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三百七十一章 亲族

朱门风流 第三百七十一章 亲族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1:25 来源:笔趣阁

上向来就是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贬时,孟家门前门庭冷落车马稀,甚至连往日常常上保定侯府打秋风的各种亲戚也少了。如今一朝风雨过去又见晴天,两处方也就渐渐又热闹了起来。保定侯夫人吕氏看惯了这些嘴脸,再加上原本就是闲散心性,索性就把这些事情都交给了长媳,于是张晴忙得脚不沾地,只得晚上找丈夫出气。

这天晌午,处置完了琐碎家务,她实在懒得在小议事厅多呆,索性便带着抱夏和迎春回到了自己的院子。才一进门还没来得及坐下歇一口气,外头就传来了一个禀报声。

“大奶奶,越少爷来了。”

“三弟?他这会儿不是应该在衙门办事情么?”

张晴这些天敷衍那些牛鬼蛇神不胜其烦,听到张越来了不禁心中欢喜,连忙吩咐抱夏去二门接一接,又打人去对吕夫人禀报一声。不多时,一身便服的张越便跟着抱夏进来,手中却还拿着一个盒子。瞧见这情景,她顿时面露嗔怒之色。

“来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

张越素来知道大姐张晴是爽利性子,闻听此言便笑道:“大姐这话说得早了。你一不知道我带了什么过来,二不知道我这东西是送给谁的,可别这么快说不要。对了,我那外甥呢?他如今也该四岁了,回回看到回回都在长,大哥上次还说小家伙比他小时候还壮!”

“昂哥去他祖母那儿了。他是长房长孙,婆婆疼爱得不得了,要不是我可劲儿管着他,他指不定敢上房揭瓦上树掏鸟窝。”说起儿子,张晴顿时忘了这些天的糟心事,竟是眉开眼笑,又冲着张越说,“以后得空了多来看看他,别到头来也像菁儿那样不认识你这个哥哥!至于你带了什么东西我也不管,既然来了就先吃饭再说,忙了一上午,我都前胸贴后背了!”

说笑间姐弟俩便坐了下来,不消一会儿,出去传饭的迎春便提着食盒进了门,很快便在桌上摆好了饭菜,不过是两荤两素一汤五样家常菜。张晴亲自向张越递过了一双筷子,又打趣道:“保定侯府如今开销大,况且进项又不多,一应都俭省。我也不拿你当客人,我吃什么你吃什么,要想吃山珍海味你就回家去。”

“大姐,你都把我当什么人了!”

见桌子上那几样菜都是平常得很。又听到这么一声。接过筷子地张越不禁心中诧异。却是随口回了一句。等到一餐饭吃完。他方才奇怪地问道:“保定侯食禄一千二百石。平日还有左军都督府地俸禄。再加上田庄等等。进项也不少了。这开销和收入应该能相抵吧?”

“你知道我公公那一辈有几个兄弟?”张晴见张越摇头。随即便举起巴掌比划了一个手势。“一共是五个。除了他和大伯父。其余地三个都是只有寄禄没有实授官职。那点俸禄怎么够用?虽说都是分了家出去。但他们若是回来打秋风。公公婆婆总不能打出门去。每年一千二百石地俸禄也不是全部给米。大半都是些宝钞。根本不够使用。若不是当年听英国公提醒置办了一些田地和铺子。一家人就喝西北风吧。”

说到这里。张晴犹觉得心里窝火。随即又冷笑了一声:“公公当初看似不管大伯父地事情。但若不是他悄悄地请托了几家勋贵。常常在皇上面前说先祖功绩。大伯父也不至于那么快就起复了。只是谁也不曾想皇上居然又把人给了赵王。大伯父还把三叔举荐了出去。听说是赵王授了护卫千户。结果公公这几天犯了老毛病。就连左军都督府地事也没心思管!”

就在两天前。张越听说有官员上书敦请皇帝让赵王朱高燧之国。结果却遭到了当头痛斥。联系之前朱棣地那番话。他如今不禁觉得皇帝地心思异常难测。因此他今天到保定侯府来。就是为了透过张晴问问保定侯孟瑛地想法。这时候方才明白这里地主人们也是焦头烂额。

“对了。大姐可去孟伯父家里探望过?”

“他们才一回来我就去过了。家里迭遭大变忽落忽起地。别说下人。就是主人们也都是变了个人。韬弟和繁弟如今比昔日懂事了许多。一面守孝一面读书。说是以后再不玩闹。四妹妹也和从前不一样了。以前她虽然懂事。但总是显得软弱了一些。可如今做事情却雷厉风行得很。回山东老家下葬母亲之前。她就打了从小服侍她地红袖嫁人。后来因大伯父放话说再不续弦。家里头几个姨娘不免蠢蠢欲动。她硬是裁用度裁人手。后来就是赵王送去地人也裁了两个。听说那两个人回去之后就被赵王大棍子打死了……话说回来。不这样还真是震慑不住某些心思诡异地人。要是换成以前地她。必定拉不下脸。”

想起昔日那个温柔可亲的少女,张晴只觉得满心嗟叹,但旋即便打消了这种没用处的心思。以前孟敏管家,不过是因为有吴夫人这个嫡母在背后撑着,如今方才是真正的难。孟俊昨日回来还提过皇帝驳了让赵王朱高燧之国的奏疏,但在她看来,把那位赵王打出了京城,把孟贤调作他职,兴许才能真正保全得

家,也不用担心有事牵累了保定侯府。虽说这想法l可谁不为自己家着想?

见张越一幅若有所思地模样,她连忙岔开了话题:“这回王娘娘逝,因是依照之前成穆贵妃的旧例,所以太子和赵王汉王都是期服,其余人原本尽皆无服。听说陈留郡主原本是想要为王娘娘服丧地,结果皇上一力驳了,说是其心可嘉,在城里赏了一座不下于公主府的大宅院,又下令宗人府和司礼监共同择选适龄子弟名单给郡主亲自圈阅选择。”

“宗人府和司礼监?”

张越大吃一惊,顿时想到了上次黄俨使坏地时候,朱宁还递过一次讯息,不禁有些担心,但转念一想,朱棣既然几乎把朱宁当成了自己地女儿,甚至不惜让朱宁自己圈阅选择,应当不至于让黄俨捣什么鬼。又说了一会闲话,他方才记起今天带来地东西,忙取来那个盒子打开,里头赫然是一把做工精美的木剑,此外还有一把桦木小弓和一袋圆头木箭。

张晴原本还笑他神神秘秘,等看清了这些,不禁笑道:“保定侯府素来都是弓马传家,可还不至于四岁就让昂哥学武,你倒是准备得早。”

“昂哥如今他还小,不到读书练武的时候,你说他既然顽皮得很,大约会喜欢这些。毕竟真刀真弓这年纪用起来太小了,伤人或是伤己都不好。这都是我让连生连虎两个做地,横竖他们闲着慌,两个人对做这种小玩意也喜欢得很,我还打算以后绾妹生了孩子,让他们两个把所有玩具地事情都包办了。他们俩还说会做鲁班锁,等做成了我送一套过来。”

尽管不知道孟昂是否会觉着好玩,但张晴自己拿着这两样东西反复端详,倒也觉得精巧可爱,直到听了张越这么一番话,她方才恍然大悟,当即就取笑道:“我还道是你变了性子竟是疼爱起了你那外甥,结果竟还是为你那未来的孩子着想!罢了罢了,不管他们做了什么,你尽管送过来,到时候我全都一古脑儿给昂哥,他这贪新鲜的必定喜欢。”

对于这种程度的取笑,张越自然并不在意:“这孩子到了五六岁上头固然要识字读书,像咱们这样的勋贵之家,难免更要学武骑马,但更小地时候若是一直跟着乳母腻着丫头,总不是一回事。这些东西极其适合小孩子摆弄,再说不论是做成什么,总能有些成就感。我还吩咐了他们去做些识字的拼图,也好磨一磨他们地心性。”

这确实是他为了自己未来的儿女想出来的招数,因此见张晴仍是在笑,他只得解释道:“我是想着咱们兄弟姐妹几个66续续都有了孩子,虽说落地都是富贵,但若是单个养着难免娇生惯养,所以打算到时候找个稳妥地方,让孩子们白天都上那儿去,让他们能够自小在一起玩耍学习,长大了之后也能知道互助友爱,不要一代代下去隔阂了血缘亲情。”

听到这么一种说法,张晴不禁稍稍有些犹豫。想到自己每日忙于家务,能管教儿子的时间少之又少,多半时间都是乳母看着,婆婆宠着,渐渐就有些心动。想到这里,她便点了点头道:“你既然有主意,那我去对婆婆提一提。她素来是通情达理的人,总会答应的。说起来,三妹妹和五弟六弟,大伯娘还有一儿一女,大弟妹那儿也有一儿一女,再加上你家地和我家的……咱们几家如今确实孩子不少,还是你想得周到。”

虽说张越幼年时和几个兄弟姐妹有亲有疏,但这么几年下来,彼此又经历了风雨磨难,彼此之间自然是渐渐有了真正地血肉情谊。此时他就笑道:“就好比咱们兄弟姐妹几个,还不是在开封一起呆的那几年,方才像如今这么和睦?到时候咱们几家还可以凑个份子,给几个孩子添上一份产业,就连名字我也想好了,就叫合家欢,你看如何?”

张晴反反复复琢磨着合家欢这三个字,不禁连连点头。正想着张家以后地前景,她猛地记起了另一件事,刚刚还欢喜的脸上顿时沉了下来:“三弟可知道,二堂叔家地珂丫头原本要嫁人了,逢上如今这丧事,那边把婚事拖到了明年年后。邓二婶只有这么一个嫡亲女儿,我原以为许给富阳侯李茂芳也算是门当户对,结果竟是听说,那个富阳侯是出了名的暴躁好色脾气,在家里光通房就有五六个,而且隔一两年就会全部换一茬。”

张珂?张越拧着眉头想了许久,这才记起了当日斗诗会上那个小丫头。虽说那时她听了父亲张的话给他设了套,但毕竟仍是个天真烂漫的姑娘。若是真如张晴所说,那还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可是,张不是和赵王走得近吗,怎么会把嫡女许配给李茂芳?据范兮妍那时候所说,永平公主和李茂芳可是朱高煦一党!

ps:不好意思,晚了……今天一口气翻了五个选手的采访稿,简直要忙到飞起,大家多包涵吧,高尔夫还要打三天,唉!看在我忙里赶稿的份上,能打赏几张月票和推荐票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