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易鼎 > 第三百二十九章 来使(上)

易鼎 第三百二十九章 来使(上)

作者:荆柯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1:59 来源:笔趣阁

洛阳帝宫,大殿殿中四面围着屏风,金砖光可鉴影,殿宇深邃,内阁大臣有着座位,别的官员都肃立在御座前。

王弘毅默默看着摊在案几上地图。

整个天下,除草原和幽州,都归于自己手中。

草原面积极大,并非富庶之地,在数十年前,只能勉强温饱,游族只能在边境时不时的劫掠,十分困苦,直至那位号称汗国之主的男人横空出世,在他所率领的骑兵杀伐之下,游牧部落渐渐合拢,草原渐渐安稳下来。

这让草原上的部落,扩展到了能入侵中原程度。

其实从草原的角度,大汗也是有功于草原,凝聚出黑龙,可眼下这条黑龙,元气已经大大折损。

在中原损失巨大,前后超过五万人,在内部更由于各种各样原因,产生了内战,又有五万男丁折损。

这对汗国来说,就是一场浩劫,就算这浩劫结柬,留下的结果也很让人绝望。

对大成朝来说,甚至要希望这内战持续到更长时间,当然这不可能,那目前要做的,就是扶植巴鲁,和汗国对抗。

人选上并州的樊流海,还是让王弘毅很放,心。

樊流海深沉刚毅,沉着应变,经过多年历练,是第一流大将,掌握了七万大军,不少是多次上过战场的老兵,虽目前补充了一些新兵,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也不会差着,总体实力甚是可观。

有着他,就算是大汗亲率前来,也未必能讨得好。

巴鲁喘过气后,是不是反戈对付大成朝,王弘毅考虑过这个问题,但这可能xing很低,而且眼下这些都不是主要先将汗国分崩离析、摧毁,才是王弘毅的首要目标。

至于巴鲁,论谋略和魄力巴鲁赶不上大汗,当然最主要是实力和大势,到了日后,即便此人有了反心也无济于事。

“皇上亲率十万大军坐镇洛阳,并州又有定国大将军座镇,拥兵七万辅以火器,以胡人现在情况,莫非还敢向我朝挑衅?”见皇上沉思,郑平原低语的说着。

“大都督您有所不知,胡人虽势微只占着幽咐一地,但他们自恃有着草原,我朝大军不能深入其境,有恃无恐,哪怕落败,也不肯就此罢休,还有着卷土重来之心。”见皇上没有说话,张攸之低声说着:“收复幽州不是很难,但只怕以后还要和前朝一样派遣数十万边军驻扎以防入侵。”

不止郑平原听了皱眉,连没有开口的几个大将大臣,都皱了眉。

因他们明白,张攸之说的并不假。

从古至今多少朝多少代,草原一直就没有消停过,朝廷数十次派兵来剿,到最后都是不了了之原因还是草原万里,大军到了这里一旦深入草原,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和困难。

到最后被熟悉地形又生活在这里的草原人击败,不得不狼狈撤回去。

这样一处在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人,眼里只能放牧的穷乡僻壤,实在是不值得用着大把士兵和财政平定,可草原上又是历代大祸端,这又是事实。

想到这些时,众人将目光投向了张攸之。

张攸之是每逢皇上亲征都要随军的内阁大臣,这样的事,想必知道些内情,皇上准备怎么样处理呢?

张攸之目光一闪,却没有再说,事实上对于胡人的政策,是远征,还是以胡制胡,又或是直接放弃草原,也是在不断的琢磨着。

以前读书,大多是内治文事,对边疆所说不多,有提到都是寥寥一两句直接带过了,再深究些,也不过是一句蛮夷之地,读书人都会抱有一定的轻视。

但是当上了官,大官,官府和朝廷资料中,一份份关于草原和边疆的文书积累起来宛然小山。

六个朝代,几十个皇帝,上千年,无数明君贤臣勇武将士,都在企图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都证明只能一时缓解,无法根治。

张攸之暗暗叹一口气,以八旗制来约束胡人,不知道这方法执行下去,会不会有什么批漏。

胡人所带来的战乱,实在是令人骇然,再让得以喘息,以后怕是对大成朝不利。

王弘毅抬起头时,看到的是这些官员将领沉思着模样。

“张卿,你说的确有道理,的确,胡人虽败给了我朝大军,但回到草原,就同龙归大海,倚仗着草原可进可退,自是不会向我朝轻易低头!”王弘毅轻轻敲了敲桌面,看向张攸之,说着:“而且胡汗也是一方豪杰,xing情刚毅,只怕更不会认输。”

心中更是暗暗,何止一方豪杰?在前世,这是汗国的开国太祖,一条货真价实的黑龙!

张攸之起身深深一躬,说:“皇上,臣还是觉得,胡人断不可信。”

“张卿之所想,朕都知晓,只是草原之大,其族真能斩尽么?”

汗国屠杀异己时,尚有着不少部落逃遁,成朝想屠杀,这些部落只会远远迁移。

并且从可能xing上说,这是不可能,草原数千里,不止有着骑兵,更有着普通牧民,真是将他们全部斩杀,那要杀多少人?

而且成朝大军深入草原,不提会遇到多少麻烦和困难,就是真将草原控制住了,又要耗费着多少精力?

草原地域辽阔,又无法转化成农田,对汉人来说,除非进化到机械时代,不然直接征服这块地,难如登天。

最可怕的是,就算和汉武帝一样,拼上国运,消耗龙气,扫dang草原成功,但远远北方又有新的游牧民族进入,上百年后又是祸端。

“杀不尽,养不熟,只能先试养八旗制了!”王弘毅心里有底,却叹着说着:“眼下还要整军备战,以备不测!”

在场的众人起身应诺,行礼。

并州夫将军府“胡汗特使来了?”樊流海听着沉吟不语,众将云集跟随,衬托着大将军的威仪,吴兴宗跟随在后,突有点气馁,自己是三品大将,但无论是资历还是威望都远不如大将军,只有垂手听令。

吴兴宗透了一口气,倔强抬起头,跟随着。

“巴鲁的情况怎么样?”

“以山间八旗为制,每三百人为一牛录,每五个牛录为一甲喇,五个甲喇一旗,这有七千人,目前已经按照新制整编结柬,看样子恢复些元气了!”一将回答的说着。

“fu女小孩都安排了住所,是在城南区,周围都有精兵,控制起来没有问题。”也许说这话有些隐秘,这将略一顿放低了声音。

樊流海心气已平,说着:“既都准备好了,那还就命令巴鲁候战,并且我们接见这个使者吧!”

说着,就上了去,进了厅堂。

“你家大汗希望本将军交出巴鲁?”十分钟后,樊流海端坐在厅堂正中,面无表情地望着站在中间的使者。

在樊流海的两侧,分别站着部将。

吴兴宗坐在左位,看着这个使者说话,心里暗暗冷笑。

不光是吴兴宗,部将都不以为然,现在还是当初?大成朝鼎立已成,集兵百万,还敢威胁成国?

使者却看不到众人表情一样,继续说着:“巴鲁是汗国叛逆,对汗国造成很大损失,是我汗国罪人!成国大将军包庇他,就是与我汗国为敌。”

“大汗来时说的明白,要是大将军肯交出巴鲁,并且赔偿财币,那成国和汗国还能两国交好,要是不然,我大汗率军二十万铁骑,必亲来索要!”

樊流海闻听,怒极而笑。

是,前朝,甚至前前朝,都有着打胜了还交割岁币给胡人的事,但是这在大成朝根本不可能!

跟随了快十年,樊流海对皇帝的脾气知道的很清楚。

这使者又说着:“我奉大汗命令,前来交涉,你我之前虽有战事,但现在战事已息,要能交好,对大家来说都应是一件好事。”

“我国虽在前面战事中,由于叛乱而有些损失,但有着草原,有着数十万铁骑,谁能轻视?”说到这里,这使者凛然扫视,冷笑一声。

“贵国初立,想必有许多事要处理,这时需要休养生息,难道不是么?为了一个巴鲁,再次挑起战争,置百姓于不顾,一旦兵败,到时中原地大物博人才更多,再出几个趁势而起的英雄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是粗人,虽懂汉话,不会说着冠冕堂皇,只会讲着道理,大将军能听进去,就是双方之福了。”

说着,向上一拱手,不再说话,只等着樊流海的回复了。

不得不说,这位说着汉话还有着发硬的使者,一番话说下来还是颇有些煽动xing和道路,这明显是有汉人教导,不然不会这样说。

如果在上面坐着的人不是樊流海,也没有接到皇上的旨意,说不定被这一番话说的有些心动了。

不过深知底细,又知道皇帝意思的樊流海,自不会轻易所动。

不过汗国大军十万人,连续抵达城下,要求交出巴鲁,直接拒绝就可能大军攻城,这就有可能有着擅开国战的罪名,不如先拖延时间,派兵去向着朝廷送信。

这样的大事,必须由皇上亲自来决定,不得不说,樊流海虽武将,在这时非常清醒,上阵杀敌不怕,这事还必须朝廷决定。

这样想着,樊流海淡淡的说:“使者的话,本将听明白了,不过此事非同小可,本将不可能立马回复你们,你且先回去,告诉你们大汗,容本将想几天再做回复。”

“那我回去禀报我家大汗。”得到这样的结果,来使已经有些满意,不再逗留,立刻返回城外,向着大汗回报此事。

“大将军,真要答应他们的要求不成?”见到这一幕的部将,有些明白樊流海之意,可也有脾气直忍不住,立刻跳起来问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