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易鼎 > 第二百九十七章 震怖(下)

易鼎 第二百九十七章 震怖(下)

作者:荆柯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1:59 来源:笔趣阁

徐茂的宅第不远,显是人来了。

“大帅,徐大人到了。”外面响起何长兴的声音。

“你可来了,快入内。”何志将门打开,亲自迎了徐茂进来。又对何长兴吩咐:“守住这里,不许闲杂人靠近。”

何长兴应了诺,何志将门关好。

“不知大帅找徐某来,有何事情?”徐茂先是行礼,又开门见山的问着,穿着绸子大袍,戴着一顶纱冠,有些清瘦。

何志先没言声,抿了抿嘴,把文件给了徐茂。

徐茂谢了,接着看了,一字一句一页,都非常仔细,三页的文件,足足看了一刻时间,才放了下来。

“先生有何想法?实不相瞒,我见此难决,要与你相商。”

“胡人只怕王气不足了。”徐茂叹了口气,直接说着,这话说的直接,让何志不由眉宇一跳。

“王气者,根在深hou,用之如铁,显之祥和,胡人本来有着草原,这根基也算有,但入侵汉地来,屡次受挫,现在朝令剑改,反复无常,阴毒难测,这是蛟蛇之相,却不是堂皇真龙之相。”

何志听了,叹了口气,眉头深皱:“的确,实在想不到,胡人这样行事。”

“前些时日,你我谈过这天下之事,你说过,眼下天下大局已初定下来,我只有着三郡之地,怕是难有争夺大位机会了,现在看来,的确是这样。

要真如先生所言,接下来我要如何做,方能保得一地的平安?保得我何家上下以及部属的平安?”

“胡人龙气摇摆不定,这样凶残,就算现在优待降将,可一旦有变,只怕和这百姓一样,视之猪狗,再说为一己之私,害了这三郡的百姓,我于心不安,你看……”

“此事,眼下还急不得。”徐茂摇摇头,说着。

“怎么讲?”

徐茂说着:“胡人的确气衰了,但还没有绝望,这气运之道变幻莫测,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宜投靠。”

“怎能看出二者气数?”

“龙气消长就在眼下这一刻,两军集于黄河,只看看洛阳和兖州局面,就能断定接下来二十年的气数了。”

“要是王弘毅能夺洛阳和兖州,青州自是难以抵抗,一旦得了衮、青、洛阳,最后一点真龙气数就此而定了。”

“要是不能,胡人还有夺取天下气数,看情况再决定。”

“先生的意思去”,一旦大成平定了兖州,立刻向大成归降?”何志思索着,觉得这事在理。

这算是两军第一次,又是关键一次交锋,谁能占了上风,自能看出谁更有优势了。

“那,就依先生所言。”何志叹息了一声,说着。

东郡临平县

这时入夜,城中城外宁静,天空有月,月色不显,城中一片黑暗,只有几个人家还亮着灯火,过了片刻又相继熄灭了。

不远处的大成军营,火光升腾,映成了一片耀眼的红,这是敌人连绵数里的大军。

看情况,这股大成军是明日就要攻城了。

县令李绣站在城上,望着这一切,心中芥凉。

两日前,大成军打下了东郡,本以为打下郡城,东郡就平定,不想还是有着愚蠢的人跳了出来。

东郡本就不是大一统的局面,以前不过是迫于郑国公之势,暗地里几股势力一直相互牵制着,斗的厉害。

此时少了郡城那里的牵制,本土势力先后而起,虽有着人愿意归降大成,可也有人效仿成势的诸侯,趁乱揭杆而起,准备争取到迎接胡人的时候。

李绣冷笑着,心中却越发悲凉。

李绣虽是郑国公官员,却本是东郡人,东郡有些名望的李氏一族,就是他的宗族,只不过,李绣是旁支,早些年时,父母接连早丧,因着家里留有几百亩良田被人眼红,他被几个叔父一同诬陷赶出了宗族。

那段时日对他来说最是凄凉。

后来机缘之下当了官,一步步走到今日,可以说是衣锦还乡。

对于东郡这处故里,李绣是既有恨又有着留念,东郡这些年来的变动,却让他很有些心凉。

这里世家不比其他地方少,可真能成势的诸侯,却少之又少。

早在郡城被大成军攻破时,有宗族的长辈前来找他,意思再明白不过,兖州已是一团乱麻,郑国公现在自身难保,希望他能借机起势投奔了胡人。

当时李绣冷着一张脸,将人给赶了出去。

结果当夜城中便起了骚乱,派兵镇冇压一夜,得以平定,其中要说没有包括李家在内的几个世家的影子,李绣不会相信。

当然,也有人劝他归降大成朝。

李绣一直犹豫着,眼下看着外面连绵的大军,李绣却沉默了。

自己有着家族的支持,并非家族的唯一选择,一旦再无退路,只怕家族撤的会比别人更快些,归降胡人,在李绣看来是断不能接受。

而外面的大成军,装备精良,井然有序,的确有着王师之气。

两日来,他派人镇冇压骚乱,又给士兵发了一次饷,总算把不稳军心压了下去。

可大成军一到,李绣立刻感觉到这城中人心又不稳了。

此时转过身向着下面走去,行过就有着不乒手持武器的士兵,面带着茫然之色。

这些士兵见到他走过来,低下头去,不敢发出声音。

不去看那些士兵的表情,李绣阴沉着面孔,顺台阶下去,来至到下面临时房舍,自从大成军到来后,他就搬到了这里。

他刚在椅上坐下,还未喝上一口水,就有人来至门外。

“大人,赵县尉求见。”亲兵在外面禀报的说着。

赵县尉所指的自是李绣副将赵俞。

李绣听说是他到来,就说:“让他进来吧。

“是,大人。”

不一会,门一开,一个身着盔甲的将领,从外面走入,此人身材高大,比起李绣来高了一头,进来后,赵俞先是朝坐上的李绣恭敬的行了一礼,一脸忧色的说:“大人,城现在已被大军困住,城中之前的骚乱虽被平定,眼下却又有着骚乱将起的征兆,再这样下去,恐怕军心大乱,大人还请您早做定夺才好。”

“是啊,现在局势,的确堪忧啊。”李绣叹了口气,抬起头,盯住下座的赵俞,淡淡的问着:“依你所言,如何才能摆脱此局?”

李绣的目光,让赵俞有些压力。

不过,想到现在城中局势,赵俞沉吟片刻,说:“大人,想必之前有人劝说过大人,让大人归降胡人……不过下官却不认同此事。”

“远水不解近渴,下官觉得,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这胡人都是比不过大成朝。真是要选一方,择大成朝而降,对大人您更加有利。”

“这一仗,是不能再打下去了。眼下洛阳军节节败退,郑国公自身难保,哪里还能派出援军来?本县在大成军的包围下,怕是也守不得几日。”

“前无粮草供给,后无大军支援,怎么能撑下去?大人,请您三思啊……”

“你的意思,是劝说我归降大成朝?”李绣也没说同意还是不同意,只是目光冷冷的盯着。

赵俞不由渗出冷汗,说着:“大人,这不仅是下官的想法,也是城中许多人的想法,非是我们贪生怕死,只不过眼下与其白白送死,与大成军残杀,便宜了胡人,还不如归降大成朝,抗击胡人!”

李绣坐在椅中,面色复杂的看着他,过会说着:“与我一同到城头上一观吧。”

说着,李绣站起身,向外走去。

见县令没有惩罚自己,或是唤人将自己拖出去,赵俞知道这件事差不多成了,这时不敢再多说什么,只恭敬的跟在李绣的身后,向城头走去。

当他们来到城头,望着下面黑压压的连营时,李绣看了一会,终忍不住暗叹一口气。

对于现在城中众人的不安,他心中明白,事已至此,正如赵俞所言,自己终究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故乡,生灵涂炭。

“赵俞。”片刻后,李绣出声唤的说着。

“下官在。”

“你说的话,不无道理,事已至此,只能如此。你且去准备下,一会出城,将我的一封书信带给他们,你可愿意?”李绣看向赵俞,问着。

“下官愿往!”赵俞一听这话,心下大喜,却强忍着,恭敬说着。

李绣点点头,脸色复杂:“我这就下去写信,你且随我一同回去。”

“诺!”

城外连绵大营,望上去十分壮观。

此时,夜幕渐深,各个营内油灯熄灭,唯有主营帐内,灯火通明,卢高坐于案几前,正简单观看着文件。

扎下营寨不久,让大军休整的同时,又令人前去劝降,要是不降,天亮时,大军就要攻城了,不过是县城,一鼓就能下。

这时,有人禀报:“县尉赵俞,带着信求见。

卢高坐回高座,亲兵进来分左右站立,赵俞进来,叩拜行礼,说着:“下官受县令之命,向大将军请降。”

说着,举起了一封信。

“哦?”卢高也不叫起来,先取了信观看,果然用词谦卓,却是请降了,这时才露出一丝微笑:“起来吧!”

“谢大将军。”赵俞起事。

“贵县既弃暗投明,那就不属于本将所管,等候朝廷旨意吧。”再说了几句,卢高说着,挥手让这位信使回去。

见这信使离开,卢高浮现出一丝微笑,这城一降,东郡全郡已平,下面就是还有二个郡了。

“传令下去,派人给别的二郡,下到县令,上到郡守,送去劝降信,勒令他们在大军到来之时,即刻归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