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二百九十二章 迎娶

朱门风流 第二百九十二章 迎娶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0:35 来源:笔趣阁

\朱门风流第二百九十二章迎娶

说民间有的是贪图聘礼嫁女儿的人家。但若是大户人|这送来的定礼越是丰厚。陪嫁的妆也越是的花心思。杜桢当初和妻女一别十余载。如今唯一的女儿嫁给了唯一的学生。即便是一向冷脸如他。此时也想尽心尽力。无奈他诗书文章|然精通。在人情世故上却难以指望。反而常常添乱。到最后裘氏不的不好言好语将丈夫劝走。

张家送来了三十二抬定礼。杜家这妆按理就的丰厚一倍。至少也六十四抬。自从沈度沈兄弟和杨登门之后。不少接到喜帖子的同僚也纷纷派了家中女眷上门送礼添箱。虽说多少不过是一份心意。终究也凑了不少精致的东西。然而。最解眉之急的却还是浙东老家找上门的那几个亲戚。他们不但送来了整套上等花梨木家具。此外还有漆器幔帐被褥门帘衣料尺头。竟是包办了将近一半的嫁妆。

虽说这都是急需之物。但杜桢和裘氏都不喜欢无端欠人情。原本怎么也不肯收。然而。那几个亲戚都是打躬作揖百般求恳。有的说这都是家乡父老的一片心意。有的说当初不懂事占了杜家田产一直心怀愧疚。总而言之理由五花八门。到最后裘氏只好收下。

只是想到当初自己升布政使的时候也没见这么多亲戚。此次却来如此及时。即使睿智如杜桢。心中也不禁颇感迷惑。

那一套家具显然不是一两天就能赶出来的。莫非是这些人早早预备下的?

到了催妆的那一日。张家由张张起哥俩带头。又找了两个熟识的勋贵子弟。而万世节和夏吉最好热闹。这时节也装饰一新自告奋勇。再加上房陵孙翰。恰是凑足了浩浩荡荡八个人。一路杀到杜家。笑呵呵地送上了四个催妆盒子。里头不外乎是惯例的面食和肉食。其中少不的年糕和羊肉两样。

接了催妆盒子。杜家大会亲朋之后便开始。沿途又引来了无数看热闹的人。小孩子更是跟在那些抬东西的壮汉后头撒欢奔跑。

等这浩浩荡荡的送妆队伍到了张府前头的一条巷子。却是张赳早就带着大批家人等在这儿迎妆。一路护送将这六十四抬嫁妆送到了张家前院。又一字摆开。

杜桢裘氏就这么一个女儿。妆自然是倾其所有。陪嫁中头两样就是裘氏到北京之后置办的那个田庄。此外还有城中一座三进院子。于是最前头那栏杆桌上少不的摆上了一块瓦片和六块彩纸土坯。紧跟着就是二十抬木器。其中既有从浙东送来的。也有裘氏自己预备的。从大梳妆台到硬木雕花多宝格。从圈椅到八仙桌。林林总总应有尽有。这之后就是器具摆设妆品被褥四季衣物鞋袜等等。俱是极其丰盛。

因妆乃是女方门面。都要揭开来供宾客瞧看观赏。所以外头杜家的一个下人一样样报名。张家的几个管事便揭开那些什盒盖子。当掀开那最后四盒金银饰的盖子时。纵使是见惯了好东西的宾客们也不禁吃了一惊。

金玲珑簪子金压袖金累丝嵌宝掩鬓镶珍珠金累丝宝。四样各两副金饰之外。便是珍珠箍白玉镯子之类的珠玉饰。式样虽说有老有新。终究是齐齐整整。就连特意前院帮忙的几个管家媳妇也挑不出半点寒酸来。俱是在那儿暗自点头。

虽说明日才是正经迎亲。但按照规矩。今日张家就摆开了喜筵接待各方亲朋。此时在前院凑热闹看女方妆的人很不少。对于杜家竟能置办这样的嫁妆。知根知底的人无不在私底下悄悄议论。声音也渐渐提高了起来。个个都是兴致高昂。

“没见识。这还看不明白?那几盒金银饰里头有不少是宫里的样式!”

也不知道是谁嘟囔了一声。这么一个说法很快传遍了整个院子。于是。那些噪的声音立刻嘎然而止。有的溜回喜棚继续去用喜筵。有的则是在原地惊疑不定地打量众多东西。这其中。向来入值宿卫出入宫中的张和张自然能分辨出这话是真假。瞅着那亮闪闪的东西。兄弟俩找了借口匆匆告辞。到外头却是上了同一辆马车。

直到那妆让亲友们看够了。张家下人方才一样样地把东西往新院中送。张越让人打赏了送妆的杜家下人。自己也忍不住盯着那满院子的东西出神。刚刚别人的嘀咕声他也听了。心头却在思量东西的来处。但是。他更在意的却是杜家陪嫁的房产地产。对于原本就不过是殷实的杜家来说。一口气陪嫁这许多。他实在不的不操心岳父岳母日子如何过。

杜家的妆让原本有些担心的孙氏大喜过望。因此到了亲迎娶亲的日子她一大早起床。竟是亲自带着丫头把张

起来。催着梳洗更衣。眼看他穿上了一身簇新的雨过潞绸袍子。又目送他出屋去前头接待各处来客。她方才拿帕子轻轻抹了抹眼睛。

一旁的珍珠连忙拉了拉孙氏的袖子:“太太。大喜的日子。您别让人看见了。”

“我那是高兴。”孙氏仍是望着|已经没了人影的院子门口。那脸上说不出是悲是喜。“盼星星盼月亮。一日日地苦熬着。总算是盼到了他出仕。又盼到了他成亲。如今我只望他平平安安。好好给我和他爹争一口气。能和媳妇早日生一个大胖小子……”

见孙氏说着又哽咽了起来。珍珠药连忙上前相劝。好容易把人劝住了。两人少不的拉着主人到屋子里重新梳洗补妆。灵犀三人适才都不好上前。这时候打水的打水。取妆盒的取妆盒。待到孙氏这情绪恢复了过来。众人又笑呵呵地说起了晚间拜堂成亲的事。

虽则英国公张辅远在宣府练兵。王夫人身怀六甲行动不便。但武将功臣们有的瞧着英国公的情面。有的看在姻亲关系。有的则是琢磨着张家小子似乎深的圣恩。倒是来了不少。除了几个和汉王交情极深的不曾登门道贺之外。其余的宾客竟是将张家正堂瑞庆堂挤了个严严实实。因这些几乎都是长辈。整整一上午。张越都是在认人头行礼陪笑说话。饶是他记性再好。这一回也是头昏眼花没记住几个人。

按照古礼。迎亲轿都在黄昏以后。因子日乃是卜所的的黄道吉日。又正值角木蛟值日。取的是嫁娶婚姻多贵子的说法。黄道吉时便定在酉时三刻。由于张无法赶回。|午拜祢庙就由张攸引导祭拜。拜完之后看过时辰。张越自是向礼堂中的大媒安远侯柳升敦请迎娶。当下少不的又是一通拈香叩拜之类的古礼。待到换上礼袍的张越上马时。却已经是出了一身汗。

虽然如今娶亲崇尚节俭。但品官功臣之家自是免不了奢侈。路上两旁原本就挤满了好些看热闹的人。这一路吹吹打打又引来了一些路人驻足观看。让张越很是体验了一把千目所视的滋味。总算是杜家只有杜一女。别无兄弟姊妹。这门口的关卡撒了喜钱红包还算好过。然而。看到昔日素来安静冷清的地方一下子搭起了喜棚高朋满座。他仍是有些不习惯。

女方主婚人由沈担当。因此张越在寝户前先拜了主婚。旋即方才来到正堂。见杜桢和裘氏都是一身服端坐于上。他在原地伫立片刻。旋即方才上前深深下拜三叩。起身之后。他就瞧见杜桢的面上布满了少见的笑容。显然是极其欣慰。裘氏更不必说。

行礼之后。他便退到了门外等候。不多时。他就听到身后传来了一阵细碎的声音。即使不能回头。他也道必是丫头簇拥了杜前来拜别。当看到那一抹身影从旁边擦过的候。他忍不住抬头望了一眼。却只来及看见那一袭施绣云霞练鹊文霞。

须臾。他就听到里间传来了杜桢那熟悉的声音。只是此时此刻。那一向丝毫不变的声线仿佛有些颤动。清晰传达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激动:“往女家。以顺为正。无忘肃恭。”

此话之后。便是裘氏略有些哽咽的声音:“必恭必戒。毋违舅姑之命。”

“谨遵父母之命。”

尽管这都是些礼制上熟的不能再熟的话。但这会儿清清楚楚地听别人说了一遍。张越仍不免心情激荡。结果还是安远侯柳升出了正堂时轻轻推了他一把。他方才想起此时已经礼毕。喜轿应该离门了。当出了大门。他又瞧着戴了红盖头的杜上轿。直到那轿帘在自己的面前轻轻放下。方才在几个随从的催促下翻身上马。一挥马鞭疾驰而去。看的后头送亲的女方亲朋好一阵笑。

年纪最大的沈度便站在那儿拈须叹道:“这新郎官还真是的。若不是规矩上头定了他先的回家在门口等着迎新娘进去。说不定他会跟着一路走!”

几个远道而来的亲戚看着杜家门前被堵了小半条巷子。里头那高朋满座品官如云的场面。此时此刻全都感到这一趟跑的值的。礼没白送——虽说他们背地里被逼无奈跑了这一趟。曾经没少暗自咒骂过。

谁能想到应该早就前程尽毁的杜桢。现如今竟是这样风风光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