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二百四十三章 无心建大功

朱门风流 第二百四十三章 无心建大功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0:35 来源:笔趣阁

青州乃是上古《禹贡》九州之一,周礼中也有“正东曰青州”的提法,时过境迁,虽说如今青州仍是一座大城,但比起济南府便稍有不如。而对于在南京北京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小五来说,却处处都是新鲜事,处处都是新鲜人,再加上她如今心里头还满腹委屈,老觉得做什么都不得劲,故而干脆成日里在外头闲逛。杜绾知道她古灵精怪有些本事,也听之任之。

“看看这胭脂水粉,三淘五澄最是匀净,大姑娘小媳妇必备圣品!”

“新鲜瓜果新鲜瓜果,若有不甜不要钱!”

“陈三家的膏药,甭管外伤内伤,一贴下去保您好咧!”

“翠湖记的新鲜羊肉,父老乡亲们尽管来尝尝!”

这沿府院街一条路都是各式各样的摊贩店铺,乃是青州府头一等热闹去处,小五穿着白银色纱衫子,素绢裙子,头上半点珠翠不用,只是扎着三小髻,看上去只像寻常的小家碧玉,却是一个个摊子店铺漫无目的闲逛。这一路上有好些想占便宜的,但她比泥鳅还滑溜,哪里会让这些人沾身?

从尾逛到头,她身上挤出了一身大汗,脸上也微微有些红。此时,站在一处卖手串的摊子跟前,她忍不住抚摸着手腕上的那一串香木念珠,一下子又想起了死去的道衍和尚,眼泪珠子一下子就簌簌落了下来。那摊主好好做着生意,忽然看见一个俏生生的少女站在摊子前这般梨花带雨的样子,登时头痛万分。直到这位小姑奶奶哭够了走了才如释重负。

哭过一次之后,接下来小五看什么都没了兴致。漫不经心四处乱走了一上午,眼看日上三竿。她方才随便找了家馆子,坐下要了一碗面。因她长得俏丽,甫一落座就有好些人望过来,还有人在那里嗡嗡嗡地说着闲话。

这时候,旁边一张桌子上地三个食客忽地议论起了乐安那桩大案子。又一个个数落着如今府衙县衙的那些官员。小五起初还心不在焉,待听到人家还说起张越,她不禁来了兴致,连忙竖起耳朵仔仔细细听着。

“自打汉王到了山东,这日子就没消停过!他先是在咱们青州抢了十几家大户,之后又是遇刺。如今又是有人劫囚,唉,幸好他改封到了乐安。否则咱们青州地百姓就完了。”

“最近的盐价落了两成,听说是咱们地知府大人和小张大人一起上的书。上两个月,乐安寿光两个盐场的盐就多产了一倍。话说回来。那私下里卖的盐也便宜了好些……”

“如今期限只剩下三天了。也不知道官府那儿究竟有章程没有。要那些大人们都是一棍子被这件事给扫下去。那就全完了。以后这善政更找不到人去实施。知府大人也是地。这当口偏叫小张大人去抚民。那些乡下地儿地人就算再消停。破不了案子还是白搭!”

“你懂什么。官府那是怕泥腿子全都一哄而上闹出大事情来。你没听那些进城地庄户提起么。小张大人神着呢。到哪儿哪儿就下雨。那竟是比雷公还神奇!你看过雷公断案子?雷公那就是该在地头乡间劈死那些没良心没天理地混

听到这最后一句。小五忍不住噗哧笑了一声。那三个正在说话地汉子见她这一笑。登时喜出望外。全道是自己逗乐了佳人。于是更卖弄起了自己地见识。小五笑盈盈地听他们说了一大通。一碗面足足吃了半个时辰。末了才丢下几个铜子出了门。

她前脚刚刚跨出门槛。一个尖头汉子就追了出来。殷勤地笑道:“看姑娘地模样大约不是本地人。不若我给姑娘做个向导如何?这青州城里哪家客栈哪处房子便宜我都知道……”

斜睨了一眼。见这汉子穿得一身褐色布衫。一双老鼠眼睛灵动得紧。曾经流落市井地小五在那腰间胸前一扫。立时猜到了其人所干地营生。却不点破。笑吟吟地说要去府衙看看。那汉子听说是去府衙便有些犹豫。可瞧见小五一个单身女子。他立刻死缠烂打说送一程。小五也懒得理这块贴上来地牛皮糖。索性听凭他跟着。等路过都司街地时候。她忽然看见前头过去地一个背影有些熟悉。忙追了上去。

“姑娘。那是都司衙门。可不是府衙!”

小五根本不理会背后地嚷嚷,一个箭步就拐进了都司街,见前头那个青衫人影径直进了都司衙门,她心中愈疑惑,三两步赶上前去,又向那大门中张望。

门口守着两个军汉,其中一个斜睨了小五一眼便喝道:“小丫头,这都司衙门里头也是你能窥视的?赶紧走,否则小心抓你坐大牢!”

眼珠子一转,小五哪肯就这么离开,连忙故作无知地问道:“两位官爷,请问刚刚进去地那位是谁?我瞧着似乎像是我家亲戚。”

“亲戚?你有那么体面的亲戚?”左边一个干瘦地军汉在小五身上扫了一眼,见不过是寻常小门小户女子的打扮,遂哈哈大笑道,“那位连咱们刘都帅都是客客气气,怎么会是你的亲戚?小丫头怕不是想富贵想疯了,赶紧走吧,这儿没你要找的人!”

小五若有所思地伫立片刻,仔仔细细回忆着自己刚刚看到的那个背影,想想着实没可能。思来想去不得要领,她在都司衙门门口又转了两圈,这才回到街口。现起头跟着自己的猥琐汉子仍在那儿张望,她就笑嘻嘻地努努嘴道:“我现在去知府衙门,你还送不送?”

那猥琐汉子乃是本地的混混,诨名叫做铁公鸡。最擅长的便是坑蒙拐骗外乡人,刚刚一路上现小五精明得很。他就有些打退堂鼓,但一想到今儿个早上新入手了一个乡下地雏儿。加上这个就能凑成一对卖个好价钱,他腰里还揣着药和匕,不怕小丫头耍花招,他不禁咬咬牙道:“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既然我都说过了,自然要送姑娘到地头。”

这青州府颇大,条条大路四通八达,铁公鸡这一路上想方设法绕圈子,然而,小五这里走走那里逛逛。到最后竟是他被带得晕头转向。要不是那一口软糯的南方口音却做不得假,他几乎怀疑那根本不是外乡人。等到一大圈转下来,他竟是现自己来到了府衙后门地春水街。趁着小五在那后门口晃悠。他看准一个摊贩就去买了大碗豆腐脑来,又悄悄在里头下了药。

走近前正要上去搭话时。他忽然看到后衙出来一个铁塔般的汉子,四处晃悠地小五径直就上去说话。仿佛很是熟识一般。此时此刻,纵使他再迟钝。也知道这回是打了眼找错了人,连忙转身就走,可没跑出几步,他却吃一人抓住了衣领。

“小五姑娘,你说这人是个拐子?”

“没错,这人这一路上拼命套我的话,得知我是单身到青州来就大献殷勤,他这豆腐脑里头肯定有名堂!还有,他腰里鼓鼓囊囊,我刚刚故意撞了一下却现不是铜子银子,应该不是什么好东西。这胸前藏着个硬家伙,多半是凶器。胡七哥,你可得把人送去府衙前头好好审一审,打上几十板子让这家伙好好吃些苦头,他肯定就全都招了!”

那铁公鸡哪里能料到小五居然能一眼看穿自己揣要紧家伙的地方,顿时大惊失色。见胡七点点头便拖着他进了府衙后门,他终于知道此次算是栽了。他在衙门案底极厚,哪里敢羊入虎口,想起早上入手那个雏儿曾经说过的话,忙嚷嚷道:“官爷开恩,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这位姑娘,并不是故意地!小的有要紧事禀告官爷,官爷只要报上去必定有功,还请放了小的,小的上有八十岁老母……”

听到有功二字,胡七顿时停下了步子,而小五亦是用狐疑的目光盯着面前这人。那铁公鸡见已经是在府衙里头的夹道上,自己仍被人一手提着后领动弹不得,使劲吞了一口唾沫便小声解释道:“官爷,官府正在查乐安地案子,小的听人说过他们藏匿的一个巢**,只要官爷放过我……”

话没说完,胡七便一个抖手放了他地领子,紧跟着却又一把抓住了他前胸的衣裳,沉声问道:“此话当真?要是你敢有半句假话,老子就把你送到刑房活剥了你!”

感到胸前巨大地手劲,那铁公鸡骇得魂不附体,忽然之间有些后悔。正打算满口说些大话蒙混过关,却不料旁边的小五忽然插了一句话:“你一个小角色,怎么会知道这样地大消息?胡七哥,这种人不见棺材不落泪,你得好好用刑逼问,一定得问准消息打哪儿来的,否则就得吃他瞒骗了过去!”

铁公鸡此时连肠子都悔青了,心中暗骂自己招惹这个小丫头简直是寻死。他本还抱着人家是虚言恐吓地侥幸心理,可等到胡七径直把他拖到了府衙的监牢,对一个满脸横肉的差役吩咐了一声,又看到那差役拿起一副夹棍扔在了地上,他那仅有的一丝侥幸也全都没了。

“官爷饶命,小的只是早上拐了一个庄户人家的丫头,她说有要紧事要报给小张大人,说是知道谁作了乐安的案子!小的当初以为她胡说八道,就没当真!”见胡七满脸不信,那差役拿着夹棍逼了上来,他更是吓得魂飞魄散,一嗓子就嚷嚷道,“那个丫头说自己叫喜儿,曾经见过小张大人!”

一听这话,胡七顿时悚然一惊,一把揪住那铁公鸡的头就逼问了几句,待问清楚藏人的地点和其他细节,他立刻吩咐那差役看好这个家伙,疾步就奔了出去。见小五还在监牢门口张头探脑,他便上去在她的肩膀上重重拍了一巴掌。

“丫头干得好,这回你是帮大忙了!我这就去禀告大人!”

ps:昨天烧到三十八度多,迫近三十九度,一整天头痛得快要炸开,最后几乎都是在床上躺着,几乎一个字没写,这还是早上刚刚写出来的。唉,六月才过一次烧,谁知道八月又来了……

本月最后一天了,求月票。这个月是自作孽不可活,不知道能突破七百票不,对手指……这段剧情就要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