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易鼎 > 第十一章 练兵(上)

易鼎 第十一章 练兵(上)

作者:荆柯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2:57 来源:笔趣阁

十月十五日,汲水县

十月,是指月历,若是后世的阳历,己是十一月底,冬天已经彻底来临了。

一行人行来,首先,前面是数个骑士,后面,是十数辆牛车,左右,是几十个小伙子,在牛车上,堆积的是衣物、农具,甚至还有着数个文吏。

一行人声势浩大,到了县城门口,就有着何五郎和张毅迎接出来。

“队正张毅、队正何五郎。”王守田介绍的说着:“这是我私塾的师兄薛远薛先生,今日我请之前来管理内政,担任令吏,你等不可怠慢。”

张毅和何五郎面面相觑了一下,一起行礼:“薛先生!”

薛远也不敢傲慢,立刻还礼:“不敢!”

经过几日修养,薛远气色好了许多,他甚至一咬牙,把自己的家人全部带来了,就在后面牛车上。

“大家都不必多礼了,进去看看吧!”王守田说着。

众人都是应命,进得县城中。

一段时间不见,只见城内都拆的空空,一些场地上,堆积着大堆的木料石料,远处土窑中,浓烟滚滚,不时有着土砖继续运过来。

规划实是非常简单,以街道为线,两面是一模一样的民居,都以土砖制,每组六户,却正是一伍编制,每火连火长在内,十二户。

五火就是道路二边的一区,每坊两区,对称,有一百二十六十户。

现在有五坊,而军营,也建成了,容纳五百人绰绰有余。

中间的衙门已经建起,占地也甚大。

观看这些,张毅和何五郎不由得意,薛远也甚是惊讶,说着:“大人,这治民如治军,甚是严谨,下官佩服。”

“这安了民居,只作了三分之一,不值夸耀。”王守田却不以为然,说着。

“民居已建,田野已屯,只能说是初安,下面还有二件事,第一就是练兵,第二就是建墙,川中都据太素县,太素县也算是大县,虽然这次川中都损失巨大,连主将也被我们斩了,但是不可不防备。”

“只有城墙建了,兵练成了,才能放下些心。”

“张毅、何五郎!”

“标下在!”

“你等就不必管民政,从明天开始,准备操练士兵,严明军纪。”

“诺!”

“薛先生!”

“下官在!”薛远连忙应着。

“你今天就接管着这五百余户百姓,集中处理这城墙的事,希望能在春天来临前,就把它完成!”

“等春天来了,大地解冻,又要挖河开渠,灌溉这三千亩地,这一切办成,才算是建成了。”

“大人放心,我刚才看了看,这城墙的墙基还在,一大半的城墙还在,修补城墙,比重建省力多了,黄土和河沙,想必都不缺,只是这糯米,还请大人示下。”

“……糯米?”王守田似乎听说过,夯筑城墙是需要此物,不过具体的不是很清楚。

“大人,这建城,需要砖、黄土、河沙、石灰等物,这些都罢了,四处都有,只是城墙之后,昂贵就在于大量糯米熬成汁而建!”

就单是解释,就使王守田不由脸色发青,原来必须里面以糯米浆为粘合剂,如此建成的城墙,才经久坚固。

稍上档次,还需加上桐油,再好些,甚至要用黄糖、蛋清、红豆。

听了薛远的话,王守田连连摇头,这县城虽然不大,但是如果要用糯米,手上的三千两银子只怕都只能砌个三分之一,这怎么行。

只是一想,就说着:“此法甚易,可以用石膏。”

“……还请大人示明。”

石膏自古都有,就是叫石膏,又或者叫寒水石。

只是在古代,多半是当成药物,“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主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

这并不算稀罕,到处都有。

“……可以将炉渣、破砖瓦、石岩、石灰窑渣等用石碾子磨细,掺合少量石灰、石膏粉,就可配成泥浆,不下于糯米汁。”

“此法关键是石膏,你可用多种材料试之。”

王守田并不懂水泥的方法,但是也知道,古代材料和近代材料区别关键,只是加上石膏就可,具体的方法,有许多种。

“……不知大人此法得以何处?”薛远又低声说着:“若是为真,切不可泄露,这可是万金难易之方。”

王守田不由有些啼笑皆非,也不由心中一凛,的确,古代限制建城的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大量糯米汁,若是以廉价土水泥代替,这就极大改变了古代的格局,心中一惊,就说着:“此是天授,不可泄露。”

张毅和何五郎脸色一变,连忙说着:“我等不敢泄露。”

既然这个最重要的问题解决了,王守田又提出了街坊之间,建排水沟下水道。

对这个,薛远却就不在意了,说着:“这事甚易,只耗些时日人力而已!”

“若是此法有效,需要多少时日建完城?”

“大人,这非是新建,只是修补,五百户只需一月的时间。”薛远并非专门读书,他家境贫寒,在乡里,有活就干,干了许多活,却是熟悉这些,这时信心百倍。

巡查完县城,又让百姓代表云集广场,宣布了任命。

“给薛官人磕头!”这时,数千百姓磕头,接受了自己的长官。

磕头时,薛远竟然一阵晕眩,心情激动。

而大家也理解这点,不由都笑。

王守田又说着:“这次牛车上,又带了些种籽、农具、棉衣,以及县里粮库,你都可接手之。”

“下官知道,请大人放心。”

内政上的事情完成了,薛远留下,一行人又到了军营。

军营已经建成,按照吩咐,建了四个营区,正是四个队的编制。

“何五郎,你的一队五十人,已经编满了吗?”王守田问着。

“大人,已经编满,儿郎们踊跃参军,还有许多不甘心呢!”

“张毅,你领原本一队,有不满的,可补充之,我想五百户中,有不少可以当兵。”王守田说着。

“诺!”张毅应着,这事对他来说甚是容易。

“我这次带来乡兵六十,在本地再招募一些,就可遍成四队二营了,现在冬日虽苦,却也无事,可大举练兵之,本官也会亲自住宿军中,与将士同甘苦。”王守田说着。

训练新兵,当事人是关键,新兵最容易被洗脑,任何任命其它人练新兵,都会为人嫁衣,地球历史上,清朝练新兵,变成了袁世凯私兵,而孙某人练新兵,却几变成蒋某人的私兵。

这练兵之初,粗俗的说,就是谁射的精,只有事事亲为,才能在决定着军队的“血统”是谁!

因此之前,王守田宁可不练,也不能委托人练,现在条件成熟了,就可一心不问外事,专门亲自练兵。

“诺!”二人都无话可说,应着。

这时,六十个少年聚在一起,还不知道以后苦难,人人都是兴奋,虽然有临时伍长火长节制,还是散乱不堪。

没有严格训练过的士兵,就是乌合之众,这点古代和现代都一样。

古代并非没有严整队列和严格的军律,一向都相当重视,只是古代没有提拔到理论高度,没有把“站队”,专门当成一项训练课程训练而已!

而且,这些少年许多家境不好,身体有点亏损,一开始就拼命操练,只怕适得其反。

不过,练兵的关键,还是粮食,单是粮食,由于获得大量军粮,还绰绰有余,可是肉类就是大问题了。

没有肉,就练不出精兵,这是定理,至少在进化到扣扳机之前是这样。

想到这里,王守田就觉得自己疏忽了。

当下又对亲兵说着:“你去给薛先生说,我们要养猪,哪怕多耗费些粮食,也要养出猪来,现在来不及,可专门购买,还有,河里也可抓鱼,山上也可打猎,总之,每天要凑足一定的肉食供应军营。”

说完这些,又召了几个老营过来:“你等以后就是巡营兵,若是以后有人不堪练兵,半途逃亡,杀之。”

说到这句话时,一股杀气,就弥漫在口舌之中。

自这次去了府城,王守田就觉得自己旦夕不保,不知道有多少力量虎视耽耽,在这种情况下,唯有亲自掌握的兵权才给予他安心感。

不少藩镇提拔勇猛的牙兵为心腹,王守田却不准备这样作,第一就是牙兵这种材料太稀罕了,一百个人中,有牙兵素质的,不过数人而已,有都被挑走了。

其次就是牙兵桀骜,作战虽然尚称勇猛,却军纪不严,更时时有犯上之举,不可依重。

那就只有走标准化的训练路子,这种兵实际上远不能胜牙兵,却贵在廉价和流水线。

如果百人打仗,牙兵可轻易胜之,千人打仗,牙兵就很难胜之,万人打仗,这种体系就胜出了。

王守田可以在许多方面仁慈,却不准备在这方面仁慈,凡是逃兵,只有杀一个字。

上了船,还想下?

旦夕不保的情况下,对于逃亡新兵,不祸及妻儿,已经算是王守田克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