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易鼎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情分(上)

易鼎 第一百四十七章 情分(上)

作者:荆柯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1:59 来源:笔趣阁

“这场雨可来的不是时候!”听到樊流海之言,薛远的脸上显露出了一丝苦笑:“眼见着要完成迁移事,却遇到这雨天,怕是路上又要有一番波折了。”

樊流海安慰的说着:“只有几千户百姓没有迁移过去,雨未必下的有多大,只需小心些,不会出现变故,再说,我这里可以多派些护卫和物资。”

“但愿如此。”薛远望着噼啪而下的雨说,说着。

成都府城,宋涵府中。

一间书房内,端坐着两个中年人,这两个中年人都是容貌不俗身材高大,其中一人,留有美髯长须,另一人是短短的黑须,正是宋涵宋恒兄弟二人。

男子向以长须为美,宋涵本就保养得当,又容姿不凡,这两年来在成都府城过的甚是如意,丝毫不显老态。

宋恒年纪较兄长小上几岁,不喜长须,留着短须,梳理的甚是干净利索。

宋恒和兄长宋涵一样,年纪已过四十,但本就是大族出身的贵族,除去多年前受过的奔波焦虑,这些年来,同样是生活如意,不仅自己的几个儿女还算孝顺,宋家的一些后辈更是很有出息,比对着那些渐渐没落的世家,他是极为满意现在现状。

“大哥,子烨先前的举动,可是你授意?这一队物资,可着实是大手笔。”此时的宋恒正低声向宋涵询问着。

宋家家大业大,光是成都府城的产业,现在已经遍地开花,不用说蜀地其他地方了。

在蜀地,宋家是其他世家无法比拟的存在,即便宋家再如何低调,也改变不了蜀地数一数二豪门的事实。

这样一份家业,宋恒纵然也在管理着,可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因此当他知道宋家商队送了物资给张玉温后,心里便是一跳。

向来这笼络人心,便是主君大忌,宋恒生怕自家子侄做了错事。

宋恒与虞良博交情不错,自然清楚,虞良博为何会如此受王弘毅信任,有时,即便是父子夫妻之间,该有的保身之举,亦是不能少。

更何况只是姻亲。

正因为如此,宋恒这才跑到大哥的书房,向他询问此事。

“子烨那件事,为兄也是刚刚得知,不过你不必有所担忧,他是打着国公名号送的物资,事先也与国公提过此事……实是想不到,此子现在也知道与国公缓和关系了,本以为要好生教训他一番,他方知道这其中利害。”宋涵说到这里,轻叹一声:“虽然这件事有些卤莽,也有些隐患,但是不算太破格,能表明心意就可以。”

“既是如此,那不必担忧了。”宋恒松了口气。

“只希望此子能一直如此,宋家之所以能有今日,是借的国公势,若无国公庇佑,失去了情分,再富可敌国不过是一夜的工夫。”

宋涵的话,让兄弟二人想到了前段时日消失的世家,不再言语。

宋涵站起来,隔着窗台望着外边,喃喃说:“雨大了,里面还有着雪珠,看这样子,冬天第一场雪怕是要来了……”

“大哥,现在蜀中统一,开垦荒地,派下粮食,这冬天不会过的很难,到了明年,获得二场丰收,就更是安居乐业了。”

两人在这里感叹雨水,却是说中了,外面雨渐渐变成雪,这场雪一直下了数日。

蜀内的百姓很是高兴。

数年来的平静生活,并没有让他们忘记曾经的动荡。

蜀国公平定了龙剑,蜀中大一统,再没有比这些百姓更高兴了,能拥有一个平静祥和生活,就是他们所愿。

蜀地百姓享受着这难得的和平冬天,蜀地统一,带来的将是太平和收获,乱七八糟的藩镇赋税减少了一半,田地增长了一倍,也没有大兵掠杀了,家家户户都是喜气洋洋,对于这个冬日,都有了一丝期待。

半月后,薛远和张玉温终于将十万百姓从龙剑四郡迁移过来。

这一善举,使得龙剑地区土地得以宽裕,又使得蜀内得以开发,可算是利国利民之事。

成都府,王宫,秘书阁之内。

王弘毅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面前的案几上,摆着的是记录着迁移之事的账目,以及几份密报。

虞良博、张攸之此刻就坐在王弘毅的下首。

官员在远处忙碌着,因为距离远,不提高声音,这些人是听不清的里面的话。

“这么说,十万百姓,迁移到蜀内,事情办的很是顺利?”看着面前的密报,王弘毅暗暗点头。

薛远这次没有辜负他的信任,将此事办的甚好,张玉温作为副手,同样功不可没。

想平安的将这十万百姓迁移到蜀内,又岂是容易事?

虽是善事,一个处理不当,就极可能引起民变。

龙剑虽然土地贫乏,可对于世代居住在那里的百姓来说,那里是他们的故乡,是他们的家。

即便家再不好又有多少人愿意背井离乡,离开生活了几代人的地方,去一个完全陌生之地?

哪怕只隔了几百里。

这本就是一件不容易完成的任务,可薛远张玉温二人将这件事情办的很是妥当,王弘毅对此很是满意。

这时,有内侍从外面步入,一直来到王弘毅面前,回禀:“主上,薛大人和张大人已到了,正在外面侯着,是否唤他们入内?”

王弘毅说着:“请他们入内。”

侍应声,退了出去。

不一会,在内侍的带领下,两个官员,从外面走进秘书阁。

“臣薛远(张玉温),见过主公!”薛远和张玉温一前一后,在王弘毅面前拜倒行礼。

“两位请起。”王弘毅微笑着说:“这几个月,二位辛苦了。”

“臣愧不敢当。”薛远张玉温几乎是同时说着。

王弘毅今天心情很好,看着二人的目光,更是柔和许多。

“十万百姓能安然进入蜀内,这非是易事,你二人此次办成此事,功劳不小。你二人先将这几个月的事,与孤汇报一番,虽然之前已知道结果,可从你二人口中听到的,定然比那上报生动。来人,给两位大人上茶,赐座!”

薛远和张玉温连忙再次拜倒,谢恩。

虽是坐下来,却直着腰,向着王弘毅回禀半年来的所见所闻。

王弘毅听的很是认真,一边听,一边点头。

说起来,薛远和张玉温倒还真是合作默契,二人虽是文臣,一个善于处理琐事,一个擅长统率大局,二人恰好互补,办起事情来,往往事半功倍。

两人性情和善,很是细心,有着耐心,这次又额外细致,终于把事情办了下来,这样看来,自己当初将他们二人凑成搭档,是做了件对事。

王弘毅感慨的暗想着,打量着两人,很是欣慰的看见着薛远顶上的本命气,已经变成了淡黄色。

“薛远,张玉温,你二人此次做的甚好,孤很欣慰。”王弘毅在二人讲罢后,开口说着:“薛远,你本是六品,被降至七品,可有委屈?”

薛远闻听此言,忙从座位上起身,跪倒在地,说:“主公,薛远之前做事不当,辜负主公信任,主公能再给薛远一次机会,薛远已是十分感激,又岂会感到委屈?主公待薛远如何,薛远一刻也不敢忘。”

“你能这样想,孤很高兴,这次看到你与张玉温办好差事,更感欣慰。”说到这里,王弘毅又看向了一旁的张玉温。

“这是你初次外出做事,办的很好,没有给秘书阁丢了脸面,连虞大人和张大人,都时常夸赞于你。”

“臣谢过主公的看重,谢过两位大人的栽培。”张玉温同样起身,说着。

王弘毅看着下面二人,没有再说话,而是审视了片刻。

再次开口时,已是严肃起来:“薛远,张玉温,听封!”

薛远和张玉温不敢抬头,跪在地上等候王弘毅的下文。

只听王弘毅说:“薛远、张玉温,办事得当,薛远官复原职,张玉温官升一级。”

“臣薛远(张玉温),谢过主公。”听到各升一级,薛远和张玉温心中俱是欢喜,连忙谢恩。

二人起身后,王弘毅又恢复了一脸微笑。

“孤看你二人这次办事得当,索性再委派你们一起去做件事,如何?”

“良博,将那份文书,交给他们看看。”说着,示意一旁的虞良博取过文书,递给二人。

“臣遵命。”虞良博知道王弘毅现下很是看重眼前的二人,否则也不会将这事交给这二人去做,听到吩咐,他忙将手里的文书,递交给二人。

薛远和张玉温轮番看着上面的内容,他们看的差不多了,王弘毅方再次开口。

“你们也看过了,孤欲在全蜀推广神仙方的国策,看你二人合适人选,你二人可愿去做此事?”

薛远和张玉温自是大喜,神仙方是大秘密,能推行就可增产,这不但是效益,也是大有官望的事。

推广此项,并非一朝一夕可完成,是这数年的任务,不过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既是如此,他们又有何不愿接?

并且两人合作的颇为默契,这事如果办下来,功劳情分都有了。

“臣自当全力办妥此事。”薛远回答的说着,张玉温同样表态。

王弘毅微笑,推行神仙方(土制化肥),是益国益民的事,获得民望和功德不计其数,王弘毅把这事交给薛远,就是希望通过这事,本命一路上涨,日后能封侯拜相。

这心思不可说,赏赐了他们一些金银布匹,放他们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