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易鼎 > 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蛟(上)

易鼎 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蛟(上)

作者:荆柯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1:59 来源:笔趣阁

六月七日.成都

实际上“殿”这种建筑是住不了人,是会客用,真正卧室面积不大,室内点着清香,凉风徐徐。

宋心悠伺候着穿衣,正是七章冕服。

穿完后,立时沉寂下来,只有一座金自鸣钟不慌不忙响着。

“夫人,婉儿这几日,就要生了?”王弘毅穿着衣服,轻声说着:“这内宫里的事,就全靠你张罗了。”

宋心悠笑着:“夫君,您就放心吧!”

现在后宫就三个女人,还是照顾来着,她深知王弘毅最见不得后宫暗算的事。

上次有人给赵婉用了凉饭,被查出来立刻就打死了。

只是这类事,以后只怕层出不穷,就算王弘毅也无法控制,不过,这还在于宋心悠,宋心悠能把持的住,这大事还是能控制。

王弘毅笑了笑,说着:“你管这些,还有些事,素儿会管着。”

正说着,太监进来了。

王弘毅问着:“预备好了么?”

这太监忙回话:“回国公的话,都预备好了。”

王弘毅起身说着:“那就启程吧!”

太监连忙跑出门,大声说着:“国公启程了,乘舆侍候!”

顿时细乐声起,这次和以前又不一样,前后有一百侍卫太监伺候,声势浩大,和以前不一样。

到了银安殿,这是朝会宫殿。

王弘毅坐乘舆而后,步进了大殿,坐在正中王座上,吩咐说着:“叫进来吧。”

顿时,钟磐清扬,发聋振聩,随着乐起,太监手捧拂尘徐徐而入,引着文武百官入内唱名参拜:“臣等拜见国公万安,万安!”

百官参拜完毕,殿中一片寂静。

王弘毅身着冕服,目似点漆,口带着微笑,头戴七旒冕冠,衣绘华虫、火、宗彝三章纹,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纹,共七章。

双手轻轻扶膝正襟危坐,这正是东西益二州百万军民之主了。

望气术算是秘密,但是看相却广为流传,群臣下面就有王彦虞昭等人,这时看上去,王弘毅真是雍容从容,深沉刚毅,的确有着人主之相。

想起少年王弘毅在乡下营生,想起王弘毅十七岁出战,夜袭敌将挣扎求生,想起王遵之数十年辛苦,却局限于文阳郡一郡,这对比一来,真真是恍惚如梦。

王弘毅也心情复杂,坐在王座上,领有国公之器,王弘毅感受到,自己的鼎器越发深沉厚重。

不过,由侯到公,变化不大,经过这段日子的治政,法网已建,王弘毅的道,已经通过政治延伸到这东西二益州,这次升级,只是更能承载这百万军民之气运。

黑,白,红,黄,青,五色华盖。

鼎中气运沸腾,宛然沸水,占鼎器的三分之二,若是满了,就可由青生紫,进位于王。

王弘毅就问着:“孤自建国称公,不知各州反应怎么样?”

虞昭就上前说着:“一片寂静,这是主公威德所致。”

王弘毅笑着:“片寂静。”

其实是时日才短,还没有正式反应,就又说着:“现在国体已建,蜀境,还差龙剑一块尚未全功,不知如何平定?”

虞昭就起身出班,说着:“龙剑有武都、汉中、南郊、成阳四郡,包括锦竹关、剑阁、阳平关。”

“主公大军所向,锦竹关、剑阁、阳平关等虽是关卡,却无腹心,必无以抵抗主公,实际上,主公此时一缴就可平定。”

“唯武都和汉中,似要多花费些心思。”

武都郡,历代不一样,在上古是属于益州,却多次演化,时而从属秦地,时而又变换体制,武都镇也算是强藩。

汉中,美誉“汉家发祥地”,北倚秦岭、南屏大巴,中部是汉中盆地。由于其入蜀门户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南北交通要道,必是秦蜀二地激烈争夺的地区。

对于蜀地来说,汉中和江陵非常关键,必东据江陵,北守汉中,蜀地之险才称稳固,据江陵可全据巫山之险,守汉中可人据大巴山之险。其中汉中以其据地势之上游而尤为关键。

王弘毅听了,笑着:“那就先派使者前去招降,若是不听,再举兵战之,特别是汉中郡!”

说到这里,王弘毅只是微笑。

“此时虽然众州奋起,唯孤先登一步,无论兵指何方,都不算错!”王弘毅暗想着,虽然说汉中关系秦蜀两地,但是汉中易守难攻,得了汉中只是保证蜀地安全,对秦地影响虽然大,却还不如蜀键。

郭文通现在只有三郡,真的要插手,王弘毅毫不犹豫会狠狠打下去。

的确,历史上李承业和郭文通两败,便宜了胡人,但是这并不是说王弘毅会体谅大局让出汉中或者步步退让——大不了自己顶上去!

这时,虞昭就应命说着:“诺!”

金陵

朝中的周吉,此时却正在筹备。

自从魏越同意建制自立之事后,整个集团就忙起来。

同样朝堂上,魏越面对着的文官集团,也察觉到了朝廷中出现的微妙变化,开始揣摩起上位者心思来。

大殿上,皇帝脸色难看的望着下面的众大臣,眼角余光扫过坐在一旁的大将军,身上的冷烈气息,让皇帝再次打了个寒战。

虽才算成年,皇帝并不傻,这两日魏大将军对自己的态度,已有了些变化,虽表面上看着并不明显,可皇帝本就是个敏感之人,自是察觉到了。

在面对他时,这位手握生杀大权的大将军,已动了杀意。

将身体向帝座上微微一缩,心中的畏惧感,让皇帝紧咬着下嘴唇,一声不吭。

下面的大臣,正抑扬顿挫的陈述着最近一段时日来的各地情况,其中内容让大殿上不少人都皱起了眉头。

皇帝一句未听进去,待身旁内侍呼唤他一声时,他方带着少许茫然的转过头去。

“陛下,若是无事,该退朝了。”内侍轻声提醒。

“啊。”皇帝努力稳定情绪,面无表情的冲着下面大臣:“众爱卿,还有何事禀告?”

下面鸦雀无声。

随后内侍宣布退朝。

在下得宝座,转身离开时,不远处站立的一名武将,引起了他的注意。皇帝余光看他一眼,仿佛不认识一样,离开大殿。

这一幕,却被魏越看在眼中,唇角忍不住挑起,带着一丝冷笑。

“陛下,张将军求见。”回到寝宫不久,一名小太监跑到皇帝身旁,轻声说道。

“让他到这里见朕。不得让其他人看到。”皇帝稚嫩的声音,带着少许威严。

“诺。”小太监悄悄跑了出去。

在这皇宫里,只有这名从小服侍他的小太监,是他的亲信,其他只可用,却不可信。

魏大将军到底有多大权势,皇帝并不知晓,他只知道,在皇宫之内,在朝堂之上,都没有自己说话的份。

不一会,一名穿着太监服侍的中年人,低眉顺眼的在方才内侍带领下,来至内殿。

离的近了,方看清,穿着内侍服饰,正是之前在殿内与皇帝互相对视的那名武将,此人这两年来,与皇帝私下有着接触,却是不为外人知晓。

“臣张兴年,见过陛下。”

“免礼,平身。”

皇帝示意内侍到门口去,他有些迫不及待的轻声问:“张将军,事情办的如何了?”

张兴年恭敬回答:“请陛下放心,臣已与几位老大人联络上了,他们都对陛下如此处境感到担忧,不用多久,这几位昔日老大人,便会归来,为陛下您排忧解难。”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皇帝一听说,父皇重视的几位老臣将会支持自己,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下半个。

“魏大将军这些时日,总是给朕一种很不妙的感觉,张将军,朕这里有一道密旨,你且收好,若是哪一日朕连这皇宫也出不得半步,外人无法进来时,你便拿了这道密旨,带人来救朕,你可愿意?”

“为陛下安危,臣万死不辞。”张兴年跪倒接旨。

直到送走张兴年,皇帝的心里,还抱有些许期待。

这期待在次日上朝之前,被面前的不速之客打破。

“大将军,你、你、你为何会在此地?”

望着眼前出现的人,皇帝真是被吓住了。快当然百度易鼎吧

“陛下,臣这次前来,是追回了一样属于陛下的东西,特地送来给您的。”魏越看着眼前的皇帝,笑容温和的说着。

只不过,配合他的模样,这笑越发让皇帝害怕了。

“这东西为何会在你手上?”魏越掏出来的一物,在皇帝面前一晃,成功让这位少年皇帝白了脸。

魏越笑的和蔼:“陛下说的什么话,这东西自然是从窃贼手上取回来的。”

“……”

“陛下就不想知道,是从何人手中取回来的吗?”

皇帝还是不语,可身体却开始颤抖起来。

将那道旨意只用两只手,在皇帝面前轻轻撕成碎片,扔到地上,魏越淡淡的说着:“如此看来,这件东西,并不重要,既然如此,臣失手弄坏了它,陛下不会怪罪臣吧?”

“朕……自然不会怪罪大将军。”皇帝沙哑着声音,说着。

“那就好。”魏越笑容越发温和:“不过,臣立下此功,陛下便不想给臣些封赏吗?”

“大、大将军决定便是。”皇帝声音隐隐发抖的说着。

魏越很是满意的点点头,转身离开,声音却飘了回来:“那就请陛下穿戴好,本将军要的,自会有人交代陛下。”

说着,哈哈大笑,大步离去。

直到这时,皇帝方“扑通”一声,瘫倒在地。

“陛下,您起身了。”看上去很是陌生的脸孔,在眼前晃悠。

皇帝纹丝不动,被两名内侍直接抬起来。

周围的人,都不认识,之前的亲信小太监,早已不见了踪影,皇帝却不敢去问旁人他去了何处,连被人换上天子朝服,已是一副面色苍白的模样。

坐着乘舆,被人一直抬到殿前,路过众大臣时,果然不见了张兴年身影,无论是背叛,还是被抓,结果都一样。

深深的寒意,不由渗透到了心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