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五百七十三章 恩荣齐全,吊客盈门

朱门风流 第五百七十三章 恩荣齐全,吊客盈门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0:35 来源:笔趣阁

99第五百七十三章恩荣齐全,吊客盈门

日打三大殿遭雷击焚毁之后。說閱讀盡在宫城内外的用火禁令就比临备了许多,工部更是通力从古书之中寻找防火的法子,于是哪怕连皇帝起居的乾清宫,内外太监宫人在掌灯焚香上头也是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马虎。而各处更是备好了用机簧动的水车激桶,只为遭雷击时能第一时间灭火。

傍晚时分,掌灯宫女在东暖阁中依例小心翼翼地点起了四盏烛台。随即蹑手蹑脚地退了下去。四周垂手而立的太监宫人全都是目不斜视。谁也不敢往下头跪着的那个人眼。尽管那个人已经跪了足足半个时辰,但只要皇帝尚未落。他就仍然是赫赫威权的御马监太监。只是,要保持那个低头俯的姿势实在是莫大的折磨,年纪一大把却练得好身体的刘永诚已经是满头大汗,支撑地面的双手已经忍不住颤抖了起来。

啪声响亮的拍案声之后,他已经几乎麻木的神经终于猛地一颤,一颗心立刻提了起来。终于,上前传来了一个冷冷的声音:“你随着联北征在外,居然还送信给太子和赵王,提醒他们迎驾勿要迟缓,你这个御马监太监是不是管得太宽了?你是掌管御马监侍卫亲军的太监,不是他们两个的奴婢!”

“回禀皇上,老奴知罪!老奴只是担心,绝不敢有他意。”

“要不是看在你随联多年,上一次你还在战场上救过皇太孙”

哼!”朱林恼怒地重重一拍扶手,想起了6丰送来给自己看的那封信,口气更是毫不留情,“要不是此次6丰着锦衣卫侦辑蒙古谍探,不合截住了你的人,连同信一同截了,你可会承认?念在你这两封信里头没写别的,都是些劝导提醒的话,联就饶过你这一遭。回去好好自省,侍卫亲军此次缺少的员数去武库司勾补。这要紧的禁军,一个人也不能少!”

听到这么一番话,刘永诚知道自己终于熬过了这一关,忍不住长长舒了一口气,面上却仍是维持着那种诚惶诚恐却又感激涕零的模样。连连叩头之后,见朱橡别无他话,他便毕恭毕敬地告退了出去。待到了乾清宫外头,他方才举起袖子擦了擦那一头冷汗。

想不到这次居然承了6丰的人情。他仍有一种匪夷所思的感觉。

派回来的那些心腹传言锦衣卫截到了信,他立时就明白6丰不会放过这大好机会,此次绝无幸理。可是,网刚在皇帝面前看到那封信的时候,原打算鱼死网破的他却是傻了。那字和他的笔迹一般无二,却与他先头那封信的内容大相径庭。而且还多了一封给赵王的,简直是“刘公公。”

听到这声音,刘永诚立刻回过了神,见是一身大红袍的6丰正似笑非笑地上了台阶,他立刻换上了一幅笑脸。在宫中浸淫了这么多年,此刻他已经是明白对方恐怕是和自己一样打着投靠东宫的主意,大费周章截信,恐怕也是要抓自己的把柄。因此心中并无多少感激。两相打招呼敷衍了几句。他便直截了当地说道:“此次多谢6公公不计前嫌。”

“皇上这一回雷霆大怒处置了那么多人,若是连刘公公也一并牵连了进去,岂不是更加闹得不可开交?”6丰笑容可掬地点了点头,随即又拱了拱手,“咱家要进去向皇上禀报事情,以后得空了再和公公您好好聊聊,也好释了先前的误会。”

撂下这话,他便带着程九扬长而去。

在东暖阁前头等候宣见的时候,他在心里一桩桩一件件把事情排了个号,随即又想起先头大肆整顿东厂和司刮x监的情形。他根基浅薄。用的都是和自己一般出身的人,如今想想这兴许是错了。但凡苦出身免不了一心想往上爬,而这宫里头的那些位子都被人坐了,指不定他亲手提拔上来的人却想踩下了他。他一面想一面瞥了一眼程九。见其低眉顺眼地站着,他不禁哂然一笑。

这小子未必就是干净的,只一时之间找不到代替的人,那便暂且用着好了。话说回来,袁方那家伙倒真是能干,想出的主意亦是管用。

刘永诚的原信虽说找不到了,但如今造出了惟妙惟肖的两封假信,便是已经混淆视听,就算真信再撂出来。皇帝也未必相信。毕竟,那两位亲王的名声早就坏了。如今看来,换一个锦衣卫指挥使未必能比起做得更好,之前他太冒进了,以后还是笼络为上。

须臾,一个小宦官便从里头出来,道是皇上宣见,6丰连忙整理了一下衣冠跟着进去。穿过头里一间屋子到了里间,便是朱林日常处理事务的书房。后头靠墙处足有**尺高的立地大米架,上头摆满了各色书籍,墙上则是挂着“敬天礼地”的横幅。在居中的黄花梨大案前头下拜行礼的时候,他迅瞥了一眼后头的朱橡,见其正闭目养神地坐着由宫女揉捏肩头,他哪里还不明白皇帝心情尚可,于是迅想好了该如何奏报。

果然,他详细地禀报了锦衣卫诏狱中的那些犯官,但朱林压根没问。只是一味嗯一声就算走过去了。于是,等到说完这些,他只犹豫了片刻,便低声说道:“臣刚刚进宫的时候听说了一个消息,阳武伯府向礼部报了丧,阳武伯太夫人殁了。”

“阳武伯太夫人是张辅的婶娘,张越的祖母?

朱林原本正放松地享受着那宫女的伺候,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顿时睁开了眼睛。他记得张玉的夫人去世得早,张辅小时候在婶母顾氏身边生活过多年,后来也曾经因为这缘故,多次在自己的面前为她请过诰封。按照礼制,无论张辅还是张越都当服齐衰一年,这当口,他之前的打算可要延后?想着想着,他不禁蹙起了眉头。

6丰等了半晌没等到皇帝说话,便出声提醒道:“皇上,如今阳武伯出镇在外,张越的父亲也还在南京,后者丁忧也就罢了,前者是万万脱不开身的。那位太夫人于英国公有抚养之恩,如今既然殁了,太常寺这博赠之物取自上裁,为安丧家之心,恐怕皇上还得尽早定下。另外;听说阳武伯太夫人之前已经和武安侯家定下了长房长孙的婚事,大约不日就有遗表上奏,恐怕是要请丧期完婚的。”

仔细思量了一阵,朱林便沉声说道:“张家门风卓着,她功不可没。若她真有遗奏,这借吉完婚联自然允准。至于博赠,按例优给,米两百石,麻布两百匹。此外赐祭十五坛,葬时给明器九个事,这些都是少不得的。”

尽管6丰料到皇帝会加恩,但也却没想到这博赠竟是勘比之前那止消国公的侯爵。赐祭固然坏是按照伯爵的例。给明署却键,,允厚。对于张赳的婚事,他倒是没在意,正盘算着自己是否该想个办法也去吊祭一遭,就听到皇帝的另一句话。

“除了太常寺派官吊祭之外,三天后你再走一趟张家吊祭,告诉张越。联给他一个月的假,让他好生料理祖母的丧事自从洪武年间下了定例,除却本身父母需丁忧守制之外之外,百官期丧皆不许奔丧,给假也得看上官心情,因此原就惊诧的6丰顿时更吓了一跳,忍不住抬起头偷瞥了一眼天子。见朱林并无收回的意思,他心中一凛,慌忙恭恭敬敬地答应了,随即蹑手蹑脚地退了出去。

待到了外头,他不由得深深吸了一口毛心想都道张玉张辅父子圣眷深重,如今皇帝爱屋及乌,竟是连一个老死之人都如此加恩,也不知道要羡慕死多少人。不过上次张越在鸡鸣驿遇刺那件事,他在皇帝面前设法糊弄过去了,在东宫面前说了实话,对张越该怎么着?

尽管早料到这一天,张家上下样样东西都早已齐备,但当噩耗真正降临的时候,全家上下仍然是一下子没了方寸。冯氏前几天原本就有些风寒咳嗽,婆婆一倒她更是懵了;东方氏在屋子里吃斋念佛一年,人消瘦了一大圈,此时还有些浑浑噩噩的;孙氏在南京,杜绾还身怀六甲。其他孙媳妇更是没经历过这种事。因此,强忍悲痛的王夫人家性就留了下来,带着哭肿了眼睛的灵犀开始分派办事,又使人往礼部报来连三日,从小脸大检到成服,总算是安置妥当,家中嫡亲晚辈也都换上了素冠素服,张家大宅之内但闻哭声不绝。就是里里外外的下人们,想到那个恩威并济的老太太,言谈间也常常是抹泪不止,顾氏身边服侍的白芳等大小丫头更是几次哭昏了过去。

而张越也好不到哪里去。前来吊祭的宾客络绎不绝,灵棚中的大伯父张信疲于应付,他和张赳自然陪着熬了整整三天,每每一看那灵位。他就只觉得心中一阵空落落的感觉。他上辈子没有亲人,也就谈不上什么失去亲人的痛苦;而自打来到这里之后,他虽经历过堂叔母那夫人的婚事,但那毕竟只是半生不熟的亲戚,怎么比得上祖母的辞世?

强打精神熬了三天,张信也已经有些支撑不住了。他毕竟在南边那种潮湿陌生的地方呆了五年,如今回来不过数月,母亲便涛然长辞,他心中自然异常难受。自打往礼部报丧之后,家中吊客不绝,但却是武多文少,可却几乎没有他当年交好的那些官员那些人不是在他长年的贬谪之中和张家断了往来,就是外放他职,更何况因为之前的事情。文官大多“惶惶难安,自不会到不相干的人家里吊丧。因此,他也更感到懊丧心伤。

“杨学士致祭!”

“杜学士致祭!”

在前来祭拜的好些公侯伯中。忽然冒出了这么两位前来祭祀的阁臣。灵棚的吊客中顿时传来了一阵窃窃私语。杜祯再次入值文渊阁,无疑代表着皇帝的宠信不衰,那是张家的姻亲,前来吊祭不算太意外。

可杨荣怎么会来?正在答谢宾客的张信咬了咬牙,正要出去迎接,脚下却一个踉跄,险些摔到在地。旁边的张越见机得快,连忙出手相扶。

“大伯父,还是我去迎吧。您也顾惜些身体,要是祖母还在,必定不想看着您熬坏了。”

张越活动了一下麻的腿,脚下步子却也已经有些不利索。下台阶的时候,他只觉得脚底仿佛踩在云端一般,浑然不着力,走了几步方才好了些。到了外头,看见杨荣杜祯联袂而来,他慌忙上前相迎行礼。旋即才看见了两人身后一身麻布服的顾彬。情知顾彬需为顾氏服愕麻三月,他便对其点了点头,自有管家先将人领了进去。

“焕章之前去通州公干,今天才回来,没想到竟是得到了这个噩耗。”

因为顾彬出自顾家,杨荣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来吊祭一下,结耸正好在胡同口遇上杜祯,便索性与其一同进了门。身穿青丝衣的他只是简简单单道了几句节哀之类的劝慰。而杜祯眼见张越两眼赤红面色憔悴,不禁叹了一口气。和张越在开封的那四只,他虽没怎么见过顾氏,但从那些逢年过节的礼物以及种种安排之中,他自是看出了这位老太太爱护孙子的心思。

“斯人已逝,你只要能时时刻刻记着你那祖母,她在天上也会高兴的杨荣和杜祯直文渊阁,这一趟不过是抽空来吊祭,自然不能停留太久。拜祭了之后就匆匆离去。而张越知道顾彬不过是在都察院行走的试御史,不想因此耽误了对方的事情,很快就把人送走了。这之后仍然是吊客不绝,中间甚至还有他几个戍戌科的同年。等到了中午的时候。奉旨前来博赠奠祭的太常寺少卿姚保善也到了。

开中门往迎,一番迎拜礼节之后。这明赠的制书方才颁下。

两百石米两百匹麻布对于寻常官员家乃是一笔不少的助丧费用,对张家而言重要的却不是钱财,而是皇帝的器重和信任。姚保善走后,三日中间没离过这家里一步的张辅伏在灵棚中再次痛苦失声,最后还是网好上京的成国公朱勇前来吊祭。张越打足了精神劝其到书房陪客,这才把人劝走了。

天都是吊客云集,傍晚时分,6丰又登了门。虽说他这个东厂督公名声赫赫,但那是恶名。因此他也谨慎地选择了一斤。不会引起太大麻烦的时间。在灵前恭恭敬敬拜了之后,他便拉着张越到了书房。随即把皇帝的吩咐一一道来,最后才不无羡慕地道了一番话。

“但凡期丧,顶多就是初丧给假三日,皇上这一回可是额外的恩典。对了,你在鸡鸣驿遇刺的事。我如今还没查出个子丑寅卯,你且耐心等一等。”

张越闻言不禁大皱眉头,就在此时,外头却传来了连生那熟悉的声音:“少爷,东宫派前来吊祭,大老爷让您赶紧出去迎一迎”。

防:谢谢大家,月票现在居然将近六百票了,而且貌似除却总榜和新书,还挂在分类前六,简直是奇迹,本月更新差不多只有从前的一半。偷懒偷大了,大家居然还这么大方慷慨,俺实在是无地自容。

下个月除了年会那几天一更之外,一定争取不偷懒,所以继续使劲拉一下月票,毕竟本月只剩三十六小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