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七百七十三章 杞人忧天

朱门风流 第七百七十三章 杞人忧天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0:35 来源:笔趣阁

二址多江河。水系四通八日张辅率兵南征。在龇知公只七大仗小仗打了不计其数,富良江甚至一度出现江水为赤的骇人景象,柳升也将过水军。于是,之前在交州府整军待进的时候,柳升一面让陈洽负责收拢邻近州县的舟船,一面让舟桥营造新船兵征民船为战船仅仅用了一个半月,就拿出了大小舟船三百余。此番陈华船至,无疑预示将正式进兵。

尽管火药库险些遭了贼人纵火,但由于看管得宜并未有失,张越又招来了当地县令安抚百姓,并没有借此大肆追查,于是很快就安抚了下来。石市县令并不是土官,而是祖籍广西的一位举人,永乐年间自请来这里任职,如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年。当初的锐意消磨殆尽,因此安抚了百姓之后他就时时陪侍在张越身边。为的就是倒一倒苦水,哪怕不当官都成。

由于洪武朝的严刑峻法,大明的士大夫不敢拒仕,出仕之后也很难挂冠而去,否则便是大罪,因此这位石市县令即便思乡几近疯狂,但也终究不敢撇下这一县公务悄悄归家。因而诉苦情的时候自是情真意切,到最后更是涕泪交加。

“大人,卑职在交址一任八年。家中双亲和妻儿子女全都是一直没见过,实在不想一朝丁忧才能得见家人。不止是卑职一个,当初交址选官的时候,除了那些谪官,其余都是从云南和广西选的举人,那会儿不少人都是满腔志向,可终究架不住这儿,这些年来,各州县林林总总传来的死讯不下于二十,有被叛逆杀了的,也有病死的,若一直这么苦熬,哪里还有心思牧民?。

“入交这些天来,你们的这些苦情我也都看到了,此前我已经有奏疏送入京城,便是专为交址派官一事。毕竟。九年一考对于交址官员实在是太严苛了。你如今专心安抚民众,有空了把邻近州县官员等等的情形一起报给我,我到时候作为夹片一起上呈。”

石市县令此番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暗想要是张越再撒手不管。他索性到柳升等人所在的大帅行辕去申诉,了不起一头碰死,也好过在这婷痨横行叛逆群起的地方受罪。因此,眼下张越说了这话,他反而是呆若木鸡,竟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大,,大人此言当真?。

“自然当真!”瞧着这位年过四十。一半的头就已经白了的知县。张越只觉得心头沉甸甸的,因又安慰道,“你们替朝廷牧守边地,总不能一直让你们受苦。只有一点。从前你们如何我不管,但如今这要紧关头却一定要用心,不要让叛逆有了可趁之机!”

“谨遵大人之命!”

见石市县令躬身长揖之后,使劲擦了擦脸,皱纹密布的面上露出了此前从未有过的笑容,张越心中也是感慨。他自个也去过兴和那种苦地方,还在那里打过硬仗,但若是让他十年八载呆在那里,他也决计吃不消。而既然没多大盼头,俸禄又仅够糊口,只能苦熬日子还怎么指望这些官员尽忠职守炮施业业地牧民安民抚民?

安抚了知县,张越重又披上袁衣戴上斗笠出门,因老旧不堪的县衙和行辕不过是一街之隔,他也不想在雨中骑马,就让众家将牵着马走路过去。

说是总兵行辕,其实不过是县城内一座还算像样的屋子,那位身为当地豪强的主人一听说是大军征用。立麦拱手让了出来,换来的就是一纸布政司任命巡检的公文。此时此玄,两排犹如标杆似的军士整整齐齐地扎在雨地里,看那面无表情的模样。仿佛天上下刀子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入了中门,便有亲兵手持雨伞迎了上来,张越也就跟着他径直往里头走。一路到了柳升起居见人的地方。那亲兵才低声说道:“好教大人得知,刚刚外头又送来了好消息,往交南的路现在打通了,而且叛逆所在也已经打探了清楚。除了盘踞南方几个州县之外,他们之前趁着道路不通,一举拿下了清化府!如今舟师已经齐备,大帅决定分水陆两军立亥进击!”

正在解袁衣的张越闻言一愣。随即点了点头。交址已经不是头一次出现叛乱了,之前每次都是星星之火化成燎原大火,为的就是本地官员不称职,再加上镇守太监滥用权力激起民变,但这一次终究没有那么严重。要不是荣昌伯陈智一下子把本地驻军全都葬送了进去,南部诸州县绝不会一度消息断绝。然而,能够拿下坚城清化府,这却是意料之外的状况。

把斗笠蓑衣交给了彰十三,他就进了屋子。穿过空空荡荡的前堂。他就进了左边的那间房间。如今已经是十一月中,病弱悄冷的李庆已经穿起了夹衣,其他的军官则是多半单衣,而柳升刚刚不知道说了什么,此时竟是满头大汗。

见到张越进来行礼,他只是略一点头,扫了众人一眼就开口说道:“时值冬月,瘴症未兴,正是往南进兵的最好时辰,之前随军的钦天监吏员已经说了,这场雨虽说下了两天,但绝不会长久,明日一早必定就停了。届时就按照众将所请分水陆行事,我和黎都督由陆路进,元节同陈指挥使监水师,先把清化府拿下来!有了这个地方,再扫平南部叛逆就容易多了!有老黄福坐镇交州府负责转运馈饷,我们只要打好仗就成了!另外,还有一件事给各位说一声添些底气,保定伯老梁再过些时日就会带兵过来,之后他会坐镇交州府!”

张越未曾料到自己才一来,竟然这水陆方略就已经定了,不禁大吃一惊。他正想开口再问个仔细,柳升就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吩咐道:“既然你们都已经立下了军令状,之后若是失期失律,到时候一概以军法处置!”

话已至此,众人齐声应诺,张越瞧见一应将校纷纷出门,史安和陈镶又扶着李庆也集了去,他有心去问柳升,但看见对方已经是转头端详起了墙上的一幅地图,思忖片刻就扭头先退了出去,外间史安正在招呼人

“李尚书。这水陆并进的人员安排是怎么回事?”

在交州府调养了将近一个月。军务诸事都是张越在办,李庆虽然尚未大好,但比之前已经缓转了许多。此刻他顺势甩开了陈猜,盯着张越看了一会,随即叹道:“安远侯觉得之前的度太慢了,像我这样的病人。随大军进难免拖累,所以已经决定留我在这儿,说这也是体谅我随军参赞的辛苦。至于你,安远侯之前和我提过,陆路又有战象又有伏兵,万一你有什么闪失,他没法向英国公交待,也没法向皇上交待。所以干脆把你撵上了船

“竟然是为了这个

张越简直是哭笑不得。先前微服跑到广东,撂下话说要是我去交址。你也得跟着去的是柳升;如今突然说你有闪失,我没法向京中交待的也是柳升;这位安远侯老用兵的人了,怎得偏是反复无常?瞧见史安拿着伞回来,亲自护持着李庆踩着积水的泥地往歇息的院子走去,他不禁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岂料正在开伞的陈销突然止住动作走了过来。

“大人若尖不嫌弃,和我打一把伞如何?”

原想说自己有袁衣斗笠。用不着那么麻烦,但无意瞥见陈锗朝自己挤眉弄眼。仿佛是有些暗示,他就对彭十三点了点头,两人共用一把伞出了门。果然,出了这个院子四周没了虎视耽眈的亲兵护卫,陈锗就低声说:“张大人,安远侯说一不二惯了。不喜有人在旁边提醒劝谏。先头几次:番那是你,换成别人。恐怕早就被搁在一边了。之前议事。因为原定将舟师的陆都督晚到了。安远侯大脾气,竟是把他撂在一旁,将舟师交给了陈指挥使一人。李尚书只提了一句说水路只用陈指挥使一个降将不妥,结果就被安远侯驳了杞人忧天。”

由于之前是临时得命赶到军中。张越对于军中上下兵将自然是只了解最顶头的几个”其余的最初不过是知道个名字而已,也都是通过这几个月的相处而逐渐熟悉。但是,此次奉命将水师的陈华由于只是个指挥使,并不显眼,他倒是真不知道此人乃是降将,只听人说过是水师宿将,因此听到舟师用降将,他立刻停下了步子,也顾不得半边身子在雨中。

“陈指挥使是降将?”

“他姓陈,张大人可是想到了什么?。陈猜淡然一笑,把伞往张越那儿倾斜了一些,又低声说,“虽说我也姓陈,但他这陈既然是本地人。和得过太宗皇帝庇佑的陈天平少不得有些血缘,他的父亲陈封曾经效力于英国公麾下,也是领水师,如今他父亲老了,这些袭指挥使就给了他。虽然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之前叛乱的全都是豪强土官,谁敢担保他全无异心?我和史郎中随着大人督舟师,咱们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全都仰仗大人了。”

尽管官越当越大,但张越对自己的斤两一向掂量得很清楚,哪怕是李庆向他举荐过史安陈镝,之前他们俩也都是依令行事毫无懈怠。但这并不是说两人对他犹如像对李庆那样的信任。此时这仰仗二字亦然,要说仰仗,不过是仰仗他那十几个千里挑一的家将罢了!

“今后便是货真价实的同舟共济了,仰仗二字再也休提。”

似笑非笑地回了陈猜一句,见他愣了一愣,张越就含笑点了点头,踏上台阶进了自己的屋子。因见彭十三跟了进来,在屋子里大大咧咧地脱下了满是雨水的袁衣,又大声吩咐其他人赶紧去休息,他就伸了个,懒腰在居中的藤椅上坐了下来,随即扭头问道:“老彭,刚刚陈锯的话你应该都听到了?”

“这些文人心底就是弯弯绕绕太多。要都是像他们那样,当初英国公在安南就不用打仗了,成天提防有人在背后捅刀子就完了!”彰十三没好气地拿起一条毛巾的递给张越。又抄起另外一条胡乱抹了抹脸。这才说道。“行军打仗,总不能因为人是降将就弃置不用。陈华为人如何我不清楚,但我知道,他老子陈封确实是条汉子!那时候英国公不放心水路,所以每逢有水战,往往都是我在船上看着,从陈封以下,不少人我都熟!”

“你说得固然不错,不能因为如今的叛军拥陈天宝为,他这个本地将领又姓陈,因而便横加疑忌。

但是,既然陈销对我提了,总不能置之不理,万一有事就是大变故。”

“不然我去见一见陈华?。

“不,以防万一,不要打草惊蛇。”张越此时终于想明白了几分里头的关节,摆了摆手说,“你只去打听打听,陈华所率的部众当中,有多少是本地交人,有多少是我朝汉兵,着下军官都有哪些人,务求隐秘些,再看看有多少你认识的,,然后。你去见一见他们。”

彭十三仔仔细细听完了,也不罗嗦。一点头就拿起蓑衣斗笠准备出了门。他一只脚刚跨出门槛,后头张越又叮嘱了一句让他小心,他也不回头,只是挥了挥手就冲入了雨幕中。

屋子里的张越望着他消失的背影。随即转身到一旁的藤箱里翻出了一本书,在藤椅上看着打时间。但没过多久,他的思绪就从这书本上飞开了去。

希望只是李庆杞人忧天就好!

须知此次用兵交址,兵员多选云南广西两地,多半是不识水性的军户。而交址多水,水师之中有一多半是精熟水性的交人,军官之中也是本地交人占据了大半,只有少数是多年之前就留在交址的汉人。自从设立交址布政司以后,不少原本只是远征军的将士都被留在了这里充当屯田军户和成军,久而久之,哪怕是思乡情绪再深的,往往也娶了本地女子为妻,准备在此扎根一辈子。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却把交人汉人都卷了进去,不能再以从前的道理衡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