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易鼎 > 第四十四章 来由(上)

易鼎 第四十四章 来由(上)

作者:荆柯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2:57 来源:笔趣阁

文阳府,城墙

“李大人,少主又在城外练兵了!”在城墙上的李显点点头,眺望着远方并不作声。

两旁官员窃窃私语:“少主大婚后三天,就不断练兵。”

“是啊,黑衣卫是重点,听说这次和宋家结亲,借着送嫁妆的理由,用了五十匹上等战匹拉车,才到了这里——五十匹上等战匹,没有阉割啊,这可真是大手笔。”

“不过也只有这次了,运些货物和粮食也罢了,兵甲和战马,任何一个藩镇,在沿途看见了就没收。”

“陈大人,这连续练兵,所需粮草不少吧?”

“是不少,不过据说不用粮库里的粮食,少主自己运了二万石来。”

李显不由咳嗽了一下,对下面官员巡视了一圈,这些官员,都很眼尖,立马不作声了,个个看着。

少主练兵,实际上就是不断磨合着义从军和黑衣卫,使每个士兵都知道,他才是指挥使,是上司。

一个官员突然指着前方,说着:“看,回来了。”

李显向远处望去,只见原野处涌现出一片黑线,急速扩大向府城奔驰而来,不一会儿和雷一样的马蹄声已是隐隐可闻。

这种卷风一样的冲锋,使官员无不为其气势所摄,不禁交头赞叹:“黑衣卫果然威猛无比,我镇有此雄兵,真是安如泰山。”

李显看着急驰而来的黑衣卫,不由变色。

距城门一里时,黑衣卫放缓了马速,李显远远望见清一色黑服的骑兵,特别注意着一队骑兵。

这骑兵首脑,就是贺益。

得了马匹,王弘毅就将贺益调来,扩建黑衣卫,多出一个队五十人,贺益担任队正,但是由于是骑兵,又是黑衣卫,官职反而达到了果毅校尉。

王弘毅见到城门上的各官员,为首的正是李显,不由一笑,身子翻鞍而起,落到了地上。

城上就传来一片赞叹之声:“少主好骑术!”

“少主英武,又不失文雅,蜀地同龄人有谁可堪比?”

王弘毅失笑,和李显相见,就问着:“李大人,这牧场办的怎么样?”

“这牧场办起来也不难,甚至良种也不难,只是粮草是大难事。若是有大草场也罢,可散养,一天不停吃食,可是没有大草场的话,只有用粮食喂养,战马一匹,年食100石,是一个士兵的三倍。”

“这三百匹战马,就等于养军一千,何其奢侈!”李显脸有难色,说着:“若是再扩大,实在供养不起。”

王弘毅点了点头,记得地球历史上的李世民,就以玄甲精骑破敌。

《资治通鉴》记载:“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皂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以3500骑兵击破夏王窦建德10万,斩杀过万,俘虏5万,并且俘虏夏王窦建德本人,因此可知如果精于兵法,利用起玄甲精骑有多强的威力。

不过,以李世民之财力,玄甲精骑也只有千人,可知在没有获得养马之地前,骑兵是多稀罕了。

全镇养二百五十黑衣卫,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粮食吗?”王弘毅若有所思,他实际上手上有二个大杀器,这是地球上干农活时获得,唯一要考虑的是,是不是时机恰当。

凝神观看,只见顶上云气翻滚,只见金印中,淡黄色的本命气挺立,玉印上,不断渗入丝丝白气,这些白气又被炼化成赤红气,少数几丝又变成淡黄色。

王弘毅很是满意,这次娶了宋心悠,从望气上看,就知道宋家支持不少,自己又在不断熟悉着义从军和黑衣卫,掌控日高,再过一段时间,就真的可以有持无恐了。

就在王弘毅寻思时,汲水河上一船,于河上缓行,船上有二人,一个是道人,羽衣星冠,带着出尘之气,正是玄洞。

后面一人,二十岁模样,眸带精光,相貌虽然平平,可是那股精悍之气,直直冲出,在顶上与众人不同,的确似于一根狼烟一样冲上。

这人跪坐于船上,环顾四周,不发一言。

玄洞立于船上,望着这熟悉景象,面上现出一丝戚容。

玄洞望着盈盈河水,心中有些怅然。

遥想当日与田纪于这水上乘船畅谈,仿若前世一般。

只是,当日之人,已然魂坠黄泉,再无相见之日。

自己再次下山,却为扭转局势坐镇而来。

想到田纪之死,虽同门情谊不深,却也让人唏嘘。

修士本就情感淡薄,只这田纪,却有些不同。

其人于生前被师门轻视,多次提出建议,亦被否定,不为重视,可其死后,生前种种猜测,却皆成真。

又兼其从容就义,倒让师门颇为惊诧。

实是让人唏嘘,至死方得师门重视,不过,只要师门气运不失,田纪灵魂必可受到庇护,虽在冥土也受照顾,还有修成鬼仙的可能,这也算是归宿。

玄洞望着眼前平静汲水河,叹息一声,上次便是在这汲水河上,他们察觉出那不祥之感。

只当时,自己虽有所察觉,却不以为意,只留爱徒周竹于此,以为便可扭转冥冥之中或可出现之变故。

却不知,天意威严,实非凡人可操控,曾几时,这天地之间,潜龙之气,变的如此复杂难辨?

真人,当日的你,是否算出今日之局?

若已算出,又为何又放任至此?

若未算出,现在蜀地之局,又何去何从,真能否如师门所言,可趁势而起?

玄洞沉默多时,心下茫然,不知师门所为,到底是否真的对了。

回转头去,却见天驱武士,面上表情平静,不为这些景色所感染,或许知道越多,便越为之所困,不知者反倒轻松自在。

“张铁,再过半刻时间,便可至文阳府范围内,我等先寻一落脚处,再做打算。”玄洞淡淡说着。

张铁闻此,点头应着:“诺。”

到了一处,二人上岸后,不加耽搁,直接向文阳府行去,根据师门指示,需在文阳府寻一处落脚。

而在这文阳府城十里处有一道观,就是预备的落脚之处。

上岸之处,距这道观,不过十里。

路上因有行人,只作寻常之速,半个时辰后,才至此地,只见一片郁葱树间,一座道观,现于面前。

张铁上前,扣打门扉。

“门外何人?”门内有一清脆声音询问,听声是一个小童。

“山隐之人,是观主故人,前来拜访观主。”玄洞止住张铁,亲自上前沉声说着。

“观主故人?还请少等片刻。”观中那小童听闻,说着。

脚步声渐去,去向里禀报。

二人在外等候,不过等候所需时间并不长,只一会,一阵脚步声便再次传来。

吱呀一声,道观大门被人从里打开。一个老年道士,现于门前,目视众人,身后,有一小童,是适才应答的小童。

这老道士目光带有审视,少顷认出玄洞,面上顿时现出惊喜之色,说着:“原来是仙师到了,快请入内。”

态度甚是殷勤,向里行走,还感慨说着:“已过十载,不想仙师风采依旧。”

“你也依旧健朗。”玄洞笑笑,说着。

看向后面这人,老道士忍不住问着:“这是?”

“哦,这是我所收记名弟子仙师之徒张铁,到你这里少住几日,还方便吧?”玄洞说着。

老道士却甚是高兴,连声说着:“方便,方便!仙师这次多留几日吧。”

“倒有此意,只怕讨扰于你。”

“怎么会,仙师在此留住,小道高兴还来不及,只管住下,只要不嫌道观简陋便可。”二人谈起来,真是旧识。

远处十里,就是府城,用脚步行走,也不过是半个时辰的路途,正好窥之。

到了一处静室,道士命小童捧出了茶盘——茶、云片糕、红枣。

又命二个小厮赶快去打扫房间,空出两间静室来。

老道士尊玄洞坐在首席,斟上茶来,见他看着,就笑的说着:“本乡有个周进的先生,甚敬先尊,每年都捐银二十两银子,还打发了一些年轻的伙计来帮忙,却是真的善行。”

玄洞笑的说:“这等是善人,应该有福德。”

等得点心吃完,又斟了一次茶,小童报告,净室打扫出来了。

老道士就稽首行礼:“仙师先去休息,我这就去整治晚宴。”

话说地球上,释迦牟尼在世时,僧团都是奉行托钵正命,清净乞食,除开酒类,不论荤素,在家人供养什麽,就吃食什麽,此于经律皆处处可见。

佛教里最早公然主张吃素的就是佛门叛徒提婆达多,他嫉妒释迦牟尼的地位,处心积虑想超越释迦牟尼,甚至想灭释迦牟尼取而代之。

他为向世人表示他比释迦牟尼还优越,便提出五项苦行,其中一项便是“终生不吃鱼肉”,这一点也遭到释迦牟尼明白的驳斥。

地球吃素缘起是肇始于南北朝梁武帝,先是佛门推广,后就是连道教也吃了。

这个世界的炼气士不能简单视为地球道教,当然也没有梁武帝,荤素之别,并不重要,各人口味和进境。

老道士整治晚宴,当然不忌荤素,玄洞也稽首还礼。

门里出来,观中却也有几株桃花柳树,看了一会,只见蒙蒙的雨下了起来,烟笼远树,景致更妙。

一时间,却在寻思:“王者集百万之气,掌握移山倒海之力,或生或杀,皆在一念之间,我等微薄法力,如何才能干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