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五百四十八章 从长计议,深夜密谋

朱门风流 第五百四十八章 从长计议,深夜密谋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0:35 来源:笔趣阁

99第五百四十八章从长计议,深夜密谋

朵颜三卫的兀良哈人对于朱林来说,一直是一把双刃剑型心口初他起兵靖难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把王妃和世子撂在北平守城,自己则是直扑大宁卫,明里暗里使了无数手段,最后把宁王朱权裹挟到了自己的阵营,同时得到了最想要的朵颜三卫。,尽在他能够以一地力抗天下乃至于夺取天下,也多亏了兀良哈人跟着他南猛的战,所以他即位之后就将大宁卫迁徙至保定府,把宁王朱权封到了南昌,随即就把大宁之地给了朵颜三卫放牧。

但是,大宁故城尽管一天天荒废了,但他却始终没有容许兀良哈人入城,甚至因为朵颜三卫和阿鲁台勾勾搭搭,边境上的大小冲突就没有断过。此次找不到阿鲁台,他的一腔火气全都撒在了朵颜三卫的头上。可张越提到的这一条他从来还没想过。

君无戏言!他可以变着法子不许兀良哈人南下,但封出去的地方怎么能收回来?

张越并不十分了解皇帝此时的心思。但他看得出来,朱林似乎并不高兴。然而,在他看来,自永乐初年北部边境的逐渐南移,正是因为朱林和朱权这两个原本防卫蒙元第一线的藩王一个登基成了天子,一斤,委委屈屈不情不愿地窝在了南昌。

既然朱林之后为了防御蒙元下决心把都城都迁到了北京,那么为何不趁着兀良哈人叛逆这斤,借口把大宁收回来?

如今的大明要军力有军力,要大义有大义,缺的就只是决心而已!

御帐内一片寂静,几个不懂国事的小宦官都屏息凝气不吭声,而看见皇帝虽面色不好看,却没有当即火,杨荣便明白天子正在犹豫不决。他精通军务,谋而能断,但那只限于皇帝需要他决断的事情。

大宁卫要是不重要,当初太祖皇帝也不至于让宁王朱权驻守,宁燕两蕃也不至于被称之为天下强藩。大宁给了朵颜三卫,京师多一层屏障是不错,可也同样多了一层威胁。要不是兀良哈人,阿鲁台会那么快恢复元气,会那么快了解大明动向?

金幼救两次随同北征,对于军务也是极其熟悉。在这种难言的气氛下。他不自然地轻轻活动了一下肩膀,随即便对着张越斥责道:“皇上赐大宁之地给兀良哈人放牧已经有十几年,若是此次讨伐时,他们能表示恭顺,那么天恩浩荡,就当既往不咎。即便负隅顽抗,也只是诛除恶,怎可轻言变更!军国大事不同儿戏,休得妄言!”

张越却干脆咬咬牙上前叩道:“皇上既然兴兵讨伐,自然便是希望能一劳永逸,彼等频频入寇祸害边关,而且哪怕是天兵降临,他们想的也不是臣服请罪,而是抱着侥幸之心逃遁,或者干脆便是陈兵以对。皇上之前赐大宁之地给他们放牧。那便是奖赏他们之前的功绩,如今彼等有罪,再收回来,那就是加罪。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这本就是君臣正道!”

不同于杨荣的若有所思,金幼救的大皱眉头,朱挂此时再色微变,恼怒劲渐渐少了几分。虽说张越只是一个小小兵部武库司郎中。并没有资格议论这样的大政方针,但他当初就曾经用其直言,更知道这今年纪轻轻的张家小子就是这种老实脾气。这一句有功则赏,有过则罚倒是掷地有声。这一次他为了北征。死了一个尚书囚了两个尚书,可阿鲁台偏偏逃了,这笔账就只能着落在兀良哈人身上!

“念在你这心思是好的,联就不追究你的妄言之罪了,下去好好反省反省!记着准备一下,回头随同联出,直捣兀良哈人老巢!”

面对这一句轻飘飘的反省,张越只好告退离去,而留在御帐中的两个阁臣都觉得这落极轻。而等到张越一走,杨荣就开口说道:“皇上。大宁三卫移治保定府已经十几年了,如今的战力大不如从前,若是重新进驻大宁故城,粮饷就是另一个大问题。而且,朵颜;卫毕竟已经占据了那里十几年,即便此次慑于军威不敢不从,但日后恐怕会卷土重来”

杨荣说得隐晦,但朱林自是明白他的言下之意。他从北半家,却是在南京登基,那时候一口气废了开平五屯卫,整个北平行都司几乎都给了朵颜三卫放牧,就是希望没有他在北边挡着,兀良哈人能够替他阻一阻教靶和瓦刺。如今倒好,当初帮过他的人向他捅了刀子,几乎全废的北平行都司只剩下了开平兴和以及几个驿站和土堡。

“此事联会从长计议”。

从御帐出来,张越忍不住抬头望了望天空,却见一弯月牙已经高悬在了夭空。尽管四周围是三十万大军,但由于严格的军令,并没有太多杂乱的声响。周边二十里都是军队,每个营地的灯笼都有定数,更有严格的防火和值夜措施,此时往四面望去,但只见一片昏暗的灯火往四面绵延开来,端的是壮观异常。

网刚在御帐中进言的时候没觉着。这回仔细想来,他已经有些后怕。朱橡这个皇帝的疑心病极重。若是曲解了他的意思,那刚网一遭就真是取祸之道了。想想随同北征这么久,他还不曾和张辅私下里见过。此时…忙满肚子疑难也不好贸贸然讨不禁更货得郁“对了,明天就是六月初六了?”

忽地想到这一茬,眼看自己和杨荣金幼孜合住的军帐就在不远处,而那个熟悉的大汉正在帐子外头晃悠。他便快步走上前去,出声唤道:“老彭,陪我出去走走。”

彭十三原本嘴里叼着草根,正仰着头看天上的星星计算方位,一听到这话连忙扭过了脑袋:“走走?少爷你之前不是都说中军重地不要随意四处晃悠么?”

看见张越面色不太好看,再想起网刚这一位被天子召了过去,他立时明白了过来,“反正离晚上睡觉的时辰还早,那咱们就在中军营地里转一圈吧!”

默不吭声的张越点了点头,两人就一前一后地往外走去。每次北征都是春天出,等到了草原真正开始打仗的时候往往就是夏天。中军御帐在内营。那些高大帐篷的外头围着一圈木橱栏,越过栅栏赫然可以看到无数盖着毡毯席地而睡的军士。张越在栅栏前站了一会,最终还是没有从大门出去,而是带着彭十三慢悠悠绕到了右边。

虽然安远侯柳升领中军,但内营周围拱卫的这些精锐中的精锐却属于御马监亲军。此时夜尚未深,除了巡夜军士的脚步声之外,竟是少有其他声响。张越原本还想借着散步消解他对家里人的惦记,但大半圈兜下来,那思念竟是不减反增。

儿子明天抓周,不知道会抓出个什么玩艺。就是胭脂水粉也不打紧。反正劳心劳力的事情自有他这个父亲包办了,儿子只要将来人品好。喜欢在脂粉堆里头厮混也无所谓。话说回来。不知道之前的夜夜癫狂能否真的给妻子和自己带来一个宝贝女儿祖母的身体是好是坏?张普如今是不是还像当初一样喜欢转着姓子?张张起是否会因为从军不成而不安分?那几个丫头是不是仍然一味钻牛角尖就在他满脑子胡思乱想的时候,他忽然感觉到有人轻轻拉了一下自己的胳膊,立刻停住了步子。回头看见彭十三对自己做了个手势,他愣了一愣,却不想彰十三忽然敏捷的窜了过来,须臾便拉着他隐到了另一个帐子的死角中。他还没闹清楚怎么回事,就听到有一些惠嚣翠率的脚步声传来。

“还以为这里有人,看来是搞错了!喂,有什么话赶紧问,我还赶着回去,否则就得让刘公公现了。”

听到这句话,张越登时心中一紧。听这话的光景,那是刘永诚身边的人?

“刘公公真的派人送了信出去?”

“那是当然,我在帐子外头亲眼瞧见的。刘公公掌着御前侍卫亲军。他对皇上忠心耿耿不说,而且和太子殿下也走得近,别人根本伸不进手去。而且他不比海寿贪财,虽说也往腰包里头搂钱,可毕竟知道利害关系。除掉了他,不论换上谁,都更好对付。”

“要除掉他,就只要靠那封信。开平那边应该很快就能传来消息。只要拿一个人赃俱获,别说是刘公公,就是太子也吃不了兜着走!”

“皇上原本就讨厌有人窥伺身边的动静,更何况还是掌管御马监的大太监这一回可以好好闹腾一回。千岁爷总算能出一口气了两个声音异常模糊,要不是张越耳力素来极其不错,此时连听一个大概也难能。当然。若不是彭十三身手敏捷,又会找地方躲藏,他早就被那两个虽密谈却仍旧警惕十足的家伙给现了。

这里没有一丝一毫的灯光,就算他可以伸出脑袋去瞧,也没办法辨认出那两个黑影是谁,只能死死记下那声音,心里却是迅盘算了起来。

御马监太监刘永诚虽说阴阳怪气。不比张谦的为人正派,但那仍是铁板钉钉的太子党。若是他那封信里写了什么要紧的东西,而且真的被人截住,那么后果只怕是比永乐十二年那次更糟糕。那一次只是太子接驾来迟,而这一回则是东宫窥伺圣驾,外加要染指御马监兵权!

等到这两人过去了许久,彭十三才悄悄把张越拉了出来,旋即嘿嘿笑道:“我少爷想心事,就有意掉得远了些,谁知道正好现了这么两个鬼鬼祟祟的家伙。”

比:码字四只多了,以前一直看别的作者抱怨这里不好那里生病的时候,还窃喜过自己是铁打的人,几乎没有太大的毛病,可惜的是世上果真没有铁人。前些日子就老犯头痛,结果被老爹赶出去中午散步。最近颈椎常常酸痛,人很容易疲倦,下臂酸痛就没有止过,果然,这一行走拿健康来换的。四只了。平均每年都是两百万字以上的产量,这次真的撑不住了,身体精神都疲了,所以这个月想请一下假。被爸妈教过很多次了,现在终于明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四只很少陪老妈出毒,过年了也想陪陪她。明天开始一日一更,每更四千字。另外,关于书评区的争论,不想再说了,实在没有精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