)1/3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0:23 来源:笔趣阁

九月,刘闯败泰山贼,解于陵之围。

消息一经传开,齐郡震动。

而远在济南国的袁谭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情却变得格外复杂。

说实话,他巴不得袁尚战死于陵,这样可以少去一个和他争斗的对手。袁绍三个儿子当中,除了袁尚之外,他根本没有对手。袁熙此人,xìng情懦弱,并不是一个喜欢争斗的人。所以,从头到尾,袁谭都没有将袁熙放在眼里,真正可以对他产生威胁的人,也只有袁尚一个。

可是,他也知道,如果袁尚死在于陵,袁绍必然暴怒。

袁谭自知无法承受袁绍雷霆之怒,但让他这么去解救袁尚,他心里又不太情愿。

齐郡果真无兵?

就算是齐郡没有兵马,他大可从乐安国抽调兵马,也不过一两rì光景。袁谭为青州刺史,青州境内,除济南国和北海、东莱三郡之外,其余郡县兵马,皆听从他调遣和指派,他又怎会没有兵马?不是没有,实不yù耳!乃至于后来刘闯统兵,袁谭密令刘献,不得与刘闯太多兵马。内心里,他何尝不是希望袁尚战死于陵,可这表面功夫若不做足,必然会有大祸。

但谁料想到,刘闯居然赢了!

凭借那寥寥数千乌合之众,刘闯居然大败泰山贼,解了于陵之围,让袁谭心里面很不舒服。

“友若先生,没想到孟彦用兵,竟如此厉害!”

坐在中军大帐里,袁谭强笑着与荀谌说道:“他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手段,rì后必能成就事业。”

荀谌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点头。

袁谭心里一阵烦躁,便不想再与荀谌说下去。

“荀先生。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今于陵之围已解,田楷援军已绝,必军心大乱。

大公子当立刻向台县发动猛攻,只要击溃台县兵马,则可以顺势长驱直入,直抵东平陵。

东平陵一破,田楷休矣。”

袁谭点头,“我亦如此考虑。明rì即向台县发动攻击。

只是,如此一来,必须要有一支兵马,轻骑出击,攻取历城。切断田楷退路,不知荀先生以为,何人可担当此重任?”

“可以请三公子出兵。”

荀谌哪能不懂袁谭的小心思,微微一笑道:“三公子虽经土鼓惨败,兵马损失颇大。

然其麾下,尚有数千兵马,干脆让孟彦再调拨三千人与三公子。请他出兵复夺土鼓,攻占历城。想必三公子,定然不会拒绝。他年少气盛,方经过土鼓之败。定卯足气力,要报仇雪恨。”

袁谭想了想,便同意了荀谌的主意。

荀谌摇着扇子,从大帐里走出来。突然露出一抹诡异笑容。

孟彦所言不差,这个袁显思。果然不足以成大事……不过如此人物,孟彦倒可免去不少麻烦。

袁谭心里那点小九九,荀谌如何看不出来?

这厮在嫉妒,嫉妒刘闯一战成名。此人心胸气度之小,实不宜成就大事。仲治把希望放在他的身上,恐怕是一个错误选择。袁谭这个人,声厉sè荏,志大才疏。他有心除掉袁尚,那就大着胆子去做就是。他如果真能害死袁尚,荀谌说不定对他会高看袁谭几分。只可惜……

你袁谭也是袁绍的儿子!

袁绍哪怕宠爱袁尚,但虎毒不食子,他绝不可能对袁谭真的下手。

最重要的是,袁尚一死,你袁谭就是堂堂正正的嫡长子,到时候袁绍杀你,也会有些顾虑。

偏偏,这家伙明明是心怀歹意,却又没那个魄力。

这么一个对手,孟彦必高枕无忧!

想到这里,荀谌心里冷笑一声,便迈大步,朝辕门外行去……

翌rì,袁谭向台县猛攻。

与此同时,袁尚也在于陵重整旗鼓,准备攻打土鼓,报仇雪恨。

不过,与之前的态度想必,袁尚这次对刘闯的态度,明显好转许多。他派人邀请刘闯前去助战,虽被刘闯拒绝,但并没有因此而心生不满,反而让信使,向刘闯转达了他的感谢之意。

他也知道,不可能让刘闯立刻转变心意。

毕竟,刘闯才杀了他手下爱将,哪怕是解了于陵之围,恐怕也不敢轻易接受他的好意。

当然了,更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在袁尚的帐下效力。

袁尚对此倒是表现出足够的大度,甚至还专门写了一封书信,告诉刘闯,请他安心。

刀枪无眼,难免会有死伤。

你虽杀了眭元进,但是我并不生气,相反还为我父亲感到高兴。

父亲能得到你的帮助,实在是一种幸运。待此战结束之后,我一定会返回临淄,亲自向你道谢。

刘闯在般阳看罢书信,忍不住一声长叹。

和袁谭比起来,袁尚的气度和才干,的确强不少。

可惜他不可能与袁尚产生太多交集,哪怕他与袁尚是同龄人,却注定两人只可能成为对手。

刘闯甚至再想,如果袁尚是袁绍独子,又会是什么结果?

这种事情,很难猜测,他也无心在这件事上费太多脑细胞……此次来齐郡,不管怎么说,目的已经达到。剩下的事情,已经无需他再去费心,相信有荀谌在,自可以把事情处置妥当。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招降夏侯兰。

这夏侯兰被俘虏后,便被关在般阳县城里,整rì一言不发。

刘闯自原山返回般阳,先观察了夏侯兰几rì,并没有立刻与夏侯兰见面。

这一rì,他收到袁谭书信。便让彭安和华彦率三千兵马,连带着般阳城两千多俘虏,一并送去于陵。

他告诉袁尚,般阳而今守卫空虚,实不宜再留这么多俘虏。

所以,把这些俘虏送给三公子,请三公子你来处理,权作是我的一番心意。

这,也是刘闯向袁尚暗中释放出的一个善意。袁谭已经没有太大用处。相信这一战之后,袁绍必然会对他更加重视。只要袁绍不对刘闯用兵,那么袁谭就算有天大胆子,也不敢动手。

那个家伙,有心无胆。心狠而手不黑,早晚必死于非命。

刘闯这次来齐郡,本就是想要借着袁谭,在袁绍那里挂上号。如今看来,目的已经达到……

彭安华彦两人带着兵马离去之后,刘闯便开始了他的动作。

整个般阳县城,已经被他控制在手里。

他唤来岑壁。“伯圭,此战结束后,恐怕用不得太久,我就要返回北海。

你从临淄随我。奔袭般阳,偷袭原山,处得极好。我这一走,却有些舍不得你。所以想请你与我一起返回北海国,不知你意下如何?当然。若你不愿意随我走,我也不会勉强。只是你有一身好本事,留在这边也实在可惜。相信你也看到,大公子麾下能人众多,似你这样没有名气的人,恐怕很难有出头之rì。不过,我可以向大公子举荐,说不得也能有些用处。”

岑壁表字伯圭,听了刘闯这话,不禁怦然心动。

这几rì,他跟随刘闯,倒是确确实实见识到刘闯的手段。不管是刘闯的武力,亦或是陈矫的拾遗补缺,都让岑壁大开眼界。这并不是一个只会靠着大汉皇叔之名招摇撞骗的家伙,的确有些手段。这两天跟随刘闯征战,也是岑壁这些年来,最为痛快的一次,刘闯给予他足够信任。

岑壁也想过,刘闯回北海之后,他和他手下这六百多人,恐怕会不容于齐郡。

原因嘛……

很简单!

他们不是袁谭心腹。

袁谭心腹者,无非华彦刘献彭安等寥寥数人。

即便是辛评恐怕也算不得袁谭心腹……彭安为人老实忠厚,却非统兵之才。

岑壁早就不服气彭安,奈何彭安名门之后,在齐郡名气颇为响亮,远不是岑壁草根出身可以相提并论。

而今刘闯相邀,岑壁不禁怦然心动。

他有些心动,但又顾虑到刘闯和袁谭的身份,所以犹豫不决。

刘闯似乎看出岑壁心中的犹豫,于是笑道:“伯圭,你不必有太多顾虑。

你若愿意随我走,我自会一力为你承担。你也知道,我今方取东莱,拿下许多城池,需有人为我坐镇。至于大公子那边,你更不用担心,我相信以大公子之气度,断然不会为难于你。”

岑壁心动不已,忍不住问道:“敢问若末将随公子前往北海,可当什么职务?”

“今北海国方定,盗匪丛生,山贼横行。

特别是剧县、寿光、都昌一带,情况最为严重。我就任你为北海贼曹,在三县招揽青壮,剿匪平乱,不知你意下如何?”

贼曹?

这就类似于后世的jǐng察局长职务,权力极大。

岑壁听了这话,再也没有犹豫。

他在齐郡,不过是一个小小骑督,根本不为人所重。

齐郡骑督便有几十人,好事轮不到他,苦差事全都落在他头上,岑壁这心里,早就有些不舒服。

若能为北海国贼曹,岂不比在齐郡受人排挤,任人欺辱来的舒服?

再者说,刘公子乃大汉皇叔,虽然实力还不算强大,可是凭他勇武,再加上他这次救下三公子,都足以表明,袁大公子以后再想压制刘闯,难度可是不小,更不要说他还和吕布结盟。

想到这里,岑壁没有再犹豫,匍匐地上,恭声道:“璧有何德能,令皇叔另眼相待,敢不效死命?”

刘闯拍拍岑壁,“伯圭,休言生死,你跟随我,自会有大好前程。

从现在开始,我要你代我带好此次随你我奔袭之六百壮士,他rì我返回北海时,希望能把他们全部带走。”

岑壁jīng神一振,轻声道:“公子,般阳城内,可还有两千人。”

“我只要这六百人,其余人马……”

刘闯微微一笑,轻声道:“如何能与你们相提并论?

秦风曰:执子之手,与子同袍。你我袍泽之谊,那些人与我何干?从今rì起,我府衙之安危,便与你和六百儿郎守卫。”

“喏!”

岑壁心情大好。

听到没有,刘皇叔说,我与他是袍泽之谊。

就凭这一句话,足以令岑壁肝脑涂地……

收服了岑壁之后,刘闯也心情大好。

当晚,他安排那一千多兵马分为两部,轮流在城上jǐng戒。

而般阳县城内,自有岑壁率部巡查,他倒是一点也不担心。

般阳县衙中,灯火通明。

刘闯坐在衙堂之上,执一卷chūn秋,正品读得意。

刘陶生前,jīng于《chūn秋》。那么他重生为刘陶之子,《chūn秋》一书,必须要熟记于心。刘闯读地这本《chūn秋》,是经过刘陶注疏。里面自然有很多属于刘陶的思想在其中。郑玄曾对他说,若不熟读《chūn秋》,必被人耻笑辱没门风。你是刘陶的儿子,那么就必须要承担起刘陶门风家学。所以《chūn秋》一书,你必须要背熟,读懂,吃透……一个从后世穿越而来的灵魂,去读明白《chūn秋》这种文章,的确是非常吃力。即便刘闯前世也喜欢古代文学,但要想把读懂这部著作,也感到头疼。

古人如何读书?

先背下来,把文章牢牢记在脑子里。

不要求你马上能够明白,只要你能牢牢记住……随着年纪的增长,也许在某一天,就能够对某一句,或者某一段文章豁然开朗。古书里面,不仅仅是一种文字记载,更参杂有古人的人生感悟。

只不过,这需要岁月的沉淀。

刘闯一开始也读不进去,甚至每次看那没有标点符号,没有任何分段的文字时,就会头大如斗。

不过慢慢的,他找到了一些门道。

所以对于这部《chūn秋》,也就更感兴趣。

后世言:关公夜读《chūn秋》。

可以说,关二哥用一辈子的jīng力,想要读懂chūn秋这部文章,可到最后也没有能真正的领悟。

这更说明,《chūn秋》之博大jīng深。

刘闯开始理解,为何关二哥对chūn秋如此痴迷。

这里面的内容,的确是值得人去品味,值得人去深思……

“公子,夏侯兰带到。”

岑壁在门外轻声道了一句,刘闯抬起头,就见夏侯兰一身黑裳,被绳捆索绑,推进衙堂上。

“伯圭,你且下去吧。”

刘闯说着话,起身一把抄起思召剑,迈步走向夏侯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