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四百五十九章 时不我与,时不我予

朱门风流 第四百五十九章 时不我与,时不我予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1:25 来源:笔趣阁

越虽说吩咐胡七尽全力去查,但却没想到真那么快就回来。由于灵犀也只是从外头得到的消息,他问不出所以然来,因此略一思忖便匆匆出了屋子。他前脚刚走,杜便扭头对灵犀问道:“秋痕人呢?是不是说要打点行装,然后一起跟着去?”

面对这么一个直截了当的问题,即便是素日灵犀最善于调停,这会儿一颗心也不由得猛地一跳。杜嫁入张家并没有带什么陪嫁丫头,因此这屋子里还是她们三个。然而,彼此身份生了微妙的变化,只有秋痕仍想当然地认为如今和当初在山东青州那会儿差不多,她和琥珀却都比当初更小心了几分。

当初张越和杜绾乃是师兄妹,如今却是夫妻,怎么可能和当初相同?

“秋痕是这么说,可琥珀已经把她劝下了。这都是些糊涂想头,她不过是一时起意,等回头想通了应该不会干这种蠢事。她就是这种咋咋呼呼的性子,又是有口无心的人,等到想通了就好。一直都是少爷和少奶奶包容她,所以才……”

“带我过去看看吧。”

被这简简单单句打断了话头,灵犀就知道这会儿不能再劝说什么,只好打起帘子把人领了出去。等到了西屋,她一进去就看见秋痕正趴在炕桌上抽泣,旁边的琥珀正背对着她们在那儿安抚,于是忍不住偷瞥了杜绾一眼。

“灵犀,你和琥珀先出去。”

琥珀和秋痕这才知道是人来了,一个转过身,一个连忙擦干了眼泪起身,两个眼睛肿得犹如桃子似的。琥珀还有些犹豫,灵犀却连忙上前拉起她往外走。眼看这儿只剩下自己一个,秋痕见杜绾脸上瞧不出喜怒,渐渐就有些惴惴然手站在那里极其不自在。

“灵犀说,你这想跟着他走?”

管杜只用了一个他字,但秋痕哪里会不知道这言下之意指的是谁,连忙解释道:“少奶奶头的事情奴婢已经知错了,不该胡说八道。可是少爷这一走不比从前,少则三五个月的多则一年半载,连生他们几个都是大男人,难免不稳妥,奴婢若是男装打扮跟着,一来能够照应周到,二来也可以……”

“你道宣府镇是什么地方?你知道那里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你知道这次还有谁跟他一起出行?你知道若是有人弹劾他挟婢行公务。那是个什么罪名?”虽说刚刚还对张越说过要唱白脸。但杜绾原本就是满腹忧思会儿却实在忍不住了。见秋痕被自己这一番话砸得呆呆愣愣地。她便淡淡地说道。“这家里不是只有你在乎他。而且你若是真在乎他。说话做事就多个考虑。别只是由着自己地性子!”

而张越在确定了方水心被人送回来个消息之后。他就再没有搭理这件二房地家务事。径直带着胡七来到了自省斋。然而下之后。他便眯缝着眼睛思量了开来。

虽说他并不那种几乎能背出整个历史年表地人。但他却知道永乐年间一共有五次北征。前两次严重打击了鞑靼和瓦剌。而最后三次却集中在朱棣在位地最后三年但战果寥寥。而且还浪费钱粮无数果这种全面进攻就造成了仁宣年间全面防守地后果。也间接导致了之后明军战力江河日下。他可不想一晃二十几年后还得迎来土木堡之变。

“少爷方水心其实没有跑多远在保定府病倒了。

幸好我想起医馆……”

“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回头你到我那帐房支领一笔银钱犒赏大家我眼下不问你这个。”张越轻轻摆了摆手。又示意胡七上前。这才交待道。“我大约这几天就要离京了。有几件要紧事吩咐你。第一。赵虎留下呆在明处。随时听里头地吩咐;你用到南京去地名义暗中留在京师。留心一应情形。若是有什么变故立刻让赵虎报到里头。同时报给我。”

饶是胡七一贯聪明敏锐,这时候仍不免有些犹豫:“可是京师已经有袁大人了,反而是大人身边人太少,我若是再留下,您就只有向龙和刘豹了。”

“若是我没料错,这次随行仍然能向安远侯要到京营周百龄那五百个人,他们跟了我两趟,能够信得过。真是办隐秘事,有向龙和刘豹就够了。再说,若是明年开春御驾亲征,袁大人恐怕要随行,到时候京里没个人不行。”

见胡七这才答应了下来,他便继续说道:“第二,锦衣卫虽说在草原上没多少探子,但我相信宣府镇之内应该有不少耳目眼线,所以,你去见一见袁大人,看看能否设法让向龙和刘豹调动这些耳目眼线。第三,请袁大人盯紧了那位寿光王,我总感觉他有问题,得防着他兴风作浪。第四,这次去宣府要配火铙,应该会有宦官随行。你立刻去打听这次随我同行的是宫里哪位公公。第五,镇守宣府的大小将官和太监,你看看能否弄到他们的资料,尤其是那些太监。你现在就亲自去办,一定要隐秘,要快。”

等到胡七领命离去,张越却没有离开书房,而是继续坐在那里沉思。锦衣卫不是万能的,否则这次的事情也不会事先没有从胡七等人那里得到风声。如今看来,袁方居安思危低调小心并没有错,否则一朝天子一朝臣,异日朱高炽登基恐怕就要清算了。而他虽说已经竭尽全力向东宫靠拢,但又不能做的太过着迹,否则时时刻刻盯着东宫的朱~立刻就会翻脸。

兵部武库司郎中对于他来说看似已经是要职,但他升迁到这个职分已经是靠了皇帝的信赖,已经是越级擢升。跟着大军北征,就算有大功也肯定是那些带领中军或左右哨左右掖的勋贵,决计轮不到他。这一次无是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机会,只是,除了把大伯父张信调回来,把岳父杜弄出大牢,他要怎么做才能让皇帝在此次之后不再亲征?

“来人!”

随着这一声高喝房大门立刻被人推开,进来的却是赵虎。张越本想吩咐说备马去英国公府,但才站起身就觉自己饿得慌,只好吩咐先去厨房弄点吃的来。三下五除二填饱了肚子让连生到内院知会杜绾一声,随即便带着赵虎等几个随从出了门。

此时离着宵禁的时辰已经不远,因此

快马加鞭到英国公府所在的清水胡同时就听到锣声。英国公府供人出门的东角门已经关闭,西角门上两个门房听见马蹄声就出来查看动静,看清是张越,他们慌忙出来行礼,又张罗着牵马,更有人往里头通报。等到张越进去之后,管家荣善匆匆迎了出来,直接把张越带到了张辅的书房。

张辅的书房依旧犹如昔日南京那番光景壁空空没有书架,只是正中挂着一幅端端正正却又气势十足的楷书,上头写着“忠义仁勇”。看见那一方鲜红的朱红大印,张越哪里还会不明白这是天子御笔,忍不住盯着那四个字多瞧了片刻。

“不愧是沈民则的不记名弟子,一到我这儿就先瞧那四个字。这是之前你家媳妇来的那一天皇上赐下的御笔,指名挂在我这空空荡荡的书房。”张辅虽说不像朱勇那么喜欢结交文士,那么喜欢看书却总喜欢在晚饭后在这间名不副实的书房中坐一会。此时,他笑呵呵地指了指对面的一个蒲团,这才问道,“你这个大忙人这么晚来见我,是有事么?”

“皇上给大堂伯的这四个字怕是从古至今的武将最是渴望的评价了。”行过礼后在张辅对面坐下,张越就把今天海寿所讲的话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然后便认认真真地问道,“大堂伯之前在宣府练过一年多的兵所以我想问问关于此行,您有什么提点?”

张辅如今只朝朔望加上专心备北征,不问其他国事,因此之前并不知道任何风声。乍闻此讯的惊愕过后,他就皱起了眉头,细细思量了一会,他便收起了面上的笑容:“你知道小小一个交,让朝廷折损了多少文武?”

尽管问的是宣府,张辅答的却是交,但张越却并没有认为张辅是有意卖关子。由于之前他进呈过交方略,也整理过相关资料,略一思索便答道:“陈季扩反,都指挥同知徐政战死于盘滩;简定之乱,参赞黔国公军务的刘俊尚书以及交都指挥使吕毅和交参政刘昱败死;黎利作乱,交左右参政冯贵、侯保御敌战死……”

“好了,单单这些就够了。”张摆了摆手,随即一字一句地说,“我只告诉你,这些人当中尽有被称之为一时才俊的人物,真正身临战阵却都是一一陨落,所以哪怕是宣府驻扎重兵,但却难敌蒙元入寇时的来去如风,你先要做的就是小心。镇守宣府的兴安伯徐亨乃是第一代兴安伯的孙子,曾经和我搭档了好几回,应该会照拂你。但镇守中官王冠乃是昔日司礼监太监黄俨的干儿子,如今听说却投靠了御马监太监刘永诚,你得留心。此外……”

张辅乃是宿,曾经练兵宣府万全,军务自是娴熟。这一提点就是小半个时辰,张越一一记下,最后谢过之后便肃手一揖道:“我还有一件事想要请教大堂伯,皇上这次北征,会不会带上皇太孙随行?”

“很难说,若是以前一次北征皇太孙差点遇险来看,皇上说不定会有所犹豫。但皇上一直想要培养一个马上马下尽皆了得的太平天子,所以但只要人提出,皇上必定会欣然带上皇太孙。但是从东宫来看,无论皇太子太子妃抑或是皇太孙,恐怕都不会愿意去。毕竟,这趟北征太勉强了,没有夏原吉居中统筹,恐怕粮饷比上一次还要吃紧。况且,皇太子身体不好。”

想张辅曾经说过汉王朱高煦常常有信写给朝中勋贵,张越心中自是了然。朱~老了,朱高炽身体不好,若是朱瞻基跟着北征出了什么“意外”,已经老了的朱棣天知道在回程时是否能挺住,若是京师的朱高炽再有什么万一,文官们未必就能镇压局面。他这次出之前,是该把张辅手头那些汉王私信的事情解决一下了。时不我与,不能一直等下去。

深夜,~,正在家中宴请几个朋友。当初皇帝追封了父亲张玉为荣国公之后,体恤张家满门忠勇,当初未及抚恤,因此在赏赐和勋田上格外优厚。而其后张辅获封英国公,在分家的时候就把家产平分给了他和张。于是,尽管他官职不过四品,但要说家底,竟是比寻常勋贵还殷实丰厚,日子也过得异常豪侈。

这会儿桌子上都是珍馐佳肴,耳边都是阿谀奉承,张嘴里虽说笑着,心里却另有一番盘算。二哥张他是从来就看不上的,除了骄奢淫逸之外其他的什么都不会,儿子没管教好也就罢了,好好的女儿还许给了富阳侯李茂芳,只怕是嫁了人就要守望门寡。大哥张辅虽说已经是英国公,但谨慎得和一个老头似的,也不知道活用那权利和信赖。

只恨时不我予,否则指不定他也能得一个国公!

酒足饭饱送走了客人,张方才带着酒气回到了后院。才踏进自己的屋子,他就看到自己的儿子张瑾站在那儿,不禁奇怪地问道:“这么晚了,你怎么还在这儿?”

“爹,我刚刚从外头回来,有人让我捎带给您一封信。”见张眉头一挑要火,张瑾连忙压低了声音说,“那人问了一句可还记得当初乐安州之事,所以我没敢回绝他。”

饶是张素来胆大包天什么都敢做,这会儿也不禁面露惊容。撕开那封信取出信笺匆匆一看,他立刻紧紧皱起了眉头。那信上并没有什么罗罗嗦嗦的话,只有一行简简单单的字。

“谏皇太孙随帝北征,知名不具。”

“该死,他为什么死了也不放过我!”

张一狠把那信笺揉成一团摔在地上,呼吸一下子急促了起来。这一着不慎被人捏了把柄,难道就要给人抰制一辈子?

ps:最近确实慢了点琐碎了一点,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有作用的。另,不是我喜欢朱棣这么个皇帝,俺其实并不喜欢他,事实上明朝的皇帝都够古怪的,个人也并不喜欢古代那些皇帝……但这么个上司就这个脾气,直接,酷烈,嗯,但还是那句话,总比假道学好。月票榜上目前正是最危急的时候,恳请大家要是有第二张第三张就砸给我,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