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易鼎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双喜(下)

易鼎 第一百三十二章 双喜(下)

作者:荆柯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1:59 来源:笔趣阁

“还好,虽有波折,此子平安落世。”天空上,真人捋须微笑的说着。

片刻后,一道光芒,划”过夜空,疾向远方,直到不见。

王弘毅这时已接到赵婉母子平安消息,知道自己又有一子落世,不禁大喜。

吩咐说着:“凡是接生婆子每天赏二十两银子,府内按级,从一两赏起,这事由你来办吧!”

说的就是宋心悠。

宋心悠连忙应了:“臣妾遵命。

赵婉里自是大量赏赐发了过去。

不仅是王弘毅的赏赐,宋心悠和老夫人也很快赏赐了东西过去。

素儿作为同级侧室,只是送了礼物过去。

王宫内喜气洋洋。

虽然赵婉产后虚弱,细心调养,自然会缓过劲。

第二日,到了大殿时,群臣就是欢呼,群臣高呼拜跪中,王弘毅含笑受礼,却也不再多说,只吩咐“今日中午赏宴”。

一切宴会都有规矩,也不必细述,等朝会后,大家都去了一次。

折腾到了下午,天色昏暗了下去。

雨点在天空中散洒下来,张攸之还是秘文阁值班。

“雨点还不算小。”张玉温笑嘻嘻提起媒炉上的水壶,倒了一杯:“我方才出去看了看,乌云黑着灯都点起来了……”。

又笑着:“晚上有着膳,看样子要送来了。”

说罢,就有人送来了。

晚朦并不算太丰盛,却十分精洁,一碟黄瓜,一碟香菇,一碟糖醋排骨,满屋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勾人馋涎欲滴。

张攸之吃了一碗米饭,就在这时,一个低品官员奔了过来,说着:“张大人,朝廷使者带着圣旨来了。”

张攸之一证,放下了筷子,令:“收拾一下。”

就起身沉吟不语,这时点着十数支蜡烛,烛光辉映,照得里外通明。

张攸之刹那间就有了决断,不愿再耗时辰询问,就说着:“派人速去内宫报告主公,如果内宫下钱粮了,就明早禀告。”

张攸之深知厉害,这种涉及外镇和朝廷的事,都必须通过王弘毅。

这就是人臣的本分。

“诺!”立刻有人应着,去内宫禀告。

“什么?”王弘毅片刻后知道了消息,真有些震惊,片刻,站在殿前檐下,望着远处黑沉沉宫殿样不语。

这时幽暗的树影在雨中漂动,王弘毅沉思,这朝廷的使者,是谁?

总不会是皇帝的衣带诏,那就是魏越的意思了,魏越派使看来,有什么用意。

想了想,自失的一笑,说着:“传,立刻乘舆。”

这声音在雨点中显得分外清晰。

太监答应一声,就跑了出去传令,片刻,乘舆就来了,出发到秘文阁。

乘舆被人抬着……直行到了秘文阁门口,放置下来,早有内侍上前服侍,在搀扶下下得乘舆。

到了秘文阁走廊上,就见得了匆忙赶来的张攸之。

“这朝廷使者,验明了吗?”

“验明了,正使徐康现在在侧殿等候,使者的规格印信仪仗都具备,看样子不是皇帝所派了。”张攸之有着另一种思路,皱眉挽首沉吟说着:“以金陵现在的情况,皇帝要下私诏,必是密旨衣带诏之类,断无周全之理。”

“现在规格印信仪仗都具备,必是魏越所为了。”

“知道圣旨内容没有?”

“没有,这点对方很坚持,不过据说是好事。”张攸之顿了一顿,又说着:“我看也是,魏越不可能傻到以为现在圣旨还有效用,不过是不是接见,怎么办理,臣只能请主公决断了。”

王弘毅听了一时没说话,站起身来慢慢踱步。

这是王弘毅的习惯了,一旦遇到大事,往往在接见大臣时,都常常徘徊踱步想事情,一旦有了决断……必倏然止住,果断裁决。

果然,片刻后,王弘毅在门口站定,说着:“见,怎么不见,立刻召他过来。”

“诺!”张攸之立刻退出去传令。

片刻后,张攸之引着一人进来,这是一个中年官员,身体微胖,穿戴利索,生的又很是精神,一双小眼睛,很是明亮,不笑带着三分喜相,是个面容讨人的人。

让人一见,便不由得生出一丝好感来。

这次朝廷派来的使者徐康,算不得魏越的心腹,却极会来事,早在来益州前,就知道这一趟不是什么好差使,于走到了益州地界他很会做人,骄横之态是半点都没显露出来。

虽没见过王弘毅,却认得人,一进殿,只是拿眼一瞟,就知道中间坐的年轻人就是王弘毅了。

闪了一眼,王弘毅穿着宽袍,一双黑幽的眸子,显得清俊,听闻是只有二十一岁,却几乎大下了蜀地。

徐康受命前来传旨,也是观察王弘毅,这一见之下,心中就“格”了一下。

这年轻人带养微笑,头戴珠冠,就这个双手扶膝正襟危坐,就使人感受到了这种威严和肃仪,顿时就心想:“是吴王大敌!”

“请徐大人宣读圣旨吧。”不是在前面的正殿,是在秘书阁,周围的又都是自己人,王弘毅不怕徐康读出什么不利于自己的内容,于是,直接吩咐的说着,连起身也不。

“请蜀国公听旨吧!”暗暗叹一口气,徐康也没有坚持要王弘毅跪迎,很凑合的站在原地,直接宣读圣旨。

只要王弘毅接了这道圣旨就成了,其他并不重要,自己也不要寻不自在,甚至寻着杀身之祸。

对于徐康的识时务,王弘毅还耸满意。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蜀国公护国有功,治蜀有方,特封为秦王,赐关中地图,以辅佐天子,钦此!”

圣旨的内容很简单,一句话说完了,王弘毅听了,脸色就变的很古怪。

这道圣旨的内容,是册封王弘毅为秦王,同时赐下关中地图。

自古蜀地争龙,多取秦川,连成一片才成帝王之资,这事王弘毅自是心中有数。

不过对于这道圣旨,王弘毅就感到讶然。

正常情况来说,哪怕前朝要亡,但名正言顺得到秦王称号,和自封还是有区别,一般来说,对王弘毅而言并非坏事,省却了王弘毅很多麻烦。

不过,魏越干巴巴跑来封王……自然不是这样简单。

这时,外面乌云漫天,几乎连路也看不清楚,突然之间一个闪电,照得天地一片明亮,几乎同时,一声巨雷,震得空气簌簌发抖。

王弘毅这时再起身,吩咐的说着:“使者辛苦了,先下去用茶。”

却没有说接不接圣旨。

听了这话,徐康不由咬着牙……肌肉抽擒了一下,不过见得后而侍卫手按长刀虎视眈眈,却只得应着,退了出去。

这时天完全黑了,闪电过后,就是淅淅沥沥下雨,噼啪着响。

“你觉得如何?”

“此事看似不可思议,只要仔细想,就会猜出魏越心思。”张攸之听了圣旨内容,先是一惊,陷入了思索中,这时被王弘毅一问,就说着。

“魏越既得吴越,必想要得荆州,然后才能安康,因此这道圣旨无非是阳谋,想请主公先取秦川关中之地。”

“依臣看,只怕不止这道圣旨,朝廷日薄西云,趁此机会,大封天下,这是二桃杀三士的道理,为了名器,必会让天下藩镇一阵争斗,而魏越面临的围攻危机,自然不解而自解了。”

王弘毅听了,很是赞同:“这是挑拨我和秦地郭文通之间的关系啊!”

张攸之对此,狠是赞同。“主公说的是,现在秦地郭文通有四郡,虽比不得主公您平定东西益州,也算是成了气候,您以蜀地之主的名义来打龙剑,这是很自然的道路,他或许还能忍得住。”

“一旦您获得秦王的王爵,就有着合法对秦川的统治权,郭文通岂不畏惧您打下龙剑再打关中?”

“因此在这龙剑攻打时,只怕秦地郭文通就会坐不住而掺合进来,这对您的大业平定怕是会有所防碍。”

王弘毅点点头,算是同意了张攸之的椎断。

“魏越打的主意就是这样,此举,无疑是想搅浑天下之水,使天下众镇为了名号立起纠纷和厮杀,顿时魏越外部压力为之一空,获得整顿消化的时间和机命……果然是好算计。”

“其次就是引着孤去攻打关中,这就是阳谋了。”

“若孤接下,就可使孤与郭文通之间矛盾激化,两雄相战,血战不休,说不定还有着坐等渣翁的想法。”

王弘毅说到这里,冷冷一笑:“如果孤不接,就说明孤的心意在荆州,这就可以刺探出来,必会传闻荆州,使孤难以轻取。”

冷笑了下,王弘毅却下了决心。

这王爵不想要,本来就自立,何必又加上一重枷锁呢?

徒使气数不纯。

当下令着:“这王爵我不收,这关中地图却要留下,让使者回去吧!”

“诺!”张攸之磕头说着,心中佩服无比。

其实以蜀州的情况,称王也是可以,只是却太过显眼了。

之前自称蜀国公,就引得天下注目,幸亏魏越称吴王,吸引了火力,现在再接受秦王,就更低调不得,凭空添加了障碍。

当然此一时彼一时,若是再取一个大州,王弘毅不称王,他也会劝进了。

张攸之就要退出,王弘毅又止之:“慢,先不要明着拒绝,拖几天再说。”

“臣领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