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一个娱乐帝国的诞生 > 第一二九章 影响

一个娱乐帝国的诞生 第一二九章 影响

作者:愚乐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1:53 来源:笔趣阁

6月20日,早上7点,方晓起床后,拉开窗帘,看了看外面,微微皱眉,还是雨天——夏日里多下点雨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乔雅丹要离开几天,有点不舍罢了。

不知不觉间,这个小妖精在他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

看着淅淅沥沥的雨水发了一会呆,方晓转身走进了盥洗室,洗漱之后,从衣柜里拿了一套搭配好的衣服,他现在是货真价实的超级明星了,明星和时尚不分家,每天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帽子都会被人评头论足一番,然后引起跟风,比如六一在音乐节上唱红歌时用的五六十年代旧军装和旧书包,就曾在购物网上风靡一时,谷歌公司官网上有上百款不同配图不同款式的t恤,方晓每次上《f&q梦想秀》穿了哪一款,第二天那款销量都会增加不少。

方晓是典型的it宅男,前世每到夏天,都是格子衬衫或者t恤 卡其布短裤 帆布鞋行走天下,不过现在有许可和乔雅丹帮他买衣服,还有秦凤仪帮忙参考,天天换来换去,一个月都不带重样的,这次他要去公司上班,所以穿了比较朴素的白t恤 海军蓝短裤,看起来很普通很简洁,但穿上之后,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时尚气息,不知道是因为身材好,还是自我感觉太好的幻觉……

走出卧室,发现所有人都起床了,方东平和乔金生父子在客厅里看电视,乔雅丹和她妈妈在做早餐,许可则在用平板看新闻。

“网上评价怎么样?”

“就像你说的,赞誉如潮。”许可抬头打量了一下他,然后说道:“评价没什么,不过业内已经有人坐不住了。范子奇发微记宣布从音龙唱片离职了,说是受了我们的演唱会刺激,要去做一个纯粹的网络歌手。”

方晓一愣,问道:“范子奇是音龙唱片的音乐总监吧?”

“嗯。”许可把平板递给他,说道:“你自己看,他昨晚9点多发的长微记。”

方晓这两个多月来把国内音乐圈的那点事摸得一清二楚。早已不是两眼一抹黑的穿越党了,知道范子奇是谁。

范子奇最初是个北漂青年,漂了3年,97年得到了个出唱片的机会,一举成名,处女作《白日梦》专辑销量超过30万张,其中有4首歌都成了年度金曲,流行一时,后来投身幕后当制作人。给一些知名歌手制作唱片,2003年加入音龙唱片做音乐总监,发掘了不少新人,有“明星推手”“北漂音乐教父”之称,是音乐圈里很有分量的人物。

这种不缺钱不缺资源不缺名气的老江湖,怎么会忽然辞职跑来做什么网络歌手?

方晓拿过平板,在许可对面的沙发上坐下,仔细看了起来。

“看完f&q的演唱会之后。我在床上半睡半醒的躺了整整一天,然后做出了一个人生中很重要的决定——我决定从音龙唱片离职。离开那个不得不处处将就的‘唱片公司音乐共荣圈’,离开种种奇葩的潜规则和怪现象,全心全意去做一个纯粹的音乐人,一个网络音乐人!

我一直认为,音乐是人间最美好的精灵,可是现在这个精灵死了。它被人杀了,唱片公司是杀手,音乐人是帮凶,而听众和歌手,则是无辜的受害者。

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毫无艺术价值的口水歌越来越多,在各大音乐榜上疯狂的刷榜,为什么?因为唱片公司认为这些歌够娱乐,易传唱,有‘市场’,会‘火’,会‘大赚’,既然有市场,那‘市场’需要什么,唱片公司就给什么,至于什么r&b,什么jazz,什么blues,什么人文关怀,什么艺术价值,唱片公司根本不考虑,因为开唱片公司的老板,十个有九个都不懂音乐,他们只是生意人,他们要赚钱,音乐?没人在乎!

音乐制作人都是给老板打工的,老板要做口水歌赚钱,音乐人有权利反对吗?音乐人也是人,要领薪水去养家糊口,没有尊严可言,制作人要做口水歌,歌手又有什么权利反对?只能捏着鼻子唱下去,所以我们做的音乐,很多都不是自己想做的音乐,也不是自己喜欢的音乐,可是又能怎样?不开心不会死,但是不吃饭会死。

可笑吗?一个喜欢音乐的歌迷,听到的歌,却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老板和一群为了吃饭而迁就的音乐人敷衍出来的垃圾,所有人都知道,不管是做音乐还是做实体,垃圾产品终将毁了整个行业,但是音乐公司不在乎,他们只要赚眼前的钱,至于以后,谁在乎?没了音乐,还有电影,还有房地产,还有it,总之赚钱的行业多得是,可是音乐死了,音乐人、歌手和乐迷何去何从?

我刚接触到音乐的时候,只是一个热爱音乐的小年轻,那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包装,什么是宣传,什么是市场,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做一个多有钱的人,只想要做我喜欢的音乐,我觉得做音乐是一件非常幸运和神圣的工作,但当我进入唱片公司之后,才发现很多东西没有我想到的那么简单,为了迎合市场,为了商业化,唱片公司把很多很好的音乐束之高阁,然后拼命的推销那些垃圾口水歌,这让我很难受,也让我有负罪感,因为我把粉丝当鱼翅卖给那些热爱音乐却不懂分辨的歌迷,我欺骗了他们的耳朵,弄坏了他们的胃口,让他们以为鱼翅就是这个味道,让他们音乐就是这么烂俗,于是他们再也不吃鱼翅了,再也不听音乐了!

我是个罪无可恕的骗子,但我却一直对自己说:你要吃饭,你要生活,你只是迫不得已……

f&q的演唱会,让我恍然发觉,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借口,方晓没有唱片公司,但是他没有饿肚子,他活的很好,方晓没有迎合市场,但他创造了更大的市场。方晓也搞商业化,但他的音乐不是垃圾!

《男儿当自强》好唱吗?《追梦赤子心》悦耳吗?《高级动物》主流吗?《爱的箴言》甜腻吗?都不!它们都不“市场”,都不迎合流俗,可是它们是好音乐吗?是!

所有有关吃饭和生活的理由,都是谎言,这些年来,我迁就来迁就去,把那颗做自己喜欢音乐的心给迁就没了,我痛骂唱片公司迎合市场。其实我自己越来越庸俗,我痛骂唱片公司只顾着赚钱,其实我自己也越来越功利,音乐在我心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就像放在阁楼里的八音盒,已经很久没有打开了,蒙满了灰尘。

f&q吹散了八音盒上的灰尘,让动人的音乐再度响起。唤醒了我的初心,从今天起。我要像f&q一样,和那些音乐杀手划清界限,甩掉帮凶的帽子,拥抱互联网,做一个纯粹的音乐人,音乐好不好。唱片公司说了不算,市场说了也不算,只有自己的心和乐迷的耳朵说了才算!

最后我要借用一句《高级动物》里的歌词,和所有热爱音乐的人们共勉:

地狱天堂皆在人间!

——范子奇。”

这篇微记写的有点意思……

看似痛心疾首,其实是在待价而沽?

方晓把平板放下。摸了一下脑袋,说道:“范子奇有来看我们的演唱会?”

“有,彭玉凯约了二十多个京师的音乐人来看演唱会,不仅他来了,云雀唱片的李文伟也来了。”

李文伟和林智成号称云雀唱片双壁,只不过他一直在幕后当制作人,知名度不如喜欢在台前表演的林智成那么高,但论份量绝不弱于林智成,是京师音乐圈里的头面人物之一。

“彭经理才干卓异啊!”方晓学着古装宫廷戏里的皇帝口吻,夸了一句之后,想了想,说道:“范子奇说的冠冕堂皇,其实是想自立门户吧?据说华纳打算收购音龙唱片。”

“也许吧。”许可不置可否,她指了指平板,说道:“李文伟也发了一篇长微记,你看看,倒退一步就能看到了。”

李文伟也是个重量级角色,方晓饶有兴趣的点了一下平板,就看到了另一篇博文。

“今天吃晚饭的时候,老范跟我说,他打算离开音龙唱片,做个网络独立音乐人,惊讶之余,感慨颇多。

老范在音龙做了11年的总监,把音龙从一家地下音乐公司办成了京师三大本土音乐公司之一,劳苦功高,硕果累累,这些年制作的《白日梦》《北方-北方》《爱情的嘶吼》等等都是质量非常高的专辑,也发掘了十多个很有实力的歌手,如今在46岁的高龄,毅然决然的离开一手打造的音龙唱片,去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让我非常的佩服。

老范是在看了《f&q演唱会》之后做的决定,对此我很理解,因为演唱会之后,我本人也是思绪万千,夜不能寐,f&q的出现以及昨晚的演唱会,对传统音乐行业的冲击力和启发度非常大,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冲击。

传统音乐行业就像一头大笨象,走在即将崩塌的山路上,音乐人是坐在大笨象上面的旅客,明知道前方危机重重,却只能任由大笨象按部就班的朝前走,为什么呢,因为大笨象的缰绳,握在唱片公司手上,音乐人根本控制不了。

从1888年第一家唱片公司成立至今,音乐行业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风雨,现在唱片公司越做越大,可越大越不爱做音乐,因为音乐是艺术,风险不可控,而发行是商业,风险是可控的,能稳定的攫取利润,所以唱片公司越来越像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把控着庞大的发行渠道,音乐制作则外包出去,这样一来,就把歌迷和音乐人分割开了,歌迷只能买到唱片公司摆在货架上的音乐,而音乐人也只能从唱片公司那里得到歌迷的反馈。

唱片公司只关注如何赚钱,看待音乐的态度和歌迷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并不看质量和艺术,只看商业因素,比如有没有噱头?够不够口水?能不能煽情?对音乐公司而言,有营销价值的音乐,才是好音乐,而在营销的狂轰滥炸下,垃圾歌就这么推销出去了,唱到甜头之后,唱片公司会不停的发行垃圾歌,长此以往,歌迷觉得华语乐坛的音乐人只会写垃圾歌,而音乐人却被告知歌迷只喜欢听垃圾歌……

何其悲哀!

让我们来想像一下,如果方晓没有利用互联网,而是去找了传统唱片公司,结果会如何?

首先,唱片公司不会让方晓发《光阴的故事》《青春(民谣版)》这些歌曲,因为它们不合时宜,风格类似80年代90年代的音乐,风险太大了,唱片公司的逻辑是,我们不要好的,我们只要没有风险的,同样的,他们更不会允许方晓改编红歌和发行《红旗下的蛋》。说句题外话,我非常赞同《f&q演唱会印象小评》中焦记者的观点,《红旗下的蛋》和昨晚的《高级动物》是方晓最有思想性的作品,提升了他的音乐上限,有这两首歌,方晓是个伟大的音乐人,没有它们,方晓只是个非常优秀的音乐人——生活不止风花雪月,音乐同样如此。

其次,唱片公司会把方晓所有的作品都雪藏起来,然后每几个月或者半年发一张专辑,发的时候还玩点花样,比如用一首《青花瓷》做主打,再配上十首垃圾歌,打包成专辑推销出去,说到这里,我觉得昨晚很多唱片公司的老板都在吐血,因为f&q演唱会里的曲目,至少可以做40张专辑,而且还都是口碑销量上佳的“经典专辑”——每一张专辑都会带来数千万的收益,这可比开一场演唱会赚多了,哪怕这次演唱会有800多万名观众!

第三,唱片公司绝不会让方晓这么自由,他们会把方晓包装起来,像催命鬼一样逼着他马不停蹄的走穴,参加各种商业演出,反复不断的唱着那些已经发行过的歌,因为方晓每一次演出都会带来数百万的收益,怎么可以躲在家里继续搞创作,而没有了宽裕自由的时间搞创作,又怎么会有《爱的箴言》和《沧海一声笑》?

所以我们应该庆幸,方晓从一开始就非常果决的抛弃了唱片公司,选择了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开放自由的特点,戳破了唱片公司刻意制造的隔阂,直接和歌迷无间互动,从而创造了短暂却辉煌的f&q时代。

f&q的成功告诉所有音乐人,在网络时代,只要歌写的好,一定会有观众,音乐就这么简单,唱片公司并不是必需品。

我觉得老范从音龙离职,一方面有追求内心音乐理想的勇敢和信念,另一方面,或许也有大厦将倾,先走为妙的机智和眼光,其实我们云雀唱片也一直在考虑利用互联网转型,比如今年9月举办的云雀20周年庆典演唱会,就有可能采用和f&q类似的网络直播方式,和广大乐迷分享音乐的快乐。

最后,祝老范好运!

——李文伟。”(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