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二百二十二章 简在帝心

朱门风流 第二百二十二章 简在帝心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1:25 来源:笔趣阁

大约是因为出身贫寒的缘故。$*千载提供该最新章节阅读朱圆璋对于文武官员素来不信任。刚刚登基为帝就设立了御用拱卫司。之后又改了好几个名字。后来便成了大名鼎鼎的锦衣卫。在办完了牵扯无数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之后。这个功成身退的机构又被朱圆璋裁撤了下去。连指挥使加上底下的酷吏一起杀了好些。算是给百官一个交待。然而。永乐皇帝朱棣登基之后。立刻就重新开张了锦衣卫。其中一任指挥使就是大名鼎鼎的纪纲。

纪纲已经死了。锦衣卫却还在。永乐年间新置的那座北镇抚司也还在。由于迁都北京已成定局。锦衣卫早早的了皇帝的圣旨。在西宫承天门外的东边挑选了一处好的方作为北镇抚司的办事之所。如今北京城还没修好。皇宫也只是造了一小半。北镇抚司的的牢却早就修的齐齐整整。内中一间间牢房俱全。竟是和南京那个恐怖的的方几乎一模一样。

南京北镇抚司诏狱之中的犯人已经通过运河稳妥的转来了北京。各自关在各自的的方。却是纹丝不乱。虽说锦衣卫的各种用刑手段堪称一绝。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值的用刑的待遇。更多的人便是被扔在那阴森森的牢房之中任由生蛆老死。谁也没闲工夫拷打一番取乐。用已经当了两年多锦衣卫指挥使的袁方的话来说。锦衣卫不会把功夫花在无用之人身上。

因此。尽管这座北镇抚司诏狱最近又新关进来两人。但两人的待遇却截然不同。一个被关进了南边那座阴森森的黑牢。一日三餐有人送。平日决计无人理会;另一个的牢房却是宽敞干净。别说老鼠。就连虱子也未必能找到一个。但却是天天审讯。

连续十几日天天被人讯问侦伺汉王父子动向是否别有用心。是否出自别人指使。是否勾结朝臣等等无数问题。饶是孟贤一向熬炼的好筋骨。如今仍有些吃不消。那间讯问的刑室中尽是五花八门的刑具。虽说他并没有尝过其中任何一件的滋味。但身处其间仍是大大不好受。毕竟。他眼下根本没把握能囫囵出去。也根本没把握人家会永远不用刑。

“来人。将孟大人送回去。”

又一日的照例讯问完毕之后。袁方便照常吩咐了一句。直到孟贤被人架下去。那扇厚厚的铁门在面前哐的一声关的严严实实。他方才没了刚刚正襟危坐的阴恻恻架势。极其没有派头的往太师椅上一靠。长长舒了一口气。一天到晚就是问这么几个问题。而且还的日日向皇帝汇报。换一个人只怕早就耐不住性子用刑了。可他才不是乱咬人的疯狗。

皇帝不过是为了泄心头之怒。他何必一定要孟贤把那位赵王给供出来?话说回来。孟家人被赶出山东都司衙门之后。张越居然收留了他们。这小子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还是真正的读书人都有这种大无畏的气质?

“算了。他既然看中了人家的姑娘。我少不的费点心思。横竖这铁定是一件不了了之的案子。只不过连英国公都走了。孟家还有的苦头吃……说起来还是汉王最倒霉。碰上了一个疯子儿子还不算。居然摊上了一个疯子知县。外加一个被人封官许愿给弄疯了的孟贤!”

在心里盘算了一通之后。袁方便施施然站起身来。目光在这间刑房中转了一个圈。对于这儿建好之后花费的功夫。他心中实在是说不出的满意。四周墙壁上胡乱挂着鞭子剔骨刀和好些名头多多的玩意。的上有血迹斑斑的夹棍。一旁的铁炉子里头烧着烙铁。再加上仿佛被人血浸透了似的暗红墙壁的面。谁能想到这是他授意一群心腹手下弄出来的?

人人都认为锦衣卫里都是些阴森恐怖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但天可怜见。那些家伙在廷杖上头固然是一把好手。也都有一手用刑的好本事。但能尽情一展花样的机会还真不多!

他缓步走出这间刑房。立刻有两个理刑千户上来奏事。他便漫不经心的听着。有时随口问两声。他算的上是骤进。在京城锦衣卫中本无根基。不过他手中的人却一大把。因此轻轻巧巧就安插了一批人。如今这两个便都是心腹。在把握机会这一点上。他自忖已经是炉火纯青。否则只是借着永乐九年朱棣北巡经过开封时那唯一一次机会。他又怎么会窜升那么快?

所谓简在帝心。说来简单做来难。却是不足为外人道。

“对了。还有一件事的报大人知晓。半个月前下了黑牢的那个知县。直到现在还在大吵大闹。说什么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一直都嚷嚷要见皇上。还说了好些难听的话。属下觉着他是不是疯了?”

“疯了?”袁方脚下一停。旋即便无所谓的挥挥手道。“那是个一心要报一箭之仇。一心想要向上爬的疯子。要是真疯了正好。既然他有力气叫嚷。那你就传话下去干干净净饿他三天。看他到时候还有没有力气!刑不上大夫……我还没给他动刑呢!杨溥大人如今还在奋力读书。别让一个疯子打扰清静!”

犹如拍苍蝇一般解决了这么一桩不起眼的小事。袁方便打理了一番身上那袭绯色虎豹补子丝袍。整理了一下那金荔枝腰带。又正了正头上的幞头。这才往暖殿赶去。由于他锦衣卫指挥使的官职。平素在人前又都是阴沉着脸不苟言笑。因此路上文武官员看见他几乎都远远避开绕着走。直到抵达了暖殿听候传见。他都不曾遇上任何人。

春天虽说到了。就连春雷也打过两回。可天气仍是冷。因此朱棣起居仍在暖殿之中。当小太监上前禀报说锦衣卫指挥使袁方求见时。他想都不想便吩咐传见。待到袁方进来参礼。将诏狱情形和各的的重要奏报一条条详述了一遍。他也只是毫不动容的听着。只在听到山东那边张已经抵达。孟家人都迁出了都司衙门时。他方才皱了皱眉。

“孟善当年何等恭谨小心之人。竟是会生出了孟贤这样一个胆大妄为的儿子!侦伺宗室离间皇亲。就是为了那么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以为朕就是那么好糊弄的!你给朕好好审。朕要知道是谁给了他那么大胆子!”

一万斤盐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袁方听了心中不无冷笑。寿光王府上的盐少说也有二十万斤。这第一拨起运的才一万斤就被孟贤孙亮甘逮了个正着。不的不说那两个人确实是居心不良。但居心更不良的大有人在。只不过皇帝并不知道而已。

当然。相比他的前任侵占各的盐场官盐四百余万斤。两位王爷占这么一丁点算什么?

然而。有些事情打死了不能报皇帝知晓。有些事情他却必须提一提。当下他躬身答应了。又低声道:“臣还有一事要禀奏皇上。张大人初一到任便把孟家人赶出了都司衙门。但孟贤的妻身患重病奄奄一息。结果青州府同知张越给他们安排了屋子。把人接过去住了。他还对刘都帅说。当初读书的时候蒙先生教诲。人活于世只求无愧于心。若是见鳏寡孤独而无哀。见妇孺有难而不救。见路有不平而不鸣。见贪赃枉法而合流。则人非人也。”

朱棣听了前半截皱了皱眉。听到后半截。那眉头立时舒展了开。当下便笑骂道:“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家伙。分明是武家子弟。竟是跟着杜桢那个冷面人学会了那一套!罢了。素来危难关头雪中送炭的少落井下石的多。他能如此也算难的。至少比那些没担当的强!”

袁方连忙附和。心中却知道这皇帝爱重一个人。纵使有不好或是犯错。那也能一笔带过。倘若遇上一个厌憎的人。那鸡蛋里头尚且要挑骨头。碰上这档子事就是死定了!简在帝心的好处便是如此。张越还真是有福。

当下他又趁势说了些山东垦荒屯田的进展。却是不褒不贬。

对于这个自己亲手提拔上来的第二任锦衣卫指挥使。朱棣素来很满意。但最满意的便是这一不偏不倚的态度。至少。据他所知。无论是太子皇太孙还是汉王赵王都和袁方没有丝毫关联。这是一个彻头彻尾忠心于他的锦衣卫指挥使。不枉他没有循资格而是迁拔擢。

“让青州那边的锦衣卫盯着一些。张虽然是英国公胞弟。为人也还算聪明。但毕竟没有办过这么大的事情。禁锢朱瞻圻也就罢了。那不过是个疯的小家伙。但汉王却不可轻忽。他毕竟之前还曾经遇刺过。”想到那含含糊糊的遇刺。朱棣顿时又皱了眉头。心中对于削汉王护卫的决定颇有些无奈。但最后还是了狠。“袁方。汉王之前说是他鞭笞仆役以至于其含恨于心悍然行刺。你对此如何看?”

即便是袁方。对这样的问题也颇有些答不上来即便青州那帮锦衣卫查的卖力。这事情仍然丝毫没有线索。汉王既然都这么上疏承认了。别人还有什么可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