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易鼎 > 第四十三章 青莲池(上)

易鼎 第四十三章 青莲池(上)

作者:荆柯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2:57 来源:笔趣阁

在蜀地一处山林,山上受灵气蒸薰,长满了各种各样花卉。

时已半夜,月明星稀,碧空一片,银河星斗,虽然是八月夏暑,但是山高有凉,迎风吹舞,月光照耀,极目远望,似乎整个蜀地,都可望。

蜀地多人迹罕见的山,此时,二位穿着道服的中年道人,正迎风挺立,扫看大地。

天际之上,星斗密布,闪烁、悬凝、晦暗、灼灼,各有光色,而在大地上,气机沉浮不定。

“通玄师兄,你修持望气之术,是否已感应到什么?”

“平真师弟,尚未明确,待我细观。”

二人对话,此时,其中一人正凝感着大地众气,面色肃然,却有着柔和明亮的丹凤之眸。

还有一人,身材高大修长,五官柔和,眼眸也甚是明亮,气质清雅淡然,让人看着便甚是舒服,眸子微眯,在等待结果。

片刻后,望气的通玄道人,叹息一声:“这望气吉凶之术,若不修到真人业位,果是鸡肋啊!”

见后来平真道士有些迷惑,通玄道人就说着:“望气之法,少者可感气之吉凶,中者可观气之色相,大成者可观茫茫大地气相,我这门观气可称大成,却还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既能知吉凶,那就可趋避之,为什么师兄说它是鸡肋呢?”平真道人就有些不明白了。

“哎,你只修道真,养气培胎,却是不通这门,这望气之术,学者必有天赋才可入门,不过这也罢了,千人中,就有一个有此天赋,并不算太稀罕。”

“关键是,就算是真龙天子出世,也不过是赤光照室,龙不得水时,观其气色也不过是郡县之人,而这类人太多了,比如本朝太祖,与草莽中时,不过县气而已!世上传闻,天子下降有天子气,冲天而起,都是妄传,就算有也只是大略,不然的话,历代潜龙岂不都被寻出而扼杀?”

平真道人有些悟了,原来就算是天子,在没有集人前,气相也是一般。

“而且若是集众百万,就算没有根基,也有吉气云集,有的甚至如华盖者,比起潜龙,也不逊色多少。”

这就是说,哪怕是凡人,当到诸侯,也有诸侯云气。

“而当真龙天子,龙入大海,显出天子气时,这时肯定已经掌握军民百万,雄视天下,就算知晓,又有何用?”

“唯有下追根基,上观天命,中又与人道推演,才能在早期就寻得几分真龙,可要这样,必须是真人道果,非真人难以洞察幽微,所以我才说这是鸡肋啊!”

“我观蜀中大地,见灰气处处弥漫,此是万民之怨,或又是贼寇,又有众白气片片,这都是郡县之气,成都已有淡红之气弥漫,但是这仅仅是集了三郡之气,未必应了天兆,毕竟魏存东已经五十,年纪太大,难以统一蜀中甚至图谋天下。”

“不过,我自修炼这门望气术,十数日不断冥想和观看蜀地,总感觉这一二年来,这天机,似有变化。”此时,平和面容上,亦现出困惑之意。

似是不解这既定天机,为何会突生变端。

“通玄师兄,可勘出,因何起这变化?”听了这话,平真猛睁开双眸,同样看向那一片辽阔的蜀地,却也看不出。

“不知,这仅仅是一种感觉,却无依据可言,我只是这一年来,总感觉原本流畅的天机被什么打断,有几分乱相,使气机混淆。”

在炼气士的眼中,世界就是一个运转的气机,任何一生活于天地间的生灵,皆不可避免,受到气机牵引,由生到死,从死再生,不断循环。

自古以来,世间有无数身具大智慧之人,穷其一生的精力欲修习真道,即所谓炼气士,以求超越生死、逍遥自在。

炼气士通过身心上修炼,逐渐达到一种天人合一境界,从而堪破天地间的秘密,或盗或顺,取天地真气为己用,达到自己生存形态上之升华。

对这类有天赋有实力的炼气士来说,这蜀地运转的气息本是流畅的天机,现在却有断裂重组的感觉,相对明显。

“若天机真出变化,是否会影响到潜龙?”

“不知……但不无可能。”

知道通玄师兄身为三代弟子中翘首,望气之术了得,又平时少言寡语,非夸大之徒,言出即实,他若这般说,这天机或许真起变化了。

平真一听,便立即皱起眉头:“通玄师兄,无办法可阻止这等变端吗?”

“平真,你该知晓,你我之辈,虽有一些法术异能,凡世赞我等一声仙者,但你我却依旧只是天意下的蝼蚁,并非真已成仙成圣。这天地间种种变化,奥秘无穷,你我便是知晓,亦只能尽量多救一些人,让世间多几处净土罢了。即使是我,亦无能力改变天机。”说完这话,通玄一转身,准备离开。

却又突然停下了,只叹的说着:“不过,若是师父师叔他们,或会有所行动。这点我倒是知晓他们脾气,可门中长老,近些年已多半闭关修行,何时出关,却不可……”

就在这时,悬挂于他身后一把长剑,突然一阵清鸣响起。

“师兄,你的剑!”紧跟在他身后的平真惊呼的说着。

“潜龙剑居然自鸣了?”将背后的剑猛地拔出,横在眼前,通玄的脸色微变。

再抬头望天,本来柔和明亮的凤眸也忍不住眯了起来:“想必,师父他们,必是皆已出关了,这事麻烦了。”

“师兄……”

“这必是出了对潜龙不利事,你我速回门中。至于其他,非你我可左右,但听师门之命即可。”

“诺。”而通玄望着东北方向那渐渐泛黑之天空,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起来。

这件事非同小可,若潜龙天机,真起变化,师门为之投入心血和气数皆将白费,不仅如此,从一开始,他们作为,便会由顺天意,改成逆天命。

上天之罚随时可落,而这天罚,对普通人还罢了,对他们这等炼气士影响犹大。

师门平时一点点香火和功德积累的气数,如果不能抵消罪孽,这只怕,就是折寿之罚,亦不能抹去众人罪过。

甚至可能道脉就此消亡,只细想一番,便会心生寒意。

通玄专修望气,精通气运之学,他心想到此,心神不由更为震撼。

二人快速下去,片刻后,便于此山巅之处消失不见,再过片刻,于半山腰处现身。

此处,有一小道,可直通山之中心。进入之后,将会别有洞天。

二人不再犹豫,踏小道而上。

片刻工夫,一座山门。

一条溪流宛转流过,潺潺流水,到处古木林立,浅草如茵,花树行列疏整,繁花似锦,多种不可能于同一时节出现之花色,亦在此地争相绽放。

山风吹动,松涛和溪流合为天籁,流泉水气蒸腾,却真是灵气四溢。

山门奇景相叠,门中议事之处,便在一幽谷中的连绵房舍中,其中核心却只一间,上面竟然有着罕见的玻璃,阳光正由上面斜射下来,照在中央,成了一圈三尺方圆的白光,映得通明。

再看光照之处,是一个三尺大三尺高的圆池,此时水深一尺,中间生着一朵青莲一样的莲花,半开着,有五瓣,十数人凝神看着。

感应到二人进来,其中一人望向外面,说着:“他们已归来了。”

说话间,有两个矫健的身影,入内。

“见过师父师叔,以及众位师兄。”通玄和平真垂首,向众人见礼。

众人微点头,算是还礼。

“通玄,平真,你们归来正好,现开始议潜龙之事。”一老者淡淡说着。

二人很快寻一角落处坐下,议事方始,这十数人,就是师门的核心了。

“诸位同门,今日唤尔等前来,便是讨论这潜龙之事。要知,你我虽是炼气士,却也需借那真龙之势,以助修行,如今,先前洞察之天机,怕是欲生变端了。”长须老者说着。

听到此话,除通玄、平真二人,其他人皆微微一愣,现出愕然之色来。

“掌门,此话怎讲?”

“潜龙之人,乃由真人测出,怎会出错?”

“真人自不会出错,只是如今从凡世传来情况,却颇为不妙,怕是有变数出现于凡世了。”

变数,出现几率甚小,一出现便可扰乱天机,严重些甚至可改既定天命。

在场几道士,闻此,皆略动容。

“不知掌门所提变数,乃是何事?”

“我等对凡世关注不多,却要掌门解惑了。”几个道士向老者注目,说着。

长须老者点头,说着:“这是自然,各位先看着这青莲池!”

“我师门传承七百年,每年都有上百弟子行走天下,或主持道观,积蓄香火,或治病救人,积蓄功德,或靠近官员,辅助执政,如此才积蓄一丝丝气运。”

“气运而足,三百年前,有三个真人同时在世,辅助君王,并且有缘得了青莲异种,于是引得造化,造就了这小小青莲池。”

“这青莲池介于现世和法界之间,能使我门气运不至于流失,又能培养青莲,壮大气运,单看这水深浅就可知本门气运,并且我门神通法术,都由此而施展!”

这话大家都清楚,但是都凝神听着,果然,这掌门道人顿了一顿,又说着:“原本以来,一直增长,可是今年以来,这池水不增反减,这就是不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