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五百六十九章 夜深人静处,荣辱未定时

朱门风流 第五百六十九章 夜深人静处,荣辱未定时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1:25 来源:笔趣阁

99第五百六十九章夜深人静处,荣辱未定时

吮饭后亲自送了没吃什么却心满意足的顾氏回去。尽在又坐在陪着絮絮叨叨的老人家说了许久的话。直到月上中天,张越方才告退出来,沿着那条弯弯曲曲的夹道往回走。

他所住的西院就在父母的院子隔壁,如今双亲都在南京。那处院子只住着红鸾母子。而在这前头,他得先经过二房长辈的小院。张攸远在交趾。东方氏如今闭门不出。也同样是冷冷清清。因此,这条夹道入夜之后便越寂寥,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方才为这里带来了几丝活气。在灯笼的微光下。人影映照在旁边的青砖墙上。愈拉得狭长了。

今晚只有秋痕跟着他来送顾氏,刚刚离开北院大上房的时候,原本有两个老婆子要打灯笼相送,张越只想静静走一回,于是便拒绝了。

这会儿。秋痕亲自在前头提着灯笼,路过那两扇紧闭的院门时,她忽然停住了步子。转身低声说道:“少爷,几个月前,方姨娘产下了一个男孩张越回来这么久,外头乱七八糟的事情不断,家里还有病情不稳的祖母和身怀六甲的妻子,因此除了兄弟几个聚了聚说话,其他的事情压根没顾得上。这时候听见这话,他不由得愣了一愣,随即皱眉问道:

xx男孩?我怎么没听说?”

“方姨娘坐完了月子之后便吵着要孩子,后来别说让丫头仆妇照料。就是早就预备好的乳娘也给她赶走了。现如今孩子的一切起居都是她亲自管着,其他事什么都不顾。就是老太太也没见过孩子。老太太后来说。冉着她去。一应东西不许少。只要以后别出乱子就好。

秋痕说着说着便打了个寒噤,旋即低声说,“少爷,家里人都说她疯了。满月的时候原本是要操办的。可她硬是不肯。就是大伙儿送的礼她也全都扔了。可是。我有一回经过后窗的时候。隐隐听到了一个哭声。而且还隐隐约约听到她,,说自己后悔了后悔了,”

望着那死气沉沉的院子。张越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不知道方水心是在后悔当初不该一味由着性子,嫁给一个已经有家室的男人;还是后悔不该贸贸然离家出走,然后却又回到了这深宅大院;抑或是后悔不该受人挑唆,惹出了后头的事情。尽管他对方水心没有多少印象了但想来当初那也该是个热情似火的摆夷少女,如今却成了躲在屋子里的一“走吧,秋痕看到秋痕仍然站在院门处。那目光仿佛要在结实的木门上钻出两个洞来。张越便走上前去,一把拉住了她的手,又望着那门若有所思地说:“如今她有了孩子,也就是有了希望。总比前头那样浑浑噩噩的强。人的路都是自己选的。她原就是无拘无束长大的,行止全由本心。如今恐怕也不想要别人可怜原本正在怔的秋痕听到张越这话,面上不禁一怔。随即便重重点了点头。低头看了看张越拉着自己的手。她不禁露出了欢喜的笑容。

随即提着那灯笼转过了身子。又抬头欣喜地望了望天上皎洁的明月。

听人说。西南的土司千金便仿佛这边权贵人家的小姐一样金贵。

方水心也曾经是众星拱月的金枝玉叶。如今的日子便好似从云端到了泥里。所以会后悔。可是她不一样。她只求她的少爷心里头有她,只求她能够一辈子安安乐乐地跟着他看着他。那便是她最大的幸福。

路过红鸾母子的院子之后。就到了西院。秋痕高哥打起灯笼照着张越进门。直到把人送进正屋。她安才到东厢房去瞧了瞧。见小静官已经睡熟了。乳娘正在旁边守着。她就蹑手蹑脚退了出来,径集到西厢房中铺床。这次打从张越从北边回来。就一直都是住在这里。

她铺完床就匆匆到小厨房依水。见水还没开,她便索性站在那里和小丫头闲磕牙好一会,最后才提着茶壶回到了屋子,又是沏茶又是灌汤婆子暖床。忙忙碌碌一刻也不的闲。可即便如此,她的心里却欢喜得很。到最后竟是轻轻哼唱起了歌儿,只是嘟螂囔囔听不分明。

在唱什么呢?”

才放下那纱帘子。她就感到背后忽然有人按住了自己的肩。刹那的惊慌过后,她想起这声音分明是张越,身子顿时僵住了。她也不敢回头。就站在那里低头说道:“是少爷当初教我的那些唐诗,我随便编了些曲调,没事的时候唱着玩的,这样就不会记不住了“都有些什么诗,唱给我听听。”

背对着张越的秋痕已经是双颊绯红,眼睛望了望高高的房顶。地方才轻轻唱了起来:x“两只黄鹅鸣翠柳,一行白骜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小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琅琅上口的唐诗配上简单的曲调。张越听在耳中就觉着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意味。想到小时候自己手把手教秋痕写字,没事的时候便翻出那些唐诗教给她背,又教她抄写下来。她每每嚷嚷太麻烦背不出来,但渐渐的,他就现她竟是慢慢记下了好些。那时候还洋洋得意。以为是自己教的好。谁曾想。她竟是用了这样的法子死记硬背。

“那你还记得我教你背了多少?”

“当然记得。一共三百六十二,少爷那时候一天教一,差一点点就一整年了。后来您就改教其他的,有宋词,还有汉赋,可我觉着还是唐诗最好听秋痕一面说,一面想起了当初的情景。那时候她认字还不全,张越教了自己几遍就去上学了。她只好拉着琥珀让她再给自己解释里头的意思。每一诗的每一个字,她都用笔瞧了水在青砖地上写过无数次。就是为了他回来的时候博得那一笑一赞。如今她虽说仍然没什么大见识,比起灵犀琥珀都差远了,但她至少不再是那行小目不识丁的小丫头。

当初我教你的时候。你环只吾那么一丁点高小得很小你可还记得,那时候你就是爱说话的性子。可在别人面前却总是端着老实谨慎的模样xx少爷”。虽说秋痕此时心里正甜蜜。可听到张越这戏德的口气,她忍不住狠狠跺了多角,随即便旋风似的转过了身子,满脸不痛。“什么小得很,少爷你那时候不是比我更小么?再说了,还不是少爷你教我的在自己屋子里说什么都不打紧。到外头说一句话得想三闹得我一出去就不敢说话“原来这还是我害的?”

张越忍不住笑了起来。那会儿网网来到这个世上,虽说入乡随俗很快接受了这个现实,但唯恐自己露出什么马脚,所以一有空就从秋痕口中套话。那时候他也不是没打过把这个照顾了xx自己”多年的丫头弄走的主意,但是,当他掏空了秋痕知道的那些消息之后,却渐渐打消了原本的想法。开朗活泼的她什么都听他的。脾气又好,他何必多此一举?

此时,看到她的脸上红扑扑的。他便不再逗她,洗过脚之后便上了早就捂暖的床,却是斜倚着靠枕半坐着。北边的秋天昼夜温差极大。这会儿甚至能听到外头的呼呼风声。这套间只有通向外屋的一扇门。门前垂着厚厚的帘子,倒是温暖得很。

将铜盆交给外叉等候的水晶。秋痕便反身进屋,见张越还坐着。连忙走上前去。正要催着他睡下,却不防他拉住了自己的手。虽说之前已经定了名份,老太太在英国公夫人面前也亲口认了此事,但毕竟最后一层窗户纸尚未捅破。这时候,她顿时有些不自然,犹疑了片刻。这才脱鞋子坐了上去。先头灌的两个汤婆子早就把被子捂得滚烫滚烫,此时她和张越又坐得近,身上不禁更是燥热难当。当面颊落下轻轻一吻的时候。她已经是觉着浑身如火烧一般。甚至没察觉到帐钩上挂的那青纱帐子什么时候落了下来。

次日,张家大院照例天不亮就忙碌了起来。西院的几个小丫头都是顾氏命灵犀一个个仔细挑的。平日虽有顽皮嘴碎的时候,这时候却全都一个赛一个地乖觉。水晶昨夜进屋子收拾过一回,眼下又手脚麻利地给张越换上了衣服。等到把人送出了门,她立刻一溜烟回到了里屋。见秋痕正咬着嘴唇自己穿衣裳。她少不得上前帮忙,又笑眯眯挤了挤眼睛。

顾氏昨天在张越那里吃了晚饭,又闹腾了不少时候,回来之后只顾着说话。却睡晚了,因此这天早上就有些懒懒的。

只不过,她毕竟是养就了一丝不芶的性子,因此不想因病废了作息的时辰,于是仍然勉力起了床。虽说晨昏定省,但张越一大早急急忙忙上朝去了。早上问安时他尚未起身。这会儿只有张信领着其他晚辈一起来。等到众人纷纷出门。她就留了张趟张普兄妹一块吃早饭,等到西院使人来报信。地方才知道了昨晚的事。

“把这事情和哥媳妇说一声,她如今管着家,先头既然已经定了。如今这人和物事上头让她忖度着添加就走了吩咐了此事,她便想起张越提到他在此次迎驾的行列之中,心要忍不住生出了一丝担忧。有了上回的教刮,此次迎驾必定是不会迟的,可谁知道天子之前巴巴派了张越回来。等御驾回京会不会立刻作。

若是只落几个文官还不打紧。怕就怕天子雷霆,若是真妾天,不知道家里会怎样。就在这时候,她忽地听到门帘挑动的声音,扭头一瞧便现是白芳。

“老太太,刚网英国公府派人传来了消息,英国公已经回来了!”

张辅回来了!

再次确定了这个消息,顾氏终于感到整个人一松。虽说张家的第一代爵位来自荣国公张玉,但真正的兴旺却是靠着张辅一次次的战功,她最担心的就是年富力强的他有什么万一。如今终于可以放心了。这次平定塞外应该能过几年安生日子,王夫人也不用成天提心吊胆。凭张辅这年纪,只要再活二三十年,再多添几个子嗣,那边府上的承继就不再,是问题。

该做的该办的都已经完了,至少,哪怕老天爷就此收了她,她也没什么溃憾了傍晚,才网到家的张辅亲自过来这边府上向顾氏问安。他是习惯了兵马劳顿的人,虽说此次出征将近半年极为操劳,但精神却很是健旺。

因此,听顾氏唠唠叨叨,他只是一味微笑着。一一劝慰了,等用过晚饭后看着人睡下。他这才预备回去。他一向不芶言笑,这家里的晚辈也多半怕他。因此这会儿留在门口等他的就只有张信。

“幸好你来了。母亲一时之间忘了越哥儿,否则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向她说张信顿了一顿。随即解释道。“他原定是三日后出,但今天仿佛得到急召,所以只送了个口信回家里。什么准备都来不及就急急忙忙赶往云州了。我还听说明天将有一拨重臣启程往云州送平胡表,其中有驸马都尉沐所、赵王府长史赵李通,还有礼部侍郎郭敦“这事情我知道张辅皱了皱眉,却并不感到意外,当即轻轻颌道。“这一次我从征虽说小有功劳。但也没什么可赏的。随军后运的神策卫出了些岔子。二弟恐怕要吃挂落,大约也就是功过相抵罢了。他毕竟职位不显。再加上皇上念在他出身张氏。不会苛责了他,但别人就没那么好运了。泰宁侯陈瑜这一次坐军粮失期,结局堪忧。”

“泰宁侯?。张信闻言顿时吃惊不小。“前头已故靖国公又是营建北京,又是掌行在后府,极受宠幸,如今这位泰宁侯好歹也是靖国公长子。怎么会”

“皇上正恼怒的时候,他的错处偏犯在明处,最少也是下狱待罪。

若再严厉一些,恐怕免不了黜落。只不过,这爵个是先头靖国公沙场上搏下的,应该不至于有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