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四百九十三章 问女何所思,望夫不曾闲

朱门风流 第四百九十三章 问女何所思,望夫不曾闲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1:25 来源:笔趣阁

场小雪之后,北京城四处都是银装素裹的景象,但天天冷了下来。尽管家家户户从十月初一开始就烧起了暖炕,但如此室内便不太通风,年老体弱的老人仍然是禁受不起,小孩子也容易感染风寒。单单是回春堂这样声名显赫的药堂,一日的出诊量便忙得几个大夫脚不沾地,来抓药看病的人也比平常多了一倍。

顾氏天天在暖阁中很少出门,即使冯远茗三天两头来,小五更是日日登门,可她的身体仍是一阵好一阵坏,就连日日进食也不过懒懒地用上几口,任凭小伙房变着花样也没用。没奈何之下,灵犀和杜绾商量了之后,干脆就嘱咐了年纪最小的张菁多多在北院大上房陪侍。张赳原本打算向国子监请长假,却被顾氏一口骂了回去,只好让弟弟张多多陪着一些。

而那天张从宫里回来之后,次日便下了旨意,坐出征挟民女还,贬通州右卫知事。尽管大伙都知道通州到北京不过数十里地,这番贬谪已经算得上极其宽容,顶多是平日两头跑辛苦一些,可东方氏却为此病倒了。儿子好容易熬到正五品,就算未必有爵位,一个指挥使至少是稳稳当当的,如今这重重一跤就跌到了从七品,日后如何抬得起头?儿子那个外室的勾当分明被家里按了下去,眼下再次揭出来论罪,还不是她惹的祸?

她这一病,张家上下自然更是着忙。李芸和赵芬不得不成日里轮流伺候,空下来的时候还得照应顾氏这位老祖宗,以及那位闯了祸却还怀有身孕的姨娘。杜打着精神操持家务,在顾氏面前从来不露毫分,硬生生把张越身陷险地这一条死死瞒着。而张张起张赳这三兄弟也一心想隐下兴和被围的消息,更是只字不提,于是这一大家子总算是消停了下来。

好在一连串的坏消息之后总算迎来了一个好消息,调张信回来任顺天府府丞的旨意又在之后的一天颁下了。得知这一讯息,盼星星盼月亮的冯氏喜极而泣,就连下人们也有不少舒了一口气,毕竟,这家里的男主人们有的在外头任官,有的在外头带兵,有的在外头出差事,有的贬谪,如今被贬交多年的长房大老爷回来,这家里总算是像个样子。

由于听到这样一个莫大的好消息,顾氏这天中午破例多吃了半碗饭,而且用得格外香甜,午后在屋子里散了一会步消食,便由白芳搀扶着去睡午觉了。杜和灵犀回房匆匆扒拉了几口饭,又立刻赶往小议事厅。因年关将近,什么佃租、续佃、采买、人情……种种杂七杂八的事情忙了个倒仰,好容易安排完了这些,灵犀忙吩咐小丫头打了盆热水来,亲自服侍杜绾洗脸净手。

洗了脸再次匀好了装,遮盖住了脸上的憔悴之色,杜绾眼看灵犀就着残水洗了洗手,见她的也是面色蜡黄眼睛中隐现血丝,不禁苦笑道:“平日看着二伯母管这些还觉着轻松,如今亲自上手,眼看着银钱流水似的出去,这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艰难。”

“如今搬来了京师,很多东西都要置办新的,再加上不少用具都得打南边运过来,价钱比从前高了两三成,一大家子开销自然比从前更大。要不是老爷就在南京,据说和成国公合起来办了什么产业,每月入公中帐上的银钱很是可观,单单靠二老爷八百石的伯爵俸禄和家里的田庄等等,恐怕还撑持不下来,毕竟,大老爷那边是只有贴钱没有进项的。等大老爷回来,到时候就会好多了。”

“你说的也是。”

杜绾当初虽说也帮着母亲管家,但毕竟家里没那么多人口,如今见帐上的银钱往来最少也是宝钞五百贯,瞧着就让人触目惊心。定了定神,她就想起朱宁让她对灵犀说说张越的事,可她的脾气向来是有什么事情自己一个人扛的,再加上灵犀这些天忙得什么似的,她更是将此事死死压在了心底,这会儿稍稍闲了下来,她便感到心头堵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思念。

张越已经整整走了二十八天了。之前胡七那里还能有讯息传来。可自打兴和被围之后就是音讯全无。她这几天每夜独眠地时候。甚至用指甲在那床架子上刻划出了一条条印子。如今已经有整整十条。也就是说。已经整整十天没有他地任何消息了。她不知道他是生是死是好是坏。哪怕是那天回去探望母亲地时候。哪怕是在小五面前也不敢透露半个字。

母亲一直都是把张越当成儿子看地。不能让她再提心吊胆担惊受怕;而小五不知轻重。万一再闯出什么祸。那事情只能会更糟。他说过他会平安回来见她和孩子。那他就一定能做到。她只有相信他。相信他能抓住每一个机会。

世上没有什么逢凶化吉。只有靠自己自己见缝插针寻机会!

“少奶奶!”

陡然之间有人叫唤。杜绾这才回过神来。抬头一看就现是一个管事媳妇。那媳妇双手拢在身前行了礼。随即便笑道:“三少奶奶。南京那边三老爷打人捎带了不少东西。还有一封家书过来。如今那几辆大车都在外头。跟车地十多号人高管家已经都赏了。请示东西是先入库。还是拿进来让老太太两位太太和少爷奶奶们瞧瞧。”

听说是公公派人送了东西。杜绾沉吟片刻就吩咐道:“东西地单子可曾送进来?”

“看奴婢这记性,险些忘了这一茬,这是单子,这是三老爷的家书!”那媳妇一拍脑袋,连忙双手呈上了一份折子,见杜绾打开来和灵犀低声商量着,她便退到了一边。隔了半晌,她就听到上头传来了吩咐,忙仔仔细细竖起耳朵听了。

“送给老太太的楠木拐杖数珠,还有送给各房的表里料子和小玩意先送进来,如今快要过年了,一则是正好可以裁衣裳,二则是给小孩子耍玩。那些江南的土产腊味直接送去厨房,让厨房晚上做几味出来大伙儿尝尝。宝钞铜钱解到公帐上,让账房入帐。”

灵犀看了看杜绾,见她并无异议,便将单子撂给了一旁的小丫头,打了那个媳妇下去。而等到人走了,杜绾方才拆了那家书的弥封,取出信笺看了起来,临到末尾时,她不禁惊咦了一声,继而便笑了起来。

“爹说原打算年下让红姨娘带着六弟进京,但如今天气太冷,京师里头又有不少杂七杂八的事情,所以预备明年开春让他们母子俩进京,也好让老太太面前多个孙辈,家里喜庆些。还说娘亲自去栖霞寺求过签,咱们一家人都是上上大吉,她欢喜得不得了。”

虽说孙氏是正经主子,但灵犀闻言仍是不禁莞尔:“老爷到底还是架不住太太。”

想起自己这一对公婆,杜绾也觉得沉甸甸的心头稍稍松快了一些,然后就折好了信重新放回去。不多时,几个媳妇婆子就把东西送进了议事厅,她随便打开一个箱子,就看到那些绫罗绸缎都是些稳重大方的时新花样,而且早就按照人头分好了,更是暗叹公公做事仔细。

正预备使人把东西送到各房去,她就听到外头忽然传来了一个嚷嚷声。

“三少奶奶,陈留郡主来了,已经直接去西院了!”

之前硬是压下了那牵挂思念焦虑,可这会儿杜绾却只觉得脑袋一沉。强笑着站起身来,她对带着那些媳妇婆子忙碌的灵犀吩咐了几句就匆匆出了议事厅。由于台阶太滑,走得匆忙的她踩下最后一级的时候不禁一个踉跄,亏得旁边的琥珀眼疾手快搀扶了一把。即便如此,她这一路仍是走得飞快,琥珀跟得吃力异常,心头不由大是惑。

难道杜绾早就知道朱宁所来是为了何事?这般紧急,莫非是张越出事了?

一路紧赶慢赶回到了西院,一入正房东暖阁,看到朱宁正坐在炕上,低头抱着静官逗弄个不停,杜绾不由得怔了一怔,心里旋即生出了一股希望。果然,朱宁抬了抬头,脸上露出了毫不掩饰的笑容:“放心,这回是好消息!”

简简单单几个字却好似有千钧重,一时间,杜绾竟不知道自己那股眩晕是因为如释重负,还是因为其他。拖着此时犹如灌铅的双腿走到炕前,她完全没觉自己的喉咙一下子变得嘶哑了起来,只是一字一句地问道:“他真的还好?”

“何止是还好,要是宣府那边的消息准确无误,张越这一次可是出大风头了!”

由于这会儿是报喜不是报忧,朱宁也就没避着屋子里那两个丫头,笑嘻嘻地说:“皇上知道了之后高兴得连连道了无数好字,什么将门虎子什么年少有为……总之那好词儿全都用上了。再加上皇太孙正好在旁边凑趣,皇上一高兴,大概马上就有赏赐给你家小静官。你就别为了那个家伙心,尽管兴和尚未解围,但他这么能折腾,一定会平安回来!”

杜绾深深吸了一口气,冷不丁想起了他临别时那拥抱。他说过让她等他回来,她答过会和儿子好好等着他……她都做到了,他也一定能!

朱宁好整以暇地看着杜绾,心中却在暗自叹气。好消息说了,这种大好时刻那坏消息还是暂时藏着算了,横竖那还是没影的事,也不知道是谁捕风捉影乱说一气。横竖等到张越回来,杜也就该放出来了,那时候一丁点谣言自然烟消云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