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八百七十五章 京师无大事

朱门风流 第八百七十五章 京师无大事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0:35 来源:笔趣阁

尽管太医院号称是云集天下名医,但民间自有隐逸国手;却是未必人人都看得上那个太医院的御医头衔。于是,当三个御医在仁寿宫一再用药,张太后的病却仍然没有什么起色之后,无论是朱宁和范弘金英都捱不住了。最后一个得知此事的御马监太监钟怀更是急得火烧火燎,于是成国公朱勇一提,他便立刻向朱宁范弘金英郑重其事地说了,等到了下午,这位宽袖长衣,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何大夫就出现在了仁寿宫。

朱宁本是在心里想着小五的师傅冯远茗,只那会儿在汉王府之事中,人就已经失踪了,所以她也唯有嗟叹,听那何大夫在几位御医的连番盘问下倒是对答如流,她便不耐烦地向范弘丢了个眼色。心领袖会的范弘立刻轻轻咳嗽了一声,打断了三个面红耳赤的御医。“罢了,都什么时候了,还只反复诘难个不停!陪着何大夫去诊脉吧,在旁边多看着些。”

这话**裸毫无半点矫饰,自然,这位何大夫进来了,至少皇帝回来之前就别想出了这仁寿宫,所以,范弘也不怕人闹出什么幺蛾子来。只等到人进去了,他方才对朱宁说:“只盼着这人真有成国公说的那般本事,能够把太后救起来。对了,金英已经去了那么久,也不知道是否真的马到功成。唉!”

朱宁没有答话,梁王的死活自然不关她的事,太后的病情也不是操心就能治得好的,这么些天在宫里,家里头两个孩子也只得乳娘和其他人照管,她心里甭提多想念了。更棘手的是,昨晚抓到的那些太监之中,竟有两个是永宁宫中出来的,这若是真牵涉到孙贵妃,等皇帝回来之后又如何是好?太后是最强硬不过的人,皇帝也执拗,这一对母子“郡主,东厂陆公公求见。”陆丰终于来工!

昨夜抓到的人已经悉数下了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却是东厂和锦衣卫一块审办,这会儿只未了陆丰一个,自然是因为刚刚问出些口供,房陵还得继续盯着。此时此刻,陆丰手里拿着早就预备好的折子,说上一会就往上头扫一眼,等到全部说完,见上头朱宁眉头紧锁,范弘脸色义青又白,他自己也是深为无奈。要是有一丁点办法,他也想把事情捂下来,可房陵是张太后的人,他哪里敢?“真是有涉……贵妃娘娘……”

范弘的脸色最终定格在了惨白,心想这孙贵妃简直是昏头了“皇帝最宠爱的是她,儿子又册立了皇太子,可以说一切都是名正言顺,做这等愚蠢的事情做什么!这鲁尚宫当初两巴掌下去就说了换膳单的事情是孙贵妃的毓意,他还不太敢相信,可眼下既是梁王府那边搜出了书证,又有证人证言,这就麻烦了。

朱宁刚刚就有了猜测,此时很快就镰定了下来,又吩咐道:“此事仍是你主持,让下头人禁口,不许泄露半点风声,审讯的人需得严格筛过。这事情是非真假,且等皇上回来再说,也不要在太后那儿泄露一星半点。”

等到陆丰离去之后,朱宁让范弘留存运儿看着,自己却是带着几个人出了正殿,匆匆到了东边皇太子所住的地方。还在门口,她就听到了一阵响亮的啼哭,紧跟着就是乳娘和宫人的温言哄声,及至她进去,就只见满屋子的人忙得团团转。到了最后,总算是有人看到了她,那个乳娘就匆忙抱着明黄色的襁褓冲了过来。

“郡主,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直哭闹个不停!”

望着那个哇哇大哭的男婴,朱宁本能抱了过来,哄了一会不见成效,她渐渐若有所思地皱起了眉头,沉吟了一会儿就把孩子递了回去,眼看着一群人想尽了法子哄孩子。等孩子好不容易不哭闹了,满大殿渐渐平静了下来,她方才招手叫了一个宫人过来,待得知太子身体康健,哭闹过后吃饱了也就睡了,她方才点了点头,随即带着人出了这儿。

自从昨夜之后,东西六宫的那四条长街比前几日守备更森严,每座宫院前的大门都有四个人高马大的健壮太监守着,而若不是朱宁有意嘱咐,永宁宫前只怕要比其他地方多一倍。

即便如此,里头的宫人太监仍然是惶惶不可终日,毕竟,今天一早现两个太监失踪,听说窖由又出了事,不能不产生糟糕的联想。所以,当螽斯门打开的消息传来,得知朱宁又来了,上上下下的人都是紧张不已。

然而,谁都紧张了,却忘了知会暖阁中的孙贵妃。所以,这位曾经唯一拥有金印金册的贵妃仍是躺在暖阁的床上,仿佛痴了一般盯着头顶上的帐子。良久,她才感觉到身边多了一个人,怔怔别过了目光,瞧见是朱宁,她方才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太子没事,刚刚只是哭俏了一会,所以我想看来瞧瞧你。”

孙贵妃如释重负地放开了抓着朱宁腕子的手,长长吁了一口气,情绪娈得有些低落。然而,朱宁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她吓得猛地一下子跳了起来。

“我今天来不想拐弯抹角,我只想问你,你可曾让鲁尚宫去改过太后的膳单?还有,昨夜你宫里的两个宦官想要潜入仁寿宫图谋不轨,你可知道?”

面对朱宁丝毫不曾退缩的眼睛,孙贵妃情不自禁地瑟缩了一下,随即才使劲摇了摇头:“不,我不知道!”

她说着眼睛就红了,等再次抬起头的时候,现朱宁起身要走,她方才一下子慌了,忙下意识地一把伸出手去,竟是扯住了朱宁身旁系的一枚玉坠。仿佛是抓着救命稻草的她死死拉着那玉坠,直到看见朱宁回过头来,她才松开了手,恢复了一个皇妃的仪态。

“宁姑姑,我可以很明白地告诉你,这些事情不是我干的!之前,有一封信送到我手里,说是吴嫔有了身孕,太后一力瞒着不让人传出来,就是为了把这个孩子认在皇后名下,因为太后不喜欢我,所以也不喜欢我的儿子当太子。鲁尚宫常常往我这里激动,时而捎带些太后的话,有时甚至也说到太后提起已故郭贵妃时的恨意……我那时候昏头了。鲁尚宫让我找个借口去尚膳监要膳单,我照办了;让我去御用监打听太后常用的香料,我也做了;我只是想让太后喜欢我……我的儿子已经是太子,我怎么敢做这些!”

看见孙贵妃说着说着,眸子里就重新焕出了神采,脸上渐渐有了精神,朱宁何尝不知道这个儿子是她最大的希望。她固然不希望看到一个痛哭流涕的孙贵妃,可看到一个冷静得过了头的孙贵妃,她心里仍是免不了疑窦。于是,她理了理被扯乱了的玉坠流苏,又整理了一下裙子的下摆,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再也没说什么。

鲁尚宫已经让人严密看守了起来,那个弱质女流甚至绝不可能自杀,要从她嘴里拷问东西,比从孙贵妃运儿问简单多了。她过来看看,只是想让孙贵妃安心些,毕竟,事情究竟如何也不知道。可是,不管刚刚这话的真假,把这位贵妃拉下水的那个人,无疑是摸透了人心。那个该死的混账!

从永宁宫中出来的时候,朱宁深深吸了一口气,狠狠握紧了拳头,随即又松了开来。兄弟阗墙的事她不是没经历过,而这不但是周藩生过的,昔日的汉藩,还有这次必定会万劫不复的晋藩,甚至还有其余掩藏着罪恶,朝廷却被蒙在鼓里的亲藩,一个个全都是如此。归根结底,尽管朝廷早定了嫡长继承的礼法,可终宄是在二十多年前就出现过特例,一个以藩王席卷天下的特例,这怎能不叫人群起仿效夺嫡?

既然是梁王的嫡亲舅舅,武定侯郭珐从前也不是没来过梁王公馆,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踏入这里时那么烦躁愤怒。只不过,跟在金英的后面,他只能小心翼翼地追随着那脚步,心里既悲哀又痛苦地想着,父亲早年是不是不该把妹妹送给了太子为庶妃。他已经几乎淡忘了妹妹小时候的事,唯一有记忆的就是那羞涩的笑脸。

只是,那羞涩的笑脸终究凋谢在了宫中。如今为了那个已经凋谢的人,却得赔进去更多的人命,原因却是因为一个疯子!

所以,在推门进了那间书房之后,郭珐甚至没注意到身后两扇门怎么关上的,眼神只是集中在梁王手中把弄的那把匕上,那把匕轻巧地在梁王的右手上转动着,仿佛一个不注意就会划破这今年轻少年的脖子。“瞻拍-一一一一一一九郎一一一一一一”

尽管平时尊卑有别,但郭珐仍然本能地叫了一声,等到那双满是血丝的眼睛茫然看过来,手中的匕砰然落地,他才一下子回过神来,脸色变得异常复杂。

自己的儿子就是跟着这个外甥一条道走到黑,临到末了却被杀人灭口。他还能说什么,他还该说什么?“不是我一一一一一一”

梁王朱瞻泊喃喃自语了一句,随即仿佛生怕郭珐不明白似的,又使劲补了一句:“不是我逼死的表哥,绝不是我!”“别说了!”

郭珐原本是存着满肚子的小心翼翼,可是,在听到梁王这接连两声之后,他终于是忍不住大吼了一声,随即大步走上前去,一巴掌拍在厚实的榕木大案上,也不管一支支笔跳得老高,也不管梁王一下子僵住的脸色,一字一句地说:“你要是还惦记着你母亲姓郭,你要是不想让郭家灭门,你就给我好好活着!别忘了,你十弟才几岁!”

门外的金英听着里头那怒吼,不禁吓了一跳,可听到里头许久动静全无,不多时就传来了梁王低低的啜泣声,他终于是松了一口气。不管怎样,这一头暂时算是解决了。张越的主意不错,郭珐的决心也不错。

在一夜的骚动之后,京城逐渐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宁静之中,乃至于街头的乞丐和集市的偷儿都少了,仿佛连他们都嗅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恐怖信息,于是犹如能够颖知危险的老鼠一般,悄博舫回了自己的老染中,以避开可能有的危险。往备峰口接驾的大臣们冒着严寒启程了,好在天公仿佛也知道前几天的风雪过分了些,收起了那肆虐的寒风,用力扯开了铺天盖地的乌云,让冬日里最讨人喜欢的太阳给拉了出来溜达。那暖洋洋的阳光照在人身上,自然而然就使人多了几分好心情。

坏消息多了,好消息自然就显得尤为可贵。在杨溥等人启程五天之后,西南传来捷报,沐晟正和思氏交战的时候,缅王竟然不知道听了谁的话,从背后突袭麓』ii,于是思氏不得不仓皇退兵,之后又因为家底被抄而陷入了穷途末路,竟是在不得已之下,重新派人卑辞请见沐晟,又是说自己受命世代为大明守西南,又是说自己之前受人蛊惑,又是献金银大象,归根结底就只有求和两个字。

西南战事暂趋明朗,而之前北上日本的神威舰竟是也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有王景弘带队的神威舰挟坚船利炮之威再临日本岛,上上下下吓了个半死,再加上之前先后把持日本多年的足利义持刚好去世不到数月,幕府将军足利义教上任未久,而且天皇也刚刚才换上伏见宫彦仁亲王,如此一来,日本的局势本就是风雨飘摇。夏李大明朝的使节带着庞大的船队降临,旧南朝势力就立即带着人前来请求天朝主持公道,如今南边的口岸又新开了几个。

因此,六部衙门的长官尽管少了不止一半,司官也不齐全,但仍是维持着正常的运转,而只留着杨士奇一个的内阁也依旧是井井有条,往行在的奏章仍旧是一日一送,不曾有丝毫停歇。这是年前的最后时光,盖着内廷一个个可字的朱批,顺理成章行天下。

一连近十日,京师无大事。直到一天下午,那一阵疾驰的马蹄声踏碎一路积雪,以雷霆万钧之势驰进了朝阳门的时候,这仿若什么事都没生的宁静方才被一夕打破。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