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易鼎 > 第二百三十三章 诛灭(下)

易鼎 第二百三十三章 诛灭(下)

作者:荆柯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1:59 来源:笔趣阁

五月时,祭了大燕太祖和末帝,正式建立内阁。

首相正一品还没有人担任,但王彦为左副丞,虞昭为右副丞,李显和李刚为参知政事,丁虎臣为从一品枢密使,入内阁议军国大事,而秘文阁晋正三品衙门,张攸之担任第一任领班大臣,官秘书阁大学士,入阁议事。

内阁现在有六人。

而南方划小分九省,东益省(四川)、西益省(云南)、楚北省(湖北)、楚南省(湖南)、西交省(广西)、东交省(广东)、直隶(江苏)、东杨省、西阳省,省之州牧是布政使,正三品。

省设兵府,武将是府指挥使,又称总兵或者军门。

王弘毅以前的从龙旧将,刘果、左籍、王羽、孙资、何胜、贺仲、张允信、赫兴都晋升到府指挥使或者副使,官一省军事。

这些人的命数实际上远达不到省级青气的标准,但经过多年培养,也有郡级,并且随着南方的平定,这九省府指挥使的任务只是维持治安,个人命数对国家影响不大。

而且,他们是从龙老臣,忠诚上没有问题,能保证对地方的控制。

除此,正式建立侍卫亲军,人数三干,甘厚担任侍卫统领,下设六个侍卫班值。

又建亲军上直府,现在只有三府亲军,张毅、柴嘉、贺益分别担任皇帝亲军的都督。

秘文阁晋升后,张攸之作为领班大臣,不宜再直接跟随。

真良博调任礼部侍郎”也不宜直接跟随。

上次陈清当地下党有功,获得接见,连得赵远经也有机会面圣,不想就一眼看中”都进了秘文阁,现在是一个是正八品,一个是正九品。

皇宫内有着景山,不算高,但可登之远看全城。

景山有着竹林小道,山上有着林子,上面的树都是百年老树,合抱一粗,遮蔽天光,在别的季节就有些山色晦阴幽暗”但是在六月后,就显的清凉。

这时豆大雨点随着风飘落,走廊却遮挡了风雨,王弘毅沿着长满苔藓的甬道悠闲散步,只见走廊两侧都有藤萝、金银hua、葡萄架,显的更是清凉。

几个侍卫站在走廊各麸,王弘毅在走廊上漫步,身后跟着两人,一人是姚同,一人是陈清,都是最近收集的淡青色的人才。

王弘毅心中算计”真正要害处的人才”只有十数人。

开科举后”十年一代,总找得出来。

现在关键是陆军没有大将,仅一个樊流海又成什么大事?

转眼一想,又想到了演武堂。

现在演武堂分三级”第一级是火长升副队正,第二级是营正升副卫将,第三级是都指挥使这级,并且一些降将,也在这里学习。

这里肯定有不少人才,是时候去观看一下了。

心中盘算,口中却说着:“海域江河,商贸往来频繁之地,设河关和海关,远航港上月有六万四千两纹银的收入,五处海关加起来,每月有二十万两白银,一年就是二百万,这必须建个衙门。

“令,就称海关总司,正四品衙门,宋涵为海关宣政使。”

“别的海关,令吏部推举,先去远航港学习三月,再去任职。”,现在情况比南宋还要好,估计明年单是海关,增到三百万两不成问题,这就是非常大的一笔钱,可满足财政需要了。

“是!”两人都躬身应着,他们现在还谈不上大臣,只是应命传达。

王弘毅沿山道而下,雨点打在附近的梧桐树上,发出沙沙的声音,他仰起脸凝望着梧桐树枝叶,自失一笑,又说着:“传旨给交州十三司千户,路台和贺平欺君,自蹈不测,没什么可惜,在何牛和李小门墓前处死。”,“何牛和李小门的赏格依旧有效,这就不必吏部了,秘文阁迅迅议定,发下去。”

“相关人员都记功,上档,各加一级。”姚同和陈清交换一下目光,应着:“是!”,西交省新划分省份后,钟文道担任布政使,新设郡七,现在省会是珠。郡。

这珠口郡入海口,有着天然的优良港口。

交州一向被视为蛮荒之地,瘴疠横行,蛇虫遍野,一郡都难以与内地一县相比,唯珠口郡不同。

珠口郡原本就是大港,每天进出港口的商船上百。

只见港口周围,商家云集,小的错三落五搭起席棚,连绵起市,喧嚣连天,大的却变成了商业街,当然商业街上最多的是钱庄。

这时,街道上,正有一个中年人正在四处看看,这人穿着一件青袍,腰间系着绣hua黑带,看起来很是普通,看着四周,不由一笑,神色有些恍惚。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开了过来,沉重的马车石板路上驶过,马车周围有着警惕的护卫,还可以听见叮当作响的声音。

“大人?”,一个男子护住了这中年人,轻声说着。

“没事。”,钟文道说着。

当年在汉中,自己治理的井井有条,而不想几年后,自己就从郡守变成了州牧。

尽管西交省远比不上汉中,但还是一省主官,足以让人羡慕了。

一省主官,日后再进一步,就是六部尚书,尚书后,就可入阁一虽说首相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参知政事还是可以希望。

并且王上最重军功,钟文道虽不是武将,但却参与了丁虎臣攻下交州的战役,现在在他的名下的军功,也不少了,日后就是封爵的依据。

当然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和发展。

在他的治理下,经过了一年,别的不说,至少各郡已井井有条,这珠口郡内更清理的干净,港口区、大街区、还有民居区,都显出了繁荣。

由于太平,每天有上百船靠岸,这就导致着繁华,有些商人为了方便,甚至在城中购买着地皮置屋建房。钟文道一路过来,很是满意。

刚才这马车就是兑换铜钱的钱庄。

海商都用金银,在港口将这些金银兑换成铜钱,最受欢迎的就是蜀地的铜钱。

以大街为核心,周围辐射着几条街,建的就是密密麻麻的旅店和酒楼,这不但是海商休息玩乐的地方,更是因为传统生意,都在推杯换盏中完成。

想到了港口账本,钟文道忍不住一叹,难怪王上要建海关,这一月收入,就抵得上一郡的所有积存。

一年下来的海关银子,就超过了一省。

但钟文道却还是重视农业,他深知粮食是根本,已经开垦和种植,甚至王上要种的胶藤都已经种上山坡一就有上万亩了。

现在地大人少,开垦的田地采取轮作制,今年估计,生产的粮食足够自给了。

布政使三年一任,一般规矩只能两任,六年时间,足够自己大展身手了。

不知道为什么,钟文道心中突然有一种惆怅,不过就在这时,一人匆忙而来,见到了钟文道眼睛一亮,贴身上来,低语了几句。

十三司千户来了?钟文道一怔,看了过去,果是一个青年人。

这人二十五六岁左右,没有穿官服,只穿件灰袍,见钟文道望过来,上前一躬身,手一拱说着:“大人,下官有着王上的差事,按例向您禀告一声。”钟文道见是他,心里有些腻味,不是因为人,而是十三司是特务,本就受文官所忌,只是这人是王上的远房亲戚,名字是王兴真,虽年轻,却沉稳威严,只得笑着:“那你说来吧!”,千户王兴真又一拱手,说着:“大人,这事涉及王旨,还是楼上说……,这店不错,现在是中午了,上去用餐再谈,如何?”钟文道抬头看,果见前面一家酒楼,看样子新造不久,屋顶黑瓦,地面方砖,都不见一丝斑驳痕迹。

到了里面,刷白的粉壁看上去新干的样子。

跑堂一见这样子,就领着上楼,见屏风相隔,各有雅座。

点了菜,各坐了,这时谁也没有说话,等上了菜,两人才劝了酒。

各喝了三杯,就放松下来,王兴真就取出了一张公文,给钟文道看了,钟文道看了不由若有所思。

千户说着:“这是他们自寻死路,只是法外行刑,还有赏赐官位田地,都需要知会大人才是。”,为了节制十三司,十三司奉命行事,除了机密,别的都需要告之当地官府,在他们陪同下进行。钟文道自是知道这意思,靠在椅上,一只手扶着酒杯,微睨了一眼王兴真,神情有些冷峻,说着:“这个当然,我派郡里行刑官随行,云顶县的县令也陪着去吧!”,对于这件事,钟文道其实认为根本原因是赏格过重,如果只赏九品,黄金百两,也未必有这事发生。

无论胶藤事情怎么样重大,对草民来说,九品已经足够了。

王兴真起身,说着:“谢大人!”

这件公事就办成了,当下两人无话,用着几味鱼鲜,此时太阳高照,单从窗口而下看,是人来人往,马车不断,楼中也是热闹。

不时听着隔壁一群人讨论着海上货物什么有赚钱,又议论各地的特产和货物,种种之事,几以为在太平盛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