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五百六十六章 以不变应万变,唯愿长命百岁

99第五百六十六章以不变应万变,唯愿长命百岁

卞由二十四衙门中司礼监掌皇城!内切刑名仪礼,高;内官监掌营造,御用监管御用玩器,油水丰厚;御马监掌侍卫亲军兵符,军权赫赫就连排行最末的都知监因为掌管宫内关防勘合,权力也是不小。因此,宦官三六九等上下分明,只要有朝一日能升到头。

也能算得上光宗耀祖了。

除了看服色识人之外,这识别宦官还有另一大要诀。精瘦干枯的多半便是下等杂役,肥头大耳的却一般只是中层,真正顶层的人物由于每日逢迎上头蝉精竭虑,反而没法胖得起来,只是脸色往往红润,精神奕奕自不必说。因此。这会儿面对兵仗局这个有着圆滚滚水桶腰的胖太监。张越忍不住扫了扫那肚子,又看了看那明显四陷下去的眼窝。

那胖太监索连舟先头和张越打过几次交道。知道这位办公事的时候顶认真,平时说话却不会拿捏架子,顶和气不过,因此心里少不得有些盘算。

他是刘永诚的干儿子,但那一今年纪一大把,嫡亲侄儿就有好几个,干儿子没有十个也有八个,平日哪里看顾得过来。他能够谋到兵仗局大使的个子,靠的是削尖脑袋外加耳目清明,给干爹递了不少消息。

尽管此地油水寻常,但至少也是二十四衙门脑。

“小张大人,你这纸包火药的法子好是好,但用在神机营倒是不错的,可要是天下所有卫所的统手都用这种法子。恐怕这儿的工匠决计忙不过来,就是学徒也不够使唤口里抱怨着,他却斜眼留心张越的脸色,见其皱起了眉头,他便把张越往旁边引,等到四周没有闲杂人等的时候,他便低声解释道:“我知道小张大人您这提议乃走出于公心,但要知道,这天底下卫所的统兵加在一块少说也有十几万,别看这回都给换上了新制的永乐手镜,可到底能有多少效用,那就只有天知道了。纸包火药不易受潮,装药点火也容易。可在那些边远的省份。锐手其实也都是拎着大刀片子,不可能靠火统杀敌“这个我知道,火统只有如神机营这般集中使用方才能显现威力,倘若按照从前每百户配置弓手刀牌手铣手长枪手的法子,这就是再好的兵器也是浪费。你倒是提醒了我。我得向尚书大人提一提,将统手从军中独立出来,各都司都该有独立的火镶营。”

听到张越这么说,索连舟顿时感到心中一松,暗想和这么一位通情达理的打交道还真是轻松愉快。只是。他不过是借此做一个引子,这会儿轻轻咳嗽了一声。便想往另一个更要紧的话题上引。要知道。皇帝未必记得他这么个人,所以他的靠山决不能倒了。

然而,如今皇帝就要归来,张越虽说也惦记着东宫那件事,但他该做的既然已经做了因此眼下更注意的反而是班师之后。比起前头两次北征,这一回瓦刺作壁上观,教鞍主力全部北逃。虽说彻底削弱了兀良哈朵颜三卫,但战略上其实算不得太大成功,到是炫耀军力的感觉居多。而且,如今夏原吉辛苦打理的国库搬空了一半,若再有下一次亲征就苦了。

既然朱林重申不许兀良哈人入大宁故城。那么。是否代表皇帝确实考虑过大宁三卫迁回?想到这里,他完全没注意索连舟的咳嗽,转过头就直截了当地问道:“索公公,我想。先头我和6公公从你这里带走的那几箱子东西,如今已经在战场上试验过了,可以算得上是神兵利器。这些可已经大量生产?若是已经生产了,可曾定下如何配某”

神兵利器?索连舟闻言一愣,随即变了脸色。他怎么忘了这一桩,当初刘永诚具体询问了一番此中细节,而且在6丰从宣府回来的时候,还在天子面前很是告了一状,结果他夹在当中,在皇帝一怒之下的时候给当了替罪羊。竟是挨了十板子。想到这里。他心里既痛恨刘永诚一点都不顾及自己,又暗骂6丰仗势欺人害得他背黑锅,**忍不住哆嗦了两下。

虽说那板子不算重,但他却整整半个月没法坐下!当然事后张谦来瞧过他。代皇帝赏了他几样东西,若不是有那体面,他以后哪里还有脸震慑这兵仗局的上上下下?

“这个”小张大人,神枪和神机箭今年底就能给神机营换上一千具,量产自然没问题。只不过,若只是用宝钞赏赐工匠,要想他们更卖力地干活实在是不太容易。您也知道。咱们兵仗局要的都是一等一的熟手,可有些分明能做更多的,他们不做。咱家也没办法。

好容易压住了心头那股邪火,索连舟不想再被张越岔开话题,索性上拼了两步:小张大人。据说皇上大军已经回开平了,而其余两万大军已经过了大宁。这两日就从喜峰口入关了。咱家听说皇上先后给太子行文三道,一道措辞比一道严厉”。

“索公公,这些事情不是你我可以惦记的。”张越不等他说完就打断了那话,看到这个水桶腰的家伙脸上尽是失望,他寻思自己极可能还要在兵部继续呆下去。和此人免不了打交道。便和缓了口气说,“与其揣测上头的心意,不如以不变应万变。我听说索公公掌管兵仗局已经有四五年了,能够四五年不出差错,我想必然是勤勤恳恳,绝不可能是运气使然带着满肚子的不安,索连舟亲自把张越送集了北安门。等到看着人上马走远了,他摩挲着光溜溜的下巴往回走。一面琢磨着张越的话。

这是让自己闷头办事不管其他?开什么玩笑。这宫中有的是落井下石的人,到时候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热他的位子”,,张越的言外之意,应该是说自己差事办得好。别人就夺不走?

这夭恰是八月十五,张越单挑了这一天前往兵仗局商议火药的事,自然是瞅准了中秋节下午散衙早。果然,等他回到兵部,由于兼管三部事的吕震早赶去了开平迎驾各司郎中员外郎主事几乎走了个干净,只剩下小狗小猫两三只。于是,他回到空荡荡的司房记录下了今日到兵仗局的一应经过,随即也施施然出了衙门。

翻身上马之后,他却没有扬鞭就走,而是看了一眼一大早就跟着自己出来的牛敢和张布:“对了。今天是你们俩从北边回来之后第一回过中秋,耳有什么打算?”

牛敢和张布被掳到北…小牛,对干中原风情早就没什么印象了六朱头在富府七”二教了一番第一边城的雄浑壮阔。已经觉得自己见了世面,可来到京师跟着张越东奔西跑,目不暇接的他们方才头一次知道什么是天子脚下。这时候听见中秋两个字。两人对视一眼,却是茫然地摇了摇头。

当初的村子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亲人不是化作尘土,就是彻底没了消息,他们几个如今虽说吃得饱穿得暖不再抬头是青天低头是泥地,可每日到了晚上,也就是睡觉而已。牛敢毕竟大胆些,挠了挠头就笑呵呵地说:“哪有什么安排。吃饱了喝足了就上床睡呗!”

“没出息”。

张越笑骂了一句,又打量了两人一番。因他特意嘱咐过高泉妾多照应的缘故,两人身上都穿着簇新的莲青色绢布袍子,脚下俱蹬一双白底黑面千层底布鞋,收拾得利落精神。可是。比起奔三十的年纪两人都显得有几分老相,却是塞外苦寒劳作留下的痕迹。

略一思忖,他便笑道:“今天晚上京师难得解除宵禁,你们回头和他们俩会合了,出去好好逛一圈。这些天外头东奔西跑,京里的路途你们应该熟了。只要赶在乎时前头回来就行。从宣府到开平。然后又随着北征。忙活了大半年,今晚好好放假休息!”

看到张越一挥马鞭飞快地疾驰了出去,两人慌忙追上,心中却仍然有些反应不过来。他们先头只是很有一把力气的庄稼汉,到了北边则是卖苦力的奴隶,一路逃亡途中形同马贼。就是跟了张越,脑子里的一根弦也被彭十三的那一番揉搓之下给绷得紧紧的,哪有一天的休闲。在他们看来,如今已经走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还用得着放假休息?

尽管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都算得上大节。但在朝廷定例中,一年的三大假却只有元旦元宵冬至,因此百姓们从八月十三开始过中秋,官员们却只能在中秋节这一天早些回家。这还得是没轮到中秋当值的情形。若是轮到了就只能自叹倒霉。不过,大户人家的下人们也同样是得等到这天晚上方才能有一晚上的空闲,放完赏钱之后就可合家团圆,或出去逛或是三五喝酒打牌,也是一年到头难得的消遣。

由于晚上没有宵禁,因此路上的摊贩比白天不减反增,大多数是卖各色果子蜜残的。沙果、白梨、水梨、苹果、海棠、欧李、鲜枣、葡萄”恰是应有尽有。一个个滚圆可爱的鲜亮果子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摊个上,过往路人往往会捎带几个回家。

尽管知道家里必定都准备了,但是在路过一个小摊的时候,张越看到那晚桃水灵可爱。便掏钱买了一包,又买了几包葡萄。等一路回到家里的时候,他随手拿了一包葡萄给了西角门上伺候的几个门房,给了张布牛敢一包,然后又分。自是引来了好一番欢声笑语。到了自己的院子时,他手上只剩了一包桃子。

张信这个应天府承看似悠闲,其实却因为是天子脚下,事情极多,张越反而不是最后赶回来的一个。脱下外头官服,又洗脸收拾好了,他就一手扶着杜绾,一手牵着跌跌撞撞刚会走路的静官往北院大上房行去。跟在后头的秋痕和琥珀看到张越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忍不住莞尔。却都知情识趣地没有上前。最后还是崔妈妈上去把碍事的小静官给抱了起来拨人赶到地头,这堂屋已经满满当当都是人,五颜六色的绫罗绸缎和珠光辉耀的金银饰在烛光灯火之下熠熠生辉,就连居中榻上独坐的顾氏也是神采奕奕。

看到本该在家准备出嫁的灵犀这会儿也在,张越不由得愣了一愣,随即便醒悟到祖母是真心舍不得这个在身边伺候了多年的贴心人。所以才叫上她过最后一个中秋。顾氏旁边则是六岁的张普小丫头正半跪在香木榻的垫子上,像模像样地给顾氏捏肩。张越看到她的时候,她还笑嘻嘻地眨了眨眼睛小脸上露出了可爱的小酒窝。

张越和杜绾行过礼,张青就一骨碌从榻上爬了下来,笑嘻嘻地牵了杜绾的手小大人似的把她领到了一边座上。顾氏见状不禁笑了。随即就看到张越从琥珀那儿接过了茶盘,笑嘻嘻地捧了上来。

揭开上头的绸布,瞧见是六个圆润可爱的晚桃,她顿时领会了孙子的这番心意。都说桃子象征长寿,她又何尝不想长命百岁,看膝下子孙小满堂?旁边的灵犀忙拿到一边削皮切片。她少不得尝了一块,又问了几句衙门的情形。就在这时候,外头传来了一个丫头的声音。

“大老爷回来了!”

随着这一声,穿着一身官袍的张信匆匆进了门。瞧见满屋子晚辈上来行礼,他忙摆摆手,又上前给顾氏问安。等起身之后就笑道:“今天晚上既然没有宵禁,衙门里头的差役少不得要都派出去,这天干物燥,防火防盗都是要紧的。所以回来得晚了,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想不到还是落在了最后瞥了一眼灵犀捧着的那一盘桃子,他不禁一笑,随即便从怀里取出了一个绸布包,双手呈递了上去:“母亲。这是我请数次西去的智光国师开光的一尊玉观音,贴身佩戴可百邪不侵。母亲信佛,还请随身带着,定能延年益寿顾氏还不及赞长子这一片孝心,外头又传来了一阵嚷嚷。很快,一今年轻媳妇就撞开帘子进了屋,屈膝行礼便嚷嚷道:“老太太,二老爷差人送礼回来了!”

当两个健壮仆妇小心翼翼搬着那礼物进了屋时,满屋子顿时一片惊叹。原来。这竟是在一枚巨大的象牙上雕成的龟鹤庆寿图。东西放定之后。外头便进来了一个壮硕汉子,跪下磕头之后就解释道:“二老爷说,之前老太太七十大寿,因为正在激战,再加上之前刚找到合适的象牙,所以竟是来不及送回来。只能赶中秋了。”

看到这象牙雕刻。张越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从前大伯父二伯父同时回开封,自己家里一收就是一箱子象牙琥珀玳瑁的往事。只是,当初那是别苗头,如今却是真心实意地希望家里这个老祖母能够长命百岁。

其实,这家里所有人内心深处的愿望何尝不也是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