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天雷霆为我臂助

朱门风流 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天雷霆为我臂助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0:35 来源:笔趣阁

民怕官,这是中华大地上自古到今流传的大道理,当官的对这一点无不是沾沾自喜。然而,那些官员却少有记得官逼民反,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而山东虽说是孔子之乡,但也素来多悍民,于是盛传一句俗话——不怕天,不怕地,就怕光脚汉子要造逆。

等闲来说,造反乃是一件技术活,振臂一呼的领头羊无非是有野心的聪明人,左右追随的心腹则大多是想出头没能出头的,多半也有些小聪明,至于冲杀在前享福在后的则大多是乱哄哄没脑子的真正赤脚汉。然而,要聚集一群赤脚汉做大事,那却是不太容易。

就好比眼下人群中虽说一下子闹腾了起来,但却只是松松散散地围了一个大圈。毕竟,官府的威权根深蒂固,而且那位青州府同知小张大人,在民间的名声也是相当不错。

“各位口口声声狗官,本官是侵吞过你们一田一粟,还是滥用官府威权错断过人命?”

这时候,张越心中那股邪火终于盖过了那种险些丢了性命的后怕,以及面对不可测情形下的惊讶。他冷笑着缓缓踱步上前,目光在最前头那几个人脸上扫了一扫:“本官来这里是为着给你们劝个调停,你们不领好心却还丢出来一把镰刀,这究竟是谁没理?”

两个里老都是头花白五十出头的老汉,此时急得直跳脚。这好好的争水渠,忽然把官府的官员给围了起来,这不是要命的勾当么?听到张越这样一番话,他们更是老脸通红,其中一个就怒喝了起来。

“都干什么,散开散开,什么干干净净的佛国,你们想给自己家里惹祸事么?刚刚丢镰刀的是谁,赶紧站出来出。否则休怪我不客气!”

虽说那老头儿暴跳如雷高声嚷嚷,但人群中却没一个人站出来,只是彼此东张西望议论纷纷,不多时那喧哗声就渐渐提高了。一旁的张越细细一听,眉头顿时拧成了一个大疙瘩——众目睽睽之下。那帮人竟是相互指责,一时间难以分辨是谁挑的头。

情知此事有异,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决定先把这勾当撇在一边。环视了四周一眼又开口说道:“如今老天不开眼十几天不曾下雨,你们为着一条水渠大打出手,原本也是为了活路,可以体谅。男子汉大丈夫,为了妻儿老小能够活命。抡起拳头家伙干架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你们要想想,今年有了水保住了你们辛辛苦苦种地庄稼,明年呢。后年呢?你们眼下把性命撂在这儿,家里人怎么办。嗯?”

“民间有一句老话,叫做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既然这是二十年前修的水渠,那这二十年都过来了。眼下算不得头等大旱,就要这样你死我活?本官刚刚沿着水渠一路过来。中间看到无数淤塞不通的地方,你们有力气在这儿争强斗狠血流满地,把这条渠好好疏通一下,这进水量少说也得多上一半,岂不是勉强能熬过这一关?看看你们这条渠,旱灾的时候不顶用,水灾的时候必定是倒灌,我可有说错?”

两位里老没想到张越只字不提刚刚遇袭地事,反而是就事论事说起了这条水渠,渐渐面上就有些赧颜,更多的却是沉痛。两村为了这条水渠已经不是第一年争斗了,前几年那场大旱比眼下更胜十倍,为了这条水渠,小河庄和高山屯打杀的抵命的硬是搭进去七条人命,如今还有几个种地乃是一把好手地汉子下在监里。可是,之前几场械斗已经让两边厮打得红了眼睛,谁还顾得上水渠本身的利害以及能用几年?

这时候,倒是周围的人群中传来了一声嘟囔,却不是刚刚那些个煽风点火的声音:“官府徭役太多,去年还征了劳役去修会通河,哪有空顾得上这渠?”

张越深知不能在徭役这个问题上缠夹不清,又重重哼了一声:“去年征了劳役,那前年呢,大前年呢?这条渠可是用了二十年!既然有力气械斗,怎么就没力气修水渠!清淤沟渠不但能保水源,而且这淤泥比寻常粪肥更有效用,岂不是一举两得?过几年这条渠要是真的完全淤塞堵住了,你们又该怎么办,难道就丢下这些地荒了?”

一席话终于说得四周一片寂静。小河庄和高山屯都是从山西迁过来地,如今这些地耗费了二十几年的心血方才垦成了熟地,谁肯任由这些都荒了?因为穷,两村之中别说读书人,就连识字的也没几个,就是里老也不懂得什么大道理,怎经得起张越这番话?就连几个死死攥着锄头农具等站在最前头的年轻人也有些迷茫,情不自禁地松开了手中地东西。

“按照大明律,你们差点伤了朝廷命官,往大里说便是抄家灭族,往小处说坐牢和板子都少不了。念在你们都是为了田里的庄稼一时犯糊涂,眼下马上就是农忙地时候,今日本官就当没有这回事!但有一条,这水渠疏通刻不容缓!将心比心,难道自家有了活路,看着人家饿死就很好受?抬头三尺有神明,老天爷是否下雨是老天爷的事,自个是否努力巴结是自个地事!做好了自己的本分,雷霆雨露自然会一并来!”

一听张越说不追究今日之事,两位里老全都松了一口大气。他们正想要附和着先敷衍过今天这一遭,谁知就在张越话音刚落时,虚空之中忽然劈响了一个炸雷,紧跟着雷声隆隆闪电不断。张越情不自禁眯起眼睛抬起了头,却见不知什么时候,好些天没见云彩地天上阴沉沉的,仿佛正酝酿着一场春雨。

这时候,即便是刚刚镇定如他,心中也着实翻滚着一种莫名地情绪——这简直是冥冥之中有天意,正是一场让人始料不及的及时雨!这一声有如天助的春雷,简直比什么王霸之气都管用,不枉他连抬头三尺有神明都给搬出来了。

谁都没想到竟然会迎来这样一场雨,面对天地之威,两位刚刚还针尖对麦芒恨不得撕碎了对方的里老全都在雨丝中跪了下来。张开双手对着老天不知道嚷嚷了什么。眼看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跪了,四周那些中年人青年人也纷纷趴在了地上磕头,丝毫顾不得那大雨浸湿了衣裳打湿了头。不少人看着背手伫立在雨中的张越,竟是生出了一丝敬畏。

这位小张大人一说什么雷霆雨露,结果就真的下雨了。真是神奇!

无数雨点子从那乌云中砸落了下来,须臾天地间便是一片白线。北方地春雨不像南方的春雨那样如丝如雾缠缠绵绵下个没完,恰是干脆利索。一刻钟急促细密的雨点子之后,那雨就只剩下星星点点。但起初的那一阵已经将人身上打得透湿。

没带雨具的张越也是从头到脚浇了个湿透,好在这时节不算冷,他打熬得好筋骨,也不在乎这点不方便,雨一停少不得对两个乡老又是一通训诫。想到他这个同知分管地事情中原本就有一项水利。他又向那两个里老询问先前这条渠如何修的。

“这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咱们都是刚刚从山西迁过来,好容易垦出荒地却不是水灾就是旱灾,正好有一个外来汉子懂挖渠引水。咱们两个村收留了他,他便带着大家苦干几个月修了这条水渠。自打那以后这条渠两个村都是一起共用。前些年还好,这些年水越来越不够用了。唉!”

张越刚刚沿着这条渠一路过来的时候,就现水渠竟然是从原本地势较低地巨洋水取水到两家村子。巨洋水上甚至还造了堤堰,只是已经破旧得不成了样子。一听说这竟不是官府修建。而是民间自建,他不禁又追问那外来汉子如今在何处,谁知那里老竟是讷讷难言。

高山屯的鹰钩鼻里老却是看不惯小河庄那位里老的遮遮掩掩,直截了当反驳道:“呸,你们小河庄的人还敢说!原说好了你们村子收留人家,谁知道人家上山摔断了腿,你们村里那几户人家干脆低价夺了人家的田产,把人赶出了村子去!要不是咱们高山屯收留,刘师傅险些就要被逼死了!大人,那位刘师傅如今正住在咱们高山屯地那座石山脚下。”

这位鹰钩鼻里老看见张越皱眉头,老冤家苦脸,一时心头大畅,又殷勤地说道:“大人您身上衣裳都湿透了,这边有人看着,如今闹不起来。您不如到小民家里去换一身干爽的衣服,小民让家里那口子替您烘干,然后去寻刘师傅说话,可好?”

张越此时也觉得湿衣服贴在身上难受,遂笑着一口答应。当下那鹰钩鼻里老大喜,示威似的瞪了老仇家一眼,趾高气昂地在前头给张越带路。

这位高山屯的鹰钩鼻里老姓张,家中四个儿子两个女儿,本身识几个字,再加上年纪大辈分大,因此方才被推举为里老。此时站在家门口那一溜扎得严严实实地篱笆前,他满脸堆笑地亲自推开了院门,朝着里头一个正在喂鸡的少女喝道:“喜儿,快叫你奶奶去熬姜汤,大人要在咱家歇歇!还有,去看看左邻右舍有人没有,让他们帮忙把刘师傅抬过来!”

那少女大约十五六岁光景,身上穿着花布衫子,一听到来客,立刻好奇地扭过头来,见张越几人全都是如同落汤鸡似地狼狈不堪,她不禁扑哧一笑,答应一声便先进了屋子,旋即又转了出来。走过来行了礼,她还大胆地在张越脸上瞧了好一会,那眼神裸火辣辣的,旋即方才一溜烟跑了。

瞧见小孙女这模样,张里老不禁眼珠子一转,见张越恍若未觉一般四下里望着这乡间民舍,他赶紧打消了心里头那一茬不切实际地念头。

ps:推荐骷髅新书《界王》,书号1346431,嗯,喜爱热血流的同学不可错过,想当初我很喜欢机动风暴地……另外求几张月票,虽然这个月很无地自容的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