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四百零一章 福星,灾星

朱门风流 第四百零一章 福星,灾星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0:35 来源:笔趣阁

州临大运河,京师往南京的驿道必得经过此处,原本大城,如今北京成为京师,北上旅人行商众多,此地自然更是日渐繁华。然而,因今年这段日子的天气异常寒冷,运河封冻驿道积雪,因此有不少往来客商和上京赶考的举子都被堵在了这里。然而,对于德州上下的一群官员来说,住在运河行宫之中的那一拨人方才是最最要紧的。

一连数日,从知州到同知判官,一大群往日高高在上的官员几乎把德州上下的名医都给搜罗了一个遍,一股脑儿全都送到了行宫,可结果却是皇太孙依旧高烧不退。于是,从德州赶往旁边各府州县请大夫告急求援的快马络绎不绝,所有人都不敢去想皇太孙在德州地盘上出事情的后果,从上往下的官员就是睡觉也睡不好。这天一早,一夜无眠的德州知州大人顶着两个黑眼圈出了门正预备赶往行宫,一个差役却上前报了一个说不上是好是坏的消息。

“大人,皇上打京师派人过来接皇太孙入京。

那位大人领的都是御前亲军,已经到行宫了。”

尽管这会儿形容憔悴,但这位知州大人仍是第一时间清醒了过来,顿时生出了一肚子火气:“混账,这么大的事情你就该早些击鼓呈报的!要是上头怪罪,少不了你们的限棍!”

永乐皇帝朱棣当初镇守北平无拘无束惯了,即使成了天子也不愿意垂拱而治,登基之后除了北征就是北巡,于是66续续沿运河建造了数座规模不小地行宫。德州这座行宫乃是山东境内的唯一一座,自然是历年修缮,这次终于又派上了用场。一干德州官员匆匆忙忙赶到了这里,看到那一帮身穿红祅满是彪悍之气的侍卫亲军,连忙心中忐忑地上前通报。

等了许久,方才有一个太监出来传话:“太子妃正在见张大人,各位大人请在直房等吧。”

这些人在直房中枯坐苦等的时候,张越则是正在行宫西边的暖芳阁。由于驿道上不好走,他便听了周百龄的意思,找了个好向导绕了一条远路过来,路上湿滑外加雪大,竟是整整走了三天。此时见他地却并不是皇太子朱高炽,而是太子妃张氏隔着帘子接见。

听完了张越关于京师之乱的陈述,蹙紧了眉头的张氏沉吟了良久,这才说道:“天气寒冷水路6路都不畅通,没想到竟有逆党借着这个机会生事!张卿这一路辛苦了,只是皇太孙的病不能鞍马劳顿,太子殿下生性畏寒,也有些受不住,恐怕路上暂时走不得。如今还要请你派人回京师奏报父皇……”

话还没说完,就只听外头一个声音高声报道:“回禀太子妃,皇太孙殿下的高烧退了!”

这一声顿时让张氏喜出望外。竟是带着一个宫人从帘子后头走了出来。见张越亦是喜形于色。她思量片刻就说道:“既是皇上派了你来。你也随我过去看看。皇太孙若是醒了。看到你来一高兴。兴许病也好得更快些。”

张越正满心惦记着朱瞻基地病。听见这一声连忙本能地躬身说:“多谢太子妃!”

听张越一嗓子竟是冒出了一个谢字。张氏不禁莞尔。心道果然还是少年心性。当即颔示意张越跟上。到了外间。张越就现此时雪仍然极大。大约是路途不远。外头并未备车舆。几个年轻太监举着红油绢金凤头伞盖等候在那里。看着那大片大片地雪花。他忍不住想到了这一路过来时甚至看到过冻琈。正感慨地时候。面前却忽然递来了一把红油绢伞。

“张大人。这是太子妃殿下给您地。”

虽这一路穿蓑衣戴斗笠。张越内里还服用了先前那件紫貂皮大氅。但一番奔波下来所有衣服上已经都是泥泞不堪。适才入见之前。还是张氏特别吩咐太监给他换了一件鹤氅。又在暖阁中坐了一刻钟。等他冻僵地身子暖和了方才接见。此时此刻。他称谢后接过伞撑起。心中不禁觉着这位太子妃心细如。

一行人踩着厚厚地积雪前行。等到了暖殿。几乎肩上身上都白了一大片。张越解下鹤氅交给一个小太监。又弯腰除下了靴子外头那一层雨套。然后才跟着张氏入内。一路到了最里头。当一个小太监打起那朱红绣牡丹门帘地时候。一股浓浓地药香就扑面而来。

屋子中除了靠墙的一张红漆描金架子床之外,其余陈设不过是衣架盆架高几桌椅等物,并不奢华。隔着床上那半边落下来的青幔帐,张越依稀能看见一个半坐着的人,看到张氏走上前去,他犹豫了一下,索性也跟上前去,在床尾处站住了。

张氏亲自将那半边帐子用帐钩挑起,这才在床沿上坐了下来。见朱瞻基已经醒得炯炯的,

出手去试了一试,待现果然已经退了烧,面上顿时变深了些。轻轻给儿子掖了掖被子,她便点头示意张越上来,又对跪在地上的黄润说:“起来吧。传话下去,昨天来瞧病的那个大夫果然是好医术,重赏。”

上前行礼起身之后,张越便站起身来往帐子中看去,见朱瞻基看到自己赫然是又惊又喜,他连忙笑着点了点头,旋即醒悟到这不太恭敬,连忙收起了笑容,很是肃然地站在那里。坐在床沿上地张氏又怎么会漏过张越的这神色变化,便回头对朱瞻基说:“你皇爷爷惦记你,所以特意让张卿带着御马监亲兵来接。他这一来你的高烧就退了,倒还真是福星。你如今且养病,每日我让他过来一趟,倘若你要有什么折子转呈你皇爷爷,找他代笔就是。”

朱瞻基这会儿脑袋还有些昏昏沉沉,可听到这样一条登时大喜。要知道,病了的这几天人人都是战战兢兢,父母尽管也有过来,但多半都是劝慰,黄太监虽忠心,可指望陪着说话却是妄想。因此,骤然之间从天而降这样一个伴当,他不由觉得这场病末了总算还好运。

“多谢母亲。”

没想到自己能以这样一个理由留下,张越自是颇感意外。之前听说张氏召见杜的情形,他还以为这位太子妃对自己颇有些不以为然,想不到竟仿佛不是这么一回事。因朱瞻基的病不过是刚刚好转,只坐了一会,张氏起身要走,他自然也只能跟着一起离去。

直到晌午,张越方才见到了皇太子朱高炽。这位肥头大耳的东宫储君和前一次一样,照旧是问得多说得少,只是对右顺门~问那一番情形问得极其仔细。情知这种事朱高炽以后也会知道所有细节,他也就解说得事无巨细,等到原原本本说清楚之后方才被放了回去。

见过了这三位顶顶要紧的人物,接下来张越总算是得了空闲用午饭,然而,一顿饭还没吃完,四天四夜没曾合眼的他就歪倒在炕上睡了过去。瞧见这情形,被张氏派来服侍的一个小太监便蹑手蹑脚抱了一床毯子来盖上,旋即便悄悄退了出去,谁知道刚刚出门便撞上了一个人。

“杨大人!”

“张元节还在里头?”

那小太监本能地点了点头,等杨士奇打起帘子进去,他这才醒悟到张越还是刚刚睡着。想起杨士奇乃是东宫三位都敬重地老臣,他也不好追上去拦阻,只好守在了门口,免得还有什么人贸贸然闯进去。

由于水6都不畅通,之前去京城的信使尚未回来,算来算去这些天张越竟是头一拨从北边过来的人,因此听说了种种传闻地杨士奇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过来问一问。此时从堂屋来到东屋,他正要说话,却现张越裹着毯子歪在炕上,一头靠着板壁睡得正香,不由得愣住了。想到刚刚见过的几个德州官员都说官道上仍然积雪极深,张越也不知道如何赶了过来,他心中若有所思,转身打算出去地时候,脚下却忽然绊倒了一个小凳子。

虽说疲累交加,但张越听到这咚地一声,顿时一个激灵惊醒过来。睁开眼睛觉是杨士奇,他连忙把那毯子撂到一边,又起身下炕:“原本打算好吃过午饭便去拜见杨大人的,结果竟是睡着了。杨大人刚来么?”

“见你睡着,我原本打算走地,谁知道还是惊醒了你。”杨士奇这才看见张越两眼血丝密布,心中也知道此时来得急了些,但仍是在炕上对面坐了下来,“这两天行宫之中颇有些谣言,虽说我禀奏太子殿下惩治了几个,可有道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效用并不算大,幸好你带着御马监亲兵赶到了。元节,京中究竟是怎么回事?”

尽管今天已经对太子妃张氏和皇太子朱高炽先后说了两遍,但事关重大,张越虽说哀叹自己成了传声筒,仍是不得不拣要紧的对杨士奇说了一遍。

好在这一位并没有像朱高炽那样盘问地习惯,得知一切之后便放下了心,遂起身告辞,嘱咐张越先好好睡一觉的同时又留下了一句话。

“你父亲原有机会调任顺天府,他却最终还是选择留在南京。好在留守的一是成国公朱勇,二是襄城伯李隆,不是你家的世家通好就是姻亲,你不用为他担心。至于那些求见你的德州官员我会一概挡驾,你好好歇一晚就是。你这灾星名声够碜人的,若是知道了京中事,他们全都得担心你你这一回会不会把德州官员也撸下十个八个。”

ps:开了个投票调查,俺想看看男女读比例,嘿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