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八百七十六章 天子归来,小年溜号

朱门风流 第八百七十六章 天子归来,小年溜号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0:35 来源:笔趣阁

东华门的三座券洞如今成了张越入宫的必经之道。毕竟,他可没工夫经过长安左门再走过那长长的一段甬道经午门入宫。事急从权,他如今的责任非同小可,这么一点小要求自然是轻而易举地给通过了,于是值守禁卫那儿早就熟悉了进进出出的他。

这会儿,他刚刚从内阁直房出来,一面走一面还在心里盘算着吏部那儿的事务。不得不说,他对于吏部的活计实在是不怎么熟,哪怕只是当一个中转站和签押人,可总不能什么都不知道就往上头盖印转,所以少不得趁着闲工夫瞅上一眼,于是每天本就少得可怜的时间又被压缩了一大截。所以,他不禁无可奈何地膜谤起了杨士奇,心想这大明朝对于官员的压榨真是令人指,让他署理吏部,怎么就不知道给他一份吏部的薪水?

当然,他现在的心情勉强还算不错,因为仁寿宫那儿总算是有了好消息。张太后如今终于是脱离了最危险的时期,而皇帝行在也是天天有八百里加急送回京城。

直到听见耳畔传来了一阵马蹄疾响,他这才抬起头来,一看就现了从东安门处疾驰而来的一行人。

尽管人还太远看不清面目,但那几十袭高扬的红色大氅却清清楚楚。几乎是下意识地,他心里迸出的第一个念头却是一一莫非是皇帝先回来了?他怎么能这样入城?

他正想着,那一行几十骑离着宫门渐近,尽管如此,可这一行人丝毫没有勒马的意思,瞧那劲头仿佛是准备直接冲进宫去。这下子,哪怕是知道对面这拨人能够在东安门被放行,身份必定没有什么可疑,东华门前头的侍卫亲军仍是第一时间提高了戒备。一时间,门券洞里的拒马摆设到位,城门前城楼上头都出现了憧憧黑影,直到前头传来了一声高喝。

眼瞅着一行人齐刷刷地勒马,随即头就有人跳将下来,不知道是格认出了人来,径直喊了一声是英国公。得知是张辅,正在东华门里头的张越少不得加快了脚步,验证了出八令牌之外就紧赶着往那边走去。果然,早有定见的他只瞧了一眼,就认出了掩在张辅亲卫之中的朱瞻基。而几乎是同一时间,朱瞻基也看见了他。

朱瞻基已经不是头一次这么急匆匆赶路了。当初彻夜疾驰赶到大宁,为祖父朱棣丧是一次;后来父亲暴毙宫中,他从南京赶回北京即位又是第二次。相形之下,这一路有大批精锐随行保护,有名将贤臣跟随,应当是最安全的,可他的心情却和前两次没什么两样,甚至可以说更焦急。尽管杨溥他们不过是说了只言片语,呈递上来的题奏中间也多有含糊其辞,但他却从其中嗅出了某些意味。所以,他在喜峰口遇上了接驾人等之后,就不顾一切甩下了大队人马,轻车简从和英国公张辅一同赶了回来。

这会儿和张鲇。四目交击,见张越很快就不动声色地把目光移开,他忖度片刻就朝张辅后头靠近了些。果然,张越上前向张辅行过礼之后,就字斟句酌地说:“英国公可是受皇上派遣先回来的?太后中午在仁寿宫召见过杨阁老,这会儿赶过去,太后应该还没歇午觉。”

张辅自然知道张太后突心疾,此时听张越这么说,无疑表明太后的病已经有了起色,他自是如释重负,而朱瞻基紧绷的脸色也松弛了少许。只这会儿来不及多说什么,张越自然不会急急忙忙禀报个中详情,于是,核对了通行腰牌,张辅竟破天荒带了包括朱瞻基在内的四名亲卫匆匆入宫,其余人则是在东华门前等候,让守门的禁卫们好一阵奇怪。

皇帝既然回来了,张越也就不用担心那么多有的没的,回了兵部衙门便有条不紊地处理起了各样公事。有道是人被逼上梁山的时候就会挥出全副能力,他如今也是一样,分心二用一面听报告一面写题奏,脑子里还时不时猜测一番宫中情形。等到陈镛说完,他也正好在纸上写下了最后一个字。

“你回头把这些天的东西都整理出来,以备询问。这几天你也辛苦了。只不过冬至已经赐假,朝廷又多事,正月元宵额外赐假恐怕是难了。还有,今天晚上我告假,兵部这儿你代替当值一下。我之前已经对杨阁老提过此事,他也已经答应了。”

陈镛看到张越递过来的那张墨迹淋漓的大笺纸,脑袋有些转不过来。须知刚才张越就已经对他明说皇帝已经跟随英国公张辅一同回来,他虽不知道宫中的太后有什么不妥昝,可也知道张越如今既是主理兵部,总得留着备召见,哪里有急急忙忙回家的道理?然而,张越显然没有向他解释的打算,不容置疑地吩咐过后,就把人赶了出去。

冬天的太阳落山格外早,张越进衙门的时候,天光还亮,出衙门的时候,这外头就全都昏暗了下来。平常这是散衙时分,沿江米巷到东江米巷,四处都可见往东城西城的马车和马匹,但如今却显得人影寥落冷冷清清。这种情形自从皇帝北巡离开就开始了,从j1到下的文臣武将们,不论品级高低,都习惯了负荷加班,哪怕不加班也得顾虑到同僚上司下属的眼光,于是哪怕没事做,也只得呆在衙门里。

至于十数日前的事情出了之后,这情形就越变本加厉了。六部五府乃至于都察院的主官一个个全都歇宿在衙门中,下头的办事官有样学样,自然是只能委委屈屈在衙门里头搭起了铺盖,只可怜这大冷天的柴炭供应实在是不太齐全,如刑部这样油水少的衙门更是如此,一间间屋子到了晚上简直能冻死人。所以,各级衙门这些天最招牌的声音,便是响亮的打喷嚏声和擤鼻涕声,就连最是温暖的兵部衙门,红鼻头也比平日多。

所以,这会儿张越在大门口和得信前来会合的两个随从见面时,冷不丁就打出了一个响亮的喷嚏。他随手用细纸一擦,什么也没说就翻身上了马。这一路疾驰出了江米巷,他愣是连一个官员都没遇上,直到上了宣武门大街,行人才比刚刚那地儿多了起来,偶尔还能听到一阵鞭炮声。他本能地侧耳听了听,突然引马而立,结果身后的牛敢一下子跑过了头。“大人,有情堤,?”

“有个屁情况!”张越没好气地骂出了一个脏字,见牛敢瞪大眼睛看着自己,他这才问道“我只是想着今天果然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竟然已经都开始放爆竹了。”

牛敢这才恍然大悟,因笑道:“这算什么,大人,咱家里也有爆竹,保管比这些爆竹响亮。别说爆竹,就是其他年货,高管家也都准备好久了,样样齐全。”

见这个大块头兴致勃勃满脸认真地夸着自个家的过年准备,张越想要骂上一句,却又觉得和这蛮牛说理实在是多此一举,因此二话不说就在马股上狠狠抽了一鞭子,犹如离弦利砑似的往前疾奔而去。

穿过西四牌楼,往前又是几条胡同,等他避让了行人拐进武安侯胡同时,这些天里总是充满着各种不安定的心,仿佛一下子落回了实处。

为了给家人一个惊喜,张越并不曾派人提前知会自己回来,因此在自家门前下马时,他就现东西角门并大门竟然全都关了。没奈何之下,他只得让牛敢上前敲门,乒呤乓唧敲了好一阵子,里头方才传来了懒洋洋的一个答应声。须臾,西角门上那一扇小窗就开了,探出来的那个脑袋瞅着牛敢瞧了好一会儿,就笑着打趣了一句。

“竟然是牛大哥你回来了?怎么,是想着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还是想着家里媳妇?嫂子早上在后头厨房做了好多糖糕,少奶奶又给装了不少盒子菜给她带回去,要是她知道你回来,准高兴坏了……对了,你路上没遇上连大管事,他亲自去衙门逞饭了!”

这门房一面絮絮叨叨地说,一面拉着门闩开门,可等到真把大门打开了,看到一个黑影陡地冲了进来,越过自己就头也不回地往里走,他不禁愣了一愣,正要开口喝住那人,冷不防肩膀被人重重按了一下,一侧头方才现是牛敢。“别叫了,大人回来了,今天连大管事可是白跑了一趟!”

由于门房的反应慢了不止一拍,因此,等张越匆匆到二门的时候,那道门也是还关得紧紧的。当里头人在震天响的拍门声中埋怨不断地打开门认出张越时,这才张大了嘴巴,再想奔进去报信,却已经是给远远甩到了后头。于是,当一路走得背心直冒汗的张越直接撞开门帘搓着双手进来时,一桌子热气腾腾的菜才刚上桌,一双双筷子都伸在半空中,眼睛却全都瞟在了他这个径直闯进来的不之客身上。紧跟着,静官就大叫一声跳下了椅子。

“爹!”

君子抱孙不抱子这规矩在张越这儿素来不存在一十或者说,因为他的父亲张倬就不信这一套,所以他这个儿子更不会矫情一十眼下瞧见小家伙那满脸兴奋的模样,他索性弯下腰使劲把儿子抱了起来,结果,已经自诩为长大的静官一如从前小时候的模样,笑得格外开心。

放下儿子,张越看见三三也一蹦一跳过来,少不得也抱了她一回,掐了掐那粉嫩的小脸,这才上前给父母问安,向红鸾问好,朝妻子眨眨眼睛,对双双惊喜地站起来的秋痕琥珀微笑,又去抱了抱乳母手中的另两个孩子。当一侧传来某个气急败坏的声音之后,他这才走上前去,却先赞许地向张赴点了点头,夸了他的武业,这才轻轻拘了拘妹妹张菁的脑袋。“都是大姑娘,马上就要嫁人了,还撒娇!”“三哥……你故意的!”

一番笑闹之后,这一别就是二十几天没回家,如今竟能回来过小年,孙氐咱是眉开眼笑,慌忙吩咐人去添了碗筷,等到重新坐下“张越见人人都看着自己,却笑呵呵地拿起了筷子递给上的父亲:“有什么话吃完饭再说,别让菜凉了,我可是早就饿坏了肚子!”

原本还带着几分狐疑紧张的气氛被他这一句话冲得干干净净,因而张倬自然便先动了筷子。他这么一起头,桌上一众人便全都开动了起来,只谁也及不上张越的度,就连因练武而变得胃口极大的张赴也只能瞠目结舌,眼睁睁地看着张越风卷残云一般吃了这个吃那个,好一会儿方才心满意足地停了下来,又轻轻舒了一口气。“不是几乎每天都让人送饭去吗?怎么还这副好些天没吃过饭的馋相?”

见孙氏又关切又心疼又嗔怒,张越便嘿嘿笑道:“在衙门里吃家里的菜,也吃不出什么滋味来,最初还觉得鲜香,后来就是囫囵吞枣了……不为了这个,再加上英国公回来了,我也不会今天特意赶回来,不就是为了松乏一下,好好过个小年吗?不是我说丧气话,给这么一闹,年初的大长假极可能要泡汤了,接下来还不知道要睡多少天衙门。

张家消息灵通,但英国公回京只不过还不到一个时辰,因而家里人竞还是刚刚得知这个消息。张倬问了两句就岔过了这个问题,而杜绾则是丢来一个征询的眼神,见张越微微点了点头,她顿时放心了些,却不得不考虑某件事该怎么说。毕竟,至今为止证据全无。

就当孙氏笑呵呵提起了两日后英国公府的大祭总算是有了人主持,而服侍的丫头正逞上了一个火锅时,就只听外头突然传来了噼里啪啦的炸响声,紧跟着就只听襁褓中的两个孩子仿佛受惊了似的,哇一声先后哭了起来。

得知不是自个家,而是那边武安侯府传来的,张越便二话不说地一摆手说:“放爆竹,咱们家也赶紧出去放爆竹,虽说还没到除旧布新的时候,但也先去去晦气再说!”

当然,也算是庆祝皇帝和英国公张辅平安回来,太后终于转危为安,至于他……则是即将在明年某些时候再添上一个可爱的宝贝!s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