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易鼎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放粮(上)

易鼎 第一百二十七章 放粮(上)

作者:荆柯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2:57 来源:笔趣阁

时值五月初,正是不冷不热,气候最是宵人之时。

往年这时候,东益州各府郡,无论是大家族里的年轻男女,还是平民百姓里的少男少女,都会择一风和日丽时候外出踏青。这几乎已成了益州的传统之一。

正是风和日丽的时候,英俊少年、美丽小姐行在湖边水畔,偶然一见”众里寻他千百度,猛一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虽说民心尚古,这才子佳人的故事,却最为年轻男女喜欢。

衣袂翩翩,乱hua迷眼,正是此理。

马车、牛车,在街上往来不断。各类庙会,更是层出不穷。不少平日里出不得门的大家闺秀,更是趁着逛庙会的时候透一透气,赏玩一番外面景色,同时也成为别人眼中风景。

与东益州毗邻的西益州,却因战乱不断”各族之间摩擦从未中止过诸多缘由,致使百姓流离失所。

越是在这春夏交替时节,灾荒便愈多。

越山郡情形尚好一些,前节度使程有功为人谨慎,继任以来,以守业为主”越山郡内土地贫乏、山地居多,所产粮食只勉强够境内百姓温饱,反倒让周边几郡看不上眼。今年的五月,却因几郡同时归顺蜀侯王弘毅,境内情况与往昔大为不同。

五月三日,永昌郡,王家镇。

“……各位乡亲父老,都停下来,停下来!听我说!当今世上”灾患不断,蜀侯仁义,知西益州百姓疾苦不堪,特拨下粮米,分发给各位。”

“从今日起”由乡老带领,按民册发粮,没有个册的登记就可,三日内,王家镇的粮米在镇东头的〖广〗场上按户籍发放,过时不侯,各位乡亲父老速速前往!速速前往啊!”,镇内大街上,几今年轻士兵正手持养铜锣,一边敲打着吸引百姓聚拢过来”一边大声喊着话。

身形瘦消的百姓慢慢聚拢过来”有的没听清,向身旁的人问:“他们在说些啥?啥?发放粮食?”,“发放粮食?此事竟是真的?”

百姓们乍听此消息时,先是不信,待士兵再三保证之后,都是大喜。纷纷赶回家”取盛米之物。

几个身着普通百姓服饰却气质不俗的人站在街旁,观看着这一幕,却不像其他人那般奔跑回家。

“三日之内,粮米能否全部发放下去?”一个戴着斗篷的男子”望着眼前面色枯黄的众百姓,问身旁的人:“能不能趁此清点民册?”

“请主公放心”西益州几郡的救济工作”都派人下去监督了,发放粮米找的是当地的官吏来办”而几郡的粥棚,是由官府和大户一起来做,三日之内”各地将会同时进行救济,永昌、越山两郡”每一镇为一站,由镇长负责按名册核对户籍发放粮米”定不会出什么纰漏。”斗篷男子身旁一人恭敬回的说着:“趁此,必会对各郡实际人口进行一次大整理。

这才是统治的用意,既得了仁慈,又清点了户籍。

斗篷男子闻言“恩”,了一声,这时候已有百姓向〖广〗场方向行去”斗篷男子也转身向着镇东头〖广〗场方向走去。

“跟上。”除跟在他身边的几人外,人群中更有十几个身着各色服饰的青年,小心翼翼跟上去。

这些人外表看起来很是普通,举手投足”却很是轻盈,双足落地,更是无声无息。高手在此地出现”定能辨别出来,眼前这十几人,不是普通人。

他们出现的地方,是永昌郡王家镇这处遭遇战乱并不算严重的地方,虽因战祸波及致使地里颗粒无收,村镇内百姓逃荒者并不算多”大多百姓还是留下来,在这里勉强有着些许生机。往来商贾也是偶尔有之。有生面孔出现,并不会被人注意。

从官府贴出公告并派人出来敲锣通知始”不到半个时辰,得到消息的百姓”便已一传十,十传百”使得整座小镇都沸腾起来。

民舍内时而奔出一两个手持器皿、布袋的百姓,人群都奔向镇东头的空地〖广〗场。

王家镇的镇东头〖广〗场,只是一片空旷之地,面积倒是极大,却是寸草不生。当百姓们赶至此地时,负责发放粮米的官吏已在一桌案后坐下。

一旁维持秩序的,是临时从大户借调过来的护院,以及这一片区域的税丁。

当聚集百姓已黑压压一片看不到边时,官吏站起身,宣布放米开始。

此镇百姓,只要户籍上有名,每一户可得半石粮,半石粮再混以野菜,熬成稀粥来食,便是一个月也是能过。

因上一季庄稼颗粒无收,百姓家中便是有些存粮,也是熬不到下一季收成”而有了这些发放的米粮,便不成问题了。

“主公,看来,永昌郡的米粮发放很是得力,户籍清点秩序了然,您既是巳见讨,便不用再忧心了吧?”

之前那群人,站在人群后面的高地望着眼前一幕,其中一人暗吁一口气,对着身旁的人说。

在他身旁站立的斗篷男闻言,却沉默了好一会,方说着:“永昌、越山两郡,灾情、兵祸虽说严重,却比其他几郡情况好得多。不知其他几郡现下情况如何?”

与此同时”庆河郡,郡城内,人流掩动。

“真是想不到”庆河郡城的难民,竟有这么多,比永昌、越山两郡还要严重。”

张攸之坐在马车内,掀开布帘一角向外看去,只见外面等待施米的百姓”大多衣衫褴褛、面黄饥瘦,他们在士兵的监督下,尚算有序的排着队。

将布帘放下,张攸之叹:“若非来到这里亲眼一观,实是想不到,偌大一座郡城,竟有如此多难民,真不知前任郡守是如何治理此地的……”,”,这时,有马蹄声,由远及近。

随后,外面响起了一片问安之声:“见过陈队正。”

张攸之不用再看,已知来者是谁。

“陈队正,可查清这些难民从何而来了?”张攸之在马车内问。

“矢人,属下已然查明”这些难民,非是郡城内居民,大多是从附近村镇逃难至此的,因庆河郡连年灾荒匪患,郡内许多地方都成了荒村,田地也是荒芜起来,唯有这郡城内尚算安定,又时有大户出来施粥救济”于是难民便有不少拖儿带女赶过来”聚集于此。”

闻此”张攸之不由回想起适才见闻,叹:“幸好主公想的周全”在永昌、越山两郡按户籍来发放粮米,而在其余几郡每日设立粥棚救济。若是庆河郡也按户籍救济,便会出现麻烦了。”

这时”外面护卫请示:“大人,这边的灾民已是越聚越多,是否先离开此处?”

“恩,这次过来,除巡看粥棚外”还有其他两件事要巡看……,先在城中巡视一周,随后赶赴永和县城。”

车随即重新动起来。

庆河郡永和县”是之前遭遇匪患、灾荒最严重地区,几乎已到路上满是伏尸的地步。

张攸之此次在几郡巡视,除巡看救济之事外,还有遏制瘟疫发生以及整顿街貌任务。

“大人,过了前面石碑,便是永和县地界了。”马车行了一段路后,车外的人提醒的说着。

张攸之已有些疲倦之意,叹一口气,在马车内吩咐:“让车行得慢些。”

“是,大人。”行驶的马车”随即速度渐缓。

而从车帘向外望去,路两旁仍是荒芜一片,但已看不到死人尸体。

行出一段路后,便见路边野地里,有一群人正在空地上焚烧着什么。

“他们这是在做什么?可是在焚烧死尸?”张攸之蹙眉道。

跟在一旁的一个骑兵忙回:“正是,大人。不过,他们焚烧的都是些无主死尸,统一葬在一片坟场,也算是让那些人有个容身之处。

“原来如此。”张攸之看了一会,命令马车继续行进。

整个永和县,百废待兴,经过一番修整”县城看起来已比之前强上许多。

本来堆积在街头巷尾的垃圾,也有专人清理干净。

若是其他掌权者,便是命人清扫街道,也不过是为了整洁好看而已。王弘毅却是更为了遏制瘟疫横行。

“再过些时日,天气便将热起来,若是再晚些时候处理这些垃圾、死尸”瘟疫只怕也会再起。还是主公英明,早早便想到此事。”巡看过永和县情形后,张攸之对王弘毅的钦佩,增加不是一点半点。

永和县去年便有瘟疫蔓延”死人甚多,今年也到了瘟疫蔓延之期,若是不及早遏制萌芽,只怕又会使得庆和郡再起灾患。王弘毅提出的整顿之法,很是细致,条条款款,俱表得明白。

看到眼前整洁景象,张攸之不得不佩服自家主公,竟能想出如此有效之法。

当日,张攸之坐着马车返回庆河郡城,在城中太守府邸歇息。

刚食过晚饭,正要休息,一随行护卫在门外道:“大人,永昌郡城那边来人了。”

“永昌郡城?可是主公派的人?”闻此”张攸之不得不起身,略整下衣冠:“请他进来。”

片刻后,一个传令兵步入房间,单膝跪倒:“张大人,奉侯爷命令,命您明日一早”便返回永昌郡城,侯爷在临时蜀侯府邸等着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