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易鼎 > 第三百二十七章 应命(上)

易鼎 第三百二十七章 应命(上)

作者:荆柯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2:57 来源:笔趣阁

赵府敝宽的大门,听到府内隐隐传来的忙碌声音,这府不大,但也有几道走廊一个hua园,不过此时大家忙忙碌碌,穿行在其中,一不小心会撞上一个正在忙着的人,这些人都是为了替自家老爷打点行囊做着准备。

赵远经入仕只有三年,品级不高,但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hua银,赵远经不是知府,并且秘文阁事关机要,也不能弄十万两银子,但就算这样,和三年前完全不一样。

三年前,赵家只是普通的耕读人家,赵家虽分支很广,嫡系就有几房,但多是温饱罢了,三年入仕后,有许多人来奉承。

田产、店铺、奴仆丫鬟都有了,不但自家搬到府邸去,亲戚都受到了照顾,族里祭田也有了一百亩。

现在得到调任的命令,赵家都在庆幸。

大成开国不久,可眼下的情况看,这个皇朝一开始就有着繁荣昌盛之气。

今上是开国皇帝,本朝太祖,有着着作为毫不稀罕,关键是年少有为,现在才二十五岁,至少能统治天下二十年,皇帝子嗣也不稀缺,有着三个皇子出生,皇后有着嫡子,帝后感情融洽,除非有着大变故,这样的皇朝,至少能延续几代下去。

而且海关的开设,与别国甚至西秦(西方大陆)的贸易来往已经形成,年收入就有着六百万两银子以上,国势蒸蒸日上。

这样的情况下,家族是否有人出仕,关系到家族未来数十年的兴败。

赵远经作为秘文阁出身的文官不算是重臣,却不至于被人小看,因出身秘文阁,只要在外任期间有着功绩期满之后,都会受到提拔,人们都对赵远经的仕途有着期待。

就是这时,马车到了家门,车夫高声叫着:“老爷回府了!”就有着管家迎着出来,见老爷酒醉昏睡着,连忙扶了进去,到了半路,就见得一个女人迎了出来,这女人很是端庄秀丽。

管家连忙说着:“夫人老爷醉了。”“我来扶着进屋。”这夫人赵安氏就是赵远经的正妻了,她小心的扶着他进了去。

转过插屏,到了后面五间上房,走廊上挂着鹦鹉,这时二个丫鬟迎了上去将他扶到了里面,在chuang上躺下。

“你们好生伺候着。”夫人说着,她还要打点收拾,不能休息,因此吩咐。

“是,夫人。”两个丫鬟行礼看着她远去。

第二日清晨阳光从雕hua木窗的镂空hua纹处射进来斑斓的亮光落在软塌上,空气中弥漫着清晨特有的清香,躺在软塌上面的男子这时醒了。

昨夜喝了不少酒,直到现在他的头还微微有些发疼躺在塌上的赵远经一醒来,就情不自禁的揉了揉头坐直起来。

想到昨夜的热闹,赵远经不禁摇摇头,这些人大半都是同僚,有些是知交好友,还有几个也是读书人,并未出仕,更有些人是有些关系的商人。

现在自己要外调三年,怕是这三年这些人都见不到了,不仅仅这样,就算以后调回去,也很难见面,就算是秘文阁的人,能真正成为重臣,还是寥寥无几,都要分散在天下众省之内了。

因要调任缘故,皇帝特给了假,明日再回秘文阁向皇帝辞行便可。

虽天大亮了,赵远经不起身,只是细细想着往昔的事情,直到身上有些凉了,他才回过神来,要换衣裳下地。

本想自己换上衣裳便是了,看看沾了酒气的外衫,再闻闻自己身上的味道,赵远经不禁微微皱了下眉。

“来人。”他冲外面提高声量喊了一声。

他平时很少饮酒,画舫不常去,不是他古板,只不过家教甚严,当时家中又不富裕,虽和友人一同出游小聚,却很少去这种销金屋。

当上官,是秘文阁,是机要之地,也不敢这样放肆。

想来一会到前面向母亲请安,少不得又要被母亲训斥一顿,他揉揉有些发疼的头,苦笑了一下。

赵氏一族非是金陵家族,但自他在金陵做官,母亲就过来照看,用母亲的话说,后宅要是没有主事的人,就是有着管家照看,又能放下心来?

现在娶了妻,分担着家事。

“老爷。”正想着,外面有人闻声走了进来,声音很柔和。

“是你?你和牧儿回来了?”赵远经看到进来的人,微微一怔,进来的正是自己的妻子赵安氏。

前两日赵安氏父母想念外孙,因赵安氏本就是金陵人,离的不远,外任三年怕是都不能见着父母,允带着小儿回娘家,不想早上看到了她。

赵安氏端庄秀丽,才成亲不到三年,不过是一个二十岁的少fu,虽生了一子,可看起来还带着几分少女的风情。

见夫君问起,赵安氏说着:“父亲和母亲见过牧儿,又在家里小住了两日,我昨天就回来了,再说夫君再过两日就要离京,我们母子会跟着上任这收拾起来也要费些工夫,正是忙碌的时候,哪能不回来呢?

赵远经起身,踱了几步,有些歉意的对她说着:“任上是偏僻之县,不比金陵,只怕这三年任期要让你们娘俩跟着我受些苦了。”“夫君说的哪里话,夫妻本就一条心。夫君以前就提过外调之事,不经外调不任郡县不成大臣,现在算是满了愿,妾身替夫君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觉得苦?”赵安氏笑的说着,顿了一顿,又说着:“妾身原本不过普通人家,现在随夫而贵,县太爷的夫人,去哪个县都比原本家里强,又怎么觉得苦?”

赵安氏是出身金陵本地书香之家,多读书籍,对于时局有着一些了解,知道夫君此次外调是好事,虽三年任上生活的确比不得在金陵细致,但三年期满,自是能回来的,就是不能调回金陵,也会有着提拔,去郡中任官。

她心里虽舍不得在金陵的父母,但嫁了人,自是跟随夫君,这并没有什么问题。

看着善解人意的妻子,赵远经笑了起来。

“夫君,妾身让人备了些清淡饭菜,洗漱过后可用了。”知道夫君刚才唤人是为了服shi他起来换衣,这些赵安氏早就命人准备好了:“昨天见你睡着香,难得这样,怕帮你换衣醒了觉,就没有换。”在秘文阁作事,工作繁忙,规矩很重,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就连睡觉也不香,这的确是事实,想到这里,赵远经心中一松,自己去当县令,就是百里侯,只要不出差错,就可安稳睡觉。

这时有shi女捧了洁净衣裳和净水进来,赵安氏亲自服shi着夫君打理,下面一起出去。

二人给老夫人请安,被老夫人又叮嘱了几句,因媳fu在场,老夫人没有教训,只是叮嘱着不要多贪这种烟hua之地。

赵远经不敢顶撞母亲,忙应了。

接下,夫妻二人在小hua厅用了早饭,菜se很是清淡,十分爽口,知道妻子是为自己特别命人做,赵远经目光又多了几分柔和。

这时成亲,大多数都到了新婚之夜,夫妻才见到第一面,赵远经对妻子算不上不满意,可最初时感情也没有多少。

随着二人有了一子,感情渐渐好起来,现在算的上是温馨了。

这一日过的忙碌而充实。

赵远经不仅向金陵里长辈辞行,还要参加别人为他举行的小聚,昨日聚会是知交好友,今日要联系的都是面子上过的去的人,反要小

心谨慎。

忙碌一天回到家中,已是日落西山。

这时赵安氏在家,指挥着将打理的事都打理了,在路上带的东西也都收拾妥当,在炊烟四起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又吃了一顿团圆饭。

老夫人见着爱子有了出息,长媳又温顺能持家,心里高兴又有些不舍。

“经儿,家里将你们此次路上用的都准备了,此次出去多带上些人,到了那里,初来乍到,总要自己人才好使唤。”老夫人说着。

赵远经忙应诺,老夫人又对儿媳fu叮嘱了几句,又问:“几时离开金陵?”

赵远经说着:“母亲,后日一早就要离开金陵。”听到儿子这样快就要走,老夫人只得叮嘱:“缺什么这两日只管打点,你去的地方是一个县城,到时有些东西怕是采买不到。”

不光是赵远经,赵安氏也起尊应了。

老夫人上了些年纪,又和儿子媳fu说了一会话,就散了。

“夫君,明日一早你要回秘文阁向皇上辞行,也早些安歇了吧!”见夫君面上带了些疲态,赵安氏说着。

赵远经有些累了,这应酬上的事比他在阁内做事还要累,就自安歇,这不多说。

次日一早天刚mengmeng亮时,赵远经醒了起来梳洗,坐着马车向着皇宫行去。

自正门而入,到丹墀大〖广〗场,才下来。

这时要上朝时间,内阁大臣有特权,已经进去休息了,而不是内阁的朝臣一百人,都站着,这时凑在一处寒暄着,说着话。

赵远经向几个部卿打了招呼,就入得了秘文阁,发现秘文阁今日有些热闹,虽时间还有些早,里面有一些人了。

这些人都是**品官员,见到赵远经上前打着招呼,知道赵远经要外调三年,他们脸上多是羡慕。

外调虽说下到偏僻县城做官,三年后只会有着提拔,这官场上的事,早一步能步步早,要是晚一步,还不知要被落下多少。

赵远经今日过来,其实主要是向皇帝辞行,交接之事早两日都做完了,当下就只是笑笑,到了一处坐了,喝茶等待着。

过了半个时辰,就见一个内shi进来,说着:“赵大人何在?皇上召见。”“是!”赵远经立刻站起身,应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