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八百四十四章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通州张家湾码头乃是河漕水路的终点,一年三百六十天,除了运河封冻的那段时日,其余时间这里都是车水马龙人流不绝。码头上扛粮袋的苦力,运河上拉纤的船夫,张家湾码头附近开车马店的掌柜,卖粗细馒头点心吃食的小铺……虽比不上通州城内商旅云集的场面,却也是附近有名的繁华地。只不过,如今运河冻得结结实实,这里也就显得冷清萧条。

但昨天,那些靠出卖力气过活的苦力们却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张家湾通济仓要运粮去京城,要雇人装车。尽管官府出的钱比不上平日那些往京城做买卖的商人,可在这寒冬腊月坐吃山空的时候,有钱总比没钱的好,于是,几十个人一大早就守在了通济仓,这一等就一直等到日上三竿。

直到粮仓大使副大使出来,一群苦力方才一拥而上,场面一下子有些混乱。两个肥头大耳的大使副大使本能地往后头退了一步,让属下的杂役大声呵斥了几句,随即说好一日工钱十五文,便分派起了活计。

十五文的工钱自然是极其微薄,但在冬天没多少活计的情况下,哪怕人人都知道大头必定是被这些蠹虫克扣了去,也不敢有什么异议,乱哄哄答应之后便开始忙着干活。

此次的运粮是年前的最后一回,和卫仓不同,这是从南京各仓转运而来存放在此的粮食,此次运到京城是为了发放朝廷大多数官员的禄米——毕竟,能和英国公张辅这样从北京仓直接支米的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是从南京仓支米,若要运到北京使用,还得支付每石米的车马钱——当然,按例这一路全都是免检的。此时此刻,一个个苦力扛着那重重的一个个袋子往大车上放,又有人去打探赶车往京师的活计,待得知人早就够了,他们方才怏怏叹了一口气。毕竟,这一趟活少说也得干三天,四十五文钱也够过年多买几斤白面了。

只是,都是做老了这营生的苦力,扛着那一个个大麻袋的时候,就有人觉察出了几分不对来。这些装着粮食的口袋,平日就是死沉死沉,但今天在那沉甸甸之外更加了几分分量,若是那力气小的,走在地上竟禁不住脚下直打颤。只扛了几包粮,就有人受不住了,当即找到管事理论,却被对方轻蔑地打量了一眼,一句轻飘飘的话打发了回来。

“这可是包日的工钱,既然是卖力气的,还计较多分量?”

吃这话一排揎,谁也不敢言声,只是一个个默不作声地继续做事,须臾便装了一百辆大车。这边的人忙着套骡子,几个相熟的苦力在干活之余少不得窃窃私语。这漕船可以夹带,海船也可以夹带,这陆路运粮到京师又哪里不是如此?这不少粮袋里头鼓鼓囊囊,准是来自南边的各色物件,平日里囤积着,赶在大过年前送到京城,正好卖个好价钱。

“这些天杀的,克扣咱们的钱却知道赚别人的,小心遭天火!”

粮仓最怕的就是火,因此这话他们也只敢小声嘀咕,绝不敢在那些管事杂役面前露出一星半点来。好容易干完了上午的伙计,一群人虽饥肠辘辘,要领工钱却得等到黄昏,于是只能拖着沉重的步子离去,打算去光顾西边一家馒头铺的生意。

馒头铺前,三个刚刚才窃窃私语过的难兄难弟每人要了三个馒头,随即便找了个避风的地,蹲在那里大口大口吃了起来。果然,和从前一样,只咬了一口,那薄薄的白面皮底下就露出了青色和白色,在冬天没多少暖气的日头底下显得格外寒碜。

虽说谁都知道那边的白面馒头只是卖相好看,一层薄薄的白面皮里头全都是填的白菜帮子,可谁让它便宜?这要是实心的白面大馒头,两文钱还打不下来,更不用说两文钱三个了。

“他娘的,这黑心的臭老柴,都快过年了,他就不能在里头多搁点白面?”

“少抱怨了,哪怕是菜帮子,总比那肉包子里头填死鼠肉来得强……话说回来,早上那活计真是累死人,他们究竟在里头夹带了多少东西,那一包粮决计不止一石,至少多两成!”

那个说话的苦力伸出两根手指头比划了一下,身材矮小的那个使劲啃了一口淡而无味的白菜帮子馅,就含含糊糊地说:“我趁人不注意特意用手指探进去抠了抠,除了米,没瞧出有别的,兴许是咱们这些天歇多了,没力气……

话音刚落,另一人便张口呸了一声,将混在白菜帮子中的一截草根吐在了地上,这才冷笑道:“除了米没别的?那是你没找对路子!老子可比你胆大多了,趁着快收工的混乱时候,割开了一个袋子瞧了瞧,你猜老子发现里头是什么?嘿,似乎是棉甲!”

瞧见两个同伴先是大吃一惊,继而面如土色,他便自嘲地摇了摇头,随即叹了一口气说:“老子那时候吓得什么似的。幸好家里没婆娘,小子丫头的衣裳都得我补,针线包随身带着,所以费了点事缝了几针,撂在车上人也没注意,就这么过关了。不是我说,平日不是没看到过夹带的,可夹带这种货色,这是什么心思?”

胆小的那个忙说道:“这怎么成,万一出了事连累到咱们怎么办?不如去官府出首?”

另一个大汉却在他头上拍了一巴掌:“出首?出个屁,那通济仓的一正一副和定边卫都是穿一条裤子的,你能担保他们不寻个由头把咱们打死?装什么都不知道就是了。”

“装不知道?你那是说笑吧,这上头有事,什么时候不是底下人顶?衙门是肯定不能告的,那些官都是彼此庇护着。定边卫管的是押送,未必就揣着好心,找上门指不定真是乱棍打死。哼哼,横竖老子烂命一条,不在乎这些,回头把小子丫头送得远远的,到京里寻个大衙门捅穿了这层窗户纸。富贵也需险中求,要真是对了,老子和小子丫头下半辈子就不用这么辛苦。要是错了,大不了就豁出这条命罢了!”

瞧见同伴眼睛里那种狂热的精光,另两个苦力忙低下头去啃馒头,心里却都是打起了鼓。告密兴许会有些赏赐,但谁知道会不会把一条命一块赔进去?想了又想,其中一个就小心翼翼地说:“老五哥,你真下决心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连累了……”

“怕什么,只要你们两个别露口风就是!这样,下午你们和我打一架,回头破口大骂我一顿,这就算是闹崩了,有事也找不到你们头上。穷死饿死打死都是一个死,有什么怕的!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咱没那个本事,但就不信舍了这条命拉不下那几个狗才!”

情知这绰号老五的汉子本就是滚刀肉,其他两人对视一眼,再也不做声了。三个馒头吃完,下午再上工的时候,他们心里搁着这么一件事,干活难免是有些懈怠,之后又货真价实打了一架,结果三个都是鼻青脸肿,于是又招来了好一顿呵斥和痛骂,就差没挨鞭子了。待到傍晚散工,那两人卸下最后一包粮袋环目四顾的时候,不约而同地叹了一口气。既是为被赶出去的老五,也是为了自个。

一辈子受穷,好容易有这么一个兴许能翻身的机会,也难怪老五会横下一条心。可是,要换成他俩,他们敢做吗?两人对视了一眼,眼神闪烁了一阵,谁也没有开腔说话。

老五本就是一时起意,被人赶出通济仓之后就急急忙忙回了家,对一双尚在总角的儿女嘱咐了一番,把家中最后一丁点值钱的细软都塞给了两个小孩子,把他们送上了回乡下的车,自己就袖着最后一点钱出发了。他那点钱不够雇车前往京师,再加上他不知道这一趟去究竟会耽搁多久,也就不敢乱花钱,只花几文钱搭了一辆柴车,紧赶慢赶地往京里去。

谁能想到,就在他在昏暗的天色下好容易看见那高大的城墙时,却因为只差一步,只能眼睁睁地瞧着那城门在自己的面前严丝合缝地关在了一起。这大晚上,那运柴的车老板骂骂咧咧发泄了一番,却是不愿意在这儿干等,便说要回去。老五一听说载他回去还要花十文,于是便发了狠,决定在城门口的门洞里等上一夜。

然而,发狠容易受苦难。都说瑞雪兆丰年,但对于穷人来说,自然是宁可度夏,不愿入冬。这腊月里的晚上,若是在晚上没有炭火又四面漏风的屋子里,就已经是冷得手足如僵,更不用说入夜之后天上开始飘雪,一个时辰之后便化作漫天鹅毛,在这大雪天里身穿破烂袄子在外受冻,那份冷更是可想而知。他起初抱着双手来回走动,后来干脆到雪地里跑步取暖,到最后实在受不了雪花落在头上身上的冰冷,又回到门洞里蜷缩成一团。

从上半夜到下半夜,他起初还能感觉到冷,渐渐地便失去了知觉,只感到这手脚都已经不是自个的。若不是心里还憋着那么一口气,脑海中还有那么一缕念头,他几次都要彻底昏睡了过去。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迷迷糊糊只听见一阵机括的响声,勉力睁开眼睛时,就看见大门已经开了。他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却不料手足完全不听使唤,竟是丝毫动弹不得。

“他娘的晦气,大清早的就看见一个死人!”

“咳,别抱怨了,让上头看见又是一顿好骂,送西郊化人场不就完了?”

“送化人场,大冷天还得从咱们崇文门跑一趟顺天府,我哪有那功夫!拖出去仍在草堆里得了,费那事干嘛……”

大冷天的赶早在城门等着入城的人少了,却不代表没有,早有人发现了这边门洞里那个冻僵的人,早早都避开了。这会儿瞧见两个兵卒抬着人过来,等待入城的人齐刷刷让开了一条路。就在这时候,那个被抬着的人突然发出了一声微弱的呻吟,顿时惊倒了一片人。两个兵卒手一抖,竟是直接把人摔在了雪地上。

“竟然没死?”其中一个兵没好气地上前踢了那人一脚,又骂道,“没死就他娘的自个爬起来,别在这碍事!”

“救救……我……通济仓……”

那军士听到这含含糊糊的几个字,顿时更不耐烦了:“什么通济仓通草仓的,快滚!”

就在这时候,旁边几骑路过的人却突然勒住了马,为首的打量了一下冻得半死不活的老五,突然二话不说跃下马来。熟练地伸手在颈项上一搭,他便从马褡裢里头拿出了一个羊皮囊,就着那嘴边灌了一口。旁边那两个兵卒正暗自纳罕时,刚刚还僵在地上的人突然剧烈咳嗽了两声,随即竟是又呻吟了出来。

“天寒地冻的,捎带上他一程。”

听了这话,后头又有两人下马来,一前一后将身子僵硬的老五弄上了马背,随即才翻身上马。既然有人肯管闲事,那两个军士自然是没什么不乐意的,不过是嘀咕两句就算了,等他们俩回到城门口的时候,刚刚那四五个人早已进了城去。

“大冷天的居然还有这种滥好心的人,这种穷汉哪年不冻死两三个?”

“滥好心?人家拿的是兵部发的路引,看他气派说不定是当官的。”

且不提这几个看守城门的军士如何啧啧称奇,那边一行人疾驰进了崇文门之后,为首的胡七略停了一停,他刚从通州回来,正想着是先回自己的地头,还是直接沿东江米巷先去兵部,就听到后头的一个属下开口叫道:“头,这家伙冻糊涂了,嘴里一直念叨着通济仓。”

胡七救人原是念想从前的苦日子发了恻隐之心,但也是因为这家伙念叨的和他去通州查的方向一致。此时听说此人昏迷之中仍是念叨通济仓,他立时心中一动。

胡七这一趟公差本不是上头的布置,而是他为了弥补之前的疏失,这才追着一丁点线索急急忙忙出了京,眼下虽有所得,但证据还不足,所以预备好好想想再去报张越。此时仔仔细细念了几遍通济仓,他突然调转马头过去,又打量了一眼那人,这才做了决定。

“去个人请大夫,我们回扬州胡同。”

待到回了地头,大夫还没请来,那发烧已经发得糊涂了的老五却是说起了胡话。尽管那些话没头没脑,但一大早正是打张家湾码头过来的胡七已经是明白了七八分,原本就肃然的脸更是紧紧绷在了一块。

“你们留下好好看着人,要是大夫来了,告诉他不管怎样,一定要保住他的命!”

莫非真是有人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