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易鼎 > 第二百二十章 金陵(上)(修改章节错误)

易鼎 第二百二十章 金陵(上)(修改章节错误)

作者:荆柯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1:59 来源:笔趣阁

十二月八日这一天,清晨。

天刚蒙蒙亮,王弘毅醒了过来,再想睡却是有些睡不着了。

于是索性起来,洗漱后,推开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这一推开,眼睛顿时眯起来。

只见浓云阴沉压在天上,白盐一样雪落了下来,雪下得铺天盖地,门一开,一股寒风立刻裹着雪进门。

虽天还未亮,可雪照着亮,地上厚厚的一层,这是夜里下雪了。

空气中,阵阵小风吹过,刺骨的寒冷。

放眼看去,一片苍茫,雪被风吹得旋舞着,王弘毅在门口站了一会,又转身回去,令人将火盆再烧得旺些,又去备了早膳,他燃起灯,在灯下看着文件。

随着窗户纸渐渐发白,天色渐亮。

这时有热腾腾的早膳送过来,都是王弘毅常吃的几样吃食,冒着热气,香气扑鼻。

王弘毅正准备开始用膳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随后一个侍卫从外面急匆匆进来,当即翻身跪倒,向上禀报:“王上,有前方急报。”

“呈送过来。”见有前方的急报送过来,这饭先不吃了,王弘毅忙站起身,这时,有人从那侍卫手里,把急报接过来,递送到他的手上。

王弘毅接过急报,打开这一看,顿时脸色一变,认真的看起来。

这封军报,是从前方送过来的最新军报,说的是远长郡的事,说了周云龙的事,王弘毅看了,心中大喜。

远长郡一落,再配合几处已经降的关卡和县城,通向金陵的大门,就已经敞开了。

王弘毅飞快览阅一遍后,沉吟了片刻。

“传旨,让张大人到内厅!”急报放下王弘毅吩咐的说着:“让众将在议事厅等候!”

“诺!”侍卫应诺了一声,没丝毫耽搁,立刻出去。

王弘毅又吩咐着上膳,狼吞虎咽起来,这时取出一份奏章阅读着,等阅读完了,早点也用完了,就匆忙去了内厅。

才进去,张攸之已经在了,见了行礼。

王弘毅摆了摆手,说着:“坐,这时不必拘礼,看吧!”

外面风雪,里面点了好几个火盆,进来片刻,顿时觉得浑身暖烘烘,雪光映着玻璃,照得通明。

虽有些炭火气,但毕竟温暖,内侍将奏章给张攸之看了,张攸之接过,打开,仔细阅读着。

王弘毅脱坐着,对张攸之说着:“这事你怎么看?”

张攸之说着:“王上,这是大好事,远长郡一降,我们在江那面就有着据点了,大军可直扑金陵了,恭喜王上。”

说完,又轻咳一声:“至于对这事的处置,罗年高能以一都之军,夺下这城,虽有内应凑巧,但是也是一大功,臣觉得,有功之人,都让记一功就是了。还有周云龙,臣觉得,也可以安抚,还请王上圣裁。”

“那就这样吧!”这些都是小事,王弘毅笑着说着:“远长郡一降,各路大军就要进逼金陵,孤要亲自指挥。”

雪下得很大,静得能听到雪片落地的沙沙声,张攸之听了,神色凝重,向王弘毅说着:“王上,几路大军扑向金陵,战事越发激烈,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这时您是否……”

“无妨!”在此时,王弘毅微笑了一下。

“吴地内,除长江之险,远长郡是一关,得了远长郡,只有金陵城需费些力气,别的沿路府县,已有一些送了投诚信,战事不会持续太久,张卿不必太过担心孤,莫要忘记,孤是战场厮杀过来的。”王弘毅说着。

话虽是如此,其实王弘毅坐镇,是怕徒生变故。

吴地境内归降楚军的官员不少,可不肯归降的也不在少数,一路冲杀过去,急行军总会有些疲惫。

楚军一路攻伐,吴军肯定抵挡不住,但即便是直接打到金陵城下,这一路上,楚军也要折损不少。

吴军真是任人揉捏的软泥,相信也不会有着这一片疆土,即便十分乐观,战场上的形式多变,不能大意。

王弘毅还记得,当日自己在水战时,差点身死,旗舰保护战何其狼狈,可还是反败为胜,不到最后关头,实是不能掉以轻心。

见王弘毅如此坚持,张攸之也只好不再规劝,再说,这类灭国大事,王上亲征能更增威望,而臣子获得这荣耀就有些出格了。

当下应着:“是!”

顿了一顿,又说着:“臣在外面等候。”

看着张攸之出去,王弘毅却没有立刻赶赴议事厅。

此刻的王弘毅,脸上的喜悦表情已经渐渐的淡去,若有所思。

手中这情报,写的很是详细,楚军几股大军,已扑向了金陵城,虽金陵是魏越根基所在,绝不会轻易被攻下,可局势对己方极有利……

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人心所向!

王弘毅一直重视名声,虽然他一直在想着:“人心势利眼。”

并且是真正这样认为,话说民心似铁,官法如炉,不怕你不服,单纯的民心并无大用,就算人心沸腾,有着军队镇压,也未必能成事。

但是一旦有外力介入,就完全不一样了,人心和力量结合,立刻就所向披靡。

王弘毅一直重视名声,并且派人专门宣传,素有仁厚之名,可声名传播的地方,多是蜀地和楚地,过了大江,王弘毅的影响力渐渐减弱。

除十几个世家在吴地联络人脉,为王弘毅和楚军造势,王弘毅并无太多影响在吴地,本来不会有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结果。

当然进攻吴地前,王弘毅就已做了安排,打下了吴地,对吴地进行安抚,可是这毕竟不是事实。

现在这次前方报回捷报,甚至还有着百姓杀官,开城门放楚军入城的事,这同样不甚多见。

由此可见,魏越在吴地有多不得人心。

这其中或有着世家在暗地里推波助澜,但归根到底,却还是魏越篡夺大位,逼杀皇帝,二百年的正统,实在非同小可,弑君弑帝,实在是人心背向。

上千年的君君臣臣,主主仆仆,先不管合理不合理,连百姓都扎在骨子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甚至能逆转龙气,扼杀气运。

王弘毅想到这里,忍不住摇摇头,前世地球,说到穿越,还有不少人想着在古代闹革命,分田地,打土豪,这实在可笑。

很久前,他还将魏越视为除胡人外的第一对手,可自魏越急迫称帝以来……

袁术四世三公,称帝后迅速灰灰。

微微叹了一口气,王弘毅向外走去。

这一会时间,张攸之和众将,陆续赶至了议事厅。

“楚王到——”随外面一声喊,王弘毅从外面走了进来。

厅内的众人都连忙起身,拜倒在地:“见过王上!”

这郡并没有别宫,这府还算宏伟,却只是太守的规格,王弘毅在这里,也没有心思去摆什么排场,战事当前,自是一切从简。

“众卿家免礼,平身吧。”在上首位置坐下,王弘毅说着。

众人起来,分文武,按品级,各自站好。

留在纪水郡的将领不多,只有几个,都是负责保护王弘毅安全,而随军文官基本都在这里。

王弘毅随即将拿到手的捷报,让侍卫拿下去,给这些官员一一传看着。

最先拿到情报,自是张攸之。

张攸之虽已看过,但是还是略一阅,才传过别人,先是给了文官,没有片刻,文官都已经看过了这份情报了。

王弘毅笑的说着:“吾军接二连三传来捷报,想必围困金陵很快能做到了。”

他没有认为能很快攻克下金陵,此地是几朝古都,防御力连襄阳都不能相比。

下面是武将,前方的捷报在诸将手中传了一遍。

看完这份捷报后,众人都显得情绪很高昂,尤其是留守的武将,此刻看向王弘毅的目光之中,都有着一丝期盼。

这些人,在王弘帐下诸将中,都算是实力不错,年纪轻轻,立的战功不是很多,看完这份捷报后,对能在战场上立功的同僚很是羡慕。

身在乱世,有哪个武将不想在疆场上搏一番前程?

又有哪个文臣不想青史留名?

现在不去拼搏,难道要待天下一统后,再去朝廷上熬资历?

楚王不仅年轻,而且根基已稳,将来未必不能去争一争第一人的位置,现在不努力的挣些功勋,以后又来拿什么换取公侯代传?

“恭喜王上,金陵这样已成了一座孤城,灭吴指日可待。”有一文臣说着。

虽吴地事实上很广,但是金陵一下,实际上就灭亡了,这就是根基浅薄的下场。

“恩。”王弘毅听了点点头,又说着:“不过魏越也非是等闲,孤有些担心,金陵城强攻下来,只怕城内城外,都会损失惨重。”

扫视了一眼众人,王弘毅说着:“孤欲亲自出征,赶赴金陵,众卿以为如何?”

张攸之已经反对过,这时却不说话。

一个文臣出来:“王上,此事不妥,王上千金之躯,怎能亲去赴险?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还请王上三思。”

“请王上三思。”几个文臣紧随其后,劝的说着。

“诸卿家不必再劝,孤不是亲上战场,只是坐镇指挥,免得误了战机。”王弘毅说着:“这灭国之战,孤当仁不让。”

听了这话,众文臣心中一凛,不敢再说了。

王弘毅含笑扫过众人,以不可抗拒的声音说着:“明日一早,大军起拔,和众军汇集,赶向金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