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七百九十七章 极品亲戚和不敢认的亲戚

朱门风流 第七百九十七章 极品亲戚和不敢认的亲戚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0:35 来源:笔趣阁

刀今的官场并没有茫节两寿必须送礼的陋习,张越在广忤一日的时候。每逢生日也就是下一碗挂面全家热闹一番就过去了,再加上家里人口多生日多。他还真没把自己的生日放在心上。而且,之前又是赶路又是事端连连,乍一到京师还生了今天这样的变故,哪里还顾得上生辰两个字。见张辅恍然大悟之后便歉然的笑了笑,他便拍了拍额头。

“倒是得多谢颍三叔和轨三叔替我记着,不然我自个也得忘了。

“既然是寿星翁来了,那么咱们可得好好贺一贺!”

看到自己的两个弟弟笑吟吟地簇拥着张越进去,张辅不禁觉得诧异时分。由于张朝张酬实在是不成器,他又几次三番拒绝了他们的要官。这两年他已经和他们渐渐疏远。就算是他他之前过五十大寿,两人也不过是应景似的露个面,旋即就无影无踪。这一次兄弟两个特意跑过来,竟然说是要给张越过生日。这不是笑话吗!

由于向来不喜张觐张靴兄弟的为人,尽管份属同宗,但张越这几年几乎和他们两家没有什么往来,只是逢年过节按照规矩送礼也就完了。这会儿进了里头,见张斌和张谨兄弟也都笑吟吟地上来见礼问好。他更是觉得鸡皮疙瘩全都冒了出来。只在另两今年纪尚幼的小孩子上来的时候,他这才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王夫人先前得了外头的通报。原想照从前一样随便找个。借口敷衍不见,却不料张辅和张越正好一同回来,两边无巧不巧地撞上了。待到外头传信进来,说今天是张越的生辰。她不禁愣了一愣,随即才想起自己确实是忘了。于是,她连忙就叫来了长子天赐,让他到外头去陪着叔伯兄长,又吩咐厨下赶紧去预备。不多时,张恬和张箐也拉着张悦一同跑了来。

“我还打算晚上悄悄回去给三哥过生日呢,谁知道竟然被人枪了先!”张箐不高兴地撅起了嘴,随即便摇着王夫人的手说,“大伯娘,我和恬妹妹一块出去看看好不好?”

“你哥哥如今还没有正式任官。待会还有空闲,总不会忘了你这个,妹妹。外头乱,别出去。待会听到什么有的没的,小心污了你的耳朵。”王夫人总觉得今天这事情透着不对劲。因此好说歹说哄了张普。见她不情不愿地拉着张恬张悦到一边玩要,她这才沉吟了起来。

尽管英国公府事先没有预备。但厨房既然得了吩咐,很快就备办出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摆在正堂东边的屋子里。张越是寿星翁,可他推托自己是年轻晚辈,哪里肯坐席,自然还是按照长幼尊卓坐了。张顿张靴打叠着笑容频频向张越敬酒,张斌张谨又在下边殷勤相陪,他实在是有些招架不住,最后还是张辅实在看着不是样子,轻轻咳嗽了一声,两个做长辈的这才讪讪坐下了。只由的几个小的闹腾。而张辅瞧着不对。就让长子天赐先退了席。

饶是如此,一场宴席过后张越仍是狼狈得很。这不是官场应酬。他那会儿不是掌印官就是钦差,端起威严来,谁也不敢太过逾越;至于低一级的应酬,他到场转一转就完了,根本不会久留。至于在兵部当司官的时候,大伙心里有数。都是浅尝辄止,何尝这样喝过?因此。这回他不用借酒醉的借口,任是谁。着他那红彤彤的脸就知道,他已经是醉得不轻。

张朝和张觐舍下长辈的架子,为的就是这时候。当下张觐给张觐使了个眼色,让其去缠着张辅说话。随即就使唤了张斌和张谨一左一右搀扶了张越前去厢房解酒安歇。瞧着人眼睛迷离确实是醉了,他就干咳一声,把预备好的话说了出来。

“虽说大哥如今是太师英目公。但毕竟已经不管事了,就是二堂兄。如今也成了废人,回京之后只怕也就是高高供起的菩萨。满打满算。家里只有越哥儿你一个是真正说的上话的。你这两个不成器的堂兄刚刚升了军职,你可得看在同气连枝的份上,给他们挑两个好缺

“靴三叔可是,,可是在开玩笑了。谁”谁说我就一定是兵部”,兵部侍郎?再说了,你”你怎么就知道,我会管着”管着武武选司?”

听张越舌头大了,思路却还清楚,张朝不禁心里暗恼。他如何不知道张越和自己两家疏远得很,可如今他和张朝因为张辅不肯举荐,皇帝也并不看重,都只是授了些名不副实的军职,儿子就更不用提了。若不是得知张越要擢升兵部侍郎,他何必跑来给一个晚辈过生日?

“这事情外头都传遍了,越哥儿你还藏着掖着干什么?谁都知道,张本老了,如今这个位子就是酬他一辈子辛劳的。如今兵部另一位侍郎管着职方司和车驾司,这武选司和武库司不归你还能归谁?更何况你有擎天保驾的拥立之功”

“靴三叔慎言”我只是寻常”寻常臣子,哪有,哪有那么大能耐!”

看到分明是已经酷而大醉的张越一下子睁大了眼睛瞧着自己,随即又含含糊糊地说了些推托之词,张靴只觉得心头恼火得紧。但他总算还明白,拥立这两个字确实是说的过头了。休说宣德天子自小就是皇太孙。就算不是,也绝容不得外人这么说。看看左右只有自己的儿子和侄儿,他便放下了心来,当下撂出了预备已久的一句话。

“越哥儿你就莫要谦逊了。谁不知道,你那大伯父原本是要往四川上任的,因你要去兵部的缘故,都已经得了信说此事会暂且搁下,还说会在京师内另挑好缺。他是你的嫡亲大伯,可咱们也是你的亲眷,越哥儿你不瞧在别人面上,也得瞧在大哥面上。若不是大哥对你另眼看待。你能不到十年便迁到一部侍郎?而且,英国公的嫡亲侄儿总不能只得虚职让人瞧不起吧?我和二哥也不让你白忙活,你看,正对着宣武门大街的三间铺子,小在你名下,只要你摁个手印!”

就当他看在

擞门是犹豫了起来,抓着他的年想要趁热打锁做成纹桩剩易洲刚候,就感觉到自己的袖子被人拉了两下。看到是儿子张谨对他使劲使眼色,他连忙回过头,却见张朝已经是追着张辅进了门。面对张朝那狼狈样儿,他只能把东西快藏起,满心的话吞回了肚子,心里暗骂张朝烂泥扶不上墙,这点事都办不好,脸上却只得堆笑迎了上去。

“他都已经醉了,让他好好歇一歇。你们去后头寻你们大嫂说话!”

比。,一比呸万

张辅在家威严亦重,虎目一扫,张朝张靴也不敢说别的,只得讪讪应了。两人还想留下张斌张谨在这儿陪着张越,结果张辅只说要考较侄儿文武功课,这下子谁也不敢留下。连忙借口同去拜见王夫人一起溜了。直到他们全都散了,张辅方才沉声吩咐人去端来醒酒汤并凉水,服侍张越洗脸用汤,一回头,却看见人已经扶着躺椅半坐了起来。

尽管还不至于醉糊涂了,但这会儿张越只觉得脑袋一阵阵疼猜,仿佛要炸裂了开来。见张辅移步过来问他如何,他忙摆手摇了摇头:“还挺得住,不碍事。”

用加了冰块的井水洗了一把脸。喝了一碗醒酒汤。足足又躺了一刻钟,张越这才缓过气来。见张辅仍然是坐在一边没走,他连忙把之前隐约记得张靴说过的那些话复述了一遍,末了才说:“幸好之前冉候的是荣管家的儿子荣熙,否则我也没法喝一半倒一半,即便如此。也险些彻底醉了,好在应该没说什么要紧话,也没答应什么要紧事。”

“亏得你谨慎!”

张辅听到两个兄弟竟然是直接跑到张越面前为儿子求官,顿时气的脸色铁青。他贵为国公,又是三公之,张觐张靴在勋贵中间说他薄情不顾兄弟,他自然是无所谓。但若是张越真的被他们算计着了,到时候事情不成,他们在外头以长辈的名义散布些言语出来,这张越的官休想当得稳当!思来想去,他只得长叹了一声。

“这事情你别管了,我只能豁出一张老脸去替他们求恳求恳”横竖我是不管事了,替他们求两个军职总还不难!否则,到时候指不定他们闹出什么事情来!你先好好歇一歇。里头就不用去了,到时候他们离开的时候,我不会让他们再来扰你

看到张辅无可奈何地点头一笑。而后又转身离去,张越也觉得心中涌出了一股难以名状的无力感。和张辅一样,他不怕敌人的背后算计。就怕那些名为自己人的亲戚拖后腿。而在如今这个最为讲究宗族血缘的世界,张觐张靴是长辈,他耍治他们实在不是那么容易的。

由于闹出了这么一场让人恼火的风波。张乾等人走后,虽有王夫人出面留自个在英国公府小住两天、张越仍然是拒绝了。毕竟,张朝张靴都知道自己已经内定了兵部侍郎。恐怕消息也已经传开了,这个节骨眼上还是检点一些的好,也得避免给张辅再添麻烦。

勋贵多半住在宣武门的皇城以西地块,天天上朝的六部诸寺等京官多半住在紧挨东西长安街的几条胡同。而东城则是在京城做生意的富商奂房子置地的上佳地段。

喜鹊胡同离崇文门大街不远。每日里城门进进出出的喧哗让这儿从来都是热热闹闹,货郎小贩也往往会打这儿过,和前头几条胡同一样都算是东城最闹腾的地方。然而,就在这么一块地方,前两年偏生多了一处官员府邸。只那府邸规制不大,平日进出的人更少,久而久之别人自不在意。

这会儿最里头的那重院子里。一位五十开外的老者正在认认真真地浇花。说是老者,他看上去并不老。只是因为多年来心力耗费太多,两鬓已经是华苍苍,但等到站起身的时候,他的腰杆却是笔直。他瘦削的脸颊上虽有皱故,却不显得老相。眸子熠熠有神,提着硕大铜壶的手亦是劲道十足。满意地看着满院子鲜花,他便拍了拍手预备回。

“老爷,外头有人送了东西来。”

听到这话,袁方不禁愣了一愣。人走茶凉这四个字,对于锦衣卫指挥使来说无疑是最贴切不过了。他从前虽低调,但还在位子上的时候。每逢过年过节。匿名送礼的却从来就不曾少过,只那些东西退没法退。少不得给上下官兵了福利。而他一退下来,还会往他这里送礼的就凤毛麟角,多半是从前他提拔起来的那些人为了不惹麻烦。于是悄悄送了来。

然而,当那个锦盒送到他面前时。他却露出了一丝笑容。随手接过之后,他也没多说什么。径直进了房间。等到打开盒盖,瞧见里头赤然是两个布袋,他更是笑了起来。果然,解开布袋的绳子倒出东西一看,那全都是一粒粒的种子。

“这小子,还真是把我当成花出了!”

嘴上这么说,但对于送礼人的有心,袁方仍是觉得很高兴。他很清楚,在皇帝赏的这处宅院外头守门的便是两个锦衣卫密探,这锦盒必定被反复查探过,绝不会留下只言片语。只不过,能有这份送礼心思的送礼人,决计是只有一个。那小子刚刚回来,又是得信要再次高升。心情恐怕也好得很。等再过两年没人惦记他了,应该也不用像现在这样遮遮掩掩。

然而,袁方的高兴劲却没有持续多久。晚上一时兴起的他吩咐门房去靠近崇文门大街的一个小饭馆买一屉水晶包子,然而,等东西买回来吃的时候,他意外地在里头找到了一个不起眼的字条。

自从隐退以后,他已经很少再见到这物事,等到拆开来看之后,脸色顿时一变。

虽只是寥寥数语,那字条却是不仅提到了今天的午门激辩,还提到了让朱瞻基急急忙忙拂袖而去的缘由,宫中孙贵妃突然昏倒了!不但如此。上头还写了涉及都察院的两桩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