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二百六十四章 立场

朱门风流 第二百六十四章 立场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0:35 来源:笔趣阁

于大明来说,最大的敌人自然是蒙元,因此,开平、)同、兴和、万全等邻近蒙元的州府素来屯扎了大批边军,负责镇守的无不是战功赫赫的公侯伯。张辅永乐八年二征交趾归来时,曾经在宣府万全练兵一年督运北征,如今重临故地,自然也没有什么不习惯。

张辅自燕师起兵靖难时便从父亲张玉征战,之后在第一批论功行赏的功臣中便获封信安伯。彼时封伯共十四人,那时候他年方二十八岁,在所有功臣中位列第十九,伯爵中位列第四。然而,永乐三年他进封新城侯,永乐六年,他又因征交趾大获全胜而册封英国公,一举登上人臣极致。相形之下,当初那些伯爵大多仍是伯爵,几乎不曾晋升。

此时在宣府城墙上眺望远方,他只觉耳边回响起了铁蹄声号角声厮杀声刀剑声,竟是对扑面而来的阵阵大风恍若未觉。身后的兴安伯徐亨乃是靖难功臣兴安伯徐祥的孙子,承袭爵位之后北征备边多年,对年长五岁的张辅素来敬仰,此时便上前笑道:“英国公,听说夫人如今身怀六甲,等你此次练兵归去,指不定就要添一个大胖小子了!”

先头王夫人的家书已经送来过,张辅心中本就高兴,只他素来严肃,不肯在下属同僚面前忘形,当下便笑说:“我在子嗣上头素来艰难,夫人也年纪大了,倒没有想到这时候能够再有喜讯。对了,如今瓦剌和阿鲁台虽说都已经臣服,但瓦剌恭顺,阿鲁台却包藏祸心,兼之此人打不过就逃,两次大军征讨都让他逃出生天,不可不防。”

听张辅说着说着就把话题转到了正事上头,徐亨立刻换上了正色,将宣府大同等地兵备情况一一道来。为了防备蒙元,宣府附近驻扎有宣府三卫、万全左卫、万全右卫、怀安卫、怀来卫,屯田军户总计两万五千人,战时都是骁勇善战的精兵。大同更是驻扎有整整八卫军户,人数达到四万人。可以说,这些边兵就是大明屡次北征的基础所在。

如今的明军仍然是一支天下雄军,再加上备边的功臣往往是经历过靖难之役和数次北征南讨的名将,因此练兵和用兵都极用心。徐亨陪同张辅在宣府三卫的练兵场上视察了一圈,又升帐召见了卫所的上下将领,检视了武库中的兵器,直到日落时分方才回到城中的府邸。

张辅乃是奉圣命前来督促练兵,徐亨便让出了行辕主屋。因既是从军,无论张辅和徐亨都不曾带女眷,一应起居便是行辕中原有那些丫头伺候。她们都是迎来送往多任镇守总兵和钦使的老油子,个个都是乖觉谨慎。

傍晚张辅回到行辕正房之后,就有两个丫头送上饮食,旋即便一声不吭地垂手低头侍立一旁。他出身世家,素来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再加上如今乃是练兵,他更是下令饮食以简朴为主,每餐一肉一菜一汤,一顿饭不过盏茶功夫便结束了。

用完晚饭,他原打算找徐亨参详一下明日的行止,此时却有家将进来,双手呈上一封书信,道是成国公朱勇从南京送来。他接过拆开一看,眉头顿时紧锁,攥着那封信沉默了一会,便径直出门去了书房。到书房中,吩咐随行的心腹小厮取来炭盆将这封信连同封套一起烧成了灰烬,他这才来到墙上挂的那幅地图前,望着上头几个用朱红御笔圈出来的地方出神。

虽然出门在外,但英国公府每隔三日便有信送来,此外南京的成国公朱勇和其他各处交好的功臣也常常有书信捎来,因此张辅对于天下事即便谈不上廖若指掌,却也知之甚深。张越受召回京,杜下锦衣卫狱,乃至于皇帝犹豫不决难下决断,如此种种他都在第一时间知晓,但并没有十分在意。然而,成国公朱勇今天送来的这封信却让他颇为忧心。

太子朱高炽的病有所好转,但皇太孙朱瞻基竟是在一次外出时从马上摔了下来!尽管朱勇说并无大碍,也已经处死了犯错的太监和随从,太医更是精心诊治,可这世上谁知道有多少万一?而且从这次练兵来看,保不准皇帝不服老,在迁都之后又会生出北征的打算。

“老爷。夫人打荣管家来了。”

听到书房外头传来了这么一个声音。张辅顿时眉头大皱。旋即沉声吩咐道:“让他进来。”

北京到宣府算不上太远。但荣善这一路上换马不换人。只用了两天两夜便赶到这儿。此时自然是风尘仆仆满面黄沙。跨进书房之后。感到两扇大门在身后关上。他方才疾步上前。恭恭敬敬地跪下双手撑地俯行礼。

“你这一路上

苦了。起来吧。我早就说过。你腰腿不好。不要老。你也是地。如今也不见得有什么急事。赶到之后先去换一身衣服用过饮食之后再来见我也来得及。看你连嘴都干裂得不成样子。究竟是什么事。夫人偏得让你这么紧巴巴地赶过来?”

荣善这才屈一腿慢慢站起身来。因笑道:“小地好几个月不曾看到老爷。这礼数自然不可偏废。此次地事情派别人过来不好说。信上也说不明白。因此夫人才让小地捎带口信过来。小地多谢老爷体恤。其实小地在马背上已经用过了干粮和饮水。不打紧。”

他说着却舔了舔干裂得痛的嘴唇,这才挺直了腰说:“攸二老爷如今回来了,已经就任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虽说不如在外头那样军权在握,但若是再熬两年,若再有军功极有可能得封爵位。只这次攸二老爷回来还带了一个侍妾,据说是国公沐大人做的媒,是摆夷土司之女,又有了身孕,闹得武安侯胡同那边的张府颇有些不安宁。”

沐晟?张辅对此颇有些讶异,征交趾时他和沐晟搭档过好几次,深知这位国公并不是多事的性子,更不用说当这种牵红线的月老了。想到摆夷乃是云贵一带的地头蛇,势力颇为庞大,他不禁更奇怪张攸怎会和一个摆夷土司之女有瓜葛。思来想去,他忖度这事情是人家的家事,并不打紧,索性就暂时搁下了。

“这事情夫人只是嘱咐小的对老爷提一提,要紧的是另外一桩。越少爷如今已经回来了,皇上召见过一回,竟是要越少爷回青州去处斩那些个白莲教教匪。据朝堂上的消息,这一回至少得杀数百人。夫人一向对越少爷颇为喜爱,知道老爷也一向看重他,所以让小的向老爷问一声,这事情避无可避,是否要给越少爷什么提点?”

“另外,二老爷如今也从南京搬到北京来了,常常赴赵王府的饮宴,听说还有些银钱上的往来。三老爷之前那趟差事办砸了,已经有好些天闭门不出,前几天三夫人来探望夫人的时候,还请夫人代为向老爷恳求恳求,说是要给瑾哥儿谋一个出身。”

面对这些杂七杂八的情形,张辅不由得头昏脑胀。两个嫡亲弟弟的事情他如今是懒得管也不耐烦管,当下便吩咐荣善带话回去,让王夫人任凭那两家如何,尽管撂开手去,以防千辛万苦仍然落不得好。而对于张越的事情,他却沉吟了许久。

“带话给越哥儿,就说是我的意思,尽管放手按照圣旨去做。别看那些文官常常叫嚣什么仁义治天下,对于这种事情却素来忌惮得紧,他哪怕是杀得再多,也无损他的名声。他不管怎么说都是张家人,这种事情该杀伐决断,不要怕杀人,需得记着自己的立场。至于民间说什么无关紧要,毕竟为官一任重要的是治理压服百姓,让百姓敬爱固然是好的,但让百姓畏惧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你告诉夫人,让她见见几个世家通好的女眷,设法让京营派出些人跟着他去青州,如果那些白莲教逆党有报复之举,恰好可以一网打尽!”

张辅每说一句,荣善便点点头,到最后脸上露出了极其心悦诚服的表情。他却是谨慎仔细的人,又将张辅的所有吩咐一一复述了一遍,确定并无差池方才告退。临到门口时,他却听到背后又传来张辅的声音,忙转过身去。

“你这一路奔波辛苦,歇息一晚上再赶回去。你年纪不小了,别把自己当作当初随我征交趾那时候,我和夫人以后还有的是用你的去处。另外,让夫人好好休养,家务事尽管交给惜玉去管,那丫头是她看着长大的,总比别人靠得住。婶娘的病也让人随时去探望探望,不要失了礼数。还有……”

想起南京成国公朱勇送来的那封信,张辅最后便添了一句:“若夫人身子好能进宫,请她对王贵妃提一提。如今迁都在即,应早日将皇太子和皇太孙接到北京来。”

荣善听着前头那番话,心里还暖烘烘的,临到最后却是心头咯噔一下。他跟随张辅多年,这大风大浪也见得多了,略一琢磨就能听懂张辅这话是什么意思。自家英国公府原本和汉王交好,如今是真的要渐渐偏向东宫么?

ps:呃,喜欢看肆无忌惮的同学,不如去看看我的武唐攻略吧,那本我写的时候就肆无忌惮,除了开头有点雷,其他的俺自己还是很喜欢的,尤其是武后和小李这对母子,哇咔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