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三百二十章 利字当头一把刀

朱门风流 第三百二十章 利字当头一把刀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1:25 来源:笔趣阁

朱门风流第三百二十章利字当头一把刀

宋元以来。东南沿海逐渐繁华。上海镇更是和与广州温州杭州庆元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这海上贸易就不曾断过。然而。大明建国之后太祖皇帝朱元下了禁海令。海商就渐渐在天下绝迹。靠海为生的人们也没了食活路。基于生计萧条。不少人家只能冒禁带货出海。管这是九死一生的勾当。但由于其中的巨大利润。背后总能看到不豪门大户的影子。

至于豪门大户背后还有什么。寻常人就不的而知了。

毗邻定海两个卫所的烈港在寒风中恰是一片热闹天的景象。尽管有着不许片板下海的严海禁。但这儿竟能够看到好几艘鼓起风帆预备南下的大船。大约是由于在海上漂多年。这些船身上都有各式各样修补的痕迹。几个水手大声吆喝着。一群只穿坎肩的苦力们挥汗如雨。扛着重重的箱子船上搬。而的码头一角。两个裹着厚衣服的人正在低声说话。

“这回恰好下西洋的宝船回来。海上的风险比往日就小多了。十一月开船。明年五六月回来。只要把这几船瓷器丝卖了。换回来真金白银。到时候老爷子也话可说。”

“二少爷放心。这趟路我是老走了。海图水手不比朝廷的宝船差。决计出不了差错。只不过。这次传来的风声究竟是真是假。朝廷真的要开海禁?若是那样以后风险就少了。毕竟咱们干的是掉脑袋的勾当。”

“愚蠢!物以稀为贵你懂不懂?若是所有大户人家都弄上船出海贸易。咱们的利润要被摊薄多少?朝廷的宝船毕竟和咱们不一样。咱们开的价都是说一不二。以后那批人若是用其他手段。再压压价。咱们还有多少财路?家里的三分之二的收入都是靠这条海路的来的。冬天下西洋夏天上朝鲜和倭国。能让别人染指?”

尽管老黑在海上卖干走私的营已经有二十余。为这一家效命也已经有好些年头但还是第一次看见中年人露出么凶狠的表情。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然而。他如今妻儿老小都是靠对方养。到手的钱更是足够他花几辈子。要想离开决计不可能。只好一条路走到黑。正当他想要开口说什么时候却忽瞥见不远处有人走过来。忙闭上了嘴。

“两位在这儿商量此次出海?这一次可是手笔不小啊五条船上头都装满了。连船都沉去老多。这回一趟的利钱然是非同小可。只不过。原本说是价值五千两银子的货我粗略核算了一下却觉不止。哪怕按照一百箱瓷器和五百匹茧算。似乎少说也折一万五千两银子吧?这一来一的差额。就比你们先前所说差远了!”

一听这话。老黑和那个身穿青绢大袄的中年人顿时面色大变。对于这海上的营生他们都是熟。这趟船上的货究竟值多少钱他们又怎么会不知道。往常那位在背后撑着的主儿不过随便派一个前来看看。本想着这趟的管事也不会内行到哪里去。谁知道对方在头上看了这么一会儿。竟然能估算的**不离十!

于是。中年人连忙笑着解释道:“方管事您实是高看咱们了。五千两银子的货就让咱极其吃紧了。怎么可能值一万五千两那么多?这其中有几家推不开的大人们捎带的一些私货。不值个钱。”他一面说一面在袖子里摸索着。最后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锦囊。满脸堆笑的递了过去您这天忙忙碌碌也苦了些许意不成敬意……”

然而。让他没料到的是面前这人却不同于往日那些轻易就能打的家伙。竟是看也不看满是金子的锦囊。根本就没有伸手去接的意思。反而皮笑肉不笑的:“有道是饮水思源。若不是主人为你们挡着。这两个卫所就驻扎在定海。你们每趟出海会那么容易?主人不过是抽两成的利。你们居然在这里头动手脚。这胆子也实在太大了!”

“方管事。你听我释……”

“我也不为难你们。这趟的货运南洋。路上折损三成。回来之后就算计十倍的利。侯爷至少两万。就算不按官价按市价折成黄金。也的几千两金子。若到时送来的西少于这个数目。你们自己看着办!”

看到这身穿莲青色抹绒大氅的年轻人二话不说的转身离去。老黑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森然凶光:“二少爷。这小子初来乍到就敢指手画脚。太不懂规矩了!就是那主儿。这次的那么多银子。也早就该喂饱了!横竖是在海上。到时候个翻船。保管他这话传不出去!”

算了算了。别节外生枝!”见老黑又流露出了当初海。中年人不由皱了皱眉。旋叹了一口气。“朝章程如今还不清楚。若是-的罪了那位主儿就更麻烦了。此人年轻气盛。我先请了他到家里去。酒色财气。只要下了水磨功夫。我就不信他真的油盐不入。海上的事情都交给你了。千万小心!”

老黑嘿嘿一笑。退,一步拱了拱:“那我也在这儿预祝二少爷马到功成。一举夺下家的位子!大少爷实在是太没胆子了。好好一条生财之道非要舍弃。却不想想这么多怎么办。咱们这些兄弟自然全都是听二少爷您的。什么长幼礼法。咱们这些海上挣命的人只知道一个道理。谁的势力大。头一交椅就是的!”

中年人对于这回答丝毫不奇怪。笑点了点头。目送人离开之后。他立刻转身走了几。到一块石边和两个精干随从会合之后。他便一路来到了另一边一个更简陋的码头。看到自己那条不起眼的小船。他微微眯起眼睛就招来了一个水手。

“准备起帆。今天就回去。”

艘大船扬帆南下的时候。一艘小船也从烈港的另一边悄无声息的滑入了海中。靠近船头的一处船舱中。中年人脱去身上那件厚厚的青绢大。换上了贴身的-绸小袄和狐皮袍子。手中捧暖炉坐在床上沉思了起来。

松江府杨氏自唐朝传到现在。分支不可计算。甚至连一向标榜乃是正支嫡系的老爷子。其也知道他们这一支未必就真的根正苗红。相比整个元朝都不曾出仕依旧名声显的吴家。相比清贵的沈家。相比风评极好的林世家何家。乃至于原还及不上他们杜家。如今的杨氏不过就是有几个钱而已。大哥杨进德一如其名。只想着结交士人图一个名声。却不想想杨家若是没了钱。乡间还有谁看的起?

想到这里。杨进不禁冷笑了一声。妹妹杨琳和夫方青恰恰赶在这时候回来探亲。说的好听是惦记老爷子。或者是调停他们兄弟俩的纷争但背的里的目的谁说的清楚?听说方家拖欠多年的盐引66续续拿到了不少。既然有了底气。难保不会看上自家的财路。若是再拖着不分家。天知道那些家产和财路到头来会落在谁手里!

话说回来。此次那方管事姓名锐。竟是和妹夫同姓。他怎么尽招惹些方家人?

船在海上航行了两天两夜。杨进才倒是使尽浑身解数和方锐搭讪。奈何一直摸不准对方路数。这天夜里。一咚咚咚敲门声将他从这些思量算计中惊醒了过。紧跟着就是一个低沉的声音:“二少爷。咱们还是和当初一样。川沙堡和宝山所中间的的带小板上岸。接应的人想必都已经在那儿等了。横没夹带东西。就算遇上巡兵也不至于出事。”

“好。照老规矩办。上岸之后还是把船开到横沙藏好。有什么事情我自然会让人通知们。”

漆黑的夜里。两条小板先后抵达了海塘边上。随着船上七八个人先,跳下来。那两条又重新寻来路划了回去。上之后。领头的一个人娴熟的点起了手中的一油灯。那昏黄的灯光在人们身后拖上了一-条长长的影子。众人鱼贯上了海塘。很快摸到附近的一个渔村。不到半个时辰之后。两辆结实的马车就驶上了大路。

一路上虽说遇上了两拨巡检司的丁。但由于车夫应付的好。出手又大方。再加上巡丁挑开车帘看到只有人没有东西。也就轻轻巧巧放了过去。丝毫不知道松江府杨家的二少爷正在马车上

直到天蒙蒙亮的时候。两辆马车方才在杨府后门停了下来。

尽管杨进才并没有张。但大宅门中素来没有秘密。各处主人须臾便知了这一消息。被妻子杨琳从睡中推醒的方青的知二舅哥已经回来。微微皱了皱眉头。即方才向妻子问道:“去南京的信使出几天了?”

“七八天了。一点消息都没有。”

“那就应该是有什么变故。”方披着衣服坐了起来。掐起手指算了一算。脸色渐渐凝重了下来。“从松江府到南京。路上顶多两天。这点时间足够打两个来回。依照小张大的性子。绝不会是有意不理。更不会扣人。究竟南京那边出了什么事?”

就在他满心疑惑的候。外间忽然传来了一个丫的禀报声:“姑爷。大门上有人投了柬帖。说是少爷您的故交好友。”

“故交好友?”方青闻言大为讶异。连忙问道。“把帖子拿进来给我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