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五百八十三章 无悔无憾

朱门风流 第五百八十三章 无悔无憾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0:35 来源:笔趣阁

99第五百八十三章无悔无憾

下相国寺年代久迄,也不知道经历讨多少次战火多少二,六,自然少不了来自权贵的大笔香火钱。张越曾经认为自己笃信佛教的祖母算是大相国寺的头号大善人,但实质上,整斤,开封没有人能比得上周王朱捕的乐善好施。城里上至各式各样的佛寺道观,下至信奉人较少的清真寺,都收到过来自周王府的香火钱,其中犹以大相国寺为最。

因此,如今既然是周王府为已故的王妃冯氏做水6法会,即便不冲着王府的名头,就冲着往日布施的香火钱,大相国寺的主持觉海也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封寺这一举措,寺中精舍全都腾了出来专供王府中人居住。

由于陈留郡主朱宁乃是朱捕唯一的未嫁女,竹林中专供富贵人家女眷居住的精舍如今完全由她做主,随行的次妃穆氏和次妃杨氏都份不过的,在网网那样吵吵嚷嚷的情形下亦是压根没出来瞧看动静。

用强硬的态度打走新安玉,朱宁便缓缓坐在了冰冷的石凳上,用手指轻轻揉了揉两边的太阳**。在京师逗留多年,只听说家里兄弟闹得不可开交,可此次回来,她才真正醒悟到情形已经到了怎样的地步,不禁深为后悔。思来想去,身穿粗制生麻布孝服的她不禁站起身来,预备回到屋子里去念诵经文。

“郡妾!”

听到外头传来的这个声音,朱宁不禁回过头去,见精舍院子外的月亮门站着深深弯腰的老总管,不禁讶异了起来。这位是冬祖皇帝在世时挑选到周王府服侍的老太监了,后来因其忠心,父亲朱榻便把人留在了京师,此次念其年老就带了回来,今天应该随侍左右,怎么忽然到了这里来?满心疑惑的她便令侍女把人唤上前,结果那侍女才一过去就叫出了声。

“郡主,您看是谁来了!”

朱宁心中一动,看清老总管背后闪出了张越和杜绾,她不禁又惊又喜。见杜绾已经进了院子,张越只是站在月亮门外躬身致意,她略一思忖便点了点头,又对那老总管吩咐道:“你陪张越去见一见父王,我留下绾儿说话。虽说除了大哥四哥之外,其他哥哥们恐怕不愿意在这清规戒律重重的寺里呆着,但你带路的时候还是小心些,别又撞上了他们。”

等到老总管把人带走,她便七前拉起杜绾的手,不由分说地把人拽到了自己的那间精舍内。打量着杜绾身上的齐衰孝服,又低头瞧了瞧自己那斩衰,她不由得深深叹了一口气:“你们家没了镇宅的老夫人,而我们兄弟姊妹则是没了嫡母,去年真不是什么好年头!”

“老太太虽说故去了,可临终前还是惦记着一大家子人,各种后事都预备得妥妥当当。几乎就没有什么是她不曾想到的,她就算不在,也仍然是家里的定海神针。有了她这一片苦心,再加上英国公和夫人竭力帮衬,咱们家倒是不碍事。”

忆及顾氏拉手说话的慈爱模样。杜绾忍不住心中一酸,随即便竭力眯了眯眼睛,忍住了那眼睛酸涩的感觉,这才说道:“倒是你们王府仿佛不那么消停,网刚我们在外头的时候,恰好听见了你和你兄长的争吵。宁姐姐,你也该为自己打算打算了。”

“你们都听见了?”朱宁眉头一挑,见杜绾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知道自己瞒不过这个密友,于是便淡淡地说,“不碍事,我那个嫡亲哥哥手段有限,不过是想跟在我二哥后头得些好处罢了。我这辈子有父王这样的父亲,已经无悔无憾了。王府确实比不得张家的和睦。

但只要父王在一日,他们就翻不了天。只不过,父王如今身体大不如从前,不能再任由他们妄为。绾儿,帮我个忙好么?”

看到朱宁那幅郑重其事的模样,杜绾不禁心中纳闷。无论冲着多年的交情,还是朱宁曾经帮的那些忙,她都不可能拒绝,当下便点了点头:“宁姐姐有事尽管说。”

大相国寺虽是大寺,但若不是权贵人家出资,一年也难得做两次水6法会,此次周王朱捕助寺田两百亩白金二百两,又是虔诚礼请,因此这么一场七七四十九天的法会,寺中从主持到监寺,所有高僧都是全力以赴。

内外法坛都是早早就布置好的。内坛正中悬挂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这过去现在未来三大佛,供桌上则是罗列着香花灯烛和八色果品,前头的四张长方台上则是铜磐、斗鼓、锐锁。内坛三间由布幕隔开,上堂下堂水6画像各个。外坛则是六大坛场,大坛、诸经坛、法华坛,,从内坛到外坛,整个水6法会需要的僧人足足有上百位,从这天清早三更天便开始忙碌,如今只听诵念声不断,仿佛能把人心也荡涤得平静下来。

张越见到朱捕的时候,这位鬓苍苍的老亲王正在禅室中合着念经谋才旧祷他专心致志,老总管不敢打扰,张越也就二※二二候。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方才看见朱捕睁开了眼睛,连忙上前下拜行礼。

“原来是你朱捕认出张越,便欣然点了点头,“我当初还怕那传言害了杜宜山,差点打算亲自去向皇上求情,幸好忍住了。张越,你很不错,该忍的时候能忍,该出手的时候却敢出手,杜宜山挑了个好弟子,选了个好女婿!杨士奇两次入狱旬日即出,塞义这一回也只是关了五个月就复任,可他们毕竟是跟了皇上十几年的人了,杜毕竟资格还浅,能这么快出来也有你的功劳。你们师生翁婿俩合在一起,以后有的是做大事的时候。对了,他如今复直文渊阁,肯定辛劳得很,可还撑得住?”

“多谢周王殿下关心,岳父不是弱不禁风的文人,早睡早起,早上还会打太极,打熬得好筋骨。”张越想起自家岳父,忍不住微微一笑,“至于您那些夸奖,我实在承受不起。若不是岳父大人为人豁达坦然,在皇上质询时亦不矫饰,单单靠我,绝不可能那么快得脱图固。

他虽然入朝不过数年,但品行德操谁都看得见,皇上气头过了,又怎会信不过?”

“我才夸你两句,你就夸起了他来,你们两斤,真是”

朱捕自今生在尔虞我诈的皇家,仅有的一丝兄弟情也被君臣猜忌和其他磨灭得差不多了,因此分外喜欢和寻常人相处时的那种轻松。想到自己回来之后众子相争的情形,他忍不住暗自叹气,随即又问了张越几句家中情形,得知张信张绰将在祖茔旁建庐守制三年,他更点了点头:“到底是以礼传家,名不虚传。对了,杜丫头今天来了么?我好久没痛痛快快下一盘棋了。我那王妃也是好棋之人,若是能以一盘名局祭奠她在天之灵,她必定会高兴的。”

堂堂周王自然不可能连个棋友都没有,只是朱椭不喜欢别人故意下和甚至于下输,再加上他棋力不弱,倘若别人不是摒弃心思全力以赴,压根别想赢过他,朱宁的棋力也还不够,因此他回到开封之后竟是没下过几盘棋。此时,他眼巴巴瞧着张越,见他犹豫片刻就点了点,头,说是杜绾在朱宁那里,他立刻站起身来,面上的颓废消解了不少。

张越的棋艺不过是凑合,与杜绾下棋十盘之中得输七八盘,完全不是对手,但有道是旁观者清,在竹林精舍中眼看朱榻和杜绾广盘棋下到最后烽烟四起,他也渐渐看得入了神。及至一局过后,朱捕郑而重之地捧着朱宁亲手记下的棋谱,满脸欣慰地说回头烧给已故冯王妃,他不禁感到这位亲王与他见过的汉王赵王大不相同。

“阿宁的生身母亲,还有王妃她们,都是跟了我多年的,不少甚至还陪着我在云南呆了许多年。她们都是娇贵出身,却都心甘情愿吃了那么多苦,我这辈子有她们,有阿宁这么个知心知意的女儿,亦是无悔无憾了对于足足有数百名僧人的大相国寺来说,一千石白米远远比宝钞来得实用,更何况去年河南又过大水,春耕前仍然有不少流民滞留城中,少不得要舍粥舍饭,因此抽空过来的监寺得知这是张家已故太夫人临终前的心愿,更是合十念了一声佛,很是感谢了一番那善心。端详着张越,他又想起了十一年前大水时大相国寺舍粥的往事,忍不住又深深行礼。

“老夫人去京师多年,每年却仍然有诸多善举惠及开封百姓,如今虽故去仍不忘行善,必当往升极乐,子孙深受福荫,老衲代大相县寺上下谢过!”

昔日在大相国寺避了一回难,其后几年又见大相国寺常常饥荒年冉舍饭舍粥舍衣,张越自然对这座名寺颇有好感,此时听这监寺大和尚说得诚恳,他连忙还礼谢过。又盘桓了一会,他和杜绾就向周王父女告了辞。等出了寺庙上车,他正想着周王朱榻如今六十有二,忽然感到旁边的妻子拽了拽自己的袖子。

“宁姐姐之前求了我一件事。”

闻听是陈留郡主朱宁所求之事,张越立时上了心。这些年来,他不知道承了对有多少恩惠,早就颇觉得过意不去。然而,等到杜绾说完,他却沉吟了起来。

据朱宁所说,汝南王新安王因儿时和汉王赵王曾一起在南京呆过,脾性相投,彼此颇有交情。

周王上交朝廷的三护卫,其中有不少人都是经汝南王新安王之手补入其中的。若是三护卫此后直隶京卫,一定得小心安置。所谓的帮忙,只是朱宁希望他能够留神一二,不要让周王府卷入那漩涡之中。皇家之中能有朱捕朱宁这样的父女,真真是万分难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