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心思忙

朱门风流 第一百三十九章 心思忙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1:25 来源:笔趣阁

下着绵绵春雨的夜晚很容易让人忆起烟雨江南。在这春雨之中,有人已经疲惫地呼呼大睡,也有人正在床上辗转难眠思量心事,更有人在**缠绵后紧紧相拥。

灯台上点着一支蜡烛,微黄的火苗正上上下下轻轻跳动着,映照着梅花式雕漆几上的那只邢窑白瓷花瓶愈剔透。靠墙的描金螺钿雕花大床上,青幔帐子已经垂落于地,内中隐约可见两个人影,还能听到窃窃私语声。

“操办完哥儿的婚事就该轮着起哥儿,之后便是咱们家越儿。我听说老太太已经给二姑娘张罗婚事,可咱们家越儿的婚事究竟怎么个打算,老太太说还要听英国公和夫人的意思。今儿个夫人也和我提过,说是她和晴丫头看中了好些……这齐大非偶,咱们家越儿若是能真的平步青云也罢,可若是真的配公侯家的千金或是什么高门头,我只怕……”

“放心,晴丫头自从嫁到保定侯府便一直管家,如今是一等一的精细人,看人的时候也并不是选家世,哥儿未过门的媳妇便是性情品格都好。嫂子就更不用说了,她二十年的当家主妇当下来,这眼力终究是不差的。我如今担心的倒不是这些,而是……唉!”

孙氏被丈夫这深深一声叹息闹得心里毛,忙一个翻身半撑着身子问道:“这北京虽好,可我初来乍到毕竟是人生地不熟,休说什么权贵人家,就是亲戚那一头我也认不全。你若是有什么担心的千万别瞒着我,咱们可就只有越儿一个儿子!”

“看你急的!”张倬苦笑着将妻子揽入怀中,这才叹了一口气,“嫂子和晴丫头看的几户人家都是好的,尤其是孟家那位四姑娘和杜家小姐。一边毕竟知根知底,又有晴丫头看过,越儿自己也见过两回,印象大约不错;另一边是他授业恩师的女儿。这有其父必有其女,大约也是落落大方的闺秀。只是杜大人如今高升去了山东,很多事情都没个准,至于孟家……”

“保定侯家又有什么不妥?晴丫头将来可不就是保定侯夫人?”

“保定侯那边自然是没什么,但孟家那位四姑娘的父亲孟贤却是常山中护卫指挥。常山护卫是赵王的护卫,那彪悍在北地也是有名的。汉王如今被赶到了山东乐安州。这赵王早年也曾经……天家事务从来就是最难测地,怕只怕孟家会搅和那趟浑水。”

孙氏虽不懂朝廷大事,但早年的靖难之役她还是经历过的,那时候朝廷大军和朱棣的靖难军在北方打了一次又一次硬仗,如今想起来也让人心惊肉跳。想到皇太子素来便不是身体康健的主儿,再想到一早就立了皇太孙,若是一个不好,竟是极有可能又是靖难时那般格局。她的脸唰地一下白了,两只手忍不住紧紧抓住了丈夫的双肩。

“既然不是非孟家不可。不若那一头就推了?”

“好了好了,我不过是随口一说,看你急得这般模样!”张倬此时倒有些后悔说起这些。连忙岔开话题道,“再过些时日咱们就要搬了,那院子我曾经去看过,虽不如英国公府,毕竟昔日也是朱门甲第,比咱们家在开封城那座老宅更大更宽敞。我挑中了里头一处清静的院子,你有空了不妨带着丫头去看看,虽有公中添置东西,但细巧摆设总得自己来。”

虽然还想问问儿子地婚事。但丈夫既然摆出一副胸有成竹地模样。孙氏也就安了心。说起以后地住处。她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如今大嫂和二嫂还不曾挑。老太太才来也没去看过。你先选了。是不是不太恭敬?”

“放心。那里头东西南北有四个敞亮地院子。老太太和大嫂二嫂地地方我都让高泉看过。她们那儿应当不会有异议。毕竟。咱们那个院子略小一些。却胜在清静。离着老太太那儿也稍远一些。你看过之后就明白了。”

张倬却知道妻子谨小慎微地习惯因何而来。心中便有几分歉然。斟酌片刻便又说道:“今儿个在贡院门口。有人好心借了两把伞给咱们。是一位贵气凛然地公子。我瞧着不认识。看越儿地模样应当是见过地。我估摸着不是安阳王就是皇太孙。总之。皇上如今任人用事往往随心所欲。所以越儿这一科大约能中。至于我已经决定了。若是今科不中。今后便不再考。”

“这是为何?”

“越儿资质在我之上。机缘更是在我之上。若是今次得天之幸一起考中也就罢了。若是不能。我便要又耽误三年。哪怕是之后侥幸考中。这父亲品秩若在儿子之下自然是不妥。我才干平平。若是不得升迁。岂不是要连累他一辈子?我只恨自己没早些想明白。若是早想通了这理儿。我倒是宁愿今科不考。以后也不考……”

第二天一大清早。张越起床洗漱后去父母房中请安时。却现张倬和孙氏精神头都有些不济。眼圈更是隐隐黑。他满心以为他们久别重逢缠绵了一晚上。面上便**了几分笑意。却并不知道这下半夜张倬完全没睡好。孙氏更是失眠了。

一家人旋即又去顾氏处请早安,之后又去见了张辅和王夫人,回到自己房里已经过了大半个时辰。此时有管事媳妇送来了早饭,一家人自是一起用了。

用过早饭,张越便想起如今会试已毕,殿试少说还有半个多月,这榜单还不曾出来,温书却也无用。他在贡院中憋了好些天,之前又有小半个月不曾出门,想到杜桢已经在他会试期间去了山东,他便打算往杜府走一趟。张倬对此自无异议,孙氏心中也乐意,只是犹自不放心,嘱咐了一大通才放了他走。

到了南院马厩,张越刚看着连生连虎从中牵出马来,却听见有人唤着三弟,扭头就瞧见张也带着随从过来。兄弟俩昨日没来得及说上几句话,这会儿碰见。他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张就笑呵呵地走过来,一如从前那般抱住他地肩膀使劲拍了拍。这一拍之下他才骇然觉,这长兄此趟从金乡卫归来,气力愈见涨,那臂膀犹如铁箍。那手犹如铁掌。

嬉闹了一会,他便笑问张可是去拜访未来的大舅子,却不想张面色一黯,旋即摇了摇头道:“婚事既然已经是定下了,这会儿我上门去也不好。之前倭寇大举来袭,虽说咱们将其击溃,但卫所却死了好些军士。虽大多都是军户,但其中有一个总旗在我刚到金乡卫时常常照应提点我的。他临死前还有一口气的时候托我送些东西到他家里,说是他那母亲带了妹子改嫁。如今那妹子在北京,算是民户。今日有空,我便准备上门一趟。”

心感张重情重义。张越又询问张那一头住在何处,得知就是离清水胡同很近的泗水街,他便说正好顺道,索性便充了张的向导。这一路上,张说着金乡卫抗倭时的惨烈,忍不住连连叹息,提起倭寇打不过就跑,金乡卫却没法用海船追击时,他更是咬牙切齿。

张越听者有心。此时免不了心想,倭国之前已经和大明交恶,如今大明航海达,这海船扬威西洋之外,何不设法也到东洋去逞逞威风?要说这倭寇本来就是打东边过来,骚扰的又是大明沿海,这借口简直是天经地义再完美不过了。

“海门卫、松门卫、盘石卫、金乡卫……但凡浙东和福建沿海,这倭寇是打都打不完,因为谁都不知道他的小船是打哪儿登6。这次倭寇攻陷松门卫。皇上杀了浙江按察司佥事……要我说,我们金乡卫这一年多来杀地倭寇少说也有数百人,可毕竟是治标不治本。我现在才知道,空有一身武力在战场上着实无用,毕竟这出拳也得你打得到人才行。”

张越对张的说法极其赞同,更惊异的是这一年多来,自己这位初时还极其莽撞的大哥如今尽显沉稳。两人因着说话,这一路上自然走得慢,约摸大半个时辰才来到了泗水街。

清水胡同那边住着清贵的翰林院都察院等台阁官员。而隔开三条大街的泗水街却本来就是贫民聚居地地方。

街两侧清一色是绝对谈不上体面的房子。那一色低矮的房檐。那斑驳掉漆地院门,只有路中央十几个追逐嬉戏的孩子还能给这里带来一丝活泼的生气。而这些身穿旧衣裳的孩子一看到张越等人就哄然散开。倒是几个屋檐上抱着手没事干的闲汉眼睛一亮望了过来。

张越一看见这地方的光景就知道找人不是件容易事,坐在马上四处一打量,他便用马鞭指着一个瘦小地汉子道:“你过来,我有话问你!”

那个被点名的瘦小汉子毫不犹豫地一溜小跑上前来,毕恭毕敬地把腰弯成了大虾米:“公子可是要找人?这泗水街上的人家,小地都是一清二楚,只要……”

他这一个要字才落地,眼角余光就瞥见马上那位公子轻轻一弹指,一道银光倏地朝自己抛过来。他敏捷地纵身一跃将那银光纳入手中,见是一个银角子登时大喜,那脸上布满了谀笑,信誓旦旦地说:“公子爷您要找谁?那怕是把这泗水街给翻过来,小地也一定帮您找到人!”

看到这情形,周遭另几个动作慢的顿时捶胸顿足。可看见内中有好些人腰佩刀剑,人们知道占不得便宜,方才打消了某些不切实际地心思。既然找到了向导,张越瞅着张身边几个五大三粗的健壮家将,知道接下来的事情自不用他再操心,笑呵呵吩咐了一声,又和张打了个招呼,他便带着自己的人往杜家方向去了。

ps:最近脾气不好老是给大家添麻烦,真是不好意思。看到书评区那么热闹,大伙都在安慰我,实在是感激不尽。码字不就是为了求个认同么,有反对总比没反对的好,谢谢大家的批评指正。月票眼看就要破千了,俺非常高兴,非常兴奋,非常……以下省略一千字,总之也请大家继续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