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一个娱乐帝国的诞生 > 第一五八章 影响

一个娱乐帝国的诞生 第一五八章 影响

作者:愚乐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2:57 来源:笔趣阁

“好了,下面是《本周焦点电影》的环节,大家看我后面的海报,就是这部最近争议很大的《f&q大电影》,史老师,对这部电影,你怎么看?推荐还是不推荐?”

“首先说明一点,这部电影我先在8月17号中午12点看了媒体试映场,正式上映之后,我又自掏腰包去电影院再看了一遍……对这部电影,我的感觉很矛盾,一方面我很欣赏它的风格,非常独特,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和人文气质,这在当前的华语电影里很难得。另一方面,我又很反感它所表达出来的气氛和内容,要说明的是,我这个反感,不是说讨厌,而是一种抵触的情绪,就像看到鲜血啊、尸体啊或者一些让人不太舒服的图片之后引发的感觉,或者说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分调子太消极,太冷了,让我下意识的抗拒。”

“那你到底是推荐大家去看还是不推荐大家去看?”

“还是推荐吧,双拇指,强烈推荐去看,这部电影怎么说呢,看了可能会让你不舒服,但是这是一种能让人反思的不舒服,就像中药一样,苦,不好喝,但是喝了它,发发汗,病好了,然后人就真正舒服了。其实我推不推荐无所谓,这部电影在蒜蓉网和看电影网上的评分超过了8分,是国产电影很罕见的高分,凡是过了8分的电影,一定值得去电影院看一遍……小关,你给什么意见?”

“我也是推荐看,但是只给一个拇指,为什么呢?我同意史老师刚才的评价,这是一部当前华语影坛里很少见的电影,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电影。但是它有些细节太粗糙了,电影讲了12个孤独的人的故事,但最终只有6个人的故事讲完整了,还有6个有头无尾,就那么没了……还有就是前后情绪的转换做的不够圆滑,前半部分确实如史老师说的那样。太冷了,后半部分比较温情,给人希望,但是中间这个情绪的转换,只用了一首英文歌,我不太满意,预告片用了6首mv,电影里却从头到尾只有一首歌,太敷衍!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没诚意……总之我觉着吧,这部电影本来可以拍成一部十年之后看都很经典的作品,结果只拍成了一部好电影,距离经典还差了那么一点点,所以我只给一个拇指推荐,另外还有一个很个人的理由,我是许可女王的粉丝,结果一部电影看完。愣是没看到女王在哪里,非常的不爽。”

“哈哈哈。许可出现的很隐蔽,你要仔细看才能看到,我等会告诉你她出现在哪……这部电影在某些地方上确实有瑕疵,但是都是小毛病,整体的质量还是很高的,至于12个人。6个结局圆满,6个有始无终,我觉得是一种故意而为的隐喻,就是缘分不仅靠天定,更靠自己主动去寻找。那6个结局圆满的,都是主动改变的,6个有始无终的,都是沉迷过去的……方晓第一次做导演,又只用了十几天的功夫,能拍成这样,已经可以称得上惊才绝艳了,甩那王大导演十条街都不止。”

“要是别的菜鸟导演,我也就不吹毛求疵了,但是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方晓!无所不能的方晓,怎么能像普通人一样要求他。”

“人家也是人,而且电影和音乐毕竟是两码事。”

“好了,先不说方晓人怎么了,我们来说说这部电影吧……这部电影是个大杂烩,一共有12个小故事,史老师,你最喜欢哪一个?”

“怎么说呢,要是论魅力,当然是023,也就是方晓自己演的那个角色最有味道,但是如果论喜欢的话,我个人最喜欢小青的故事,就是那个对着香皂和毛巾自言自语的失恋女孩子。我觉得这个故事很讽刺,你看啊,咱们现在有手机,有电脑,有微记微讯,当然还有eye&me,可以随时随地和成百上千的人聊天交流,结果当她伤心孤独的时候,却只能跟香皂、毛巾这些不会讲话的东西倾诉……这是一种很奇怪的事情,但是你想想,平时我们就是这个样子的,平时和这个和那个嘻嘻哈哈的,似乎无话不谈,可是真正有心事的时候,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我觉得这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方晓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我很喜欢。”

“我对这个故事印象也很深,不过我最喜欢的是蓝小溪演的那个小兰,她喜欢跑到殡仪馆里参加各种葬礼,观察人们对死者的看法和态度,从头到尾只说过一句台词,那句台词其实挺普通的,但是放在电影里特别感人,就是小兰问一个在殡仪馆门口乞讨的老婆婆,‘人生就这样吗?’,那老婆婆回答‘就是这样’,哎,我当时眼泪就流下来了,根本控制不住,就是想哭。”

“这就是为什么我之前说我很矛盾的原因,寂寞、孤独、悲伤、艰辛等等,这些负面情绪就好像感冒病毒一样,谁都不喜欢,人人唯恐避之不及,我们去看电影,是为了驱赶寂寞和孤独,是为了欢乐和享受,对吧?结果方晓却像做医学解剖一样,把负面情绪**裸的展示给观众看,不管你富有、贫穷、健康、生病,谁都逃不掉,它不是一部欣赏起来很爽的电影,但它是一部让你看过之后会记住很久的电影,这部电影如果出光碟的话,我会第一时间收藏。”

“我也会收藏,不过前提是方晓千万不要又弄出来一个什么半生缘之类的吸金玩意,那就收藏不起了,哈哈哈……那么史老师,你看方晓的这部处女作,最终能拿到多少票房?”

“《f&q大电影》是周一上映的,今天是周五,根据我看到的资料,已经收获了将近3.5亿的票房,当然我们都知道,这3.5亿里有很大一部分是预售票。我估计下周票房会跌的比较大,按上映一个月算,最终票房或许会过5亿,对一部小成本艺术电影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好的票房了。”

“那是,据说这部电影的拍摄成本和宣传成本加起来还不到1000万。如果能收获5亿的票房,谷歌可就赚翻了,而且我记得,中国本土文艺电影,还没有哪一部票房能过5亿吧?”

“没有,目前最高的《山茶恋》,还不到两亿。”

“那方晓一不小心又创造了两个记录,一个是华语影坛史上票房最高的文艺片,一个是华语影坛史上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小成本电影。”

“其实这部电影真要论起来。成本绝对不止1000万,方晓现在写一首歌,没有50万根本拿不到,我上周看报道说,《虞美人》电视剧剧组开了100万请方晓写歌,又开了500万请许可去唱片尾曲,以这个价格算,那6首宣传mv价值好几千万。还有,别人拍电影。如果请方晓去做主演,片酬至少要3000万,你也知道,3000万是超级巨星的最低价,再把导演、编剧等等费用加起来,光方晓一个人的成本就要五六千万了。谷歌说成本低,那是因为方晓自己是谷歌的大股东,义务劳动了,他不要钱,别人也不好意思多要钱。成本一下子就压下来了。”

“史老师这么说,我忽然觉着吧,电影里queen乐团只出来了乔雅丹和蓝小溪,别的都不见了,大概是为了节约成本?网上也很多网友怒骂方晓完全没诚意,片名叫做《f&q大电影》,结果一部电影看完,只看到了方晓、蓝小溪和乔雅丹,许可、阿琳和小麦完全失踪了,史老师,你去看了两遍,有没有发现阿琳和小麦?”

“我跟你说,我之所以去看第二遍,一是为了回味,二就是为了去找queen乐团的成员。麦洁心出现的最早,电影开头023在校内小卖部里买啤酒,他背后有一个女孩子在买日记本,那个就是麦洁心,只露了个侧脸,后来还有一个镜头,023在上课的时候,从课桌下面捡到了一张写着字的信纸,那上面的落款是麦洁心……”

“阿琳出现在十分钟左右的时候,乔雅丹演的小乔去快餐店上班,路过一个大排档,阿琳在大排档里拿着啤酒瓶和一个男生拼酒,还有一次,小兰坐公交车去殡仪馆,从后视镜里能看到阿琳坐在她后面打电话。”

“许可也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小薛在合租房里打《小小鸟》时,窗户对面的住宅楼里有个跳舞的影子,那个影子应该就是许可,因为宣传mv里有许可在窗口跳舞的镜头,第二次则出现在023和小乔逛商场买鞋子的时候,两人路过一个橱窗,橱窗里有个穿红裙子的模特,那个模特就是许可,只是闪一下就没了,不仔细看真注意不到。”

“还是史老师仔细,居然能发现她们的存在,这三个queen出场的时间加起来,大概都不到三秒钟,眨个眼就过去了。”

“所以方晓说他毫无诚意啊,许可是谷歌的副总裁,忙得很,麦洁心要单飞出专辑,施丽琳去旅行了,然后他就用小乔和小溪敷衍了一部电影,中间还跑去美国飞了三天玩哈哈。”

“我就是对方晓这一点非常不爽,敷衍都能敷衍成这么一部奇特的电影,如果好好拍的话,会拍成什么样子?!可惜了好题材,好创意,这片子如果精雕细琢的拍,明年去欧洲参加三大电影节,说不定能拿不少奖项。”

“欧洲三大电影节对一般电影人确实很有吸引力,可对方晓来说,或许无关紧要,他的主业是音乐,电影只是玩票,你看他连《f&q大电影》的首映礼都不开,《原创新人王》总决赛一结束,就直接跑去美国发新专辑,那张专辑一共12首歌,最多只用了三个和弦,把老外震撼的目瞪口呆,talkbook上全是惊叹赞美之词,明年格莱美说不定能拿一大堆奖。”

“对他那张英文专辑,我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五体投地……好了,今天的《每周影话》就到这里吧,希望方晓以后能多在电影方面玩玩票,给大家更多惊喜。”

——著名网络电影评论节目《每周影话》

……

“一个和弦,不错;两个和弦,很好;三个和弦,完美;四个和弦,你是在开玩笑吗?对一位天才而言,三个和弦足够了!来自中国的方晓,用三个和弦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是音乐天才,他是莫扎特之后,世界上最令人着迷和仰视的音乐人……”

“这张《1,2,3……》专辑,以一首《rock-around-the-clock》开篇,这是一首翻唱歌曲,翻唱自摇滚乐之父bill-haley在1954年发行的歌曲,这首歌被公认为摇滚乐的鼻祖,它是第一首打入主流音乐市场的摇滚乐,翻唱是为了致敬,同时也为整张专辑定下了基调,那就是每首歌绝不使用超过三个和弦,因为bill-haley的这首经典歌曲,只用e、b、a三个和弦。”

“接下来是《mr.tambourine-man》,简单的三个和弦,配上绝妙且又浅显易懂的歌词,这是一首无与伦比而又令人惊讶的歌曲,我用手机把它放给我的爷爷听——他60年代在纽约的一家电台当音乐广播人——他立刻就爱上了这首歌,并且坚定的认为这是bob-dylan的作品,他年轻时听过,而且很喜欢,但事实上,bob-dylan从没写过这首歌,因为这是2014年8月20日才发行的新歌!一个遥远的东方人,居然可以把bob-dylan和60年代的美国摇滚乐模仿的如此真实,上帝啊,他是如何做到的?”

“第三首歌《heroin》,这是一首神奇而又伟大的歌曲,也是一首极具争议的歌曲,它只用了两个和旋,却有着长达八分钟的歌词,这是一首和毒品有关的歌,很迷幻,很怪异,很美妙,很堕落,就像70年代早期的美国,苍白的文字无法描述我对这首歌的喜爱,我想说的是,如果我快死了,我愿意听着这首歌去世。听说中国对毒品的监控很严格,方晓本人也从未接触过毒品,他是如何写出如此真实而又虚幻的音乐,就和他如何模拟70年代美国的风情一样,是一个不解之谜……”

……

“最后一首歌,《if-you-wanna》,自从人类有了耳朵,自从人类懂得欣赏音乐开始,用c、f、g这种根音为基础的简单和弦组成的音乐,总是被人嘲笑和瞧不起,可是看看吧,方晓就用这么简单的三个和弦,打破了固有的藩篱,写出了一首非常劲爆的独立摇滚乐。”

“纵观整张专辑,方晓用两到三个和弦,不仅写出了美妙精彩的音乐,还和历史时代呼应,从50年代,60年代,70年代一直到21世纪,用12首歌,谱写了一部摇滚乐的编年史,这是一张伟大的专辑,这是十二首伟大的歌曲,让我们用最虔诚的敬意,向来自中国的方晓鞠躬致敬!”

——权威流行音乐杂志《摇滚指南》

……(未完待续。。)

ps: 书写到这里,主角已经无所不能了,娱乐帝国的架子也搭建起来了,生活气息越来越淡,架空世界又缺乏代入感,没法描绘出功成名就的爽快感,虽然可以不停的发歌拍戏泡妞水下去,但我觉得那样没什么意思,挣扎了两周,还是决定就这么结束吧……

感谢书友们的支持和厚爱,非常抱歉又烂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