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易鼎 > 第三百二十章 趋势(上)

易鼎 第三百二十章 趋势(上)

作者:荆柯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2:57 来源:笔趣阁

十月,连下着几场雨,秋风渐寒,这时是督催各郡县收纳粮银,可以说,两方面前在准备着。

“各位大人,实在对不住,这是我们大王的意思,大王有旨,让你们立刻返回成国,中途不得停留,否则出了什么意外,可不要怪罪。”将百人送出了长安城门,一个官员拱手说着。

“请转告你家大王,就说我们明白了,就此告辞,以后总有见面之时。”李台琼一拱手,向着城外行去。

使节团的人,紧随着,虽几乎是被驱赶出长安,丝毫不见狼狈之态。

“还真是傲气。”眼望着他们离开,一脸轻视表情的官员,将表情收起,叹了口气。

“大人,这样做岂不是得果了大成皇帝?”一人见四下无人,愁眉苦脸说着。

“这也没有办法,我们现在是秦王的臣子。”这官员压低了声音,说着。

体会着现在这个词,周围几人都默默点头,叹了一口气。

这些人自不想和大成朝交恶,只不过秦王有旨,做臣子的也只能是按旨办事。但想想离开时使者的神情,官员俱是叹着气。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是规矩。

郭文通再无善意,也不会斩杀来使,只是礼遇称不上了,见过使者,拒绝归降,命人将他们当天就驱赶离城,其实早在意料之中。

骑在马上,回望了一眼渐远的长安城,李台琼说:“此番经历,回去要禀明陛下,你们不要气恼,陛下自有雷霆之怒以临。”

“大人说的是,用不了多久,我们必能再次来到长安。”回望过后,这些人不再停留,直接策马离开,只留下一荡的尘烟。

使节还没有回来,洛阳秘文阁,就接到奏章,张攸之就命在秘文阁当值的官员进去禀告,没有片刻,就见一个内侍出来传旨:“皇上叫进。”

“是!”张攸之躬身答应,向里面而去,到了书房前,就听王弘毅在御书房说:“是张攸之来了?进来吧!”

“给皇上请安!”三跪九叩是正礼,天天见的自然不用这样,张攸之叩拜了下,就起身了。

张攸之说着:“有要紧的事上奏。”

说着将折子递了上去。

“嗯,是关于秦王郭文通的折子。”王弘毅接过来,就笑了笑说着,说罢展开观看,一页一页细看。

张攸之赐了座,上了茶,见王弘毅面无表情阅读着,片刻推开折子下地踱步,说着:“果不出所料。”

对张廷玉说:“这件事,你看怎么样?”

张攸之拱手答着:“此事都已议定了,现在劝降不成,就诏告天下,起兵伐秦。”

王弘毅听了,冷冷说着:“你说的没有错,朕即照准。圣旨都准备好了,你现在立刻发旨,令丁虎臣自汉中发兵,而朕起兵逼向潼关,牵制其主力!”

张攸之应了一声,又沉思一会说:“皇上,起兵逼向潼关,牵制其主力是大政,但秦川这样,实际上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皇上只要开仁,令秦”别的郡县归降,就是郭文通不降,别的郡县和大将呢?”

“实在是老成谋国之见!”王弘毅眸子放光,回身欣然提笔,疾书谕旨,口中说:“就这样吧!”

宏武元年,十一月二日

袁俞望天,只见天空昏暗,周围仿佛已至傍晚一样,但事实上,此时离着天黑,还有着几个时辰。

“大人,时辰已到……”有亲兵催马上前,提醒的说着,这次是奉着秦王的旨意,赶至边关去支援。

因事情紧急,一集冇合完毕就立刻启程了。

袁俞冷冷的发令:“上马,准备出发!”

“是!”在身后是五千五百人,在得到袁俞的命令后,他们一起应命,大军出动,连地面前隐隐颤动着。

这时街道上有着不少路人,又非是夜半人稀,城中百姓自是还未到着安歇时。道路的店铺也基本都开着,出入的客人不在少数。

这时大军个个带着的凛冽气息,让被吓到的百姓,都闭紧了嘴。

最近一段时间,边关传来的消息多了,有一些被百姓们听说并暗地里议论着。

这两日气氛越发紧张,哪怕心下惴惴不安,在外人面前,百姓都是谨言慎行,无人再敢多加议论了。

城中大营急驰而出这么多兵卒,全副武装,不仅身上穿着甲衣,带着武器,背后更是背着长弓,在骑兵队伍的后面,步兵阵营里,还有着十几辆大车,用着马匹带着补给,他们在将领的带领下,向着城外飞驰而去。

“看来,关城情况不容乐观啊。”临着城门的茶肆,老板看到这一幕轻声感慨着。

看到这一幕的人,都暗自揣测着前方的情况。

三日前,成国皇帝宣旨开战,整个秦川上下,人人心里打鼓,秦王在这里有多年统治,自是威信颇高,有震慑力。

可大成军的威名同样天下都知,这场战役,结果如何,牵动着太多人的心,秦”地界上更是暗流涌动。

秋雨初歇,寒意逼人

十一月八日,潼关

袁俞才到,一眼看上去,正是一场战斗结束,鲜血和尸体积累着,大片的伤兵正在搬运下去,很明显战斗结束。

袁俞走上门楼的望角。,看到城内,军士鞭策下,军仆蝼蚁一样穿流,将砖石木料输送上城。

城外大营连绵数里,整个大成军的营地内都弥漫着一股肃杀。

旗帜飘着,城上向下观望,肃穆的气息弥漫着,袁俞眯了眸子,心中有些忧虑,这大成军果如传闻所说,是了不得的精兵。

袁俞算是一个有着经验的大将,对战场十分了解,一观看就知道大体上的虚实。

观看大成军规模,以及态度和军气,就知道这次攻打潼关是势在必得。

这时,一个队正上来,见四下无人,低声报告的说着:“将军,主帅常伯远昨夜带人前去偷营,却不想反被对方算计,折损了上千人,现在正在气恼中。”

袁俞点点头,这应该是事实,现在连自己这些援军到了,都没有第一时间召见,而且观察的很明显,军营内的士气很是低落。

几个明显是军官的人,更是脸色阴沉带着人在城中巡逻。

下了城头,袁俞带着几名亲兵,在城内走动着,这里的街道上没有多少百姓了。

几日攻城,能出城都已经出了城,不能出城都关门闭户,没有急事绝不会在外逛着。

“将军,城内空荡,也没什么可看,去军营看看吧。”有亲兵队长提醒的说着:“而且说不定大帅要召见。”

袁俞一想,自己带来的人虽是安排了副将去安置,具体安置还是要去看一看。

严格的说,袁俞和所带的队伍不是秦王的嫡系,当初秦川统一战时,是随着自己之前主公一同归降郭文通。

他原本主公,在归降不久就病逝了,只留下幼子,托付给袁俞。

而袁俞连同几将,在失去了主公,并且都向着秦王表了忠心,因此渐渐受到了重用,只不过要非自己手中有五千军,又向来不显山不露水,也未必没有祸端。

袁俞向着军营行去,面沉似水,让人摸不清此时正在想着什么。

在行过一处歇满了伤兵的营房时,一阵打骂声,使得他眉头微皱起来。

几个被五花大绑着的兵卒,在众人面前,受着杖刑,看着他们眼睛已现出空洞,脸上表情木然,怕是情况不妙了。

他们的臀部,已血肉模糊,军棍还是一下又一下的落下来。

袁俞目光扫过周围,看到的是围观士兵脸上的畏惧神色。

“这是怎么回事?”知有亲兵去打听,袁俞在离开后,半路上问着左右。

“将军,这几个是逃兵,被抓了回来,当众杖毙了。”

“逃兵?”袁俞微微一怔,看不出神气,只是喃喃的说着:“才开战数日,这时就有逃兵了?”

有着逃兵时,多数是在战役已无胜算,军卒心下不安,故作鸟兽散,或是趁乱逃走,或是临阵倒划这样的情况下出现逃兵再正常不过。

可眼下,大成军逼近潼关数日,连秦川还未进入,这时有着逃兵,就非常不妙了,这就是军心和人心所向。

袁俞不由又想起了心事,眼眸里深沉。

很快来到援军所在的营地前,袁俞不再去想这事,眼前很是破旧杂乱的营地,让他的脸色,阴沉不定。

“将军,他们说这是大帅有令,只能是在这样的地方扎营了。”副将迎接上来说着。

袁俞淡淡的说着:“既是大帅的意思,就先这样吧。”

别的话,袁俞并没有多说,而且临行带着一些补给,吩咐立刻发了下去。

袁俞治军甚严,就算营地破旧杂乱,但经过一个时辰,几千人一起动手,先进行大扫除,屋内屋外,营地各处无处不清扫,最后扫出了十米高的垃圾堆。

城内不可用火,令人挖坑填了,清扫后各处干千净净,让各人觉得神清气爽了许多,再清点营房,打理着杂物,并且还分设帐篷。

再过一个时辰,整个营地顿时法度森严,袁俞看着年轻的一些校尉在忙碌着,又见得了炊烟上升,主要的就是大饼,只听滋滋声响不断,香气扑鼻,这才露出一丝微笑。

粮是兵的命根,不可大意,幸亏自己携带了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