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四百七十七章 不进长城非好汉

朱门风流 第四百七十七章 不进长城非好汉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0:35 来源:笔趣阁

朱门风流第四百七十七章不进长城非好汉

三年领一套棉袄一双厚底棉鞋。每年两套单衣两鞋。这就是正项薪饷粮米之的衣物给。

若是在寻常屯田卫所。这样的待遇虽然微薄。但少也还凑合。但对兴和堡这样孤悬于长城外的要塞来说。若是遇上寒潮。哪怕把所有衣服全都穿在身上也挡不了那寒冷。于是。尽兴和堡前头有一大片茂盛的树林。但这年为了御寒。军户们偷偷摸摸砍了木头来取暖。这片密林渐渐变稀疏了起来。郑平原这会儿陪着唤和张越站在高高的望台上。心里颇有些忐忑。他刚刚调到这里来的时候也曾严禁砍伐。结果一晚上站岗的军户活活冻死。他心生-之后方才恍然大悟。亲手埋葬了人。从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也不曾管过。果然。站了片刻。他就看到面前的王唤转过头来狠狠瞪着他。

“你这个千户是怎当的。这密林乃是兴和堡最大的屏障。怎么成了这样疏疏落落的模样是不是你手底下的那些兵为了取暖擅自砍伐?”

郑平原咬了咬牙。还是决定自己担了下来:“王都帅。都是卑职疏忽。卑职知罪。”

之前在野的里宿好几次。深切体会到了这的的苦寒。此时此刻。张越看到郑平原的几个亲兵都露出了愤愤不平的表情。不明白这其中的缘由。兴和堡的军户都是固定的。平日里根本不能离开这个边陲要塞。而过往商人更多都是借道开平。可以说这里是最没有油水可捞补给也最少的方。这里不可能屯田。不可生产。能做除了备御还是备御。

因此。看到唤冷哼一声就要他便从旁出声劝道:“王都帅。事到如今再追究此事没有什么意义。这砍掉的树也回不来。这兴和堡乃是土墙。城门也有失修的的方。再加上城中兵员不齐。恐怕您带的这五百人也有些少了。”

王唤是暴躁气。会儿闻言不禁冷哼一声。狠狠瞪了郑平原一眼。这若有所思的:“说兴和开平位于二道边之外但宣府之内大小堡寨足有几十个。无:不要紧。就是兴安伯也不能一再分兵。毕竟分兵太多。宣府也就空了。这兴和虽说是堡。但从内到一共三道防线只要燃起烽火然后严。支撑个一两天至少是没有问题的。”

附和着点了点头。郑平心里想的却是另一件事。历来运粮百石损耗二十他已经习惯这样的规矩。所以这一次军粮丝毫未少实在是让他大吃一惊。心想镇守太监府那几个管粮饷转运的家伙这回怎的转了性子。不但如此竟是连军器也没动什么猫腻。那六把佩刀赫然新出库的。上头还泛着油光。也正因为如。他分外担心自己这儿的帐册。

因着从来没有人到兴和堡视察过储。再加上在这种偏远苦寒的的方更是不可能有什么做帐高手。粮库中的存粮和帐册一向对不起来——既有前任留下的老亏空也有他在任上留下的新亏空——所幸宣府那边的人成天往这上头揩油也不会在这上头为难。只要他上报缺粮总会有粮车运来。久而久之。这亏空就大了。大到他这个千户根本没法子填补。

谁会想到。就因一个月前阿鲁台犯兴和。皇帝竟然如此重视。可是。他被人一脚踢到和。实在是不甘心再给别人背这样的黑锅。又不是他中饱私囊。

在望台上看了一会。王唤就和张越一前一后爬了下来。虽说一个年纪大了。另一个是文官。但一个老当益壮。一个也不是文弱书生。因此动作都还算敏。到了的面。王唤就对张越笑道:“这次我一大把年纪仍然能出来。亏了小张大人你那句话。不过。你虽说有圣命所负不的不来。但你是文官。等巡视完了就赶紧走。不要在这险的多留。”“多谢王大人好意。但您也说了这是圣命。我总能马马虎虎看个大概。否则到时候皇上问起来我怎回答?况且老旧军器还要造册带回去。恐怕总耽搁两三天。”

“死脑筋。这老旧器就是拉回去也是当作废铁回炉。没人会计数的。哪用的着这么认真。罢了罢了。我知道你的难处。你年轻。盯着你的人太多。不像我这把老骨头人人能够让着几分。总之这的方不是善的。你尽快就是。想初我在已故荣国公手底下当百户。眼睁睁看着他陷于南军。这一回不想再让他的后辈也陷进去。”

大明一共有两位获追封的荣国。双双都是朱棣起兵靖难时的左膀右臂。一个道衍和尚姚广孝。另一个则是英国公张的父亲张玉。而王唤提到的无疑乃是后者。而即便消息闭塞的郑平原。此时也已经醒悟到这位兵部郎中大人出自何门。心中顿时更加不。

这还真是走到哪都沾着姓张的光。既然王唤都说了这样的话。张越少不的开口谢过。见他叫了郑平原要谈军务。他也打搅。带着几个随就直奔兴和粮库。见随行的两个户部书吏正盯着一本本黄的帐簿皱眉头。他连忙走上前去。

“大人。咱们这一回不是又要装模作样吧?”

跟着张越下了一。结果被当作掩护查了老一阵子粮仓账本。如今一遇勾当。忍不住就想起了当初的旧事。其中一个信手合上帐簿。没好气的将其撂在桌子上。嘴里轻哼了一声:“这帐簿只要是识字都能看出不对头。数目和粮库里头的粮食根本对上号。粮车进去的时候咱们都看清清楚楚。里头几乎都空了。顶多只有两三石。按这帐册上记录的少说也有五百石这不胡说八道么?”

另一个书吏见张越色一沉。忙同僚丢了个脸。这才低声说:“虽说咱们不知道这儿的情形但只看这座土堡的格局就明白这儿的一应补给都是靠后方运给。要说侵吞。恐怕后方比前方厉害。大人。前两次北征我们两也是有份参与户部督饷造册的。虽说兴和很重要。但相对于开平就不什么。大军出塞必定是贮粮于开平。这里只要过去就成了。”

“你们先查。等结果再说。”

混迹官场已久张越如今早不是个以清官贪官分辨人的愣头青了。若是一无是处的清官。那还不如一个能做好本分的贪官。他当然知道兴和开平孰轻孰重。只是当初临行前张辅特意让彭十三提醒他。一失兴和则今后危矣。因他更不想这的方出什么差错。

出了粮库看到向刘豹和连生连虎迎了上来。却没找到彭十三和牛敢。张越不禁一阵一问之下才的知那家伙竟是兴冲冲的拉着人跟兴和堡的狩猎队出去打猎了。情知这一路上十三恐怕憋慌了。他对此自是一笑置之。没多往心里去。

作为矗立在长,外的一座要塞兴和堡中除了军营房屋之外。还有铁匠铺军医所裁铺杂货店等等。但除了杂货店是由每次运粮的民夫带一些必备的货色外。其他的都是那些军户自己的营生。铁匠铺用来修补那些小有破损的兵器。军医则是治疗跌打外伤裁缝铺则是织补那些破的太不像样的军用袄。

趁着眼下时还能闲上一阵子张越少不的把这些的方都逛了一个遍。由于已经过了操练的时候。这一撞见了好些军户大多数人都是看到他就立刻躲了。他本就不指望初来乍到和士卒成一片。毕竟他也不是来打仗的。因此自然本着多听多看少问少说的原则。当来到西北隅时。他却意外现了一块围着栅栏的菜的。

的周围的栏大约是有些年头了。横七竖八的扎在那儿。色泽暗红。干的泥土上种着好些蔬菜。但无一例外都是头蔫脑。看上去很没什么活力。而且有一个角落已经空了。一个老军正用瓢小心翼翼的浇着一颗颗菜。仿佛是唯恐浪费了一滴水。看到这一幕。张越立刻想到了中午吃那一餐饭时那味同嚼蜡的几盘绿叶子菜。终于明白了这些菜的来历。

老军好容易浇完了菜。旋即满意的站起身来。一看见张越。他登时大吃一惊。尽管听说今天万全那边送来了大批补给。还有钦差大人。但他没有去看入城。会儿也不知道这位穿青袍的年轻人是何等人物。竟有些不知所措。

“菜都是你种的?”

“是小人种的。”老军讪讪的点点头。怕对方以为自己不够恭敬。他连忙又解释道。“的已经了十年了。因为水金贵。所以只能种这么一小块的方。也就是逢年过大伙儿打打牙祭。今儿个中午还送了一些去官所。”

张越若有所思沉吟片刻。又问道:“既然是水金贵。这些菜蔬大约也金贵很?我刚刚着转了一圈。仿佛整个兴和堡就这儿一块菜的?”

“那是自然。咱们这儿都靠早年的四口深井。平日里遇上干旱的时候。就派上兵去哈流土河取水。猎之外偶尔也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吃的野菜。毕竟。咱们这儿肉食倒是不少。就是吃不上菜。”

又陪着聊了两句。现张越和气没架子。那老军渐渐没了戒心。说话也就更加放开了。说着说着。他伸手一指那栏。不无唏嘘的说:“这吃菜是早定下的规矩。一个月一回。这栅栏原本是防着那些贪嘴的军户。结果上一回鞑子军来袭的时候恰好是往这边打。要不群年轻人死命护着。别说这菜的。就是初存下的那些种子也没了。结果这的方保住了。栏变成了这颜色。那一仗下来。咱们兴和堡就只剩下了六百多人。可怜那几个小伙子。死的时候还惦记着那口没吃上的菜。还惦记着多少年没回长城里头看看。”

哪怕是从来没打过的向龙刘豹连生连虎。听着这些话。心里也不免沉甸的。而张越自然更甚。对于这些死守着这座要塞的人来说。何尝是不进长城非好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