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五百三十九章 至亲至疏

朱门风流 第五百三十九章 至亲至疏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1:25 来源:笔趣阁

禾高炽生得肥头大耳,不比两个弟弟的身材雅武高大,‘忙入仙处置政务方面,朱高煦和朱高涟加在一块也及不上他一根小指头,昔日还是世子,他就在朱楼装疯的时候处理过要紧事务,而朱株率军在外南征北战,若不是他坐镇北平,恐怕连根据地也丢了,即便是朱猪登基,他这个皇太子也曾经数次监国,尽管从来掌握不了高品官员的除授,尽管频频遭疑忌,但在单纯处理事务上的本事倒是不输给父亲朱楼,然而,这会儿的端敬殿中,一向以礼敬官员著称,被誉为仁孝典范的皇太子朱高炽平生第一次在臣下面前暴怒失态,他劈手将一本奏折狠狠地挪在了地上,又怒瞪着送奏折的杨士奇厉声喝道:“这算是什么?他,不是疯了?这种东西送上去,父皇必定会气得半死,他以为这是小孩子过家家?”

刚刚搬来北京时,端敬殿中的宦官宫人十个之中有七个都是新面孔,但这些都不用他操心,自有太子妃张氏一点一点地下功夫,如今,他在这端敬殿中说出的话,只要不是极其犯干系的,决不会有只言片语流露在外,这也是他此时此刻丝毫不掩饰的原因,瞪了杨士奇片刻,见对方只是不严于,他终于醒悟到自己这火得极其没来由,不禁悻悻地坐了下来,“早知道他不知轻重,可这一回他父子俩还闹腾得不够?那天杖责寿光王,乾清宫前一片狼藉,几乎是当场闹出了人命,他眼下这道奏折一上,是不是干脆要这个儿子的命?父子父子,天下间怎么会有这样的父子,他就不知道收敛一点?”

大光其火之后,朱高灿方才深深吸了一口气,心里明白自己最恼火的却是另外一点。他出生就是长子,也是铁板钉钉的世子,于是自小小和兄弟分开,独处一院独自读书,样样都是礼仪规矩,朱楼更走动辄责骂,从来都是最严厉的父亲,可面对朱高煦和朱高楼的时候,朱楼却会流露出关心和慈爱,不说别的,就凭朱高煦这些年来的胡闹,够死多少次了?

人人都说是汉王能保全都靠他求情,可谁会知道,他只不过是看穿了朱楼的护犊之心,不得不按捺下那丝厌恶出言转困,哪怕是没有他,朱高煦也死不了,朱高短也是一样!父亲想到的只是敲打敲打他们,可对于他却严厉到了苛刻的地步!

“这奏折暂时榈下吧,等明日正旦大朝之后再寻个好机会呈递给父皇,每逢皇帝出征或出巡,必定是杨士奇留辅太子,无论是在谁看来,他都是如假包换的太子党,因此他出入东宫也从不避忌,此时,见一个,小宦官匆匆从地上捡起奏折,毕恭毕敬地上前呈递给他,他却并不接过,而是对着上前的朱高炽躬了躬身,“太子殿下,恕臣直言,您这份心意是好的,但恐怕和皇上的意思相悖,皇上之前说过,但凡外藩亲王以上、武官都督以上、文官二品以上,一应奏折悉送呈御览,殿下若,认为这奏折呈上不妥,也不能就此榈下,再者,汉王如此才恃无恐,只怕是轶了心要整治寿光王。殿下进呈归进呈,事后劝谏归劝谏,这是奏章,并非传言,压也是压不下的”,被杨士奇这么几句话一劝,朱高炽顿时悚然动容,如今尽管尚未北征,但朱楼已经把朝廷政务一股脑儿都丢给了东宫,自己只是成日里召集一帮武将商量什么行军路线。什么抬重运输,什么兵员调派,什么武器补给“…但即便如此,那两只眼睛仍然会时不时犀利地扫过东宫,到时候他一片好心反而被人以为是居心叵测,那是何苦?

“那好,待会你便陪我走一趟乾清宫”,淡淡地吩咐了这么一句,他忍不住又狠狠盯了一眼那黄绫封面的奏折,心里却是疑惑得紧,寿光王朱瞻析遗传了朱高煦暴躁的性子,行为多有不法,可是,那个尚不满二十的侄儿竞然敢私通宣府镇守太监,甚至向鞋子泄露军情,他却无论如何都没法相信,如果此事乃是假的,那么就是朱高煦疯了;如果是真的,那么就是朱瞻析疯了,难道朱高煦知道从正经的手段上夺位无望,这才拼命折腾,恨不得把皇率老子气死?

大明朝疆域广阔,每日从通政司进呈的奏折就是一今天文数字,犹如朱元樟这样的勤政天子方有才可能独自完全看完,而永乐皇帝朱林就不得不靠内阁作为秘书,而朱高炽虽说政务娴熟,却没有那样的精力,几乎都是按照内阁草拟的批示一应作答,心不在焉地花费了一个时辰看完了一摞,他忽然抬起头对杨士奇问道:“之前都察院那两份弹劾张越的奏折可曾进呈了?”

御史宣府巡按柳子胥那篇洋洋洒洒五千言的奏折杨士奇自然读了,撇开冉容不提,那倒是一篇好文章,用典无误文采漂亮,那种激昂的措辞因为,不明就里,因而也无可厚非,张越和郑亨早有奏折呈上,所谓的鞋鞋使节是怎么回事,他们这些随缘的大臣。出知道,只不过,皇帝对于这小小的花招倒是赞赏,却是儿小叭人纯当没有这么一回事,且看撒在瓦刺和教鞋那边的谍探有什么回报,而且,这事情朱高炽也是知道的,“回禀太子殿下,这是前几日就进呈的。皇上昨天才翻过,又说巡按御史代天巡狩,上书言事亦属寻常。然事关垂大,留中不,至于于谦所奏之事,待北征之后再下部议”,这,截然不同的两种处置,朱高炽听完之后之后便蹙了蹙眉。

朱猪北征,他率百官监国,督运粮草等等却是早早委了人经办,如今张越巡抚宣府,到时候随驾与否尚未可知,若留,则朱株极有可能另委要务;若随驾,倒是另有一番用处。

“瞻基曾和我提过要调张越去皇太孙宫,可他眼下如此能干,入侍东宫恐怕是难能了,这次过年,他还给瞻基送了年礼,是一幅亲手绘的雪地红梅图,听说当初在你府里头皇上见他的时候就是雪地红梅,看来他倒是念旧,希望皇上此次让其随驾,也让他历练历练。”

朱高炽能想到的,杨士奇自然能想到,三十万精锐大军在外,进入草原后就会在之前二次北征所筑的那些要塞堡垒中存粮分兵,事先运上的粮食可支应大军数月,后方卡粮决计不可能,皇帝年纪大了,就怕有个万一,杨荣金幼敌当然信得过,可到了那时候,一群文官未必制的住那些手握兵权的武将。即便这些人的家眷悉数都在京师,但要知道,每次留守监国的太子都根本动不了防戍京师的京卫。对于皇帝来说,军权永远都不容外人染指,细思片刻,他便笑道:“臣倒是忘了还有另外一件事,兵部这之次向皇上呈递了一应迁调的名单,那个辽海卫千户王瑜,兵部调了其他神策卫千户”,如果是寻常千户,杨士奇自然记不住,但此人昔日却揭开了一桩天大的案子,再加上又知道仿佛和张越有些亲戚关系,因此他也留过心,这会儿说过此话之后,见朱高炽愣了一愣就露出了若才所思的表情,他又岔开了话题。

“此次北征运粮,前运有总督官三人,隆平侯张信、兵部尚书李庆、侍郎李托,其下由泰宁侯陈瑜等二十六人领车运,镇远侯顾兴祖等二十五人领驴运。后运悉数用车运,才总督官二人,保定侯孟欺、遂安侯陈英,率领骑一千,步卒五千护送,这六千护送兵丁便是全数出自神策卫”,这安排朱高炽之前就已经听说,但此时杨士奇这么一前一后提了提,他立刻明白了过来,当下他也不再多语,继续将奏折看完之后就命人整理收拾好,连同最上头那黄绫封面的奏章一同放进匣子,随后便叫起杨士奇一同出了端敬殿,出了左顺门时,眼见其他人都离得远,他便对杨士奇低声问道:“兵部调派的人全都是神策卫?”

“全都是调去充实神策卫,这是勉仁的主意”,一听说,杨荣,朱高炽顿时心领袖会,杨士奇政务娴熟,军务却是寻常,这种主意确实也只有出自杨荣手笔,至于对方如何影响兵部,那便不用他操心了,心情大好的他此时此刻连走路也轻快了些,直到进了乾清门,这才收拾起了一幅谨慎的面孔。然而,就在他和杨士奇上了乾清宫前的白玉台阶,从穿廊往东暖阁而去时,就只听内中仿佛有笑声,知道里头的朱林必定是心情不错,朱高炽顿时松了一口气,到了那门帘前时,随着小太监通报进入,他就看到朱楼下赫然是朱瞻基,大约是见着他来,朱瞻基已经是站起了身,但面上仿佛有些不自在,就在他一面心中纳罕,一面上前行礼时,朱楼却对他笑着摆了摆手。

“瞻基大婚这么多年了,如今皇太孙嫔胡氏总算是有了喜讯,不论如何,这都是联的重孙辈,若是男孩,你就多一个孙子了!”

尽管这是一今天大的好消息,但看到朱瞻基那满脸笑容的模样,想到自己这个父亲竟不是第一个得到消息的人,朱高炽面上满是笑容,心中却很不是滋味,在朱林眼里,他若不是有一个贤良的太子妃,若不是有一个聪颖的儿子,他这个皇太子恐怕就是可有可无的,可是,若没有他,朱林怎么能够一次次抛下偌大的天下御驾亲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