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三百一十五章 皇太孙的善意和支持

朱门风流 第三百一十五章 皇太孙的善意和支持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0:35 来源:笔趣阁

连几日,6丰都借口在船上的时候染上了风寒闭门不t则是雷厉风行察看了南京城三处粮仓,又封存了所有账册。尽管粮仓大使副使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官,但如此一番折腾动静却不小。有些百姓就在背地里议论纷纷,都道是钦差大人要立威拿人做法,而知道其中猫腻的人则是暗地嗤之以鼻。

封账盘查?就算累得人仰马翻,那也决计查不出什么底细来,这完全是瞎折腾!

而那位引起了不小的骚动,被好些不以为然的文官称之为得意便猖狂的正主儿,这天却带着周百龄房陵以及十几个京营军士沿西长安街赶往皇宫。由于天冷,这条道又是直通皇城,因此路上行人不多,他便自然而然加快了马,谁知道就在拐过前头街角时,他忽然看到迎面亦是风驰电掣行来了一大帮人,个个衣衫鲜明,瞧着像是勋贵子弟。

眼见大街宽阔,张越便索性往右边让了让,谁知道对方竟是不闪不避有意直冲过来。这时候,周百龄见势不妙,连忙一骑排众而出在了前头,紧跟着又是一连声的叱喝令。须臾之间,十几骑人齐刷刷地往左疾驰而出,恰是和那一行擦肩而过。这时候,张越方才恼怒地回望了过去,却见那一帮人竟是在不多远处勒住了马,旋即调转马头围了上来。

为的青年头戴赤金束冠,身上穿着大红纻丝:“富阳侯说笑了,这西长安街既然没有标明不许骑马,我纵马疾驰和胆子又有什么相关?我此行是赶往皇宫是有要事禀告太子殿下和太孙殿下,不知富阳侯有什么指教?”

“啧啧,那些文官都说你是得意便猖狂,果然是一点不假!”

李茂芳面色一沉,旋即用马鞭指着张越冷笑道:“别以为得了皇上宠信便可以为所欲为,你尽管闹腾,把南京城折腾得翻天覆地也不关我的事。我只提醒你,别到头来办砸了差事辜负了皇上信任,以后要想再耀武扬威就难了!还有房陵,我能让你下去一回,也能有第二回!”

撂下这一番示威似地言语之后。他就挥鞭在马股上重重击了一记。旋即双腿一夹马腹。犹如利剑一般疾驰了出去。其他公子哥哄笑了一阵之后。便纷纷转身跟上。那人影须臾就消失在了街角处。马蹄声亦渐渐远去。

张越根本懒得和这种人计较。扭头看了一眼房陵。见他双目圆瞪满脸憋得通红。周百龄和其他随行军士倒是个个面色如常。便低声劝导说:“他不过自恃公主之子。又是侯爵。见你东山再起。一时之间气不过跑来示威罢了。和这种人一般计较无疑是自降身份。皇上提拔你固然是一时兴起。但也有考较地意思。千万别因为一时之气浪费了大好局面。”

说完这番话。见一旁地周百龄正若有所思地盯着自己看。他就颔笑道:“刚刚多亏周大人见机得快。这才避免了一场大冲突。时候不早了。咱们赶紧进宫吧。”

尽管被朱棣誉为智识过人。堪为他日太平天子。但朱瞻基并不像朱元璋朱棣那样勤勉。即便代父亲朱高炽处理监国事务。大多数时候他都是把事情交给杨士奇等人办理。自己不过是在送上来地奏疏上用朱笔批上可。仅此而已。即便如此。这也占据了他很大一部分时间。再加上如今已经是冬季。他最喜爱地蟋蟀一只只都是病恹恹地。眼看都要熬不过去了。

“太孙殿下。小张大人求见。”

朱瞻基正拿着竹签子逗弄陶罐中那只一动不动地蟋蟀。听到后头这声音顿时极其不耐烦。直截了当地斥道:“今日地事情不是都办完了么?谁都不见……等等。你是说张越来了?”

他霍地站起身来,见黄太监躬身毕恭毕敬站着,这才没好气地丢下了手中的竹签,指着桌上那只陶罐对旁边一个小太监吩咐道:“大将军已经死了,拿去后花园好好埋了。”

等到那小太监捧着陶罐轻手轻脚地退下,他这才蹙起眉头喃喃自语了起来:

的性子一向稳重,不会无缘无故来见我,更何况是这?得满城风雨。他在山东和杜宜山一搭一档谋定而后动,莫非前两天都是做给人看的?若是如此,他今日来见……唔,这一回我倒是可以单独见见。”

他一下子忘记了自己刚才还为了一只蟋蟀痛心疾,神情陡然一正,旋即便吩咐道:“我在武英殿见他。”

自古以来,鲜有立皇太子之后又立皇太孙的,单单从这一条就能看出朱对朱瞻基的偏爱。为防有人借着攀附皇太孙的机会为异日求富贵,朱棣在为朱瞻基择选老师和侍读等一众官员的时候极其仔细,所有老师都是品行经过严格审查的饱学鸿儒,所有侍读都是谨慎稳重少年老成,于是,在严格的礼法教导下,朱瞻基闲来无聊时也只能去斗蟋蟀取乐。

堂堂皇太孙,平日里除了太监竟是找不到能说话的人!

因此,跨进武英殿的时候看见那个熟悉的人影,朱瞻基不禁露出了微笑,当下就摆手屏退了殿内的一众太监。等闲杂人等都退下了,心领神会的黄太监便亲自到了大殿外头守着,以防有不长眼睛的人误闯进去听到什么有的没的。

对于朱瞻基的这番举动,张越自是心中欣喜,知道这位皇太孙已经是猜到了自己的来意。他正要上前参见时,朱瞻基却笑着冲他摆了摆手:“成天看人跪来跪去,我都厌烦了。这儿没有外人,不用那么多礼。先说正事再说别的,让我听听你又有什么新主意。”

“皇太孙殿下,此次臣奉皇上旨意下江南,自然不是为了那些粮仓。如今人人都知道我正在查帐,自然就不会想到别的。封存的那些账册少说也得清查两个月,所以趁此机会,我预备和6公公直奔松江府,然后再去宁波府。松江府宁波府靠海,历来便是走私猖獗的地方,明里去必定查不到什么,但若是暗地里查,也应该能了解一个大体数目情况。再过两个月就是正旦,宁波市舶司的朝贡使应当不少,而且先前就有争贡事,此次也正好看看端倪。”

尽管想到张越肯定有什么古怪点子,但一听这话,朱瞻基还是愣了一愣,随即方才面色凝重地问道:“松江府和宁波府素来有倭寇出没,有些是正经倭寇,但更多的乃是当年那些逆党的旧部。你若是带着五百京营军士随行护卫也就罢了,若是轻车简从,难保不会遇到什么凶险。张越,你办事情经心是好的,但随随便便置自己于险地则不妥。”

他摆摆手示意张越不要反驳,旋即又郑重其事地说:“虽说我不可随便出宫,但也能听到一些风声。太祖皇帝定下了片板不许下海的禁令,可一个利字还是让不少人利令智昏,再加上朝贡使带来的海外珍品,因此偷偷下海走私的不单单是百姓,兴许还有朝中勋贵。这回皇爷爷有意开海禁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毕竟,要正经抽税,更多了别家下海,必定分薄了自家利润,所以有人对你很是赞赏,也有人对你恨之入骨。”

倘若说最初那些话不过是关心,那眼下这番话的要紧处就极其关键了。

对于朱瞻基的这番好意,张越怎能不领情,谢过之后却解释道:“皇太孙既然说了松江府和宁波府利益关系盘根错节,那大张旗鼓下去就更查不到什么。臣此行并不是要缉查那些走私的人,而是先把局面理顺,只有那些愚顽之辈方才需要动杀手。尽管五百京营兵驻扎京师,但我却奉有旨意,可调动一众备倭卫所的精兵。再者,我还会挑一些人沿路随行,您听我说……”

外头的黄太监听到朱瞻基刚刚那一席话,心里不禁有些惊诧。他打从朱瞻基出生开始便一直伺候,从最低的杂役一直到成为现在的心腹,对于这位皇太孙的脾气知之甚深。这么多年来,朱瞻基善意待人的次数仿佛屈指可数——自然,也没几个人当得起他的支持。

看到来来往往的太监有好些偷偷往武英殿中瞧,他不禁在心底嗤之以鼻。这宫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乱七八糟的眼线,只怕今儿个朱瞻基单独见张越的事情转瞬间就会传入不少人耳中。就在这时候,他忽然看到自己手下的心腹小太监杨喜一溜烟奔了上来,却是一番耳语。

“公公,咱们柔仪殿出事了!两个伺候皇太孙殿下的老宫女忽然暴毙!”

ps:再次推荐正在三江封推中的那本《上品寒士》,这几天仔仔细细读了一遍,那种魏晋风骨确实很不错,唯一的遗憾是主角那名字实在是瀑布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