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易鼎 > 第一百四十章 碰撞(上)

易鼎 第一百四十章 碰撞(上)

作者:荆柯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2:57 来源:笔趣阁

有一个什长,呼喝命令着:“最大上弦蓄力”!

二十个士兵奋力推转着轮,将三十条弦臂逐一拉满,绷到最大射程上。

“射!”一声号令,十数架霹雳车,一齐放出,只见巨石呼啸破空而去,时间猛的顿了顿,就见到城上“轰隆”,尘土弥漫。

钟文道身体都一震,几乎站不住,身前身后都是一阵骚动。

“主公,敌军现在集中这巨型投石车攻击一点,时间长了只怕受不了!”有人就上前惶急的说着。

钟文道尤然不觉,却看着下面。

只见郡城下,密密麻麻的遍布着旌旗招展的蜀军,一队队衣甲严明的士兵,在一箭之地外整理着这巨型投石机。

不远处是随军的匠人叮叮当当的修复和组装器具。

后面的军营,连绵数里,巍然不动,除了偶有战马嘶鸣,却一片沉静,很有些幽深莫测的味道。

赤旗连绵,大军悍然不动,却不时有着兵甲精良的小队骑兵,纵马策到城前,搭弓飞射,精准的在城垛后面制造出一声惨呼,大声的笑骂,激起一片喝彩。

“此獠精通兵法啊!”钟文道喃喃的说着,脸色苍白。

大军最忌无所作为,这小队骑兵奔驰耀武扬威,看似并无意义,却非常能激励士气,化解郁闷。

刚才说的话更是可怕,上面连绵十日攻击,各片城墙都有不同损坏,这时一集中攻击一片,更是眼睁睁着看着城墙不断出现裂缝。

高高的城楼上,虽然汉中城内死伤实际上不多,但心中不安却丝毫不减,连绵十数日只能被打,不能攻击,士气已经跌了许多了。

孤城难守的道理谁都知道,可是王弘毅的军队,能及时赶来吗?

钟文道并不是郭文通的老人,也不是响应的故旧,只是手下有些班底,和郭文通有些来往罢了。

所依靠的就是汉中的价值,能不能及时赶上,却实在不知。

“轰隆”,巨石继续攻击着,一连串巨响,一处城墙又是一大片沙尘碎石,虽然没有倒下,却和重伤的战士一样,伤痕累累了。

枕兵城外,四万蜀军一齐喝采,震耳欲聋,片刻,响起了收军的号令。

蜀军一千精骑策马上前,又有着左右方阵上前,霹雳车的军阵,有条不紊在掩护下,缓缓退回大营。

这时,大营袅袅的烟火,傍晚的夕阳照耀,暮色暗淡,残阳如血,将地面上的一切都罩在一片血光中。

王弘毅见此,回到了自己主帐内,后面亲兵随王弘毅身后亦步亦趋。

王弘毅回内帐撤下了衣甲,白日大军攻击时,就算是王弘毅,也必须穿一件金甲,幸亏可以用纸甲代替,照样金碧辉煌,只是还是汗流满背。

这时洗了洗,撤下了衣甲,换上了衣袍,却没有戴冠,由亲兵随侍在旁,显得很随意,走动几步,就遇到了张攸之和虞良博进来。

王弘毅上下打量了一下:“都辛苦了,军务政事繁忙,两位卿家要注意休息。”

二人听了叩头谢恩。

虞良博起身说着:“主公待我们亲厚,我们敢不效死,我们也会注意休息,请主公不必为我们身体担忧。”

张攸之笑着:“臣比良博还小着三岁,年轻着呢!”

王弘毅一笑,取了金冠来戴上,咳了一声,顿时帐内气氛就不一样了。

王弘毅不立刻上座,从案上抽出两封折子,递给两位秘文阁的领班,说着:“你们,一封是关于薛远和张玉温的迁民,一份是关于郭文通,都不长,你们先看着。”

完才上了座,神清气明的喝着茶。

“薛远和张玉温的迁民,大体上不错,这折子上报告的是有些刁民和土豪乘机脑事,昨儿消息都到了,自请处分,你们看着办吧!”

张攸之和虞良博都凝神看着折子,片刻后,虞良博咳嗽了一声,上前说着:“臣已阅完,有事禀告。”

王弘毅看了看,点头说着:“说吧,你们两人都是秘文阁领班,张玉温也是秘文阁出身,不要存有顾虑,秉公参议就是了。”

虞良博就说着:“是,臣以为,薛远的举政,一是主公的命令,二的确是有益于百姓,这大处上就没有错!”

“至于这次五百半途迁移的流民起哄闹事,不肯迁移,甚至还扣压了官吏,这就是实务了!”

“实务不能比大处大,臣以为,就必须狠狠镇压。”

“至于闹事的原因,是薛远和张玉温严酷,不给饭吃,还是有人趁机闹事,统统等镇压后再调查,以作发落。”

不想虞良博对这方面,却是狠辣之极。

王弘毅听了这话,沉思片刻,突然问:“张攸之,你看怎么办?”

张攸之低着头想了一阵,说:“这没说,薛远手上有兵,让薛远立刻镇压,拿住为首审判,大军在行,出这事,就必须狠狠镇压,我同意虞大人的意见。”

“当然事情的来由,必须弄清楚,剿杀错了不怕,怕的是有人效法,无论是官,是民,是民间。”张攸之思量许久,缓缓说着:“主公,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这时影响很大,严令封锁消息,不得妄自传播,同时应该派十三司以及有司调查,迅速处理,不能拖延。”

王弘毅听这番安排,觉得很是缜密,看了一眼,笑:“不错,这事就交你办!”

张攸之答着:“是!”

王弘毅望着外面,说着:“这事就这样,还有郭文通的事——张攸之你说说。”

“是,臣以为,此事不难。”

“首先,这汉中城虽然城厚,经过十日不停的轰击,早已经伤痕累累,若是集中轰击,三日必破。”

“其次,根据第二次送来的情报,郭文通破梁手机}看川郡,损失不小,有七千人,郭文通现在本部,不过二万,久战疲倦,他敢过来就是利令智昏!”

张攸之说到这里,斩金截铁,众人都肃然动容。

满帐中静寂,只听帐外簌簌风声。

“不过郭文通这二万人,都是精兵,秦川之兵,百战之士。”张攸之皱眉说着:“屡次大战都用着他们,特别是还有着五千人的骑兵,这实是可惧,若是大战,我军虽胜,折损怕也不小。”

到五千骑兵,的确使王弘毅皱眉,听完张攸之的话,他微微仰脸望着帐上,沉吟片刻,说着:“秦关有骑兵,荆州有水师,都不好打啊!”

罢叹息,片刻,又说着:“说吧,我们应该怎么样办?”

张攸之一躬身,说着:“主公缓打汉中,是为了考查郭文通的心意,现在已经出来了,主公就必须一举破了汉中,才能在汉中城下决战,又一举攻破郭文通。”

“依臣看,打下汉中是关键,现在主公可派一先锋,稍稍阻击,等汉中平了,再引兵到城下不迟。”

现在,汉中有兵一万,如果郭文通来的快,还没有彻底平定,反就是王弘毅里外受敌了,虽然这可能性很少,也不可大意。

“说的不错,那就用樊流海的龙骧都,让他率本部去阻击。”王弘毅点了点头,说着,作此决策。

此时,一处山顶上,昭德祠。

昭德祠是一高台筑楼祠堂,本是纪念前朝大臣萧阳而建,有前朝书法大家所提。

由于安定汉中,活命数十万,又明智等待真主投靠的功绩,萧阳死后,自发受到了百姓建庙。

汉中志》卷91云:“(萧阳)殁,时人哭之恸,权葬于峙山,又立祠于山,有纪功碑,灵应录见于庙云。”

记述时用一“权”字,说明立庙仓促简陋。

用了“灵应”的字眼,颇能说明萧阳属不合礼义而设置的“淫祠”,却又有灵验,当时尚未经过新朝的任何批准和认可。

但是,从淫祀到庙食的时间很短。

“……帝闻,诏许祠封侯”,因此成为了合法祭祀。

此时”数人观看着下面,只见汉中城护城河宽,滔滔环绕,城墙城高墙厚,布局严谨,形势险要,本是可以长期坚守。

这时,却见一股赤气冲天而起,弥漫天空,而汉中城中,白气已衰,摇摇欲坠,一道人不由叹着:“看这样子,只怕汉中三日必破啊!”

“不错,此子气候已成,郭公率兵前来,只怕反而有挫,这任何是好?”又一道人目睹此天兆,不禁仰天长叹的说着:“哎!郭公一脉本有王侯之相,又遇天时,可以飞龙,可遇此大关,我将如何是好呢?”

“能否劝说郭公?”

“只怕很难,郭公刚毅果决,坚己信念,很难以鬼神之事动摇心志,但是如果这直扑上来,就是二龙碰撞。”

“王弘毅已得蜀中龙气,又得了十四州,气运之盛,只怕郭公难以直接对抗。”

“也不必太担心,郭公身有天运,又有地脉庇护,未必不可争一长短,再说就算不利,也不会一败涂地。”

“话说如此,可一败的话,只怕气运折损,耽误了天时。”

到这里,数个道人都不由叹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