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是狗鞑子?

朱门风流 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是狗鞑子?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1:25 来源:笔趣阁

要仔细看过地图的人,都会知道大明的新京师处于紧的位置。大明边陲要地称重镇者共有九处,辽东、蓟州、宣府、大同、榆林、宁夏、甘肃、太原、固原,其中几乎处处都是防范蒙古,而北京城距离蒙古最近的地方只有一百多里。尽管有明初就修建的大边次边数道长城围护,但大明的心脏仍然是处在一个极其靠近前线的战略位置。

而张越更是亲口听永乐皇帝朱棣提过迁都北京的一大用意,那就是为了防止子孙后代在南边的日子太过安逸,而将领无能无法抗衡蒙元,难免出现宋朝那时候一再南逃的景象,所以才要天子守国门。对于这种解释,张越尽管觉着防得了一时防不了一世,但亦不得不佩服朱~的气魄。毕竟,警钟长鸣总比温水煮青蛙的安逸富庶强。

宣府距离京师只有三百五十里,若是马不停蹄,一日就能到,但这一次张越押送的乃是火器火药以及大批其他军器辎重,又不能走水路,都是征用驴骡由民夫用大车运送,迤逦一两里,因此这路上行程自然是难能快起来。出了居庸关,一路上除了些小村庄之外,但凡大些的地方不是卫所就是千户所,全都是军管,官道两旁还能看到那些收割完的军屯地。

6丰虽说是苦出身,但这些年一直都过着享福日子,这样慢吞吞地在路上晃悠,一旦错过村镇还要在野外扎营,而**京师那些精致点心毕竟不能当饭吃,因此即便他不用和那些兵卒以及民夫在一个大锅里头吃饭,可这一路实在太慢,七八天下来,他就不耐烦了。

这天晚上又是在野外扎营周百龄安排好一应防戍之后,这才缓步往自己军帐的方向走去。快到地头时,看见自己的亲兵都围着篝火坐在帐前十几步远的地方,一个手脚麻利的亲兵正在烧烤白天打到的几只野味,他就随口吩咐道:“炮制好了送一些去给6公公和张大人于大人。这一路上吃干粮,恐怕他们未必吃得消。

多搁些青盐和料,别舍不得!”

“大人公公早打人来不许过去惊扰,这会儿恐怕是早就在马车里头睡下了!至于小张大人和于大人都在您的帐子里,小张大人早就吩咐过到时候分润一只了。这烤山鸡小的拿手得很料什么您就别操心了,回头立刻送进帐子里去!”

“油嘴滑舌,我一句就招惹你这么一堆!”

周百龄笑骂了一句就快走几步了帐子。看到张越和于谦正在那儿对着地图计算时间便上前笑道:“小张大人和于大人别担心日子,这京师到宣府这么一段路途我走过不知道多少回了。再说咱们走的都是驿道,如今天气又干燥,绝对误不了事。明晚就能进保安州接下来顶多再走两三日,就能到宣府,离皇上定下的期限还能有两日空余。”

张越这些天闲来无在车上看看书,晚饭之后也常来找周百龄说话,这会儿就转身笑道:“有你打保票,我们就放心多了。毕竟军器火药运到宣府就要沿途存储,乃是最最要紧的东西出不得一点纰漏。对了,我刚刚和廷益兄说起说宣府一带蒙元谍探很多,不知道是真是假?”

“这是一点不假否则每逢粮饷军器送。也不至于老是要京营精兵随行。”

周百龄抬手请张越和于坐下。自己也坐了下来。这才解下腰中水袋一仰脖子痛喝了一气。然后一抹嘴解释道:“宣府大同等地乃是早就定下地规矩。不设文官。只用军法。所以这里几乎都是军户。卫所千户所大多是集中设置。那些村镇中住地其实都是军户。所以若是有谍探进来。往往避开那些地方四处转悠。若是撞上落单地军士。或者是某些没带多少护卫地路过官员。在刺探情报之外。也会杀人行刺。”

于谦生于江南。这还是第一次踏足宣府镇。闻听此言顿时问道:“蒙元竟如此猖狂?怎么在朝中很少听说此事。”

“报上去地只是一丁点而已。若是差不多地。总兵府往往就瞒报了。”周百龄并没有笑话于谦书生意气。无所谓地一摊手道。“虽说鞑靼和瓦剌都已经归顺了我朝。但这些年哪一年没有小股扰边。这些谍探只算是小事。只不过咱们如今地位置北有长安所。西有延庆州。咱们这儿又都是至少经历过一次北征地精兵。不会有人打咱们地主意。”

“蒙元耐寒。虽大风雪亦能突击。更何况眼下这天气?他们如今要为冬日备粮。难免要南下劫掠。再加上我们运送地东西都是大军地必需品。更是不能掉以轻心。”

见张越说起这个。周百龄便笑着点了点头:“小张大人放心好了。

理会得。我这次带了一百五十名铙手,一百五十名外就是二百名骑兵,都是一等一的精锐,刚刚已经布置好了巡夜和守夜的。民夫那儿我也亲自去巡视过,这次还好,没有逃的。”

“大人,山鸡已经烤好了!”

“进来!”

此时,帐外传来了一个亲兵的声音,得到允准后便掀起帘子入内,手中拿着两只烤得焦黄直滴油的山鸡。他熟练地将另一只手的油纸铺在了小木桌上,然后就把山鸡搁在了油纸上。周百龄摆摆手示意其退下,又对张越和于谦笑道:“这一趟出门是往军前,想讲究也讲究不起来,总不成出门还带着锅碗瓢盆那些吃饭家伙。想必你们吃干粮已经吃得嘴里淡出了鸟来,索性尝尝咱们军中汉子的手艺!”

于谦还在四处找筷子,张越却已经跟着周百龄,二话不说撕下了一只山鸡的大腿来。平日在家的时候食不厌精不厌细,这会儿他也不怕烫,一口咬下去,只觉那鲜香肥嫩多脂的鸡肉入口便化作了一团火,好容易咽下去的时候却现嘴巴已经麻了。

“这里头搁了花!”

“哈哈,小张大人原来你吃花椒?”周百龄这会儿吃得满嘴流油,又含含糊糊地说,“我的亲兵里头有一个是从四川迁过来的,所以就引得大伙儿都爱上了这玩意。秋冬天吃这个可以祛寒,所以每次进城我就让他们多买一些备着,如今就用上了,否则淡而无味。”

尽管张越吃畅快,但于谦实在没法子这样吃饭,于是等到周百龄找了筷子来,他方才挟了一只鸡翅膀,结果被辣得满头冒汗,舌头几乎动弹不得,于是再也不敢轻易尝试这古怪的口味,只好眼睁睁看着对面两个大肚汉大快朵颐吃了个痛快,自己无可奈何地啃起了干粮。填饱了肚子,张越就打算告辞,谁知还没站起身,那帘子忽然被一个亲兵撞了开来。

“大人,哨探抓到一个鞑子!”

抓到一个鞑子!

这个消息让军帐内原本很是轻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了起来,三个人几乎同时霍地站起身。周百龄更是疾步走上前,低声询问了一番方才摆了摆手让其出去,旋即回转身解释道:“我让他们把人带进来,审问之后再作理论。”

张越自忖不及周百久经战阵,因此自然没有异议,而于谦也明白分寸,当下就点了点头,而两人谁也没想起那边还有一个随军的中官。不多时,几个亲兵就押着一个蓬头垢面的汉子进来,粗暴地把他摁着跪在地上,又抓着头迫使他仰起了脸。

周百龄看也不看那个汉子,直截了问道:“怎么抓到的人?你们怎么知道是鞑子?”

“大人,咱们三个一组出去视周边的情形,结果就现他鬼鬼祟祟在周围张望,问他话他张口就是一连串听不懂的鞑子话,所以咱们就把人带了回来。他力气大得很,咱们三个人一齐上,这才好容易拿住了他。”

“要不是我没吃饱饭,你们谁能拿得住我!”

一旁的张越正端详着这个所谓的鞑子大汉,见他忽然口吐汉话,不禁皱了皱眉头。

这汉话虽说还流利,口音却僵硬得很,仿佛是很少说似的。还不等他开口问,周百龄就喝退了那几个架着这汉子胳膊的亲兵,口气随即缓和了下来。

“你是鞑子还是汉人?”

“我才不是狗鞑子!”那汉子一被人放松挟制就挣扎着想要起身,奈何刚刚一顿打挨得不轻,他好容易才支撑着站直了身子,挺起胸膛说道,“我是汉人,用了三个月才从忽兰忽失温跑回来的!”

虽说张越知道无论瓦剌还是鞑靼,每年都会骚扰边境,掳走不少百姓,也知道每年都有不少青壮从蒙元逃回来,但真正看到却还是第一次。打量着这个健硕汉子破烂不堪的棉祅和那双不合适的鞋子,他心中渐渐打消了对方是谍探的怀,但却没有贸贸然开口。

“既然是汉人,为什么没有投奔边境那些卫所?”

那健硕汉子被周百龄这**的口气激得一愣,但随即就眼睛红了:“我们一共逃出来好几个人,有人硬是要去边境投靠,结果如今那脑袋还挂在城门上!要打仗了,四处都是蒙元奸细,他们说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ps:晚了,不好意思,一来是因为那啥家里头淋浴房最终完工而大扫除,二来是因为起点作者专区挂了一阵子。累死了,终于到头了!嗯,月票总算突破六百了,庆祝一下^_^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